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中国房子的最不幸运者怎么办?
陈淮的这个论断,论据来自一个“举例”:一年多来八兄弟投资八大品种,股票、黄金、石油、期货等等,排第八的投资房地产,结果相比其他兄弟的投资收益,他的投资收益最为稳妥。由此,陈淮得出结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全球投资品中稳定性最高。相比金融危机冲击下其他带有投资性质的资产市场价格,中国房地产市场受到的影响最小、稳定程度最高。买了中国的房子是最幸运的。
话说到这里,还看不出什么破绽。然而,陈淮意犹未尽:这当然不意味着稳定程度最高的市场就没有危机,也许它可能是所有潜在风险累计到最后的集中爆发点。所以当务之急是市场与政府、穷人与富人、资本与劳动以及中国的内需与外需之间同舟共济渡过当前这一场海啸,而不是谁“打倒”谁。
陈淮的研究成果及精英意识和才华,在这番高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其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稳定性最高”的基础是什么?一有政府的特别“青睐”,二有国有银行这个“铁哥们”,三有被取消住房福利的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垫底。这三个基础中,前两个是政策、资金的支持、保障,第三个是什么?如果政府的政策稍微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一下,银行资金的流向稍作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马上就可能岌岌可危。所以,中国房地产市场“稳定性最高”得益于大量住房权没有着落者的“惶惶不安”。
其二,以常识推断,既然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稳定性最高”的时段,谈论“所有潜在风险累计到最后的集中爆发点”,是否有点为时过早,甚至是在危言耸听,如果风险已累计到了“最后的集中爆发点”,“稳定性最高”的结论又从何而来。
其三,“买了中国的房子的是最幸运的”,同样中国房地产市场也是“最幸运的”,不是收益利润丰厚、收益巨大,就谈不上“最幸运的”。为何在面临危机时,不能自觉调节一下幸运程度,却要拉上政府、银行,还要拉上最不幸运的穷人来“同舟共济”。利益独享,风险共担,这是什么逻辑!这是什么理论!
建设部不是房产商的建设部,也不是富人的建设部。建设部的政策研究中心研究过“买了中国的房子的是最幸运的!”之后,非常期待陈淮们能够在为期不远的什么论坛上,大谈特谈“买不起中国房子的最不幸运者怎么办?”的研究成果。
2008年11月19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