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原来如此:他们是这样,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

2025-02-19 文摘 评论 阅读

  春季里来百花香,带着女友去观光。

  顺着开满鲜花的小路,不知不觉就到了大山深处。

  肚子咕咕叫时,发现天已过午,还竟然忘了带食物。

  四处打量,发现不远处有一缕炊烟;

  女友说:荒山野岭的,哪会有人家啊。

  但我决定走过去看看。

  拐了两个弯儿,看到一个茅石屋。

  前有一片平地,一个水槽,一张石桌,几把石凳;

  屋后有几畦青菜,两三只鸡在低头觅食;

  ...

  果然有人家!

  我招呼了女友,走了过去。

  主人看起来有六七十岁、清瘦硬朗,且古道热肠;

  自己正在做饭,知道来意后,热情相邀。

  我们也没有客气,一起动手收拾饭食。

  攀谈中得知,老人两男一女;文革中曾是走资派。

  文革结束后,他恢复了工作,并通过关系将孩子安排了工作。

  女友笑着插话:

  那个时候就开始走后门、拉关系了?

  老人嘿嘿一笑,说:

  “组织上也照顾,算是落实政策吧;当时都这样。

  像我这样的走资派落实政策后,大家都想给子女安排个好工作。

  胡总书记那时在中央的会议上也说过这事儿的:

  走资派的子女走个后门安排工作,这类事情就不追究了。

  ...

  从那以后,家庭才算稳定下来。

  “后来,小平同志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我的两个儿子就下海做生意。

  那时是赵紫阳在台上,实行【价格双轨制】:

  计划内的牌价和计划外的市场价,差别悬殊,多的能差出好几倍;

  生意好做。只要有关系,有熟人,批个条子就是钱啊。

  “我的不少同学啊、熟人啊,手上都有一些实权,可以批条子。

  所以,两个孩子很快就赚了不少钱。”

  我脱口而出:

  哦,倒爷啊?那些事情搁在现在,叫利益输送,可是犯法的啊。

  老人毫不掩饰:

  “开始他们这么做,我心里确实有些不踏实,怕出事儿;

  但那时候,身边的很多干部子女都这么做;

  听说,X总的孩子做的最大,不仅在国内倒,还从国外往国内倒,

  除了倒卖东西,而且倒腾中国人出国

  ...”

  女友问:

  那就是走私了吧?干部子女这么做,老百姓没有意见啊?

  老人说:

  “那时,政府鼓励搞活经济啊,

  有句话叫:十亿人民九亿倒, 还有一亿在寻找。

  起初,大家都在找机会赚钱,没人关注这些。

  后来,老百姓财发现不对劲了,就闹出了八九年的那个事情。

  我问:

  很多干部子弟都是那个时候发的财吧?

  老人说:

  也有不少干部管教严、怕出事儿的 ,不让孩子做生意。

  但是,过了许多年都没出事儿,这些人没少落了孩子的抱怨。

  ......

标签:孩子   老人   出事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