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自圆其说的“国进民退”危害论
作者 不必要/来自中华网社区
“国进民退”是时下
“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
其实,舆论炒作的“国进民退”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从以上角度来理解,经济主体的性质并不是市场经济程度的衡量标志;全面私有化更不是作为评价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前提条件。
中国市场经济不够成熟的根源何在?
中国市场经济现状是否成熟?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干预还是多了一些。作为一介草民,我对此不予否认,但仍认为这种认知角度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
如果说中国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的话,恰恰是政府对经济管理力度不够造成的。譬如在产权制度建立、用工薪资与福利保障、规范建立财会制度、依法组织生产经营等方面,在中小企业中普遍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仅从公平竞争角度而言,规范者与不规范者在经营成本上就不会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不公平竞争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不成熟的表现之一,给社会和经济都会造成致命的危害;这也是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质量效益、社会保障、贫富极化等问题积重难返的根源所在。
通常,社会上习惯于将这些问题归咎于政府的不作为,或者归咎于部分官员的腐败。的确说到点子上了,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某些所谓的企业家、经济学家是否在规范治理经济秩序上,进行了认真的反省和检讨呢?在今年“二会”期间,一些企业界代表和经济理论界人士,借助共商国是的政治平台,公开炮轰新《劳动合同法》,对不规范用工问题百般狡辩。仅此说明企业寻租权力行为的本身,就是要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或者直接从公权力中得到不正当利益。因此,“国进民退”会加剧社会腐败的说法,显然是对腐败本质的忽视。浙江省浙商投资促进会反驳山西“煤改”时说:私营企业腐蚀干部,国有企业就不存在这种现象吗?那么,倒过来说亦然。
从政治观点来看,财产私有化才是产生腐败的根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腐败必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解决之道还是得依靠不断改进和健全监督机制,实行全面私有化经济制度并不能解决问题。经济学家的责任,应当体现到呼吁政府加大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与监督方面;而利用社会痛恨的腐败现象,来说明所谓“国进民退”的危害性,难免给人一种危言耸听之感。
凭什么给不具资质的私企融资开小灶?
事实上,在科技攻关和重大技术改造等关键领域,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批程序,从来没有限定企业性质。而金融贷款与市场融资本身,也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上市公司中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拥有同等的融资渠道与地位。但是,
我个人认为,中国财政对经济的投入领域与方向,本身就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国家财政资金应当主要用于战略经济领域、公共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投资,对企业的支持只能限于对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研究和产业升级方面,不应当用于支持私营企业的规模扩张与流动不足,这等于把公共财富转移给私人享有。
综上所述,中国市场经济秩序确实问题多多,并且由此衍生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腐败等诸多问题。但其并非发生在眼下所谓的“国进民退”之中,而是盛行于之前真实的“国退民进”之后。其根源虽然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仍然要回到市场经济秩序层面上来。中国的经济学家,应当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在如何有效加强权力监督和企业规范方面建言献策,而不是舍本逐末地把希望寄托在提高私有化程度上;不可持续的发展,私营经济本身也将难以为继,甚至退无所退、走向衰亡。
附网友留言:
恐怕就是“私有化”。实践证明,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化”。实际上,现在的国有企业早已经不是“全民所有”了,对吧?产权名义上是国家的,实际上掌握在官僚手上,工人、包括全体国民对产权、对经营权没有一丝发言权。对吧?这不是官僚资本是什么?所以不是国有企业占百分之多少的问题,是私有化资本(包括所谓的民营资本和官方资本)一统天下的问题。现在的焦点,更加进一步转移到“什么样的私有化,谁的私有化”的问题,是官方资本,还是所谓“民营”资本的问题;是民族资本,还是买办资本(殖民化资本)的问题。这是这一部分资产阶级和另一部分资产阶级的争夺。这是郎咸平们的争论的利益焦点。他也是代表资本,但它代表的资本是“民族的”。我感觉,同志你,不仅站在民族的,而且还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所以一定要弄清楚现在你所处的历史位置,不要刻舟求剑。你所反对的实际是“非国有化”,也就是“资本非官僚化”。
那么,要不要保官方资本呢?我认为还是要的。任何官方体系有一个必须要承担的社会管理责任的问题,来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对于工人、国家、民族,都是要强得多。其实任何一个工人都懂得,在国有比去民营强。几乎所有人都感觉“国有”比民营可靠,放心。对吧?把财富集中于官方(官僚资本),有助于民族资本集结成一个庞然大物,让外部势力难以鲸吞,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对这部分资本的监督,工人有积极性从事这样的事业(通钢)。一旦事物戴上了“国字号”就有了道义上的神圣性。这种神圣性反过来约束了它自身的行为。
所以要争取国有化。但是,仅仅满足于国有化是远远不够的,国有资本的统zhi,仍然是资本的tong治。之所以要争取,是因为国有化条件下更加有利于工人阶级的目标的实现,将国有变为无产阶级所有。那时就将是变资本(对社会)的tong治为(无产阶级统zhi资本!)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