A-A+

“样板间”的倒塌与“吴市场之流”的投机本性

2025-02-19 文摘 评论 阅读

“样板间”的倒塌与“吴市场之流”的投机本性

作者:海上明月

   

“吴市场投机模型”

   

经济学喜欢用模型说话,由于今天的话题与“吴市场之流”有关,本人就也做个简单模型。模型这个词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说一个路子,画个流程图是模型,摆一个公式是模型,说一段合乎实际理路的话也是模型。

概念界定:“吴市场”是指中国20世纪最后20年明星般鹊起的一位以市场原教旨主义为基本教义的“经济学知道学家”、“著名经济学演艺人士”。“吴市场之流”是指诸如“吴市场”之类的一批不喜欢祖国、不喜欢社会主义、不喜欢最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经济金融领域掌握部分重要权力和财富的魔鬼“精英”。

“吴市场”投机模型的假设:第一,决策人政治嗅觉灵敏;第二,决策人道德成本低廉;第三,决策人逐利性动机强烈;第四,存在明确的可交易性。

该模型的理论假说是:1.话说当年,文革结束一段时间之后,“吴市场之流”嗅出了政治的方向;2.他是何等精明之人,怎能错过这一班车!于是乎,“吴市场之流”就伺机跳了出来,向政治强势一方表明立场,进而以自身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为导向,向政治权贵献媚,向改革开放的意识形态来源地——美国发出“猫叫”;3.于是乎,“吴市场之流”开始了自己最大的学术转向,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计划经济的坚定支持者,开始了他的“吴市场”之旅;4.美国看到他是中国和平演变的好苗子,就出资金邀请他到美国做访问学者,从那个时候起,“吴市场之流”开始认贼作父,极力实现美国的期许和愿望,充当了和平演变的马前卒,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就 成了W 先生口中的金科玉律,开始教父般的神情到处布道;5.据说布道得收获很丰厚,有副部级待遇,有“吴市场”得光荣称号,更有境外基金会发的大把票子和国内利益集团送上得“代言费”。以上就是“吴市场之流”的第二阶段投机过程的模型。当然,他的第一段投机也很精彩,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他在1978之前的故事。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迎来了“吴市场之流”的第三次搭车投机。

   

“样板间”的倒塌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一步步发展到现在,如此严重,实在是某些主流精英始料不及,也不愿看到的。这些主流精英从1978年以来就把美国当作“样板间”,当作理论的源泉,实践的榜样,当作惟有对着仰视和膜拜才可以有安全感的教父。如今,“样板间”塌了,源泉枯了,榜样倒了,教父得艾滋病了,戏演砸了,一群流氓大亨的伪装面孔撕破了。说句良心话,任何一个以此为榜样,营造的“喝血社会”的人都该反思了!但是,投机者自有投机者的无耻。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步步深化,对“吴市场之流”来说的确有点尴尬。美国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本来就是“吴市场之流”奉为圣经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全面破产的标志性事件。祖师爷的理论指导下的美国金融出问题了,“吴市场之流”当然很着急:自己的老窝都到了,精神家园毁了,以后还怎样吃这碗饭啊!颠覆演变社会主义的重任还没有完成,岂能善罢甘休!

目前,国内外情势和气候发生某些变化,且有明显拐点出现。但是,困难不倒投机分子。投机本性决定“吴市场之流”还是要投机前进的,精明的人是不会错过任何一班车的。“吴市场之流”采取一举两得的办法:一方面,吴市场再一次发挥它的无所不会、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的“大师”风范,开始在美国金融危机方面布道了,什么“滥发美钞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什么“出口导向的苦果”啊,似乎又一次代表了民族良心,完全一个精明表演的“马后炮”;另一方面,把危机的发生原因的解释向其他方面引,把中国出现损失的原因归结为“市场化不足”,“改革要点是实现汇率机制市场化”,用他自己的话语体系谈金融危机,混淆视听。原本是自己的理论指导下实践出现危机,却把祸水向相反的方向引,无耻之尤。

大约在三个月之前,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周年的时候,“吴市场之流”要么在尴尬中沉默不语,要么是不是蹦出来说美国没有大碍,仍然会很快好起来。最近,看到实在躲不过去了,就死皮赖脸地跳出来,“吴市场”接受了《南方都市报》的采访,文章为《吴市场:出口导向政策酿苦果,我们掉进了美元的陷阱》。“吴市场”采取的办法就是,把近期的报纸翻出来,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大致面貌之后,一方面与最近的看法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得出另一套有利于自己的结论,把“祸害之源”美化为“治理对策”。其实,“吴市场之流”这个本事很厉害的!他们能把自己的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理论,解说成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实在是不简单!

这些人一贯如此。

标签:市场   之流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