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给中南海支一招:改革开放应逐渐淡化对文革的攻击性

2025-02-19 文摘 评论 阅读

  

给中南海支一招:改革开放应逐渐淡化对文革的攻击性  

  

潘老师  

  

  

以这样的口气,写这样的文章,是我心里所不愿意的。因为我的立场是鲜明的。但考虑到中国社会当前的危局,为了替身处历史矛盾漩流中的中南海决策者同左翼人士以及人民大众寻找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缓冲、过渡、交流的意识形态平台,我不得不写这篇文章。 

 

我建议,中南海的改革开放应逐渐淡化对文革的攻击性。换言之,中南海应该使改革开放的进程成为一个逐渐淡化对文革攻击性的进程。  

为什么要淡化对文革的攻击性呢?众所周知,1978年很急骤地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改革开放,是对文革的叛逆,是以文革为敌人的,所以改革开放的进程从一开始就带有对文革异常强烈的意识形态攻击性。在文革结束改革初始的阶段,人们对文革与改革的面目都看不清楚,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对文革的强烈意识形态攻击,能获得稳固的主流舆论地位。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文革与改革的真面目逐步呈现,人们对其认知就清晰起来,并形成了不同的评价。以至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社会两大对立力量对文革与改革已有了各自确切的定论和感情。官僚集团和右翼精英对改革是十分肯定和拥护的,对文革是十分厌恶和恐惧的;左翼人士和人民大众对文革和改革的态度则同官僚集团和右翼精英刚好相反。文革与改革的矛盾,也即人民大众利益与权贵精英集团利益的矛盾,已成为中国当前社会的核心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和谐社会的建设根本无从谈起。

  

掩盖矛盾是没有意义的。在此,我谨提出两个问题请中南海的决策者以及中国社会大众思考:  

一、在今天,对文革再加以意识形态攻击是否还有必要? 

 

二、在今天,对文革再加以意识形态攻击是否还有可能? 

 

右翼精英当然会认为在今天对文革再加以意识形态攻击是必要的,而且他们也正在变本加厉地对文革加以攻击。但是,在社会矛盾已尖锐化的今天,右翼精英越攻击文革,就越引起人民大众的反感和愤怒。就中南海而言,越引导、鼓励右翼精英攻击文革,就越会疏远自己同人民大众的关系。所以中南海的决策者,如果还愿意选择人民立场的话,要警惕右翼精英攻击文革给自己造成的困境,不要被右翼精英所误导。对右翼精英来说,攻击文革是必要的,因为他们是利令智昏的特殊利益集团;对中南海的决策者来说,攻击文革则已无必要,因为他们作为国家领导者,不能不照顾自己的历史形象,不能够只代表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为人民大众所唾骂。  

正如右翼精英强烈认为文革是中国不正常的政治现象一样,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左翼人士和人民大众在回顾文革与改革的历史时,也发现改革开放初期对文革的过分攻击是极不正常的政治现象,个中充满了诡异和疯狂。在人民大众与特殊利益集团矛盾已激化的今天,主流意识形态再刻意攻击文革就显得更加不正常。就这一点而言,主流意识形态再攻击文革在人民大众中已没有市场,越攻击越引起群众的反弹。你叫头顶着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四座大山的人民群众,去批判劳动者可以批判当权派的文革,怎么可能呢! 

 

因此,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逐步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淡化对文革的意识形态攻击,是正确的政治选择和灵活的政治策略。文革和改革的核心政治人物均已逝去,今天的执政者可以重新考虑同他们的关系。尤其中南海的决策者,如果还牵挂普通人民大众命运的话,应该自觉解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形成的以文革为敌的历史潜意识,卸下沉重的政治包袱,轻装上阵,全力推进以人民民主为导向的政治改革。为了对这个正确的政治改革方向有信心,中南海的决策者可以考虑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在文革和改革的历史风云中,谁的肉体生命逝去了,他的精神生命还存在着,并继续影响和引导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答案很明显:是毛泽东!毛泽东的肉体生命逝去了,他的精神生命还活着,还将长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执政者如果抛弃了毛泽东,就等于抛弃了人民大众,也就等于抛弃了执政者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淡化对文革的意识形态攻击,就是给了人民大众一个机会,也是给了执政者自己一个机会。

  

文革的辩证回归,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运动。对人民大众的文革情结,与其堵不如导,逐步淡化对文革的攻击性就是导的最好方法。如果不因时制宜,还是象改革开放初期那样拼命去堵,那么人民群众心中积聚的文革能量越来越强,总有一日会瞬间爆发,那时再导就为时已晚。所以明智的领导人还是要未雨绸缪,及早因势利导。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弯子不可能转得太快,只能逐渐淡化对文革的攻击性。如何逐渐淡化对文革的攻击性呢?领导人在政治报告和各种讲话中不要轻率批评文革,宣传部门和官方媒体不要随意攻击文革,允许普通群众为文革辩护。  

在矛盾重重的当前中国,中南海要做的的头等大事是全力调整好重大社会关系。只有处理好文革和改革的矛盾,给无数普通中国人参与过的文革运动一个恰当的说法,满足人民大众表达自己意志的愿望,才能调整好当前中国重大社会关系,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2008、9、13  

  

  

  

标签:文革   攻击   大众   改革开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