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货币政策、楼市股市与通货膨胀(上)

2025-02-14 文摘 评论 阅读

李谟巍(荣枯岁月)

  1月6日闭幕的央行工作会议奠定了2009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本思路,尤其是会议强调要大力发挥直接融资和民间融资的作用,释放出将执行旨在扩大信贷渠道、增加资金供给能力、增加信贷投放总量的信贷政策信号。

  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落实和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通货膨胀其实是货币政策的产物,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在经济学文献中大多定义为: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起因在货币供给过多,结果则表现在物价上涨,没有物价上涨的货币供给过多不属于通货膨胀,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属于通货膨胀。

  正文:

  自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美元贬值,国际炒家大量进入大宗商品市场,从而导致了08年上半年全世界的通货膨胀危机,中国从07年10月开始实施了超大力度的通货紧缩政策,多次提高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上马中石油等超大权重股吸纳市场的流通货币,全面打压股市使之狂跌,消灭虚拟货币,楼市亦同步小幅下跌。包括在2008年6月7日超出所有市场预期的100个基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强力收缩货币行动,中国国内存款准备金率站到了近18%的历史最高点,中国股市随后进入2000点以下。随着09年10月美国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的破产,,大量金融衍生品与美元电子货币被消灭,通货膨胀危机解除,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时期,08年10月世界经济同步崩盘,大量企业倒闭,全球失业率激增,中国的外向型企业陷入了市场需求不足的境地。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实施了以四万亿工程为主导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以降低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为中心的宽松的货币政策,09年银行新增贷款大约10万亿人民币左右,M1M2增长重新进入上升周期,与此同时带来的是09年股市楼市的同步大幅度回升。

  据统计,中国2009年三季度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大中城市的平均房屋销售价格已经超过07年下半年的楼市高点,股市在09年亦以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之势挺进,最高达到了3478点.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股市楼市的市场走向和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关,货币供应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股市楼市的走向。

  先说楼市,房屋有两个属性,最根本的属性当然是居住,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从古至今就有居者有其屋的传统文化,大诗人杜甫就有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国人很重视居所,若是经济能力许可,必定购买房屋物业,认为这样“有瓦遮头,才可生根立命”!否则便会有飘泊无依的失落感。

  因此之故,中国人不论身处何地,均以置业安居作为首要目标。也正因为中国人的这种传统思维,中国人的房屋的追求欲望远远高于美欧国家的人,而且为人父母的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喜欢为子女买房子,在这西方国家是不多见的。

  从供求关系看,中国有统计的人口出生最高峰在1987年,当然还有很多没有统计到的超生婴儿,但从近10多出生年来义务教育学生数量的变化来看,中国人口的高峰区间在1985年至1990年的六年间是毋庸置疑的,每年出生的人口均超过2300万,这些人现在都是大学毕业的毕业,结婚的结婚,这么多人要结婚买房房价能不高吗?这些人从生下来就注定了会为房屋这一基本的生存空间进行残酷的竞争。1990年之后出生的人的年轻人就可以用一年比一年少来形容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残酷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新生人口减幅让人恐怖。假定以30岁为购房的平均年龄,那么中国庞大的购房族也就是房屋的需求方的增长至少将延续到2015年至2020间。

  那么从供求关系面涨,中国房价的长期增长趋势将延续到2015年到2020年间,而且随着中国2020后人口红利彻底消失,如果中国经济产业结构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口的衰退期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的衰退期的到来,那么在此人口和经济双重衰退期的打击下,在不考虑货币供应量狂增的情况下,中国的房地产业在2020年左右崩溃是可以预测的。

  其次,房屋还具有金融属性,而且在1974年“布雷顿体系”崩溃后,全世界都陷入了长期通货膨胀的境况,房屋的金融属性所占的成分就越来越大。笔者就举个简单的例子解释在货币供应量长期增长,长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房屋的金融属性为什么越来越高,而且能够绑架一个国家的经济:

  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是非常多的,以至于往往没法准确估计到底该发行多少用于商品交换的钞票,发行多了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买,产品就开始涨价,发行少了呢就开始降价,为了保证价格稳定,央行要求各钱庄要把一部分钱放在央行里面用来调节产品的价格,根据价格情况多放和少放。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

  可是有一部分聪明人开始怎么才能把钱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边捡了一颗石子,说这个石子值100万快钱,把它卖给了一个人,这个人觉得整个岛上的钱加一起也没有100万啊,怎么办,于是向钱庄借,钱庄也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把印钞机打开,印了这100万,借给了他买了这个石子。

  然后这个人开始卖这个石子,100万卖给了第二个人,由于第一个卖石子的人把钱花了,所以岛上的钱多了,所以这一百万可以筹集到,多买些产品就有了。但当把这个石子以200万转让的时候,钱庄只能又印了100万钞票,就这样钞票越印越多,可是当这个石子不停的流动转让时,大家并不觉得岛上的钱多,产品价格还是原来的那样。可是当这个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时,大家觉得钱多了,可是如果当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于岛上凭空多出N多个100万来,怎么办,央行最害怕的就是这颗石子没了。它没了岛上产品的价格就会飞涨,就会通货膨胀。那么持有石子的人就绑架了岛上的经济。

  从这个小故事就可以看出,中国的房地产业其实是直接绑架了中国经济的,房地产与央行的货币供应量起到了相互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长期以百分之十八的平均增长率增长,超过了大部分欧美国家,包括充当世界印钞机的美国。在很多时候,房地产直接起到了吸纳社会流通货币的作用,说的简单点,就是流动性过剩,大家一起炒楼炒股,即使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美国2001年到2007年的也是如此,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的香港,东南亚国家亦如此。

  如果不炒楼炒股,那更麻烦,想当年改革开放头10多年,大部分城市公民都还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的人,只要国家给大家来一次集体加工资,带来的必然是食品领域的通货膨胀,农场品价格狂涨。后来有了股市这块石头,而且股市的规模越来越大,90年代末开始的房改导致中国现在最大的“石头”的出现,楼市股市就开始充当了钞票外的第二货币。也就是说,中央政府的货币供应量会直接带来楼市股市的变化。

  那么从今年房屋出租价格持续不变甚至小幅下跌的情况下,中国大中城市的房屋价格从3月份至今的连续数月上涨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在中央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在持续增长,由于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产能过剩,越扩大生产规模亏损可能越多的情况下,大量的社会资金一窝蜂的涌入到了房地产市场,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一线大城市房价增长高于二线中等城市,二线中等城市的房价高于三线小城市,高档房地产涨幅高于低档房地产的原因:越是高档房地产,它的稀缺性越大,金融属性就越高,越能吸纳大资金的大宗交易。

  而且这些资金也最好是涌入到楼市股市里面,如果一旦流通到食品领域,就会直接带来CPI快速上涨下的通货膨胀【中国的官方统计,房屋价格不纳入CPI,食品价格占CPI统计的重头】。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掩盖了中国的通货膨胀。

  中国两级分化社会下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现实,当房屋价格高到失去了投资的意义,无法吸纳更多的货币时,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必然涌向农场品市场与其它普通商品市场,那么中国的全面通货膨胀就会到来。

  与全面通货膨胀一起到来就是中央政府的紧缩货币政策了,你买不起大中城市的房子政府不会管你,因为大中城市房屋有很大的金融属性,但是食品价格上涨导致你吃不起饭那政府就一定要管了,中国政府货币紧缩政策基本都是出现在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期,例如上世纪80年代末,2007年至2008年初。

  以现在楼市的高价和房租市场持续低迷的相对低价,笔者估计明年2季度楼市就会失去投资的意义,别说靠房租,就连抵御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通货膨胀都没有意义,中国楼市2010年将长期横盘。在此情况下,按照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所叙述的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2010年以农场品为代表的CPI权重产品就会上涨,将可能带来2010年2季度后中央银行的加息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未完,待续)

作者荣枯岁月地址:http://jr.voc.com.cn/listId.asp?FId=14996

http://jr.voc.com.cn/listItem.asp?FType=20

标签:货币   中国   通货膨胀   房屋   政策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