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吴道平们再次证明了鄙人的英明

2025-02-18 文摘 评论 阅读

吴道平先生的《我们没有自愿——“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祭》一文(http://www.nfdaily.cn/opinion/opinionlist/content/2008-10/30/content_4678066.htm),跟以往的哭诉上山下乡的伤痕们,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再次证明了鄙人的英明。我在2008-4-26,就“中组部选聘十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一事,已经预言了,吴道平们年复一年的表现不过是证明了我的预言是多么的准确和前瞻。

以下就是鄙人旧文:/Article/Class22/200804/37583.html

《就“选拔十万大学生到村任职”,向有关部门提三个建议》

前段时间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今后五年选聘十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的问题在于“失血”,一盘散沙导致人才、资金、土地都立不住----看看干涸的沙地就知道“立不住”的含义。选拔大学生到农村,起码是在人才方面“输血”,我是赞成的。

为了能让这个好的政策充分发挥作用,我向有关部门提三个建议:

其一,对于凡是经过选拔后,确定要去农村的大学生,有必要在公平、公开的条件下同其签定协议。协议的核心内容,就是该大学生明确表示:此次到农村是我本人的自愿!

这个事情非常关键,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如果没有类似的东西,一旦若干年后有学生村官不爽了,反悔了,不想干了,那屎盆子就多了,什么惨无人道、无视人权、拆散家庭、强迫流放、生离死别等等都会端出来。你还不好反驳,你说是学生报名、自觉自愿,人家反咬一口“报名是强迫的、心里是老大不愿意的、政治环境是恶劣的”,你有什么办法?所以一开始,就必须定个明确的协议。而且最好是要求附上本人亲自执笔的保证书、申请书之类的,光固定格式的协议还不行。若干年后要是学生村官里出两个“法学精英”,硬说你那协议是“霸王条款、格式合同”,你也没辙啊。有了自己写的保证书、申请书,再把签名、手印什么的都加上,到时候就算想反悔,把东西拿出来一看,也哑巴了。

其二,保证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待遇。我注意到有关部门提到过要给予大学生村官相应待遇,我则希望能够具体化,即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要较高的标准,特别是那些贫困的地区,绝对不能让大学生们跟农民同吃同住!一定要保证小车、小灶、小房子,不能让大学生在生活上吃苦头。而且“良好待遇”不能只跟当地农民比,有必要让大学生村官的生活水准不低于本省省会城市居民,不仅生活,工作也是一样,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工作制,电话电脑空调等等。这是起码的,否则,一旦大学生村官里面出两个“文学精英”,写点记实文学诉苦,说我们惨啊,跟农民吃住一样啊,干一样的活啊,等等,你还是很难办。如果落实了前面的待遇,到时候就好反驳了,都跟省城人一样生活了,你还想要啥?

其三,对大学生村官在岗位上的工作贡献要有明确的“激励”。这个“激励”不仅是工资待遇,还要包括股份、期权之类的。比如修个水库,我是村官我能在这里面占多少份额,能拿到多少回报?都要明确了。虽然此次选拔的大学生都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的,可一旦出两个“经济学精英”,要跟你“理性人”、“产权理论”、“现代企业制度”,还真不好办。所以未雨绸缪,先把份额分好了,你看,这一部分工作是你做的,所以那一部分奖励就是你的。切忌都傻干,也不详细记帐,到时候人家哭诉下农村是进 “劳改营”,被无偿占有劳动,你也没话说。

以上三点,就是我的的小小建议。

=======================================================

鄙人提前半年,不但预测到了吴道平们的观点,还未雨绸缪给出了今后五年的解决办法,我不英明,谁英明?仔细对照吴道平先生的文字,看得越仔细,越能感受到本人的先见之明。哪位不同意?倒是说说看。

标签:大学生   协议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