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的政治追求
像任某强这样的人,由于自己的财富来源问题(胡锡进所说的原罪)缺乏安全感,因此他呼吁中国的“企业家们”要成为中国的洛克菲勒,“帮助”中国建立一套“很好的社会制度”,这样自己的财富才能够世世代代的继承下去。
提要:毛主席一针见血。把资本家包装成企业家是核心话术。
多年以来,柳传志一直热衷于抛头露面,热心名利,担任各种商人协会主席,自称创业教父,民族脊梁,还提出要承认以他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的突出贡献,给予明确的政治地位。
那么,柳传志的政治追求到底是什么呢?
在柳传志的朋友圈中,任某强是公开的理论家。
他重新发明了一套理论:私有制创造财富,资本家推动社会的进步;而消灭贫富差距要靠资本家做公益,效率是政府扶贫的几十倍。
在2017年第六届凤凰网财经峰会上,任某强公开、完整的表述了他的这套理论。
任某强玩了一个偷换概念,把资本家说成是企业家
歪论1、资本家推动社会进步,政治家几乎都是错的。
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不可能产生企业家(洛克菲勒这样的资本家),所以中国1979年前很落后。
歪论2、消灭贫富差距,要靠洛克菲勒这样的资本家做公益。
歪论3、资本家做公益比政府扶贫强几十倍。
歪论4、资本家要帮助政府建立一套很好的社会制度,才能保护自己的财产。
因为企业家(洛克菲勒这样的资本家)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企业家(洛克菲勒这样的资本家)要帮助政府建立一套很好的社会制度,才能保护自己的财产。
像任某强这样的人,由于自己的财富来源问题(胡锡进所说的原罪)缺乏安全感,因此他呼吁中国的“企业家们”要成为中国的洛克菲勒,“帮助”中国建立一套“很好的社会制度”,这样自己的财富才能够世世代代的继承下去。
这套理论的核心是偷换概念,把资本家(代表人物洛克菲勒)说成是企业家,把资本主义说成是企业家精神。
毛主席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具有对外软弱妥协的特点,它们不敢和帝国主义斗争,而是走上投降、买办的道路。
于是,我们看到有人坚决反对联想投资核心科技,而是在世界科技产业链的分工里,干着低端生产、组装的活,拿着最微薄的利润,还要用在中国赚的钱去补贴全球。
于是,我们看到贸易战来了,有人说“真打起来,吃亏大的肯定还是我们”;就像蒋介石幻想着“国际社会”介入帮他反对日本侵略一样,有人幻想着美国企业家会联名上书反对贸易战;有人还在幻想着:“在任何一个领域,今天的中国企业都能国际化,都能和世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参见:看蒋介石日记的柳传志说:1931年,我们打不了;看毛选的任正非却说...
有人一会儿说“我们不是中国公司,是国际公司”,一会儿说“美国制裁中国,我们可以把生产线转到墨西哥去”......
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辨忠奸。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