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仇和的官员秀当禁

2025-02-15 文摘 评论 阅读

从仇和公开领导电话说开去:官员秀当禁

  群众监督是否能够有效保证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廉洁奉公、执政为民,远的就不说了,2007年重庆的“彭水诗案”、山西的“稷山文案”、河南的“孟州书案”、海南“儋州歌案”、山东“百度贴吧案” 以及年底赶上文字狱末班车的辽宁“西丰事件”从反面给出了诠释。新年伊始,有的省市领导高调欢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则从另外一个层面给了注脚,让平民百姓感觉到党和政府的亲和力。可是,有的表态、动作却让人感觉到一股怪味,总感觉不怎么舒服。
  2月16日,《昆明日报》用4个整版公布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5区、1市、8县及市直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同时详细刊登了各领导的职务分工情况。当日的《昆明日报》被市民抢购一空,报社不得不连夜加印!有人认为,昆明市委市政府公开领导电话是“政府阳光政务的具体体现”,有人认为这样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上网搜索了一下,很多报道对昆明市委市政府的这一举措持赞同意见。这一举措的总导演就是在中国政坛素有铁腕之称、改革明星的仇和,现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谁也不能否认公开了各级领导的办公电话确实方便了人民群众。可是,我们也不能在肯定举措的同时忽视了其中所隐含的问题,笔者就个人心中的疑惑公开如下。
  第一,公布领导电话是做秀,还是真心为民?为什么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初期的干部能够真心实意主动为人民服务而现在的官员却需要强调在监督之下履行职责?那时候的县长、县委书记骑自行车下公社调研、工作等等并不是新闻,现在呢?他们的好车换成标准公务车也成为新闻。体制改革、制度完善比花架子要实惠得多,老百姓更欢迎!
  第二,领导的办公电话真的就那么难找吗?以至于需要劳动更大的领导关注并公诸于众才能让老百姓找到?笔者看来未必。笔者曾经就一些事件与江苏省公安厅、湖南省公安厅、一些地方部门等进行咨询,笔者作为山东人拨打这些电话只需要拨打区号加上114(被列入保密的电话无法查询,笔者在浙江调查核实的时候浙江省纪委某同志的电话就是如此),就能获得相关部门、相关主要领导办公室电话,那么,在云南昆明就做不到吗?
  第三,领导办公电话本来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当向社会和公众开放,也不会被列入保密范畴,因此,普通民众只需要拨打114查号台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领导人的办公电话,可是,在云南昆明却必须要通过报纸公开才能让社会公众得知,那么,说明什么呢?电信查号台失职?失职就追究,没有追究吧?那好,电信部门的事情市委市政府包揽了,老百姓的吃饭穿衣涉及的部门多了,那么,作为具有宏观调控职能的市委市政府都能包揽下来?
  第四,昆明市的做法算得上标新立异,可是却让我等小民找不到了党委、政府监管部门的位置,对官员的监督到底如何监督?公开电话、强力口号就能做到?笔者认为:未必!这就类似于流传于网络的仇和同志的“语录”:“压力就是动力,要多换思想少换人,但不换思想就换人。”(这个“语录”笔者也不敢苟同!我党历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允许有不同意见和思想存在,有不同思想、不同声音可以通过民主方式反映出来,然后通过集中统一思想和意见,即使意见不能统一到大政方针上来,也允许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治病救人方式得到纠正,可是,按照仇和同志的观点,“不换思想就换人”,那么,换成什么思想?都统一到什么高度?有标准吗?在此观点支配下,何来民主?这样的口号有什么意义呢?恐怕,用发展观解释不通,因为,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发展,即使发展了有什么用处呢?!)
  第五,云南也好,昆明也罢,都不是独立王国,都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行使权力和职能。笔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更赞同全国人民群策群力、共同追求社会进步。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更认同有了意见、建议和想法能够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反映出来,然后实现全国一盘棋,而不能各自为政、各出妙招。试想,仇和同志离开云南昆明,这套做法是否还可行?即便可行,说不定新任领导更有绝招,那么,这一招还没推广,下一招又到何时普及到全国呢?
  有人撰文怀念毛泽东同志时代。作者在文章中说:“毛泽东时代,大民主和政治运动尽管伤害了一些干部,但基本上解决了干部的腐败问题,毛泽东的伟大理论正是群众监督干部,这种监督包括有形的监督和无形的监督,长期的监督和短期的监督,事实证明也是最有效的监督!”笔者认为不无道理,笔者补充:体制下行使权力,框架内集思广益,发展中寻求探索,求发展合法监督!做秀,只能一时耀眼,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颗流星,真诚希望所有“领导”、所有“官员”、所有“公务员”别忘了你们曾经有过的光荣称号:“人民公仆”、“人民的勤务员”!
  不过,笔者注意到,长沙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汪娟对记者表示:“长沙目前不会效仿这个做法。”看来,仇和同志的举措仍然在社会各界观察之中!
  做秀,当休也!
  (郑重声明:本人承认仇和同志是一位个性官员,对其所取得的成绩也予以肯定,本文只是就事论事,并非针对个人!笔者更欢迎仇和同志能够切实解决平民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要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民众的呼声!笔者认为,这也是普通民众对所有官员、领导的期望!)

             (作者:中国百姓喉舌网站长 鲁宁平 2008-2-19)

仇和上任∶不太明智的两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在中国官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知道国外有没有,反正,国人玩弄新官上任的把戏轻车熟路、信手拈来,从高官到小吏,无一例外!如此作为,一方面显示个性、展示执政决心,另一方面期望起到广告效应,“火势效应”快速上达天庭,为下一步的飞黄腾达铺平道路!这本来无可厚非,只要利国利民,什么样的火不可烧呢?可是,看了政坛明星仇和新任昆明市委书记的两把火,笔者却觉得针对新官上任烧火的作法不能不说点什么了。
  仇和,一个富有争议的名字!仇和,一个富有争议的官员!有人把仇和的作为认定为改革楷模,有人把仇和的举动认定为胆大妄为!个人更认同仇和的追求精神,那就是,追求别人不敢为!这种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当说是一种动力,在改变着这个社会,在推动着社会进步。无论如何,“仇和”这两个字在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都是不可磨灭的符号!然而,我还是想说:仇和同志,你的两把火,不咋地!
  从江苏政坛到云南昆明,政坛明星仇和在争议中再上一个台阶!上任伊始,仇和同志就做出了令人瞩目的举动:公开当地领导干部电话!有人说,这是阳光执政的楷模,个人认为,这是政治秀!这个尚未让世人领略成效的举动还在争议之中,仇和同志在云南昆明的第二把火无意之中点起来了,那就是,仇和同志仅仅点名批评了某官员,该官员的上级就勒令其辞职了,公开报道证实,勒令其辞职的部门竟然是纪委!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党管理干部有系统的组织部门,有完整的管理程序,可是,在云南昆明,仇和同志所到之处,这些都不复存在了,仅仅一个批评、一个暗示,下面的跟屁虫就能心领神会,遵旨执行,高明!然而,笔者认为仇和同志公开电话、被批评的下属被迫辞职这两把火,烧晚了!我们国家改革的总策划师邓小平同志确实允许过摸着石头过河,那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先例可循,只能鸭子趟水试着来!在这种情况下,少部分人富起来了,贫富剪刀差没人提了,同时,也给了个别官员展示魅力的机会,仇和同志应该说就是顺应潮流诞生的新生代官员。可是,试验过后通过法律和政策固化下来的改革成果,无论仇和还是什么卖光,都应当遵循,并且应当率先垂范,做守法榜样,然而,在仇和身上,笔者看不到,看到的,只有个性张扬和恣意妄为!试想,每个官员都有套路和章法,党,如何管吏?吏,如何为民?民,如何为生?
  笔者无意指责仇和同志举止不当,仅仅只是就事论事,如果昆明执政者不是仇和同志而是其他人并且有类似举动,笔者照样会释放心中块垒。人民,需要的不是做秀,而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应当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比如,经济发展和人民利益之间如何处理,是为了发展伤害人民感情,还是为了人民感情慎重考虑发展等问题,才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领导人考虑的问题,稳定、发展前提下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作法,注定会被人民所反对!真诚希望仇和同志能够真正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言行,做遵纪守法的楷模,做开拓进取的尖兵!
  仇和同志,你准备给人民奉献怎么样的第三把火呢?个人认为,蒋文辉同志应当恢复职务,如果真的犯有严重错误,也应该通过正常的组织程序作出处理,相信,都会理解支持你,个人认为,应该是比较不错的第三把火,你认为呢?
  无论如何,笔者都是支持你的粉丝一族!我欣赏你的执政风格,但是,不认同你的不按规矩出牌!官员都不按规矩出牌,老百姓指望谁?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官员!


  

(中国百姓喉舌网http://www.cnbxw.net/站长 鲁宁平 中共党员)

标签:同志   笔者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