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现象--两岸反动派的反攻倒算跟帝国主义者反华反社会主义行动的合奏
袁腾飞现象非偶发的孤立事件 – 两岸反动派的反攻倒算跟帝国主义者反华反社会主义行动的合奏
(李良书简二零一零年五月六日之二)
“。。。袁腾飞现象非偶发的孤立事件,而是两岸反动派的反攻倒算跟帝国主义者反华反社会主义行动大合奏交响乐的一个小插曲。袁腾飞事件我们可以不必理会太过,不要把更重要的根本因果关系给疏忽了。”
明日将有远行,整理行囊之中某友忽来电,他劈头就说:
”这两天美国许多受反华势力支持及亲台湾的中文网站突然冒出许多替袁腾飞抬轿吹唱的贴子!“
我相信朋友说的是实话。袁腾飞的爆红及上央视也是最近的事吧,袁腾飞一如其它无数能言善道的高中教师,是谁把它拱出来的?不但拱出且一下子提升到全国的程度!
李良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偶发的孤立事件,而是个水到渠成的交响乐里的一个章节。因此,只批袁而不顾其它,不问其因果,不去研究事件的本质,是徒劳而无功的,只是令袁竖子成名而已。袁,只不过是木偶戏里的一个角色,我们要摸藤而上,不但要能找出拉线的人,更要疏理出为甚么那些拉线的人会玩得如此的快意顺畅!
无独有偶,下午才刚刚收到台湾一朋友传来台北”中国时报“的两篇文字,一篇是”社论-回顾世博与一页沧桑的现代史”,另篇是 ” 科技Chiwan 全世界不敢轻忽“。(两文见后)
“中国时报”那篇社论开头就这么说:
”毫无疑问,从一八五一年第一届开始,世界(万国)博览会就是国力的展现。。。而绝迹四十年之后,台湾终于重回世博,与中国和平地矗立于黄浦江畔,台湾馆主题曲《台湾心跳声》回荡,「少一点仇恨,多一点我们;少一点战争,多一点单纯。」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
国力的展现未免言之太过,于中国而言,劳民伤财之余,我就看不出任何”国力展现“之处,只是一个暴发户式的嘉年华会。看!人家还不是照样冲入你的使馆抓人打人,中国外交部连个抗议声音都不敢发出,如果角色互换,看看美国国务院怎么的发飙法?
倒是此句后部露出了马脚,甚么叫”而绝迹四十年之后,台湾终于重回世博,与中国和平地矗立于黄浦江畔“?台湾作为一个国,现已能“与中国和平地矗立”了?还亏它叫做“中国时报”呢!为甚么死都不肯说“与大陆和平地矗立”?
至于那篇“科技Chiwan全世界不敢轻忽”里,除了把中国搞成个不伦不类的“中台(Chiwan)”合众国之外,也是开宗明义的说,
”台湾目前在科技产业中存有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大陆则拥有相当大的市场,大陆也是台湾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和顺差来源,如果两岸能够在科技产业中合作,以共生体系为发展基础,将有助于拓展全球市场。“
也就是说,台湾出技术、人才、资金,大陆出血汗劳工,制出成品后就由大陆这个市场购买消费,于是滚滚的钱财就如潮水一般进入台湾人(非中国人)的口袋里。好一个剥削阶级的如意算盘!
大陆必须明白的是,台湾国民党充其量爱的只是台湾,只要有钱可赚,大陆人民死活那在意中。一方面民主人权喊的震天价响,连大陆学生到台湾进大学都要搞个“三限六不”,还要写入法律,更不要说过去多年来大陆嫁到台湾的新娘们身受的岐视和侮辱了。
现在,大陆的反动派正跟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台湾反动派连手出卖中国,那让利让到帮助台湾独立的ECFA签订一事还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台湾反动派更是跟帝国主义反华反社会主义势力一而二二而一,同一个鼻孔出气;六十年来的反毛反共并未白搞,乘着“改革开放”的势头,不但已在人民共和国里建立了滩头堡,而且已攻城略地,势不可挡了。
堡垒必从内部攻破,内部攻破的上策是先破其心防。而从基础破坏就得从反毛辱毛做起。
这种道理,就跟要拖垮美国,就得先反华盛顿杰佛孙林肯这些美国开国护国之士,先把他们搞臭,再把他们的立像和记念堂清理掉,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知大陆上的领导群能否见及此?还是仍要蒙着眼睛摸着石头过河?
李良现在申明一个结论,袁腾飞现象非偶发的孤立事件,而是两岸反动派的反攻倒算跟帝国主义者反华反社会主义行动大合奏交响乐的一个小插曲。袁腾飞事件我们可以不必理会太过,不要把更重要的根本因果关系给疏忽了。
李良匆匆
(良按:台湾的“中国时报”跟“旺报”二者为一,“旺报”已在大陆建基甚久。)
。。。。。。。。。。。。。。。。。。。。。
社论-回顾世博与一页沧桑的现代史
中国时报2010-05-07
毫无疑问,从一八五一年第一届开始,世界(万国)博览会就是国力的展现,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想象,上海世博如此激动两岸中国人的心;而绝迹四十年之后,台湾终于重回世博,与中国和平地矗立于黄浦江畔,台湾馆主题曲《台湾心跳声》回荡,「少一点仇恨,多一点我们;少一点战争,多一点单纯。」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回望历史,近一百六十年前,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盛情邀约各国政府参展世博,清政府兴趣缺缺,一八五一年伦敦世博的中国馆,几乎是由在华洋行集力促成。当时一位在宝顺洋行工作的上海商人徐荣村独具慧眼,拎了十二包自家生产制造的「荣记湖丝」参展,拿下「制造与手工业大奖」。十九世纪的五十个年头,世博展现工业革命非凡成就的同时,中国参展的还是中药、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为主,面对西方的蒸汽机、火车,中国则是纺车、手推车。
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肇建,二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前一年,会见美国代表时应允,「一旦政治走向常规,就派团参加。」话没说多久,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就任临时大总统,当时的美国总统塔虎脱还是向中华民国发出巴拿马万博的正式邀请函,来年,袁世凯响应表示决定参展,北洋政府以一年多时间筹备,从十九省征集十多万件展品。革命才结束,战乱却犹未止歇的中国,只有他国十分之一的资金,筹建「中华政府馆」,一九一五年二月下旬巴拿马世博会开幕,中国馆却在三月上旬才正式开馆。在这么拮据困窘的条件下参展,中国馆拿下一千二百多枚奖牌,包括茅台酒,让人笑中带泪的是,包装粗鄙的茅台酒根本没人理,还是因为搬运工打翻了酒坛子,酒香四溢,才引人啧啧称奇。一九二六年,北洋政府又参加了费城世博,尽管时人以「旧帮文物于赛重洋」纪录这段过程,中国村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直到一九三三年芝加哥世博,北伐成功还都南京的国民政府编列预算,成立筹委会,负责参展事务,还特别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小型世博会,为参展品进行评选作业,评选主席是蔡元培。总计花费二点二万美金的中国馆,经费只有日本馆的五分之一,但以鲜明的东方特色吸引二百五十多万民众参观。同样的,建馆过程曲折,世博开幕后半个月,才能正式开馆。国民政府第一次参展,中国拿得出手的还是陶瓷、丝织、漆雕、玉器等传统手艺。还好,有一个翠玉大宝塔吸引世人的目光,国外媒体说,「真正的中国,包括她的文化和艺术,是通过另一个符号来描述的,这就是玉!」
世博展现了人类文明,却无法阻止战火绵延,一九三七年巴黎世博,纳粹德国攻势席卷欧洲,困顿于战争的西班牙没有壮丽的世博建筑,却请来毕加索绘制传世名画《格尔尼卡》,控诉战争罪行!这一年,中国人是不会忘记的,因为卢沟桥事变爆发,八年对日抗战伊始,巴黎世博,中华民国缺席了。一九三九年的纽约世博,中华民国依旧无力参展,靠着爱国华侨自力集资,在旧金山世博区建造「中国村」,中国村里还是以传统工艺为主,包括神庙与佛塔,爱国华侨们写下他们的情怀,「此际中国虽弱,推断抗战必胜;此际中国虽穷,预料建国必成。」
中华民国建国已成,却动乱不断,十九年后,世博于一九五八年再次举行,中华民国却已播迁台湾。一九七○年,中华民国慎重以对,副总统严家淦亲临大阪世博,随员包括孙运璇、李国鼎等财经重臣。来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接下来与日断交;四年后,美国史波肯世博会,是中华民国留在世博的最后身影。就在史波肯世博的同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在大阪世博馆区旁,盖了个展馆,展后立碑纪念,以泄其愤。
一直到四十年后的今天,两岸两馆重遇黄浦江畔,中国,不再是流离于战火的中国;两岸,不再是汉贼不两立的两岸。上海世博盛大开幕,台湾欣然参展;世博成功,台湾祝福;世博人潮纷乱,台湾不必讥嘲。文明,是一条漫漫长路,台湾,走过来了。祝福熬过百年战祸与贫穷的中国,也能一步一步从崛起走向文明。
。。。。。。。。。。。。。。。。。。。。。。。。。。。。。。。。。。。
科技Chiwan 全世界不敢轻忽
2010-05-06
旺报
【记者苍弘慈/台北报导】
工研院董事长蔡清彦昨日出席两岸合作与发展论坛时表示,台湾目前在科技产业中存有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大陆则拥有相当大的市场,大陆也是台湾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和顺差来源,如果两岸能够在科技产业中合作,以共生体系为发展基础,将有助于拓展全球市场。
蔡清彦指出,目前韩国最担心的由大陆(China)与台湾(Taiwan)合作发展出的Chiwan现象,是一种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下所产生的结果,如果两岸搭桥项目成功,未来将会让世界各国都不敢掉以轻心。
至于两岸如何在科技产业合作,蔡清彦表示,过去30年来,台湾发展最成功的两项高科技,一个是晶圆代工为主的半导体产业,另一个则是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科技产业。在两者高度发展之下,也带动目前与未来的产业,像是LED、太阳能产业等等。
尽管台湾科技产业占有优势,但像是LED照明产业,关键性专利目前仍掌握在国外大型公司手中,因此两岸必须以「技术」为出发点,携手合作,像是开启研发基金等等方式。
除了LED照明外,蔡清彦认为LCD面板也是两岸科技合作相当好的机会,因为台湾在LCD面板中虽然产业链完整,但是在目前最大的大陆市场中,LCDTV品牌市占率上仍是韩国、日本为主,台湾相对较弱;加上近期的大陆家电下乡计划,如果两岸可以在LCD面板合作,可望促进台湾面板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