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华尔街还可以走多远

2025-02-14 文摘 评论 阅读

想着自己如此多的事务未果,国庆,我是预备补一补了。却不想台风的影响持久,竟然感冒了,工作的意愿与体力大大降低,便也只能迁就着吧!

喜欢听《天路》,韩红浑厚的歌音仿佛让你走在苍远之途,仿佛听着自己的选择,自慰着灵魂的孤独;也喜欢听梁祝,古朴、悠远,简洁而直白,总能感染着你的情愫,不管曾经是否已遥远,自己的心迹自己感动着;最喜欢《荷塘月色》那句“我象只鱼儿在你荷塘”,听的温馨得醉人。人啊!缺什么或珍爱什么,就会感动着什么,而心路与现实或许正对应着天然的隐喻。

昨日看凤凰卫视的时候,才获悉华尔街已闹腾了半月有余。英国八月份开始的年轻人的骚动或者只能叫抱怨式的发泄,他们也明确表达了对政府倾向于保护富人的不满。华尔街的抗议,倒是鲜明了许多,“占领华尔街”成为行动的目标,抗议华尔街“贪婪”无止境、指责政府救助少数金融机构而使多数人陷入经济困境的标语更是铺天盖地,只不知这“占领”,是要控制还是要接管?控制或接管之后是要消除还是改制?尽管或是遥远的事情,但组织者本应以更鲜明的政治诉求来争取更广泛的志同道合者。

不仅是在英美,欧美各地,哪一国不是如此呢?我想因为文化氛围的影响,照顾富人、资本为王的政策已不知廉耻。去年国内GDP总量赶超日本,网络却大流行“鸡的屁”,不正反映了同样的诉求?

葡萄牙还在大游行,英国还在骚乱,美国已经有十几个城市在“占领着”。各国首脑们还在紧张地运筹着,所有的方向都指向的是如何以新兴经济替代旧的经济运作模式,同时不得不考虑着公平。但这个方向对吗?

“积重难返”在许多学者那儿开始频繁使用,但我觉得根本性的问题还不在此,六月初我曾指出――今年又是2007,明年又是2008,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试图改变趋势的折腾,诸不知这“符合人性”的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因为放大了个体的自由与权利,忽略了个体对群体、他人的依赖,而进入了死胡同。我想马克思的《资本论》尽管未必是治世良方,但揭露资本主义的本质还是深刻的。

死胡同由资本为王的属性决定,政府为什么偏袒富人,因为富人决定着经济数据,决定着政客的命运。资本主义以放大个体的自由与权利为诱誀,让人性中“自我实现的欲望”得到更多机会的展现,让人性中强于别人的心愿更易得到满足。在中国,近三十年来开始悄然流行“精英”、“贵族”、”大佬”,许多人乐于其中,但似乎没有人继续问一句“你是精英,我是精英,剩下的他们是谁”。区隔之后请问下一步是什么?政府能回答吗?如果不能,你还没看到死胡同的那堵墙吗?

可惜舆论界还是在围绕着如何再发展做文章,当然了,应该注意此发展准确来讲应更名为“唯经济发展”,并非字面全面发展的意思。

当经济在繁荣阶段,一切问题似乎都能用资本的再分配来调节,但当经济在下滑,政府的保护与放弃将不得不更鲜明,如此自然将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而无解的死胡同,因为够大,回旋之地还是有,你再折腾吧,或者还有下一次,下下一次,但出路永远是没有的,除非炸毁那堵墙或者转向。

资本主义以达尔文的自然主义为基础,用“市场规律”替换了“弱肉强食”,好听了许多,尤其在崇洋习惯下的中国人,抱着个“市场规律”,还以为是什么尚方宝剑,当然如果你已有诸多优势,你拿它吓唬别人倒正是一着好棋,可是那些无所依赖的小年青与平民百姓,你跟着瞎掺和啥呢?什么叫弱肉强食你不懂吗?

我们看传销是不是比较容易看懂,绝大多数人不耻,我们不管懂不懂赌博,我没发现有人赞成赌。那么股市、债市、期市等究竟有多大差别呢?本质不都是不创造价值的游戏?我们对“弱肉强食“尚能不耻,却对”市场规律”宠爱有加。别见了人穿件黄马褂,就吓得跪倒就拜。

许多年前,我的直觉告诉我:股市、债市、期市是重新分配资产的游戏,好像人人机会获得更多资产,享受资本主义的自由,但可笑资产本只有那些,养如此大量的人在空耗,长线不空如何平衡?对于小散,不正常的人中一部分是可以赚钱(因为正常人中的多种可能都容易被机构对付),这个比例一定小于炒股人数(小散)的10%,你是还是不是那部分?你有没有必须赚这个钱?你自己要想好了。

自然界是反映着“弱肉强食”,但我倒没发现肉食动物中吃饱了撑的还捕猎(收藏过冬除外),而且更多时候我们发现群体攻守间,强弱并非是表面的,狮子群经常也对付不了有角的食草动物群体。但人类却不同,富可敌国,自古至今(在中国除了毛时代)实在不少,这便实在有点滥捕之嫌。而许多人看不起集体主义,这是否是一种偏见,群体的生产力、作战力怎么也比个体要大呀!毛时代有失误,有过份,是执政群体素质决定的,但能证明集体主义就不行吗?73年出生在农村的我,十分不明白,那时大队的养蚕、茶叶、油茶、榨油、熏烟叶、机耕化等,为什么解散后,据称是三十年大发展了还是不见踪影,而国家不是在大力提倡这些产业化吗?产业基础在三十年前就有,却在大发展后的三十年后几无一物。我所说的便是湖北浠水,不知哪位仁兄可以提出异议。

拿现在眼光来看,我倒觉得以毛时代为基础,若进一步推进乡村企业化是可行的,相反所谓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执行时,完全抛弃了联产(在南方各地因为地块小、条件不一,均分土地的零散程度更是可笑到极致),现在土地分散经营得七零八落,想推行规模化经营实在是难呀!

华尔街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那条街,也不仅是指全球金融体系,我想引申所指的是整个资本主义,包括中国,我们可以视其为披着特色社会主义的官僚资本路线,从旗帜展开开始,便注定进入死胡同,无解。

发展是什么?一大堆物质就是发展?民主是什么?美国霸权全球也叫民主?华尔街巧取豪夺也是民主?人性是什么?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是个简明的概括,但自我实现与尊重应该调换位置,人的最高境界应是利他的,利他愈多,得到社会尊重程度愈深。自我实现放在最高位置正是资本主义自以为是,放大自我的狭隘体现,也正是其埋下了无解的祸根。

从前,我们学的是二八理论,现在是1:99的现实,我以为中国如此,不想本次骚动的各国均打出了“我们是99%”,99%,看来自我实现对于这1%倒的确是淋漓尽致了,中国人的奢耻品消费能力让世界惊讶,他们很难相信中国用三十年走过了他们两百年走过的路,而对于中国平民百姓,不应该是惊讶,应该是惊悟才对――在私化过程中衍生的腐败、特权可见一斑。

什么主义都是一家之言,人性才是本质问题,文化氛围才是制约与规范人类的根本,政府开动所有宣传机器鼓励什么,什么就会得到极致的发展,一如中国的“猫论”与“发展是硬道理”,如果自我实现成为个体最高目标,私化成为手段,社会必然向贫富悬殊发展,必然产生权钱交易,不管你有多好的体制都是枉然,最终是无路可走,因为区隔、分化、标榜后面隐身相伴的是“敌对”。也所以文化转向才是社会摆脱本次危机的唯一出路,因为转向之后才会有相适配的法制、体制、机制。

不要担心经济下滑,转向是发展,再转向还是发展,只是此发展不是彼发展而已。唯精神不行,唯经济当然也不行,后人需要做的是把转向的波动控制到更小一点。我们活着自然不是为了一大堆物质,但是的确需要它,我们吃饱了穿暖点,也可以华丽点、浪漫点,但主要的应该是带老婆孩子老人去休闲,或者听歌、下棋、演讲、集会、聊天、钓鱼、旅游等,人生开心就好!而对应的第三产业岂不就大有可为(不需要懂啥经济学,比如100个人的群体,10 个人种植养殖让100个人有得吃,5个人做衣让100个人有衣穿,再10个人让100个人有地方住与有东西用,其它人互相服务,资金一样在高速流动,所有人日子不一样过得挺好!)。  

从哲学角度来讲,如果文化取向是私,没有真民主可言,因为鼓励私权必导致更多的特权,私对应人性的贪欲,并激发个体张扬,欺负弱者的骄横。现在西方已在自己证明自己的虚伪(1:99的结果就是明证)。要想真民主,主流文化必须是利他主义。不要一下子就想到毛时代的过份,以及现在政府的民主都是内定,便得出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想想延安时期前后,真心为百姓打土豪、分田地,掷豆子都能民主呀!所以我们必须回到以为民族、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创造价值才是真英雄的年代,我们必须世代为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族解放独立的、为抵御外族入侵的、为人类创新进步的、为人性向善而付出过巨大努力与牺牲的人们竖碑立传,有了这个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才能长治久安。

我想继续申明的是:我不是提倡毛时代的完全去私权化,而是觉得家庭之内是私权范围,家庭以外应以公有制为主导,尤其是执政方向应偏担大多数老百姓而不是少数人为前提(执政为人而不是为经济发展)。我不想谈主义,但已指出现有资本主义理论与照顾大多数人的必然矛盾,但理论是可以改进的,所以无须停留在理论上去争论。我们看应用就是了。

世界已进入多事周期,地球环境亦进入趋冷周期(将极大影响种植),我们现在还不愁吃穿,但3-5年后未必如此,华尔街,或者说资本主义将面临严重的挑战,谁最先进行文化转向,谁将是下一个赢家,包括中国在内,其中或许也包括农业政策的决定性作用。

而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生,我想怎样都是一个过程,所以平均幸福指数最能说明问题,也所以执政目标应把其作为重中之重。我想大多数人吃饱穿暖,休闲多点,沟通多点,受人尊重,不受欺负,老有所养,一生足矣!别强以为个个要金山银山,其实许多人是被环境所逼而已。

标签:我们   发展   因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