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曾今纪念刘和珍君,今天我来纪念先生——写在阿Q删除之后!
先生的文章常常为后来者模仿,足见他强大的生命力,这篇文章不是第一个,但是绝不是最后一篇,更重要的是先生会一直活在我们80后这代人的心中,幸哉!
本文模拟《纪念刘和珍君》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又一年九月八日,就是在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教师节的前两天,我独自在Internet上徘徊,遇见子虚君,前来问我道,“伙计,可为鲁迅先生的撤退写点什么”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年轻人还是写一点吧,别忘了你是读鲁迅先生的文章长大的。”
这是我知道的,80后这代人的高中课本,大概是因为先生之文章艰涩难懂之故罢,学生一直视为梦魇,然而在这样艰难的语文课本中,我毅然决定新书的第一天翻看目录找出先生的文章熟背。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先生无关,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十几篇被扼杀的鲜血淋漓的文字,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难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删除;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鲁迅撤退后的高中语文菲薄的祭品,奉献于先生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先生的文章正式删除已经有两个星期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
在十几篇被删除的文章中,阿Q正传是我的最爱。最爱者云,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阿Q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百年前中国的”的阿Q,是为了中国新生的阿Q陈列的一幅肖像,如今却被删除了,阿Q又可以复活了。
阿Q正传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高中新学期发新书的那个书声朗朗的早自习上,我想一定又有很多先生的文章。其中的一篇就是阿Q正传;但是我没有读过。直到后来,早自习上我便开始提前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了,强读之后却不能全然体会,后来老师讲解了:这就是阿Q。其时我才能将我生活中的人和阿Q联想起来,却十分诧异。我平素想,能够毫不犹豫的删除先生的诸多文章,是否是先生的镜子又照到阴暗处的妖怪,于是镜子便要被砸烂方罢!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反思和宽容的,但他们却常常恐慌着,对待先生,态度愈发恶劣了。
四
我在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高中教科书被删除先生文章一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金庸居然取代先生,使阿Q走了,药也被倒了,而留下一个蹒跚背影的父亲也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是80后这代人经典回忆的阿Q君,更何至于无端在方寸讲台之上被大侠扼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因特网上的激烈辩论。当然牺牲的还有狼牙山五壮士,这次死在自己人手里。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删除,简直是抹杀,因为这些删除没有征得社会的许可。
但各地教育部衙门就有令,说先生不“和谐”!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不与时俱进。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教育部,各地教育部,那时是欣然讨论删除的。自然,删除而已,自拍脑袋即可,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争论。但竟在众目睽睽下抹杀了先生,为大侠所擒,奄奄一息,还有祝福呢?只是没有便死。网民们拒绝删除,希望留下阿Q,其一依旧是删除,立删;同去80后青年们又想说服各教育部老爷,亦被拒,依旧是从先生开刀,顺带想起了孔雀东南飞,也立删。又觉得鲁提辖太暴力,不符合当前的经济建设大好形势,于是又连带删除。
丑陋卑微的阿Q死掉了,这是真的,有阿Q自己的尸骸为证;土里土气的乡下父亲的背影也消失了,老爷们说向下父亲留背影的时候不懂交通规则,肆意横穿马路,会出人命的;狼牙山五壮士又一次被牺牲了,却死不瞑目,还在呻吟。当这些都被删除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教育屠戮民魂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次删除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文化人”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六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删除有限的几篇文章,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点头的删除。人类的灵魂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删除教材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几篇。
然而既然有了删除的开始,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鲜活的真实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各地教育衙门竟会这样地轻率,一是网友竟至如此愤怒,一是先生的离去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各教育衙门,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质疑中的大删除虽英勇无畏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个教育衙门的勇毅。虽先生遭阴谋秘计无端删除,人民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先生走下讲堂,必能深入民间!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