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立即冻结“大小非”解禁

2025-02-14 文摘 评论 阅读

星逝夜潭:立即冻结“大小非”解禁——非法、违约的“大小非”和国有资产变现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一段时间,网上反对大小非解禁的声音一点。证监会一言以蔽之,“反对大小非解禁是违约”。那么什么是大小非?反对大小非解禁违约的说法是不是正确?

一、大小非,名不正:

“大小非”,网上解释为股改产物的“限售流通股”。那么应该称为“大小限”才对,为什么称“大小非”呢?

二、大小非,言不顺:

这就要追溯到股改之前。股改前,大小非就一个东西——非流通股。所以“大小非”说的是之前,而不是现在。现在所说的“大小非”是冒名顶替,是假货。

三、大小非,事不行:

既然是“非流通股”,那么就应该不能流通。既然通过股改,通过“签字”可以“限售流通”,那么也可以通过深入改革,再一次股改,签字停止上市流通。改革不能停止,股改也不可能就一定毕其功于一役,改一次就完事大吉了嘛。

并且也不一定非要遵照大小非设置的“签字”方式一种,规则也不是大小非一家才能设定的,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禁止限售上市流通。比如牛奶,出了三聚氰胺毒奶,就可以通过颁发国务院条例,搞一个“放心牛奶”嘛。“大小非解禁”是股市的三聚氰胺,股票成了“毒票”。因此,既可以用签字,也可以用签字之外的其他形式,搞一个“放心股票”。

证监会所谓“签字”,毒奶还“钞票”签字呢。购买毒奶,数出钞票就是投票,就是“签字”,和厂家、商场签字,向厂家、商场投票——不许出售毒奶。出售毒奶,抵制毒奶,还抓起来。

因此,证监会关于反对大小非解禁是违约的说法,只说了事情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即使严重如法律,如果实践证明,后来的事实证明其是恶法,显失公平,有毒,也是可以反对的,可以修正、冻结、停止、乃至废止、废除。

那么大小非解禁是不是“恶法”呢?

一、大小非解禁,违约在先。

大小非出生之时,就庄严承诺是非流通股,是禁止上市流通的。而大小非通过自己设定的签字的方式,违背了当初的承诺。大小非先对自己当初的非流通的承诺违约,对天下股民违约。

既然大小非违约在先,那么冻结大小非解禁,只是让大小非暂时回到其当初的承诺上面。因此,冻结大小非解禁,不仅不是违约,还是纠正大小非自己本身的违约行为。

二、 大小非解禁,违背大小非的初衷。

大小非的出笼,原来的理由是,让企业领导层、企业职工能认真努力地为企业劳动工作,除了获取工资奖金之外,还获得股份分红。这意味着这些人的劳动工作要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相连,从企业良好的生产经营中获取利益。也就是说大小非的命运,是与企业的命运,企业的生死存亡,紧密相连,生死与共的——死也要死在一起。所谓战略投资者亦如此。

大小非没有投机机会,没有退出机制。因为大小非不像流通股一样是融资投资,不像流通股一样可以规避风险。和企业共存亡,不是生存,就是死亡,是大小非的命运,是大小非的命中注定。

大小非的唯一机会和唯一出路是努力工作,拼命劳动,小心经营,并从中获取生存的权利,获取利润分红,而不是出卖自己,丧失自己,从中获利。战略投资者也在投资的第一时刻就决定了只能顺这一条道走到黑。

大小非解禁上市流通,违背了大小非出笼的初衷。大小非出笼的理由不存在了,大小非存在的理由也就死亡,大小非就必须收回、作废。而不是和市场流通股一样上市流通。

三、大小非分配、持有的方式和对象,显失公平。

社会公众股,社会流通股的发行,是通过抽签的形式。而大小非不是发行,而是企业内部分配。

故宫、颐和园为什么不上市?大会堂、钓鱼台为什么不上市?故宫、颐和园、钓鱼台如果上市,故宫、颐和园、钓鱼台的领导层、内部职工也可以占有其中的大小非。其实,火车头、万吨轮、煤山油海上市,也和故宫、颐和园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祖上的遗留,而不是属于靠一张纸片成为领导的领导层、管理层,靠偶然机会成为内部职工的一部分人。

四、“大小非”是非法瓜分、侵占国有资产。

大小非的分赃、瓜分,也违约在先。

为什么说“分赃”、“瓜分”呢?因为大小非并不全部是企业内部人持有。那么大小非是怎么到不是企业内部人手里呢?所以说“发行”、说“分配”、说“出卖”,都不对。只能说分赃、瓜分。

大小非,除了企业内部分配、分发,还有社会管理层分配、分发。分配、分发当地党政领导,以及各级党政领导;分配、分发当地上级管理部门人员,以及各级管理部门人员;还分配、分发社会各种关系部门的领导、人员,等等。

大小非解禁,为什么顺利,为什么不遗余力?大小非不解禁,为什么很难,为什么艰难险阻?就是因为有不算很少数的大小非,归属于这些和企业没有直接关系的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人员。这些部门领导、人员,有着比企业更大的权限、权利。比如证监会人员、中央、国务院部委办人员是不是有大小非?其他等而下之。

另外,上面说了,按理占有大小非的只是企业领导层和内部职工。其中内部职工股与其说是发行,不如说是分配、分发,通过内部职务高低、权限大小分配、分发,并且价格实在太低。而且经过以后的历次内部分红、送配股等,价格更低。如果上面说的大小非的出笼的初衷是意图把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说法是对的,那么去除这种初衷,企业内部职工股、大小非上市流通,也是分赃、瓜分。

据说大小非解禁,大约将占股市市值,或者数量的三分之二。如此庞大的市值和数量,让股民心悸,让股市不堪重负,让社会资金捉襟见肘。因此,大小非解禁,是套取股市资金、掠夺股民、掠夺社会、扰乱股市信心。

更重要的是,什么样的人,多少数量的人,竟然能够具有比运行近二十年时间,由国内外全体股民参与买卖的股市市值更高,而且高许多的股票,及市值?这也充分说明,大小非从一开始,就是非法的。

从大小非占市场市值和数量的明显不平衡,可以看出,所谓的大小非解禁签字,还是以大欺小,是有组织的大小非,对付一盘散沙的散户。

股市又不是大小非一家的,又不是由大小非说了算。股市是国家开办的,属于全体股民,大小非解禁既然是害群之马,股市毒药,立即冻结大小非解禁。先冻结再说。后来事情,后来再说。特别是在金融风暴之时,更有必须、很有必要。

五、不是结尾。

实在话,对大小非了解甚少。大小非资料太少,比如网上搜索“什么样的人拥有大小非?”,就是搜索不到。而这个问题是大小非的首要问题、最关键问题。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政治工作,就是人的工作。经济工作,说到底也是人的工作。管不好人,管不了人,一定管不好经济,管不了经济。

之前,大小非与社会流通股之间利益分配不公等等股市诸多弊端、弊案,就是人的问题,管理的问题。大小非的出笼,大小非的解禁,也是人在做,人在获取利益。“什么样的人拥有大小非?”,其中包含“这些人怎么样拥有大小非?”,只有搞懂这两个问题,才能搞懂大小非,面对大小非。否则,大小非解禁冻结等,也只是治标之举。

而大小非中的“机构投资者”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相当部分是国企,或者“准国企”之间互相持有股份?这些互相之间持有的“大小非”,通过减持套现牟利,最终还是个人头上。这是题目中“国有资产变现”要说的,说了行文太长。

门外股谈,但愿错谈。一些个人理解,求教门内人等。

2008-12-16

标签:大小   流通   企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