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马宾老提出的两个重要问题

2025-02-14 文摘 评论 阅读

马老提出的两个重要问题:阶级斗争与群众运动——马宾新著《纪念毛泽东》读书交流会的发言

明子

马老这本书看了以后,我非常感动、非常激动。首先对马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优秀品质和老而弥坚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我把马老这本书主要的观点比作毛主席1966年8月5日写的《我的一张大字报》,我觉得这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在共产党领导下,一个老共产党员,旗帜鲜明地对当前国家命运发表的正确观点和进步主张。马老的观点是对当前否认阶级和剥削存在,否定人民当家作主,以民主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思潮的无情批判,是无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继续前进的标志。他的意义,他的历史地位,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马老这本书,在批判党内资产阶级的同时,主要阐述了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一个就是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第二就是强调搞群众运动。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阶级社会和有阶级社会里任何革命改革和社会进步运动都不能回避的主要问题。毛主席在社会主义初期也讲过,“不依靠群众进行阶级斗争,不分清敌我,这很危险”(毛选五卷323页)。从1956年开始,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其实强调的也是这两个问题。这既是一种强调,也是一种探索,在文化革命后期形成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走向科学。我想马老在文章中间强调的这两个问题,确确实实是当前最关键、最主要的问题,我是这样一个看法。
第一个,关于阶级、阶级斗争问题,以阶级斗争为纲。认为社会主义建立之后就一下子变得一切和谐美好,显然是幼稚的;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断言阶级已经消灭,更是混淆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根本区别,在理论上讲不通,而且也不符合事实。社会主义是逐步消灭阶级的社会,“消灭阶级,要很长的时间”(毛选五卷342页)。但社会主义社会又是一个始终存在阶级的社会。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才可以说阶级消灭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对民族资产阶级没有采取消灭的政策,而是采取赎买的政策,资本家还拿定息。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也不主张取消定息,公私合营,这就说明国家还承认资本家的一定生产资料所有权。所以资产阶级没有消灭。同时,在党和国家管理人员中,由于他们并不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却掌握着生产资料管理权、处分权,其中必然还会有以权谋私的新生资产阶级产生。毛主席一九五六年底曾经告诫说:“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末,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毛选五卷326页)可惜很多党的干部对这些话没有引起注意。这就形成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阶级消灭了,否认阶级存在;一种虽然承认阶级存在,但只把眼光盯住被民主革命打倒的地富反坏。客观情况已经变化,而思想还停留在民主革命阶段,没有对党内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原因进行科学认识,甚至否认党内资产阶级存在。多年来阶级斗争扩大化,主要与党内这两种错误认识有关。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和一九八一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提出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阶级消灭论的典型表现。毛主席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也是从1956年开始,做了很长时间的探索。一开始毛主席提出来,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是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毛主席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提出的这个论断,是对1956年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一个补充和明确。这样,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科学论断,结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科学论述,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形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走向科学的标志,同时也奠定料毛泽东作为当代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基础。从此以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就应该完整地表述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于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有人在非民主的政治环境下匆忙否定,但真理的光辉是掩盖不住的,仅仅过了三十年,又被历史实践无可辩驳地证实是正确的。中国之所以出现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由国家主人变成社会弱势群体,私有制、私有观念占了主导地位,主要是由于党内走资派背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背叛社会主义所造成的。在苏东剧变中,搞垮苏东社会主义的,不是原来的资本家、富农,也不是那些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正是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这些原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都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毛泽东当年的预言一个个变成现实,而反对毛泽东同志的那些人的论断和保证一个个被实践证伪。今天,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只承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还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把党内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与工人阶级广大人民的矛盾看成主要矛盾的人,才可以称作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为人民分清敌我,正确开展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党内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及其附庸大资产阶级顽固派是人民的敌人;工人阶级,贫苦农民,劳动知识分子,是依靠对象;中小资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甚至能够改正的走资派,不再坚持反动立场的大资产阶级,都属于团结和可以团结的对象。
马老在他的文章里面多次强调要坚持毛主席的继续革命理论,强调对走资派的斗争。马老跟一些老同志提出,不要因一些枝节的问题而模糊自己的视线,要认识到人民同党内走资派的斗争。我觉得马老在这些文章里把这个问题强调得比较明确,对毛主席继续革命理论给予很高评价,这一点是很了不得的,特别在老同志中间,这是很了不得的。既表现了马老对实践的尊重,又表现出马老对真理的勇敢追求。同时,这也反映出马老的优秀品质:马老跟邓小平也没有什么个人恩怨,甚至邓小平对马老还有一些看重,但是马老并没有从个人立场出发,而是从党的利益、国家前途出发,明确站到同走资派坚决斗争这样一个立场上,从品质上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为什么党内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是主要敌人?走资派是怎么产生的?大家研究时候有一个问题没有引起注意,毛主席在1956年的时候,讲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到文化大革命后期,主席又清醒指出,“所有制变更了”,但“还没有解决”。这是一个变化,也是主席在实践中间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虽然通过三大改造,解决了所有权的问题,但是所有权不等于所有制。所有制不仅包括所有权,还包括管理权和处分权。如果仅有所有权,管理权、处分权不掌握在人民手中,所有制问题实际还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制度就还不完善。所有权虽然是一个基本权利,但是管理权、处分权也是很重要的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也经常利用所有权监督管理权、处分权,为什么?就是害怕有人利用处分权、管理权,来改变所有权。在资本主义国家,CEO掌握着管理权、处分权,但董事会对他有限制,可以随时撤换,还设立很多监督措施。近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走资派正是用管理权、处分权来改变所有权,实现私有化的。毛主席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用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民族资产阶级,三大改造完成,就立即将其交还人民,规定为全民所有制财产。现在反过来了,走资派先把社会主义改变成国家资本主义,用国家所有制代替全民所有制,然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恢复私有制。咱们详细回忆一下近三十年改革的过程就非常清楚。 所以,管理权、处分权不得不暂时掌握在党和国家少数管理人员手中,当然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但却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资产阶级法权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产生党内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有人说,管理权、处分权是上层建筑,不是经济基础。我说这是不对的,它属于经济基础。所有权、管理权、处分权既然都是所有制的组成部分,所有制属经济基础人们不会有异议,那末,管理权、处分权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在理论上也不难理解。只有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这些才属于上层建筑。这一点必须分清。这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内资产阶级产生的经济基础。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一直强调,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是一个大方向。今天仍然必须掌握这个大方向,把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及其附庸大资产阶级看成真正的主要的敌人。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内涵,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要求,虽然党内资产阶级对其极力妖魔化,但实践又吹散真理的蒙尘。党内资产阶级一刻也没有停止斗人民,从而教育人民重新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真理结合。
马老在这本书中特别强调政策策略,要吸取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不明确谁是主要敌人,那就不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策略。这是我对第一个问题的理解。
第二点,关于群众运动问题。群众运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有人用生产力最终决定论来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实质是见物不见人的资本决定论。距离历史唯物主义不止十万八千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包括两个内涵;其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是通过生产劳动获得的,生产活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阶级社会里同时表现为阶级斗争)是一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二是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劳动者的解放是社会和一切人解放的前提。因此,一切社会革命社会进步都必须动员劳动群众参加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指出,我们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他还多次强调,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最近胡锦涛同志提出权为民所用,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其实也是讲依靠群众。宣布不搞群众运动,就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工人阶级为核心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所以搞群众运动,依靠群众,让人民在实际斗争中,在三大实践中锻炼提高,增长才干,逐步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根本问题。所谓先富带后富,或者只讲相信党不讲相信群众,都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是保护还是镇压,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运动中固然会有各种思潮出现,但这些思潮是原本就有的,在群众运动中显露出来,经过辩论和比较,更有利于大多数人民与真理的结合。苏联过去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比中国发达,却一朝解体;中国的资本主义复辟只能在不断欺骗中采取渐进的方式,为什末?就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群众运动锻炼提高了人民,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有些人只看到文化革命的“乱”,实践却告诉我们,他在团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比一千所大学所起的作用还大得多。这里我想提一提毛主席在1959年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作的一些批示和讲话,他说,“劳动者一定要管理上层建筑。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题,了解为国家只有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等等权利”。我觉得这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文化大革命毛主席正是要实践这一条,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排除特权阶层对人民权利的一种侵犯。许多人对文化大革命不理解,包括一些最初支持文化大革命的人,后来也有所变化。为什么呢?就是对毛主席搞文化大革命一些根本思想他们并不理解。文化大革命打倒了刘少奇,打倒了这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一些革命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认为文化大革命好像目的已经达到,这就错了。毛主席思想、毛主席社会主义思想或者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并不是说把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打倒了,换上新的革命领导干部,这就万事大吉了;不是这样。毛主席是要建立一个工人阶级为核心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宪政。他把四大和允许工人罢工写入宪法,强调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在毛主席看来,少数人管理国家,任何时候即便在共产党领导下,也不可能真正完全代表人民。因为共产党是由人组成的,不可否认,我们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考验,有许多真正的革命家、真正的共产党人至今仍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特殊情况,跟苏联不同的情况。但是也应该看到,共产党中有一些人思想并没有过社会主义关,怀着投机心理进入共产党内,这些人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间必然要暴露自己,他们一旦掌握生产资料的管理权、处分权,搞资本主义很容易。所以说,必须由人民积极参与,参政、监政,最后直接管理国家,管理上层建筑,这些观念和制度巩固了,这样我们所有制问题才算真正解决,这样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才算真正完善。
搞群众运动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来建设社会主义。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间,采取一些措施。当时人大代表,工农兵代表占75%,现在是反过来了,工农兵代表占不到25%。
当前,群众运动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问题。首先一个问题是要更高的举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宣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毫不留情的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批判封建特权和资产阶级特权意识,揭露卖国主义、权力腐败和社会黑暗。正像马老所作的那样。马老明确提出按照毛主席继续革命理论,号召大家正确认识文化大革命,继续开展对走资派的斗争。马老劝有些老同志不要因为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一些冲击就对文化大革命怀有偏见。文化大革命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在这个中间不能把所有东西,一切错误的东西,都归到文化大革命身上,这是错的。有些东西恰恰是党内走资派他们搞的一些东西。主要的问题是对于走资派给社会主义造成的危害认识不清,总认为毛泽东把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了,思想极左。现在经实践教育,许多人已清醒过来。苏联社会主义七十多年顷刻瓦解,中国数千万党员挡不住资本主义复辟,李锐等人完全撕掉假面,公开否定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当时能够想象吗?现在还说当时估计过于严重,不承认党内资产阶级存在,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岂不是太麻木、太弱智了吗?还有一些东西是认识问题,就是对走资派恨不起来。这个认识问题,当时不仅老同志有,年轻同志也有。毛泽东同志也是艰难的同他们彻底决裂。回过头来看,毛主席对刘少奇、林彪、邓小平都留有改过的机会,但他们不愿改正,在事关人民命运的根本问题上,毛泽东历来不含糊,只有同他们彻底决裂。就我自己来说,我是文化大革命造反派,但是当时也没有感到问题如此严重,总还把他们看成共和国的有功之臣,对他们的认识不够深刻。现在就不同了,现在他们一得势就要把人民共和国推翻,就要改党名改国号,就要重新把工人阶级压在最底层。他们自己证明自己根本不是共产党员,是窃取人民财产、剥削人民、以权谋私的资产阶级。现在如果不和他们这少数人划清界限,就是对人民的犯罪。马老对一些老同志讲的话讲得很真切、讲得很好。相信会有更多的新老共产党员站在人民一边。只有这样,我们党内久经考验的革命老干部才能和人民、工人阶级真正团结一致,这样才能使左派团结真正形成,这样才是有力量的。对继续革命,对国家富强,对人民幸福,对社会进步,才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个问题就是要争得民主,争得工人阶级广大人民广泛参与的民主。在宪法的指导下,在科学发展的口号下,争取人民民主权利,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和压迫剥削的权利,反对任何个人侵吞全民所有财产的权利,批判卖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权利,管理国家、管理企业、管理教育等权利。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并行不悖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并改善无产阶级专政,团结最广大的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是为了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复辟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一九八一年在对拥护文化革命的干部群众广泛镇压、全国判刑数百万、处理数千万的非正常情况下,匆忙作出彻底否定数亿人参加的文化大革命的决议,全面否定毛泽东与人民一起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功绩,是不严肃的,不民主的,不公正的;在世界和中国历史上留下很坏的影响,损坏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毛泽东同志是我党历史上最早最坚决的反封建战士,井冈山时期反对军阀作风,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建立士兵委员会;延安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确立对机关里的反革命“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政策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社会主义时期推行共产党开门整风,提倡百花齐放,批判血统论,批判特权思想,把“四大”和允许工人罢工写进宪法,鼓励提不同意见,吸收工人农民劳动知识分子的代表进入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构等等;中国共产党领袖中,面对数千党员和群众公开作自我批评最多的就是毛泽东。请问,这难道不是铁的事实吗?把一个彻底反封建的社会主义民主战士说成封建独裁,岂不是颠倒黑白吗?在民主问题上,不管是刘少奇、邓小平,还是拼命攻击毛泽东的李锐一帮人,有谁比毛泽东作得更好呢?把事实摆出来实事求是比一比。辛子陵说李锐德高望重,将其推为今天反毛的领军人物,真是令人笑掉大牙!李锐庐山会议和文化革命中困难时候都推责揭发别人,德有何高?他早年因对三峡建设提出反对意见受到毛泽东重用,那时他写《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现在又从毛泽东早年开始否定毛;他对中国革命做出什末贡献,又何以称得上望重?我请他们最好在镜子面前照一照自己。毛泽东的缺点是允许批评的,但是应该实事求是。如果站在国际帝国主义立场上,站在否定社会主义立场上,把种种不实之词强加给毛泽东,人民是绝不答应的!
以上这些就是我读马老的书,向马老学习所得到的一些认识。再一次向马老致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