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所了解的住房问题

2025-02-13 文摘 评论 阅读

本人对房地产的事情还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本人就是这个行里的人。

本人1998年5月份进入了这家机械局职工住房合作联社,据说好象全省只有我们这么一家具有行政事业编制的房地产单位,而其它各个市的职工住房合作联社都解体了。由于我们是事业单位原来是机械局的房产科,后来精减机构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总之我们这家单位是下海了!刚下海这家单位就呛了几口水,从1995年--1998年这家单位在开发过程中,总共亏损了300万元,当时的经理姓聂,具体的名字我叫不上来。

为什么从1995年--1998年亏损呢?当时据说居民动迁回迁面积只占总的建筑面积的30%,也就是说建10000平米的住房,只要有3000平米给回迁户就够了,无论如何是不应当亏损的。土地的所有权是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是和他们联合开发的,为什么亏损,这里有很多原因,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之可以总结几条,损失浪费、经济合算不严苛、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所以就亏损了。

其实老百姓并不反对进行房地产开发活动,能改善居住条件还不好吗?他们反对的是动迁条件不合理的动迁和拆迁活动。

我们这个单位是一家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么就愧对了我们机械局职工住房合作联社的称号。但是企业还是要得利的,要么我们自已也无法生存下去。在沈阳市大东区的前三期开发我们赔了300多万元人民币,我们这个企业到我到这的时候已经要开不出工资了!好险啊!

总算是时来运转,老聂下台了,换上了一个懂行又能干的王总经理、王晓光,他又领着我们进行新的房地产开发活动。这时我们的单位帐面上只有几万元,没有资金,他就找到原来的在建行和工行的老关系贷借来了3000千万元人民币,这些建行和工行的人原来和他都是老朋友,借来钱不是白借给你,不光要给银行利息,你给管信贷的人一定的好处,好处是多少不能告诉我们,但是机械局的领导对这种事情是允许的,就是这样的社会风气,就是机械局的领导去银行借款也要给人家好处,否则就告诉你资金不足、政策不允许,总之理由不是有都是吗?

有了资金就好办了,就可以开始跑项目了,跑项目的人叫王哲,也是王总经理的老部下,言听计从,总之是比较合把,我还和他在一起跑过一些时间,跑下一个项目的所有手续需要多长时间?短的需要半年的时间,长的需要2年的时间,什么办事效律,没办法就这个效律。

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这事有原因的,房地产开发的第一步,是要找到土地,我们是机械局的职工住房合作联社,主要还是在机械局系统内找土地搞房地产开发,我们主要进行的是政策性的房地产开发,也就是棚户区改造和安居工程,在机械局系统内找地比较好办,比如在沈阳水泵厂的房地产开发活动,沈阳水泵厂的厂领导刚开始不太同意,认为我们的条件太严苛,但是我们是局机关的人,还有局领导在后面,所以经过一些时间的商量和互相讨价还价也就可以。

从1998年到2000年,我们进行了二期开发工程,一个在沈阳水泵厂的项目,一个是在沈阳低压开关厂的项目,都是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的土地是无偿划过来的,不用交土地使用费,土地不花钱当时是为了老百姓这样就可以省一大笔成本。现在的商品房开发就得花钱买地,花钱买地的钱是要打到建筑成本里的,所以现在的市场房价比较高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找到土地和办了用地手续后(用地手续要到国土规划局去办理),就开始进行土地的地质勘测工作,就要由地质对来打眼钻探建筑住房用地的地质情况,这也得花钱,不过不是很多。同时开时找一家建筑设计院进行工程设计和审查。这期间还要抽时间找到电信、电力、供热、燃气、环保、消防、给水各个部门接洽和进行协调,进行分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准备工作。

再往后就是要跑工程开工许可证和进行工程招投标,在这些都完成以后就要招开居民动迁大会,居民住房条件的调查和摸底、分类是在这之前进行的,这种调查和摸底工作我参加过三次。调查和摸底到底要搞清一些什么东西呢?在棚户区改造工程中主要是摸违建房的情况,瞧是不是够给房子的条件,这个工作非常的重要,因为最小的建筑户型是45平米,多给出一个房子就是4万多元人民币。

到底什么样的违建房可以给房子?一、是要不和主房相联,主房指的是房产局管或者是厂管的住房;二、有独立的生活设施,厨房、火炕;三、有人居住;四、有独立的户口本;五、房证不是在近期办理的(房证办理已在找到建筑用地时通知房产局和厂基建处冻结)

招开居民动迁大会之后,就开始办理动迁和回迁的各种手续,发入动迁费,开始拆房子。为了让大家早点走,有一个排号政策,就是谁先走谁将来就能选到自已想要的房子,好象是两个号,一个是按拆迁的时间,另一个是按交动迁回迁款的时间,然后除以平均就是房子选择的顺序号。

动迁回迁款是这样计算的原面积425元人民币每平方米,新增面积每平方米是525元人民币,如果还超出拿商品面积钱是每平米900元人民币。一般情况下是三类户型:45平米一类、60平米二类、70平米三类。

在动迁的过程中,有人把动迁票卖了,在1998-2000年时,一个45平米的动迁房,大概要3万元钱左右。卖动迁票大概这几种情况,一是没有钱回不起迁;二是有房子想要钱;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一种极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当时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在铁西157中学一带一平方米已经要到2000元人民币了!而动迁房是具有解困和福利性质的,所以在那一带最便宜的了,每平米不到500元,一个一类户型如果别人卖到手至少可以省5万元人民币。如果真的没有钱,开发公司是可以帮助解决的那就是在附近卖一个旧房子置换一下。

在动迁的过程中也有人不走,大多是觉得条件不合适,在九林居工程中就有20-30户不走,其中有一天强迁一户房子,那个房主头上带着经红布带,身边放着几个煤气桶,一只手里拿着装满汽油的瓶子,一只手拿着电喇叭在那高音叫骂,你们这些王八蛋,谁敢拆我的房子我就和他同归于尽!遇到这种事警察都没有用,只能是事后满足人家的条件,我们的李工程师说,这个人挺象电影《英雄儿女》里的王成!

在拆迁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不三不四的人物使用暴力行为迫使一些人被迫动迁,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拆迁补偿条件和回迁住房是否合理?进行九林居工程的时候动用了这些人物,在上两次工程拆迁好象没有。十四路的宏业小区的拆迁也受到了低压厂老头老太太的阻止,不过那次只是贴了标语和大字报,打起了横幅。

拆迁补偿条件和回迁住房是否合理?本人认为三口人的一类户型45平方米的标准到了1998-2000年是有些落后了,如果三口一家的孩子是女孩,那么45米还将就;如果是男孩,如果男孩已经接近18岁,那就不够了,如果男孩过几年要结婚,是无论如何是不够的。至少应当到二类户型60米才可以。60平米的住房可以有两个房间,一个大的12平米,一个小的9平米,比较象样的厨房和卫生间还有客厅。

我自已本来有机会分到一套住房,可惜我们的住房开发到2003年停了下来,所以我自已贷款卖了一个126平米的住宅,地点不是很好,不过还好离工作地点不远,更妙的是我们的总部办公室就在我自已家5分钟的道路以内,我每个月要把工资的三分之一多一百元交给银行,还好只有800元。自已是搞房地产开发的没有一个好房子,那样是不是很可怜又很可笑?

棚户区改造和安居工程的房价政府是限制的,最高不能超过1600元/平方米,门市房的售价可以自已定,当时的售价是3500-4000/平方米。

我刚长的工资,是在9月份,现在一个月2100元;在2006-1998年时,我每个月是1400元;1998-1992年时,我每个月是800-1000元;再往前,1989年9月我工作时,第一个月我挣了89元人民币;现在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我经历了最动荡的工资调整。1992年能挣一个月1000元的水平,在沈阳已经算是高工资了,那时候,我们工厂的同学一个月才300多元。

房价与工资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好象工资总象是水,房价总是船。我们这个单位有行政事业的编制,但是只是有编制!财政不给我们饭吃!所以我们又是一个企业,我们叫沈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我们又接受沈阳市机械局的领导,机械局已经不存在了,可是我们在市编委还有编制,我觉得我们这个房地产公司能生存下来真的是很不容易,回头瞧,我们这个单位存活到现在还是因为王总经理在1998年到2001年之间的正确领导,让我们摆脱了解体的危险,可是他自已以身殉职了,病死在了岗位上。他总结了两句话说:共产党的干部,干的好的进医院,干不好的进法院!

二、国营时代的住房建设

作为一个国营的房地产公司能生存到现在真的是很了不起,应当讲,我们赶上了房地产开发的黄金时代。在此之前,各个工厂企业的职工住房问题是由各个工厂的基建处来搞的。大一点的基建处都成立了下属的工程队,自已在原有的职工住房地点自行进行建房工作。

那阵子,各工厂分房对各厂的职工来讲,一定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这种事情都是要张榜公布的事情,分房子有一点不公平都是不行的,都有人会捅到上面去的,所以那阵子分房子是公平的。所以分房子也是令人头痛的事情!总的来讲是僧多粥少,我们工厂的职工的住房条件还是比较好的,四十多岁都可以排到了,别的工厂要50多岁才能按工作年头排到位,因为别的工厂的人数比较多,而我们工厂的人数比较少。

哪里来的那么多住房需要?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住房需要当然是人的需要,我估计再过30-50年就没有那么多住房需要了,到时候人口就稳定下来了。现在住房的需要主要是1949年以后由于人口的激增造成的。我是1971年出生的,我们是兄妹二人,总共是4口人。1970年代,还没有施行计划生育,那时候计划生育还是以志愿为主,一家有三、四个孩子也是正常的,如果是女孩子还好说,这里我没有歧视女人的意思,女人总要嫁人的,住在丈夫家的。

1949年到1970年之间出生的人住房问题还是得到了解决,我父亲和妈妈他俩就分到了房子,但是他俩都没有下乡,分到的是平房,那时沈阳市的楼房不太多,就是市里也都是平房。我们家两孩子,平房时,东边的邻居家也是两孩子,西边的许明华家也是两孩子,前趟房的董大爷家是三个孩子,而且都是男孩。我的父亲的师傅崔明和家是五个孩子,这五个孩子都下乡了,因为孩子都比我们大。我小时候住在三许舍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多么挤,那是因为那时候我还不到1米高,什么也不懂,就象一只小狗崽,有个地方就行了。

我们家1977年住上楼房,那时候才觉得住房紧张了,我家住6楼,6-1号老包家,30米住5口人;6楼3号住4口人;6-5号住5口人,三个孩子都20左右,都要结婚了;6-7号6口人,两男孩、两女孩平均有17-18岁了,我们家是6-8号4口人;6-9号3口人,两个高级工程师和一个大学生;只要仔细一数就知道还要有8个同样的住房需要。由于都是蓄电池厂的子弟,我们这些人也就都在蓄电池厂找到了工作,我是入厂最晚的职工,再往后,还有低一年的技校同学进入蓄电池厂,以后蓄电池厂就不再招工了,这离蓄电池厂被出卖给资本家还有10年的时间。

总的来讲,当时全厂职工家庭的平均人数是4-5口人,老少三辈住房紧张是普遍的,就是说还有比以前多2倍的住房需要。这和我国的人口比例就合拍了,1949年以前是4.5亿人,到了1980年代就是10亿人。这就是说有1倍以上的住房需要,再加上1939年以后出生的人口,那么1980年代要解决住房的人口就是接近7亿,折合成45平方米的单间,就是3.5亿个单间,折合成住房最低需要共157.5-200亿平方米的住房需要。

要建这么多住房,就需要很多很多的钢筋、水泥、木材,200亿米的住宅折合成人民币为10万亿人民币,1990年代动迁房的成本价。建平房不用太多的钢材,建楼房那就不一样了,楼起多高地基就要打多深,7层楼的地基要打20米深,直径1米的钢筋笼子,就这样扔到了地下,同样要灌注直径1米的混凝土,这样的桩子每3-4米就要一个,60米长的楼,就要80个这样的水泥桩。我的计算都是大致的,到底需要多少,那就要精准的计算,否则就是浪费财料。在这里可以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发生了那么多的矿难?矿难和没有用足建筑材料和安全系统有很大的关系。住房的需要拉动着我国建筑用材料工业的高速增长,钢材、水泥、木材、玻璃工业也就相应的成长起来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口?有人会说,你这是在说毛泽东他老人家不对,生了那么多的人,这就大错特错了!这恰恰是他老人家的伟大成绩,试想,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到处是饥饿成群的人的国家能有这么多的人吗?中华民族人口的飞速增长,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致!人丁兴旺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如果人死绝了,那可真要亡国灭种了!

人口的增长,说明这个社会兴旺;人口的增长说明分配的公平,人人都有饭吃;人口的增加也是医疗条件改善的结果;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是不会人丁兴旺的,人口的大量增加,极大的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再先进的武器也要由人来使用。

标签:住房   我们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