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的“新潮流派”是不是也该干点实实在在的事了?

2025-02-17 文摘 评论 阅读

先暂且不论在我们中国人当中,究竟有多少是白眼狼和吃里爬外乐意惟命是从的,但,一些中国人的记性不好,这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

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美英这俩难兄难弟们,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各自都大手笔地以“不惜一切代价”重树一个貌似是“高度负责人”的政府形象,主动出击“救市”,一些中国人就又坐不住大唱颂歌地说:英国首相【布朗】的彩头压过了【布什】,其言下之意就不言自明了:好是西医疗法的对症下药好啊。

我们还看到美英在自己身先士卒和垂范带头下,也还是时时念念不忘地要求更多的发达工业国与新兴工业化国家们,要与他们拧成一股绳,要坚定不移地精诚团结与他们来并肩抗击这一百年不遇,他们称之所谓的“严峻局面”,与其说是并肩不如说是听从他们的调遣,为他们的利益充当先头。

美英大手笔出手后,世界在一片叫好欢呼后,俨然地发现这大手笔背后竟然是一堆的皮包笋——腹中空而已。

拨开纷扰的疑云方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政府注资挽救银行是一个什么逻辑呢?一个身背着沉重财政赤字包袱的政府,他与银行间又是一场什么样在利益互惠关系上的博弈你中有我和我中含你,及彼此间,在默契的约定俗成的逻辑上和游戏规则的呢?这些我们都全然不得而知,但一个最基本的游戏规则,在他们百密必有一疏下,所暴露出的漏洞看,在玩这大手笔的大舞台中,他们在面对观众前,却明白无误地发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魔术师变纸牌那漫天乱舞的游戏,解开了这大手笔背后的谜底与奥秘。

倘若一个财政收入有较大盈余的政府,为挽救和自身的国家利益所在,关键时候注资服务业与制造业,使其能尽快地摆脱困境,恢复市场元气与生存的生机,这的确是一个有作为的政府,所该尽的义务和履行政府职责下的一种常态规则。那么,若一个政府的财政连年亏空东拼西凑连财政支出靠举债度日,再注资拯救他人的话,就有隐情,至少他有“难言之处”,但,我们可以信赖的,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有印钞权力,因钞票自然是信手拈来易如反掌的事,这一点毫无悬念,因为,这也不是什么“创新”先例,更不可能是终极作品,还有我们自然还可以试想到的是,一个入不敷出的政府他又能拿什么资本来营救他人,没有资本的情形下,我们也很难想象得出,政府他会拿乌纱帽作为抵押,政府账簿出红字又不可能拿官位作担保,那么,最有效也是最为能彰显出政府“雷厉风行作为”的法宝:也就是买空,买空的符号就是开足马力地印钞。

我们知道,在股市里有买空的游戏规则。就是:你若没钱了,交易所可以暂时地拨付给你一定数额的“货币”来,好让你继续行权,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不劳而获游戏规则而已,当然,那些个崇尚市场经济的,是不承认这一说法的。实事求是地,买空机制引入后,在这一规则的诱惑下,无形中是活络了市场交投氛围,把场外观望资金“积极有效”地给吸纳过来,而自己的虚拟货币却能在乱中取胜下,顺利地兑现出实实在在的货币来,再归还“好心”的经纪人出资营救了自己,所拨付给的“本金”。这样一来,我们看到交易经纪人不但是毫发未损,还赚的各路投资人在交易与对冲费用收取上是盆满钵满了。

由此看来,“钱生钱”未必就得用——人们的劳动所得了,纸币也可当生炉纸,关键是看你怎么忽悠不请自到下的自愿入翁了。中国的“新潮流派”好像很喜欢指责他人地说:“社会主义体制养了一大群不劳而获者”,现在看来,这对号入座的应该是——资本主义了。

标签:政府   一个   我们   规则   就是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