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纯文人当权危险,北大纯文人当权最危险
纯文人当权危险。北大纯文人当权最危险
黎阳
2007.2.9.
所谓“纯文人”,说白了跟过去吃八股饭的秀才举人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一
,不是学理工出身,不懂自然科学;二,没有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对社会实际
没有感性认识;三,只会来虚的不会来实的,能说不能做;四,只有主观的东西
,没有客观的东西;只能靠文章证明自己,不能靠实践证明自己;只有任凭主观
认定的成果,没有经得起客观检验的成果;五,成功发迹全靠个人努力加少数权
势者的赏识,跟人民群众毫不相干。要说区别,不过是卖弄古文变成了卖弄英文
,考八股变成了考文凭、考论文,“四书五经”变成了鬼画符的洋教条加上“专
用密码”处理过的数学公式,考官变成了权威、洋人而已。汤换了,药还一样。
“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今天的中国“纯文人”们自己如何混饭吃是一回事。
但如果他们要当权决定别人的命运,那就是大大不同的另外一回事了。如果不涉
及公共事物,不涉及别人的命运,“纯文人”的一切品行都算私德,别人管不着
,也不稀罕管。但如果这样的人要掌握公权,那就涉及到了别人的生死前途和国
家的命运,那就大不一样了。第一,谁都有权过问;第二,想不关心都不成。“
主流经济学家”之类“纯文人”们只掌握了“话语权”和“决策权”,下岗工人
、失地农民及一切“弱势群体”们就已经领教够了滋味了。如果国家最高权力也
全让他们纂到手里,那还了得?
北大以文著称,号称当代中国文人之首。北大的校风是典型的“纯文人”作风,
虽有理工科系,却无理工特色。北大不仅一直不遗余力为“北大人”当国家最高
领导造势,一再放出空气宣称“清华的时代即将结束,北大的时代已经开始”,
而且公然提出“北大培养定位是‘造’领导”:“努力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和民族
培养创新型领导人”(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可见北大是踌躇满志,声势浩
大,志在必得,不夺得国家最高权力誓不罢休。这就让人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下“
纯文人”当权的后果,尤其是北大“纯文人”当权的后果。
本人既非清华毕业,也非北大毕业;理工科出身,又拿了MBA;喜欢自然科学,也
爱好文学历史。就个人爱好和出身经历而言,可以说对理工与人文学科并无偏向
,对清华与北大亦无门户之见。以前我只接触过学理工的,几乎从来没有直接跟
搞文的打过交道,不知道学理工的跟学文的有什么区别,更不知道北大出来的人
跟清华出来的有什么不同,想当然以为学理工的跟学文的都属学有专长。既然清
华和北大名气都属于国内一流,自然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无高下优劣之分。
但后来有机会跟学文的“纯文人”们直接打交道,对他们有了感性认识。现在回
顾起来,把他们的行为特征跟“主流精英”,尤其是“主流经济学家”们的种种
表演一对照,这种天真的“想当然”便被事实打了个粉碎。老实讲,我过去做梦
也没想到原来学理工的跟学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差别会如此巨大,某种程度
上简直如同来自不同的星球。
归纳归纳,中国“纯文人”比较共同的基本特征大约有七:第一,脱离实际。第
二,自由散漫,不知合作。第三,自以为是,从不认错。第四,眼高手低。第五
,藐视群众。第六,没有科学作风。第七,只会模仿,不会创新;只会解释世界
,不会改造世界;只会破坏世界,不会建设世界。
一.脱离实际。
从不考虑实际情况,从不管实际行得通、行不通。理论推导高于一切。书本教条
高于一切。主观想象高于一切。出门办事,理论计算是三个小时的路程,就一定
只按三个小时给你留时间,根本不考虑路况、天气、节假日等因素,更不考虑交
通意外引起交通阻塞等可能性,一点余地不留。每次都被动,每次都不得不靠别
人冒险飙车把时间抢出来补窟窿,但每到下次依然故我。(后来才明白那是人家
要证明自己“理论高明”,一点空白不留,留了就显不出“计算严密”了。)要
办某事,总是一开口便牛皮烘烘,这也要上,那也要干,容不得别人质疑客观条
件是否允许。然而一旦当真按他的主张去计划,该他做的到时候准没做成,准是
放着最要紧的事不管光忙一些表面光的玩艺,准误了事还要怪别人坏了事。(要
真想把事办成,就千万别指望他们能做任何事,一切靠自己。但这样一来,又得
拼着被他们斥为“不尊重专家学者”——总之死活都有罪。)
搞理工的是跟自然打交道。搞文的是跟人打交道。糊弄人办得到,糊弄自然办不
到。搞理工的要成功,非遵从自然规律不可,非切合实际不可。差一点都不行。
一个密封圈的毛病就毁了“挑战”号整个一架航天飞机。搞文的则不然,只要能
把人糊弄过去就算成功。既然个人成功与否与切合实际与否无关,你能指望没有
长期实践经历也能混饭吃的纯文人懂得联系实际的重要吗?这样的人权力在握想
不瞎指挥都难。因为他的成功靠的不是实践,不是实干,不是实际成果,而是引
经据典、故弄玄虚和娓娓动听。对他来说,真理只来自书本,来自教条,来自少
数权威,跟实际毫无关系。只要善于按照教条解释一切,天大的事都不在话下。
这样的人即使不存心使坏,也照样干不成好事。
鸦片战争英军只有一万五千人。“八国联军”加一起不过两万五千人。其装备再
先进也比不上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的先进装备。在现在的中国人看来,当时
的中国如果能用毛泽东的打法,什么人民战争、游击战、地道战、近战、夜战麻
雀战等等,那点军队恐怕还不够塞牙缝的。中国人现在的这种自信哪里来的?毛
泽东给的。在毛泽东之前那么多中国文人不是都没了自信吗?不是都束手无策吗
?不是都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吗?连一些流行的爱国歌曲的调子都显得那么凄
凄惨惨:“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能唱出“中国不
会亡”就已经算很乐观了。从1840年到1900年挨打挨了60年,中国“精英”们军
事上楞是找不到对策。为什么?最起码的一条:脱离实际。毛泽东的那一套,古
人教条里没有,洋人教条里没有,翻书本查不出来。照搬教条,照搬古人的就只
能用血肉之躯硬拼洋枪洋炮,照搬洋人的就只能不折不扣地按洋人的教条跟洋人
干,照搬古人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照搬洋人的办法跟洋人玩那才是班门弄斧,
以短击长。要解决问题就只有自己创新。要自己创新,不深入实际,不在实践中
找出实践规律,创新创得成吗?不亲口尝尝梨子,能知道梨子的滋味吗?不亲自
参加战争,不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能发现没有写进书本里的战争规律吗?而当时
的中国文人们肯这样做吗?肯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吗?不上前线,躲得远远的
,一点实际情况都不知道,一点现代战争的实际规律都不摸门,凭表面现象拍脑
袋“理论总结”来得倒快:“洋人船坚炮利”,装备精良,文明“先进”,不能
打,只能和。一旦急了眼又乱发昏,凭吃符念咒就敢“刀枪不入”,就敢随随便
便闹宣战,就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但跳来跳去就是没有跳出现成的理论
教条圈子,不是照搬古人就是照搬洋人。自己没有任何创新,当然怎么着都不灵
。而毛泽东呢?不也曾经是文人吗?不也对战争一窍不通吗?但人家肯实践,肯
深入群众,肯到第一线直接了解第一手情况,而且能马上总结出规律:“你打你
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人民战争、近战、夜战、持久战……按教条,打仗没有现代化武
器不行,没有正规化军队不行,没有自己的后勤供应不行,没有强大的经济来源
不行。而毛泽东偏偏破了这个例,硬是通过实践找到规律,从一无所有打出了天
下。鸦片战争时一万五千英军就能横扫的中国,到抗美援朝时还扫得动吗?如果
象纯文人那样脱离实际只知道照搬书本理论教条 ,这一切能发生吗?
再看看如今的“主流经济学家”。主观动机好坏且不论,就看看他们闹改革的路
子:一切照搬外国经济学理论,按亚当.史密斯最原始的教条从头来:“看不见
的手指挥一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经济规律决定一切”、“市场规
则自动调节”……但有竞争就有失败。竞争失败淘汰下来的人出路呢?由此造成
的社会矛盾呢?人家原始资本主义的解决办法是把这些人打发到殖民地去,把发
展原始资本主义制造的国内社会矛盾转嫁到殖民地去,这样才能避免本国的社会
矛盾激化。而中国的实际情况呢?没有殖民地可转嫁矛盾,现在的世界也容不得
你搞扩展。在这种情况下还硬要照抄外国教条,硬要让中国从原始资本主义自由
发展做起,那造成的社会矛盾怎么办?洋教条里没说,不知道。只知道另一条:
“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野蛮的”。照搬过来,就成了“改革代价论”、“豁免原
罪论”、“最大限度宽容不规范”。生搬硬套,改来改去,越改,社会矛盾越尖
锐激化。解决办法呢?束手无策。干忍着。因为洋教条里没有答案:如何在没有
殖民地的情况下搞原始资本主义。
再看看这些脱离实际的“纯文人”们是如何处理实际问题的:
——如何“先富起来”?投机买卖。 “全民经商”。房地产投机。“松绑”了,
“搞活”了,什么秩序都不要了,走私泛滥,假冒伪劣泛滥,房地产投机泛滥,
贪污腐化泛滥—— 实实在在正当致富的法子想不出来,只会搞来钱快的,最容易
的,最省事的,最不择手段的,最歪门邪道的,最不需要踏踏实实做实事的。
——“假做真时真亦假”。假冒伪劣、行贿受贿、靠回扣推销成了风,靠实实在
在吃饭的国有企业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加上贪污腐化成风,经理人员带头监守自
盗,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怎么办?一刀砍掉,全部卖光。根据“自由市场经济
理论”,国企就该亏损,就不该存在。就凭一纸“理论推导”,不管实际情况,
不管三七二十一,嘴巴一动就把国有企业全判了死刑。——人有病,弄死了就没
病了吧?国有企业亏损,全卖光了就不亏损了吧?
——国有企业卖光了,从企业收支这本帐上看没有亏损了,但“亏损”全部转移
到社会安定这本帐上来了。几千万老工人的生存怎么办?房地产投机导致大批农
民失地,生活无着怎么办?外国经济学的教条没答案。中国没有殖民地可转嫁危
机,没法照抄外国原始资本主义国家的办法。怎么办?自生自灭去——“改革代
价论”。不管实际情况,不管实际后果,单凭“理论推导”,嘴巴一动就把几千
万人上亿人打入地狱,为对付眼前问题不惜牺牲社会安定。如果懂得“社会是个
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系统工程的起码常识,能如此轻率、如此
顾头不顾腚吗?
——国有企业没了,靠小打小闹和假冒伪劣商品撑不起国内外市场怎么办?统统
包给外资,让外资包办一切。“全球化大方向”、“国际接轨”…… 不管实际情
况,不管实际后果,单凭“理论推导”,嘴巴一动就把民族工业的基础和国民经
济的命脉全部拱手让人。——有自然科学常识人或有起码的实践经验的人一定不
会相信“刀枪不入”。但“主流经济学家”这样的纯文人就不然。“让外资控制
中国经济命脉不会危及中国的经济安全”难道不是现代版的“刀枪不入”吗?
——房地产投机造成大规模毁田盖房,威胁农业。怎么办?“牺牲农业,保房地
产”——“要保护的是农民而不是农业”、“粮食应该部分依靠国际市场,适当
进口,即使达到消费量的10%~15%也不足虑。现在日本进口粮食就达到60%以上。
”中国这么大个国家,十三亿人口的生存,没有农业行吗?能靠进口粮食过日子
吗?不管。只管照搬日本的洋教条。不管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管实际后果,单凭
“GDP理论推导”,嘴巴一动就把农业这整整一个行业从“理论上”一笔勾销了。
——如果不是严重脱离实际,能给出如此疯狂的主意吗?
——国有资产空前流失。贫富分化剧烈。老百姓不满情绪高涨。社会矛盾空前激
化。怎么办?——不管。管了就违背了“市场调节”规律。根据“市场经济理论
”,一切都会“自动”好起来。要做的就是利用“话语权”,宣传机器开足马力
用话甜和人:“正确认识改革”、“仇富是平均主义思想作怪”、“没有超过老
百姓的承受能力”、“不争论”、“腐败有益”、“只要深入改革,一切都会迎
刃而解”……再有就是严厉镇压一切反抗:反抗强制征地、反抗强制拆迁、“刁
民”上访上诉、“乱民”扰乱市场市容、“愤青”“污蔑大好形势”、“破坏安
定团结”……—— “主流经济学家”的“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差距之大,有
点生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唯独他们自己视而不见,还在拼命用自己的“理论
”教条到处乱扣帽子。
“主流经济学家”这些“纯文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之轻率、之脱离实际,
之不计后果着实能吓死人:一看有国有企业亏损,就把所有的国有企业都不要了
。一看上千万上亿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找不到出路,就把他们全部当“改革代价
”一笔勾销了。一看有民族企业技术落后,就一切交给外资,把国家的经济命脉
全都不要了。一看有官员贪污腐化,就把整个政权都不要了:换政府、换体制、
“多党制”。照此逻辑可以肯定,如果这一切还不行,接下来的办法必定是整个
民族文化、整个民族全都不要了——“论证”中国文化“劣等”、中华民族“劣
等”的种种舆论不是已经如火如荼了吗?
因为极端脱离实际,所以处理实际问题总是凭想当然,总是企图简单地拿出书本
教条生搬硬套,总是企图用看起来最省事、最简单、最不顾一切后果的办法处理
,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总是用造成更大更深刻的问题的办法掩盖眼前
的问题,总是把事情弄的越来越糟,总是极端瞎指挥。 “主流经济学家”这些“
纯文人”才有“话语权”时就如此蛮干,如果有了“杀人权”呢?
二.自由散漫、不知合作。
似乎从不知道什么叫“时间”,什么叫“准时”,什么叫“配合”。光让他们明
白“火车是不会等人的”、“飞机是不会等人的”、“老让别人等自己是很说不
过去的”等等就得费好大气力。让他们养成“时间观念”、“全局观念”、自觉
配合别人简直比登天还难。不折不扣的“一盘散沙”。
“存在决定意识”。搞理工的不配合不行,不精确不行,不守纪律不行。一架歼
—10涉及那么多方面,那么多分系统,那么多环节,一环不到位就飞不起来,一
颗螺丝钉出差错就可能掉飞机。要确保歼—10成功,就容不得自由散漫,容不得
互不配合,就必须从设计、材料、标准、试验检验、加工装配、工艺工装、生产
准备、机动技安、外协外购、仓储运输、财务管理等一切方面都同样认真仔细抓
紧抓实,从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到工人都同样重视,就必须有全局观念和服从配
合观念。搞文的就没这个问题。都是“个体户”,都是单打独斗过日子,谁也不
靠谁,谁也不尿谁,你让他怎么不自由散漫,怎么不一盘散沙?这样的人自己谋
生是一回事,但掌握运用权力是另一回事。权力是用来管理社会的,既涉及方方
面面,又涉及上上下下。“纯文人”们这些靠当“单干户”吃饭的怎么可能有这
种整体—全局观念?权力在手岂有不乱之理?
三.自以为是,从不认错。
从来容不得不同意见。从来容不得批评。从来不听劝。从来不认错。从来不认帐
。从来文过饰非。
“纯文人”的“是”与“不是”本来就全都是人为地“以”出来的,怎么可能不
“自以为是”?既然其成功不靠客观检验,只依赖少数权威的认同,全凭主观的
夸张,凭嘴皮子说了算,那只要他还有话可说,当然不会认错。不信,看看那些
“主流经济学家”、“主流学者”,可曾承认过自己出过任何差错?在中国这么
大个国家里,把持改革决策权几十年,居然从来没有错!如此鬼话,谁信?
“文人当道,撒谎时髦”。自从“主流经济学家”掌握了“话语权”以后,中国
社会风气是越来越健康,还是越来越败坏?现在中国社会是实事求是吃香,还是
吹牛撒谎吃香?是当老老实实勤勤恳恳时髦,还是吹牛拍马招摇撞骗时髦?判断
是非曲直真理谬误不靠实践靠舌头,这样的人把握“话语权”,中国社会风气岂
有不败坏之理?
“主流经济学家”之类“纯文人”的表现与其说象学者,不如说象政客。政客有
什么特征?且看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论述:
一天,有人问英国首相丘吉尔,做个政治家要有什么条件。
丘吉尔回答说:“政治家要能预言明日、下月、来年及将来发生的一些事情。”
那个人又问:“假如到时候预言的事情未实现,那怎么办?”
丘吉尔说:“那就要再说出一个理由来。”
四.眼高手低。
最怕动手做实事。夸夸其谈头头是道,实际动手能力奇低。做实事往往笨手笨脚
,连起码的生活技能都欠缺,更不用说实际工作了。正因为不会动手、不敢动手
、不屑动手,一来实的、动起真格的就洋相百出,却又要永远装出一副无所不知
的“权威”模样,所以永远害怕接触实际,永远找借口逃避实践,永远推崇孔夫
子的“焉用稼”,永远不敢用实践证明自己而不是靠嘴巴证明自己。
张维迎说:“学术观点通行的表述方式是‘如果…,那么…’,讲的是事物的因
果关系”。这看起来冠冕堂皇,实际是耍滑头逃避实践责任。因为真正的要害不
是解决“如果”的问题,而是解决“如何”的问题。比如,“‘如果’把等离子
体加热到一亿度并维持若干时间,‘那么’就能实现受控核聚变,彻底解决人类
能源问题”这个“因果关系”早就不是问题了。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之。
按照张维迎的逻辑,学者除了整天玩弄“如果……那么”之类文字逻辑游戏就没
事干了。实际呢?光许空愿宣布“‘如果’建立了理想的市场经济机制,‘那么
’中国社会的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顶个屁用?要解决的是“如何”建立这个
“理想的市场经济体制”(或者说,研究建立如此“理想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现
实社会中实际行得通、行不通)。搞过工程项目的人都知道,最要害的问题往往
是系统建立时的过渡过程中的问题,而不是达到稳态之后的问题。飞机最容易出
现的问题都发生在起飞和降落这种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过程中,
而不是发生在空中巡航或地面静止的稳定状态中。张维迎们整天唠叨“‘如果’
建立了理想的市场经济机制”便如何如何,对“‘如何’建立起这个机制”等真
正的实际问题却一推六二五,概不负责,典型的眼高手低,只敢许空愿不敢干实
事。
“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把中国的一切交给外资?原因之一是自己只
会吹牛,不会干实事。说国有企业不行,全卖了,如何具体扶持发展国内私营企
业他们既不会也不屑,最省事最保险的办法就只能是全给外资了。代价自然是中
国人吃大亏,经济繁荣而人民不富裕。
五.藐视群众
成功都是个人的成功,只要能言善写、获得少数权威的赏识和同类文人的认同就
行,其他一切都不相干。既然这种成功不需要别人的配合,不需要大规模协作,
不需要集体主义,不需要“团队精神”,不需要组织协调,不需要人民群众,不
需要系统考量,不需要实践验证,那自然不需要学会与人合作,更不需要学会为
别人着想。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其内心世界自然只有自己,让他替
别人设身处地着想他也做不到,想不藐视群众都难,因为在他看来,别人对他的
存在完全可有可无,人民大众就更不值一提,不过是“阿猫阿狗”。
“纯文人”藐视群众,实际是欺负创造物质财富的人,是搞虚的欺负务实的,玩
虚拟经济的欺负搞实物经济的,搞虚产品的欺负搞物质产品的,不干实事的欺负
干实事的,搞舞文弄墨的欺负做工务农的,搞文的欺负搞理工的……这就叫泡沫
化。虚拟经济尽管貌似繁荣,但归根到底拗不过一条最根本真理:“批判的武器
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来摧毁”。玩弄玄虚不能代替实实
在在的物质。国家的真正实力必须能在物质力量上体现出来。歧视创造物质财富
的人的国家迟早要垮。
六.没有科学作风
什么作风都有,独缺两条:一:实事求是。二:严肃认真。这也难怪,这两条只
有办正经事的人,只有真心利国利民、强国富民、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人才用得
着,而且代价又那么大:又要跟自己过不去又要得罪别人。不靠科学吃饭的人,
或者靠科学吃不成饭的人当然不欢迎这一套。中国的“纯文人”历来只要能妙笔
生花、博得贵人赏识就是成功,用不着靠科学吃饭。如果大家都讲科学,都实事
求是,都较起真来,都要他们用客观的实践而不是主观的夸张来证明自己是“精
英”,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甚至根本就混不下去了。他们怎么可能喜欢科学
作风?
七.只会模仿,不会创新;只会解释世界,不会改造世界;只会破坏世界,不会
建设世界
既然真理只来自书本,只来自现成的教条,那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就不存在,就不
是真理。靠这种思维体系吃饭,当然永远只能在现成的教条里边团团转。过去只
会照抄古人,现在只会照抄洋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一律照搬照抄现成的理论
公式。出了问题从不检查教条有没有问题,只会怨天尤人,文过饰非,把一切过
错推给客观环境,最后干脆主张连客观环境也砸烂了事,以便一切推倒重来,“
不折不扣”地按“理想的”教条办事。
“主流经济学家”言必称改革,但看看他们开出的“改革药方”,出了砍、砍、
砍,卖、卖、卖还有什么?他们可曾提出过一个行得通的建设性主张?可曾真正
具体地亲自解决过哪怕一个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
难怪“英雄每出屠狗辈,百无一用是书生”。
“纯文人”其实不过是打着“现代化”招牌的八股秀才古董。想知道他们的本色
本性,看看《儒林外史》里描述的那些“圣人门生”的行径就够了;想知道他们
当了官是啥样,看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刻画的那些贪官、赃官、狗官、
贼官、糊涂官的德行就够了。
就凭轻视实践、脱离实际这两条,就可以说“纯文人”当权必误国害民。最主要
的理由:第一,跟“纸上谈兵”的老祖宗赵括的老子赵奢反对儿子拜将的理由一
样:战争不是闹着玩的事。这小子把战争看得那么轻松,浑不当回事,一旦掌兵
非亡国不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
者必括也。”)同理,国家大事不是闹着玩的,历来脱离实际的“纯文人”如“
主流精英”之类老小子们把国家大事看得那么轻松,浑不当回事,如同论文一样
说改就改,说抹就抹,大权在握非把国家搞垮不可。第二,当权即当官。“官”
是什么?是国家机器的一个零件,是大系统里的一个构成。既然是机器,是大系
统,那零件就必须服从整体,局部就必须服从全局,就必须有组织性纪律性。而
“纯文人”天生的自由散漫,天生的无组织无纪律,天生的一盘散沙。让“纯文
人”当官,就是用无组织去造组织,用一盘散沙去建体系,明摆着“豆腐脑当钻
头——瞎胡闹”。用一盘散沙的“纯文人”去构成国家机器,非把国家给你散成
“一盘散沙”不可。
“纯文人”当权可怕。北大的“纯文人”当权最可怕。人只要一进北大立刻就给
灌了一脑袋“精英思想”:“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有被选择的庄严
感,因为这是一块圣地”、“从这片园子里面走出的人都会深深打上北大的‘烙
印’,具备特殊的精神气质”、“你们个人聪明的脑袋与无数颗同样聪明、充满
好奇的脑袋相连接,形成了一个智慧之网”、“北大是培养精英的大学,光华是
培养精英的学院。这是历史赋予北大的使命,是中华民族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
全人类进步事业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使命”、“所谓精英,就是那些有理想、
有激情、有耐心,想干大事的人;那些有思想、有知识、有责任心,能被委以重
任的人;那些具有科学批判精神、能理性思考问题,有能力引领社会往正确方向
前进的人”、“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为了北大人,光华人,这本身就值得你们
骄傲”……整天泡在这种近乎疯狂的自我吹捧气氛中,想不自我陶醉都难。自命
不凡,把自己当成高人一等的贵族活神仙,老百姓在他们眼里怎么可能不命贱如
蚁?北大“精英”们整天强调这个,鼓吹那个,但说过要保护普通老百姓的生存
权吗?现在就动不动一张口便拿“弱势群体”的生命当“改革代价”,大权在手
时能不草菅人命吗?就凭这种轻率劲,谁敢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们支配?北大那
么善于拉帮结派,那么有组织、有理论、有舆论、有实力,又是“精英意识”,
又是“圣地”,又是“北大精神”凝聚力,又是“北大人”关系网,又是外国“
精英”和“基金会”鼎力支援,又是“话语权”舆论机器,没掌握最高政权就已
经搞出了个那么大的“北大党”、“北大帮”,势力已经那么庞大,已经叫人有
了“白色恐怖”的感觉,一旦大权在握,那不是法西斯就是邪教帮派黑社会。
是不是说学文的不能当官呢?当然不是。要说的只是:不能用实践证明自己的“
纯文人”当权危险,误国害民。只要没过实践检验这一关,不管学文的还是学理
工的当权都一样危险。学工的坏了良心照样不干好事。茅于轼学工的出身,并不
缺自然科学常识,却鼓吹中国牺牲农业保房地产,学日本靠进口粮食过日子,其
危害一点不比学文出身的“纯文人”小。是不是真有学问、真有资格,光有读了
多少书的资格证明不能说明问题,能通过实践证明自己才说明问题。这是商鞅变
法起就已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规律:“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经
毛泽东总结归纳,上升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实践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你说你是“专家”“学者”,口说无凭,一纸文凭算不了数,货
真价实的实践成果才算数,“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怎么才算“用实践证明自己”呢?双管齐下:“计时制”加“计件制”。
——“计时制”:战争情况不算。和平时期至少得十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光
在机关不行,光在沿海地区大城市不行。
理由:假定毕业时25岁,那就是说,脱离社会实际了25年。用10年工夫补上缺了
25年的课,多了还是少了?要掌管全国的事,却只知道阔地方不知道穷地方,只
惦记富人不惦记穷人,管得好吗?
——“计件制”:从头到尾全程参加并解决了至少三个具体的实际问题。不管是
工程建设、新品研究、社会变革还是军事战斗,反正得拿得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
绩。
理由:找医生看病都想找有经验的。那么治好了多少个病人的医生才算得上“有
经验”呢?恐怕是“韩信将兵——多多亦善”。给一个人看病的医生尚如此,那
么给整个社会“看病”的“医生”呢?
越南战争时美国军方的统计:飞行员如果完成十次战斗飞行而不被击落,此后被
击落的概率就小了。也就是说,飞行员完成十次战斗任务才算“有经验”。
如果原封不动照搬这些标准来作为“纯文人”的“实践证明”大概会被斥为太“
苛求”。相形之下,把衡量实践成果的“计件标准”缩小到三次应该算是很“偷
工减料”了。这已经是了解客观事物规律最起码的步骤:第一次体验,第二次熟
悉,第三次掌握规律。战争年代上过一次战场就是老兵,两次就可能担任指挥。
那是特殊情况,别无选择。和平时期的要求比之不过多了一次,过分了吗?
如果连这也不赞成,那就得说道说道了。论文写得好,一次手术都没做过就去当
主刀医生,病人干不干?一个社会实际问题都没解决过就把持改革决策权,对整
个社会实施“大手术”,老百姓干不干?涉及一个人性命的手术尚应如此慎之又
慎,涉及全体老百姓命运国家命运的“手术”难道就该如此轻率?
那么“理工科背景”这一条还要求不要求了呢?已经包括在“计件制”之内了。
不逼着自己学习掌握客观规律,一个实践成果恐怕也拿不出来。当真拿得出三个
以上的实践成果,而且是从头到尾参与了全过程,那早就给逼出来了,知道如何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了,有没有理工科文凭都没多大关系了。毛泽东的将军们
许多连字都认不了多少,却能百战百胜,虽然没有文凭,但比有文凭的更厉害。
一句话,“实践出真知”。
没有“实践”这一条,文凭再硬,论文再多,照样一文不值。这样的“纯文人”
如果当权,国家必危。
*****************************
附录:清华和北大的若干区别
1.清华号称中国的“马萨诸塞理工学院”(MIT),北大号称中国的哈佛。美国
人关于MIT与哈佛特征的一个笑话也适用于描述清华和北大:
某公司两位男士一起出差。他们一个毕业于MIT,一个毕业于哈佛。途中休息时两
人一同上厕所小便。完事后哈佛毕业生仔仔细细洗了半天手,而MIT毕业生不洗手
就走了。哈佛毕业生见状便很神气地说:“我们哈佛的教育最全面,不仅教授专
业知识,而且训练各种礼仪卫生习惯,比如,上完厕所要洗手。”MIT毕业生答道
:“我们MIT只教授最有用最实际的知识。比如,上厕所不把手弄脏。”
2.北大的人总爱问Why?(为什么)——为什么干这个?为什么不干这个?为什
么这样干?为什么不这样干?为什么让我干?为什么不让我干?……回答一个问
题,马上能冒出十个。如果想一一答完,保险什么也做不成;如果拒绝这种没完
没了的磨嘴皮子,那就得背上“破坏民主”、“压制自由”等罪名。自发趋向:
夸夸其谈,一事无成。
清华的人总爱问How?(如何)——如何把事办成、如何更有效率、如何……自发
趋向:做出成绩,精益求精。
3.清华的追求如同钟表,精密,精确,协调一致,为现代化社会所必须。
北大的追求如同气体分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气体分子无拘束状态即无气压
状态。有气压就意味着气体分子受到了拘束。无气压状态意味着气体分子无限自
由了,扩散成了真空。只要在地球,就必有气压,气体分子就必有拘束。所以北
大的理想世界地球上实现不了,在有生命的人世间实现不了。要实现北大追求的
理想世界,就必须离开地球,到没有生命的宇宙空间去。
4.清华人成功的诀窍在于方方面面的协调合作;北大人成功的诀窍在于个人奋斗
加权威赏识。对于清华人来说,成功意味着从整体到局部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一
步都不能错,既不能无视设计师也不能无视普通工人。对于北大人来说,成功全
因自己精明强干识时务,跟别人无关,更与“素质低劣”的“弱势群体”无关。
让清华人接受“大局为重”、“局部服从整体”、“计划性”、“严谨”、“严
格”、“精确”、“准时”、“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实践”、“
亲自动手”、“客观规律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等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
基本概念比北大人容易得多。
5.清华用成果证明自己。北大用嘴巴证明自己。清华把东西拿出来放在那里让别
人看了去评价自己数几流。北大用高调宣传录取分数线、招收的高考状元数量、
毕业生高官榜、毕业生被外国大学录取人数等证明自己“一流”(2006年12月5日
报道: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北大依旧优秀,赴美读博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
。
6.清华的成果让外国人紧张与震惊:高温风冷核反应堆、量子通讯……北大的成
果让中国人紧张与震惊:“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孔子不如章子怡”、“
当兵要当美国兵”、“一夜美国人”……
7.清华靠中国的强大吃饭:“不搞两弹一星,钱学森也要下岗”。北大则不一定
。
8.抗战时期日寇统治下只见北大出过名汉奸组建伪北大,不见清华出过名汉奸组
建伪清华。
9.清华教中国人攥成一个拳头。北大教中国人变成一盘散沙。
10.清华务实,北大务虚。清华实而不华,北大华而不实。
11.只见戏子倡优上北大,不见戏子倡优上清华。
12.清华教做栋梁需要的本事。北大教做优倡需要的本事。
13.北大卖文凭的事经常听说(李湘刚刚花29万买了个北大EMBA)。清华卖文凭
的事不大听说。没才而有财可以上北大,没点真才实学上不了清华。清华重才,
北大重财。
14.学吹牛,上北大。干实事,上清华。
15.国将昌,清华香。国将亡,北大狂。
说明:
我不是说清华的一切都好,北大的一切都坏。北大的文人有好的,比如巩献田教
授。清华出来的当然有混帐透顶的,比如被北大“纯文人”牵着鼻子团团转的“
红色消气”大人。本来两校都有优良传统,但现在全给冲得够呛了,否则何来“
清华给美国培养工程师,北大给美国培养老婆”之说?但就总体而论,清华好过
北大。因为归根到底清华要靠中国的强盛吃饭。如果中国的现代化工业都被外资
灭光了,清华也就没多大蹦头了。北大不同。即使中国变成了殖民地也照样能混
得不错。否则日本鬼子占领时为什么只成立伪北大,不成立伪清华?这种利害关
系决定清华的前途跟中国的前途密不可分,北大就不一定。退一万步讲,即使“
洪洞县里没有好人”,个个混蛋,那由学工出身的“技术官僚”当权也好过学文
出身的“学术官僚”。学文的沾上政治,其学术就不再是学术而是权术。从此没
有学术,只有权术,“学术官僚”即“权术官僚”。“技术官僚”当权至少在违
背科学常识方面不会具备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对“永动机”、“刀枪不入”、“
地球是方的”之类说法不容易那么满腔热忱。“权术官僚”就没这种常识顾忌和
良知顾忌,想象力天马行空无所不为。“两害相衡取其轻”,如果没有别的选择
,那我宁可接受一个危害能力不那么大的魔鬼,宁可要“技术官僚”也不要“权
术官僚”,尤其不要北大“纯文人”这样的“权术官僚”。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