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原来输电线结冰是中国南方冬天的常见灾害
原来输电线结冰是中国南方冬天的常见灾害
黎阳
2008.2.5.
请看《电气工程. 电瓷避雷器》 2006年第2期的论文《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及防护》前言中的这段话:
“根据全国覆冰情况的统计数据,发现北方地区虽然气温低,但因气候干燥,所以较少出现重覆冰。即使偶尔出现,也由于覆冰量很少,对送电线路不构成太大的威胁,在冬季,有高空西南暖湿气流的长江以南高海拔地区受覆冰灾害影响较严重。”
看清楚没有?“根据全国覆冰情况的统计数据”、“在冬季”、“长江以南高海拔地区受覆冰灾害影响较严重”——可见冬天输电线结冰不是北方的“特色”,而是南方的“固疾”;不是自今日才开始,而是早已有之,早已被认识、被统计、被研究。
明明是早就存在、早就认识到的问题,能说所谓2008年1月雪灾因输电线没有防冰措施而导致大面积停电是因为“北方常见、南方罕见”、“超过设计标准”、“观念滞后”、“不能按北方的标准要求南方”、“难以预测和抗拒的气候异常”、“出乎预料的天灾”、“缺少防止雪灾的经验”吗?凡此种种分明全是文过饰非,全是信口开河,全是无耻狡辩,全是假借天灾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与失职的拙劣表演。
毛泽东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有些人乍一听似乎理直气壮,似乎冠冕堂皇,似乎娓娓动听,似乎言之凿凿,但只要一认真就露出马脚现原形。如果不认真,图省事,不亲自动手查资料验证验证,不加思索人云亦云,凭想当然便对某些厚颜无耻撒谎成性的“学者型官员”似是而非的当众胡扯信以为真,岂能不上当受骗?
因失职而遭天灾惩罚,多少也该学点聪明,总结点教训。出了这么大祸还不老实,还不肯实事求是,还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借口掩饰,那才是真正的不可救药。
附录:论文《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及防护》摘要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CPQ200602003.htm
李政敏;庾振平;胡琰锋
输电线路覆冰可引起导线舞动、杆塔倾斜、倒塌、断线及绝缘子闪络等问题。要减轻导线覆冰带来的危害,在新建线路时,首先要充分掌握该地区的冰雪情,并仔细研究输电走廊的微气候、微地形,尽量避开重冰区;无法避开时,应在重冰区采取抗冰设计。为加强已有线路的抗冰害能力,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可增大爬电距离,改善绝缘子伞裙结构,在绝缘子表面涂憎水涂料以及对杆塔横担和绝缘子进行清扫,这些都是解决覆冰绝缘子冰闪的有效方法。最后,简述了应用在输电线路中的除冰技术。
【作者单位】:西安供电局送电工区陕西西安710032
【关键词】:导线覆冰;绝缘子冰闪;抗冰设计;除冰技术
【分类号】:TM75
【DOI】:cnki:ISSN:1003-8337.0.2006-02-003
【正文快照】:
前言
在输变电工程中,导线覆冰现象较为普遍,输电线路覆冰引起的故障严重地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覆冰可以引起导线舞动、杆塔倾斜、倒塌、断线及绝缘子闪络,从而造成重大事故。导线覆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覆冰量与导线半径、过冷水滴直径、含风量、风速、风向、气温及覆冰时间等因素有关。根据全国覆冰情况的统计数据,发现北方地区虽然气温低,但因气候干燥,所以较少出现重覆冰。即使偶尔出现,也由于覆冰量很少,对送电线路不构成太大的威胁,在冬季,有高空西南暖湿气流的长江以南高海拔地区受覆冰灾害影响较严重。
Transmission Line Regelation Harm and Protection
LI Zheng-min;YU Zhen-ping;HU Yan-feng(Power Supply Bureau of Xi'an;Xi'an 710032;China) Transmission line regelation may cause conductor galloping,pole leaning or collapse,conductor breaking or insulator flashover etc.For relaxing harm caused by conductor regelation,the ice and snow situation at new line site shall be known,and the microclimate and geographic micro-features of line route shall be careful evaluated.The heavy-icing area shall be detoured.In case if it is not possible,the deicing measure shall be considered.For strengthing relegation-resistance ability of a existing line,some effective measure can be adopted such as increasing creepage distance,improving insulator shed profile,hydrophobic coating on insulator surface,and periodic cleaning.Deicing technology was also introduced.
【Keyword】:line regelation harm;ice-flashover;deicing design;clearing ice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李政敏,庾振平,胡琰锋; 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及防护 [J];电瓷避雷器; 2006年02期; 15-17 2 常悦; 天津地区导线覆冰舞动的现场观测和起因分析 [J];电网技术; 1988年01期; 66-67 3 张岩,叱志祥,张国彦; 达坂山导线覆冰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青海电力; 2005年01期; 36-39 4 《输电线路专集》第 二辑简介 [J];电力建设; 1988年05期; 71
5 曹明德,梁前晟; 220kV万义线41~#冰闪故障掉闸分析 [J];电力学报; 2006年03期; 86-87+91 6 张晓东; 输电线路重冰区抗冰设计探讨 [J];湖南水利水电; 2001年01期; 39-40 7 杨树林; 四川西部及西南部导线覆冰问题分析 [J];电力勘测; 1997年04期; 47-51 8 渥美聪 ,王娟 ,汪传斌; 架空送电用低损耗电线 [J];电线电缆; 1986年01期; 38 9 陈及时; 掌握导线覆冰临界电流做好预防措施 [J];中国电力; 1997年10期; 51-52+71 10 科技档案66 云南输电线路气象区划研究 [J];云南电业; 2007年07期; 40
原来毛泽东时代没有先进技术时也能防治输电线结冰成灾
黎阳
2008.2.6.
把2008年1月的大雪导致大面积停电成灾归咎于“五十年不遇的暴风雪”、归咎于“超过设计指标”等等很省气力,似乎也很振振有词,可惜经不起进一步的逻辑推敲:“五十年不遇”,那就是说1957年遇见过——换句话说,毛泽东时代发生过同等严重的大冰雪。为什么那个时候同样严重的大冰雪却没有引发如此大面积的断电呢?怎么现代化了抗灾能力反而倒回去了?既然“倒退没有出路”,那输电系统的抗灾能力为什么一退五十年?(实际还不止五十年?)
孔庆东先生的文章《为温总理讲的“众志成城”寻根》中有如下一段:
“很多朋友把北方的雪想得简单了,北方之雪并非干燥得‘一吹就散’,其实也到处都厚厚堆积着,而且冻成冰后极其坚硬,斧头都砸不碎。高压线上有时候会冻上直径一米半的大冰柱!你们见过吗?文革时有一篇小说叫《雪夜融冰》,情节没多大意思,但素材来源是件东北的实事。就是一个零下四十度的暴风雪之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电业工人(包括领导),守在深山峻岭的高压线上,融掉巨大的冰柱,保证了工厂矿山铁路医院和普通居民的用电,当他们迎着朝阳归去时,我这样的孩子们都吃完早饭打雪仗呢。”
/Article/Class22/200802/31884.html
孔庆东先生文章提及的这本《雪夜融冰》1965年已经出版了连环画,相关资料如下:
书名:《雪夜融冰》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次:1965年9月1版 1972年8月新1版1印 原著:萧育群 改编:赵吉声 绘图:方瑶民 开本:60 幅数:94 统一书号:T0081.5573 定价:0.18元
简介:
鲁炳炎是位六十多岁的老红军,解放后就在山区当供电所所长。他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意志,保持着红军的优良传统。领导上为了照顾他的健康,决定调他到省里工作。当他刚要移交工作时突然遇到特大的风雪,输电线路有拉断的危险。鲁炳炎随即领新所长上山检查。崎岖的山路,风雪的深夜,零下廿度的严寒,给他们一次严重的考验。在鲁炳炎的带头下,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特大的风雪,护卫了线路的安全。
……
《雪夜融冰》这本书是1965年出版的,事迹发生的时间自然是在1965年之前。那时没有“国际先进技术”,没有“高薪养廉”,没有“股份制”,没有MBO,可以说“一无所有”,然而却有一样东西:人的精神。“老红军”、“山区”、“供电所所长”、“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意志”、“保持着红军的优良传统”——干部带头,发动群众,充分发挥人的因素,认真负责,艰苦奋斗——这就是毛泽东时代即便没有先进技术却能在战胜特大暴风雪确保输电线路畅通的“诀窍”。这就是为什么五十年前的特大冰雪却压不断输电线、没有造成大面积停电的原因。
把一切都推给天气,推给技术设备,这叫“怨天尤人”:表面上说的是什么?“是天灾”、“是天灾”、“是天灾”。言外之意是什么?“不怪我”、“不怪我”、“不怪我”——对灾民而言这一切的实际含义是什么?“你活该!”“你活该!”“你活该!”——遭灾受罪死伤苦难全怪老天爷,跟我一点关系没有,那可不等于在说“你活该倒霉”吗?就凭这种文过饰非、敷衍塞责、不负责任的态度,装备技术再先进,碰上特大自然灾害又能发挥多大作用?
原来毛泽东时代的铁路供电是有两手准备的
黎阳
2008.2.8.
2008年1月的雪灾很让许多中国人想不通:为什么电路不通了铁路也不通了?大雪能压断电线,难道还能压断铁路?电力机车开不动,难道就不能用内燃机车?“病急乱投医”,只要能喘气,哪怕是蒸汽机车也将就了——“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嘛!
看了网友“扭头就走”的《冰灾中京广线南段瘫痪的原因》(原文附后)我才明白原来事情没那么简单:没有电,铁路系统发不出信号,扳不动道岔,比《红灯记》里“51号扳道工李玉和”显身手的时代都不如,纵有内燃机车也开不动。——一句话:“根本原因是铁路对电网的依赖太严重了”。
那么就没有办法了吗?有——“备用电站,是装在列车上的列车电站”。有了这玩艺,即便铁路的供电网崩溃,那也照样能保证铁路给出信号,扳动道岔,靠内燃机车甚至蒸汽机车(如果保养良好、有燃料供应的话)照样能保持铁路运输畅通无阻。这不是什么高科技,不复杂,不是什么可望而不可即的大投资,实施起来不困难。对于铁路这种要害系统,难道不该有个“双保险”吗?
既然如此,那这次雪灾为什么会导致铁路运输完全瘫痪?——“毛泽东时代,国家电力部下属列车电业局曾经有多达80个备用电站,是装在列车上的列车电站,改革开放之初全部下放地方,到现在为止基本全部不存在了。”——这可不是天灾造成的吧?这可不是“垄断体制”造成的吧?这可是不折不扣的“改革成果”吧?
雪灾面前有些人把一切归咎于天:“五十年不遇”、“百年不遇”、“出乎预料”、“缺乏经验”、“超出设计标准”……假定这一切都对,那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两手准备?
任何一项具体的技术、任何一种具体的装备都有局限。任何一个具体的系统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效。正因如此,所以“不能一棵树上吊死”,“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代导弹有复合制导,坦克有复合装甲,战略武器有导弹、飞机、潜艇“三位一体”的复合战略威慑力量,军队有多兵种复合作战体制——这一切都体现了“不能一棵树上吊死”。一个单一的武器系统都能想到的问题,作为国家要害的铁路系统、供电系统等等难道会想不到?
毛泽东时代不仅想到了,而且有切实的物质准备——“多达80个备用电站,是装在列车上的列车电站”。然而这些“第二手准备”今何在?“改革开放之初全部下放地方,到现在为止基本全部不存在了”——这是技术问题吗?是天气问题吗?是具体工作人员的失职问题吗?是“缺乏经验”的问题吗?是“超出设计标准”的问题吗? 冰雪压断输电线导致供电中断是可以说是天灾,而备用的列车电站下落不明无法提供应急电源难道也是天灾?难道冰雪会偷走列车电站?“国际接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不但没有做两手准备,连毛泽东时代已经做好的两手准备也给败光了。毛泽东时代“土八路”想得到、做得到、预防得到的事,“改革精英”、“学者型官员”们不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想不到、做不到、预防不到不说,连毛泽东时代已经有的预防设施也全部糟蹋光——电网一断,一切瘫痪,本来可以靠内燃机车运行的铁路运行不下去——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毛泽东时代的铁路运输是个什么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而如今呢?在2008年1月的暴风雪面前的表现呢?“温室里的花朵——弱不禁风”,冰雪面前全线瘫痪。尽管基层的铁路员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却仍然无力回天——“主帅无能,累死三军”。
雪灾面前,把“气候反常”、“百年不遇”、“超出设计标准”等等作为供电系统这个单一系统崩溃的理由尚可容忍,但如果把这些作为整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所有系统普遍崩溃、导致整个地区社会生存危机的理由就不能容忍:如果一旦没电了整个社会就完蛋了,那就是把整个社会的生存全寄托在一个具体的单一系统上,那岂不是“一棵树上吊死”?那岂不是认可一个“百年不遇”的天灾就可以搞垮国家?那样一来该喊什么口号:是“中国万岁”,还是“中国百岁”?——整个国家的生存经不起“百年不遇”的灾害,那还不是只能“长命百岁”?
看了《色.戒》,女人不可靠。看了《投命状》,兄弟不可靠。看了《集结号》,组织不可靠。经历了2008年的暴风雪才知道:天气预报不可靠、通讯系统不可靠、供电系统不可靠、铁路运输不可靠、高速公路不可靠,最重要的是:“主流精英”、“学者型官员”统统最最不可靠——他们整天卖弄的“文凭”、“学历”、“论文”、“英语”、“学术研究”等等对这场雪灾的防灾、救灾、抗灾究竟派了什么用场?从头至尾他们对到底做出了什么积极贡献?出了钱?出了力?出了好主意?一点没有。半点没有。灾害一到,鼠窜而逃,身子一扭,“土行孙”一般不见了。危难关头靠谁抢险救灾当中流砥柱?是这些“精英”,还是普通老百姓?
二次世界大战法国的“全部鸡蛋”都在“马其诺防线”这个“篮子”里。结果防线一跨,国破家亡。2008年雪灾暴露中国南方经济的“全部鸡蛋”都在“供电网”这个“篮子”里。风雪一袭,一片危机。是谁搞掉了毛泽东时代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多手准备”,使中国“把全部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主流精英”。整个国家的“话语权”、“思想指挥权”和“改革”的主导权等“全部鸡蛋”都放在“主流精英”、“学者型官员”、“基金会学者”这个“篮子”里,有这样的结果奇怪吗?
附录:《 冰灾中京广线南段瘫痪的原因》
[ 扭头就走 ] 于2008-02-06
根本原因是铁路对电网的依赖太严重了。
近期的冰灾,使湖南电网基本瓦解。三峡送广东的鲤韶1、2回,三广直流1、2回都因灾难停运。衡阳境内以保证京广电铁用电的耒阳电厂也因为煤炭供应问题和冰灾无法向外供电。
原本双回路供电设计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线路因为冰灾同时崩溃,沿线火车站夜晚一片漆黑,铁路上连信号灯都没有。更加糟糕的问题是:原来低速时可以人工扳动的道岔如今因为列车密度大增和调度的计算机化而全部使用了电动扳道设备。铁路系统自己没有应急电源系统,全部电源依赖外部电网供给。股道失电无法切换是造成京广线湘粤段停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接触网没电。因为接触网没电,影响的只是电力机车。信号灯和道岔不工作,内燃机车也无法工作。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牵引车的问题。假使接触网或牵引变没电了而全部的信号和扳道系统还是正常的,如果遇到很低的温度,内燃机车是否也需要与气温相对标号的燃油呢?当年在某国道上发生的那起几百辆车被困在山上就是因为气温突降,使那些柴油动力的卡车死在路上的。再进一步设想,如果连燃油都不能保证时,我们还有能够使用的蒸汽机车吗?这不得不考虑……
由此想开去,如果发生战争,敌人使用电磁脉冲弹,我们的电网,我们的铁路,甚至我们的政府不是全部会瘫痪吗?真的遇到这种情况,何谈打赢?!
毛泽东时代,国家电力部下属列车电业局曾经有多达80个备用电站,是装在列车上的列车电站,改革开放之初全部下放地方,到现在为止基本全部不存在了。看来“备战备荒为人民”并没过时。
这次的冰灾对国家安全方面也是个考验,最起码发现了问题,而且问题很多!剩下的就是我们该如何解决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