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黄尔文:不要动中国人的“老巢”--关于国体政体改革

2025-02-15 文摘 评论 阅读

黄尔文:不要动中国人的“老巢”  

——简评关于国体政体改革的讨论  

  

看了许多关于国体政体改革方面的文章和建议,称得上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最主要的缺点是,要点不突出,另外就是想借改革的名义,改变中国的国体政体。  

讨论是好事,也有许多真知灼见,但关键有一点,中国人的“老巢”不能动。这个“老巢”的基本结构框架不能动。要动,只能是修补和加强,动了结构,“老巢”就要散架,就要倾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有“改革”——不管是真改还是假改,全变成了扯淡。  

什么是中国人的“老巢”?就是国家的“中央集权”这种基本治理架构。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中央”都要大权独揽。这种架构绝不能动。  

为什么绝不能动?  

根据中国的历史经验,如果 “中央集权”松动了,削弱了,动摇了,中国的社会就会出现动荡,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人民流离失所,国家就会走向分裂,到了那时候,还讨论什么国体政体改革?  

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包括近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悲惨场面,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也包括近三十年地方政府权力做大,作出了违背中央政策宗旨的许多事情,诸如变相卖地,“暴力拆迁”,盖房炒卖,动用武警镇压民众,一系列事件,都与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有关。  

所以,不能动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很容易理解。  

可是依然有人坚持要改变“中央集权”这个框架,比如搞“零八宪章”失败以后很不甘心那批人,也包括一些认识上不太清楚的人。  

这就有必要进一步讨论相关问题。  

一般地说,“中央集权”这四个字,是一种形式,没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谁都可以用。奴隶主可以用,封建皇帝可以用,资本家可以用,共产党可以用,修正主义可以用,外国买办也可以用。关键还在于“中央”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内容。  

奴隶社会的中央是“天子”,比如商纣王,但权利不集中,其下有诸侯,谁强谁当王当天子,杀伐不止,直到封建社会的秦朝,出现了郡县制的中央集权模式。  

封建时代的中央是皇帝,豢养一批奴才,治理天下,也因此可以集天下的财力,应对外族入侵,或者通过战争,扩大疆域。中央集权起了很大作用。但一封王分权就出乱子。比如明朝,朱元璋采取了大量措施想巩固政权,他一死,燕王朱棣就造反,搞得建文皇帝至今不知去向。关键还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的地主和小农经济,老百姓被束缚在土地上,过不下去就起来造反,皇帝被迫打击豪强,日子好过了一些。但根本矛盾无法解决,老百姓永远不可能和皇帝和地主贪官一条心,所以集权只能是相对的。  

1949年之前,中国没有资本主义,有过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的蒋介石政府。“中央”是国民党。但实际上是蒋介石一个人,被称作“总裁”。他也想搞中央集权,但他也集不起权来。军阀太多,党派不少。关键是他代表的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四大家族的利益,老百姓受到沉重压迫,怨声载道,结果被代表广大劳苦大众利益的共产党打败了。  

在毛主席领导下,中国建成了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共产党手里,仅仅用三十年时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多次局部战争的环境下,完成了外国资本主义用100多年时间才完成的工业化过程,建成了独立自主的生产体系和强大的国防体系。国家物价稳定,既无外债也无内债。人民生活安定,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在这三十年,中央集权的政体模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到后来,整个国家,数亿人口,真正做到了统一意志,统一口号,统一行动,团结的几乎就像一个人,形成了一种极其巨大的战斗力,所缺的只是时间。能做到这些,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人民群众参与到了中国政治当中。  

由此可见,现在的问题没有出在国体政体上。真正的问题是执政党是否有信仰,是否代表民众利益,也涉及到民主的形式问题。  

实际上,毛主席已经给出了中国国体政体实现民主的形式。这就是自下而上的民主集中制。  

对共产党来说,由劳动群众监督身边每一个党员,确保大多数党员都是从劳动群众中产生,能够代表劳动群众利益,有思想有觉悟的先进分子,确保他们无愧于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称呼。  

这样,就在中国全社会最大多数人群中形成了扎根在群众中能够代表群众利益的一个个党小组,党支部。这些数量极多的党支部是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  

然后,基层组织按地域分布,逐级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型结构,不仅能够把基层民众的意愿和利益诉求传递到高层,也能把党内高层分析汇总了各种意见后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到基层。  

这是共产党内的民主——它同样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的。  

再说人民民主,即非党群众的民主。  

工会,农会,妇女,青年,形成多种群众组织,也包括民主党派,同样从基层逐级向上,直到人大,形成一种庞大的类似于金字塔形的民主监督机制,监督共产党,直接参政问政。  

因此,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曾经搞过的民主,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广泛最全面代表了最大多数中国人口的民主。而中国国体政体的脉络也非常简洁清晰:它由两条路线组成,一条路线是自下而上的党内民主,一条路线是自下而上的人民民主。  

这两条路线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中央集权政治的基础。是一种世界上最先进的可以确保每个公民都参与其中的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经历过千年风雨的“老巢”有了这样的基础自然是坚固无比,是绝不能随意去动的。  

任何国家的所谓民主制度,特别是美式民主,仅仅是一种把大多数穷人排斥在外的金钱民主,没有钱的人无法参与,比中国曾经有过的那种民主制度落后得多。  

那些企图改变中国国体的主张,要害就是打算用美式的金钱民主来代替中国的人民民主,用“专家参政”把广大劳动群众排斥在中国政治之外。这是极其有害的,也是所有中国人都不能接受的。  

当然,中国式的民主制度能够有效的运行,有一个先决条件:共产党必须能够代表中国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这是中国民主制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寻找一种新的国体政体的同时,更应当考虑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对大多数人有利还是对少数人有利,是否发生了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中国的民主制度就能运转,而且会产生极大的效率,用不着西方人的指指点点。  

2010年1月24日  

  

标签:中国   中央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