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前二十九年和后三十年应当是从武装对峙到和平对峙的转换
前二十九年和后三十年应当是从武装对峙到和平对峙的转换
[ 数学 ] 于2008-10-05 强国论坛
我以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是没有必要非得妖魔化前二十九年的。当然,纪念是有必要的,因为的确是两个时代嘛。而且,我这个人不是左派,基本上是右派,所以,我是赞成和拥护改革开放的。但是我也拥护前二十九年。就是说,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总的来讲,虽然错误不少,但是成绩都是主要的。
因此,我认为,前二十九年,属于武装对峙阶段,后三十年,属于和平对峙阶段。因此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就是纪念和平对峙三十周年。
为什么将前二十九年称为武装对峙?因为当时美军就是敌军,后来苏军也是敌军,还有印军也是敌军。当时的中国在1974年以前都没有进入联合国,而直到1979年中美才建交。也就是说,中国基本上是被世界认为是一个邪恶国家,周围都是敌人。
这些敌人谁最可怕?美军就已经够可怕,看看越南战争屠杀了二百万越南人民,那么先进的武器,就相当可怕。苏军其实最可怕,因为苏军的战斗力比美军强得多,而且勃列日涅夫一直对中国的“不听话”耿耿于怀,反复抛出什么“社会主义大家庭”理论,苏联尤其对中国的发展核武器感到愤怒,因此确实在认真准备对中国的核大战。
在台湾的蒋介石也很可怕。虽然解放战争消灭了蒋介石八百万军队。但是,那八百万军队基本上是杂牌军,正规军少,且正规军也缺少训练,真正象七十四师那样有战斗力的正规军队,消灭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而在台湾蒋介石可是美军的撑腰下发展起了七十万现代化军队,如果大陆应对不得法,则七十万军队进攻大陆,并非没有取胜的可能,至少能够形成双方对攻的局面。
在中国还被全世界视为敌人,邪恶国家的情况下,是很难想象这个国家能够发展什么夜总会啊,什么旅游业啊,什么洗脚屋啊之类的东西。且水利确实也是需要搞的,因为当时中国的确是灾荒经常出现的。当时也很难想象大家们能够愉快地开着汽车出游,首先石油人家就掐你脖子。
那么有人就会说,那为什么不反省中国早早地就和世界都友好呢?
我以为早早地友好,那么核武器就难发展了,当你打算发展核武器的时候,谁跟你友好?
但是我的观点是,趁着当时中国还和全世界敌对,战争危险极大,则发展核武器作为当时的重点,使中国乘机有核武器,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因此,前二十九年,在我看来,只要这个核武器发展了,卫星上天了,那就完成了相当重大的战略任务。所以我才把毛泽东时代的经济称之为“原子弹经济”,就是说,一切都为了有原子弹而服务。
就是对前二十九年最负面评价的文章,也承认中国虽然“其它地方不行”,但是,军事工业还是发展的。
那么,想一想巴黎公社被镇压时的惨状,所有的公社社员都被杀,想一想台湾国民党对共产党员的严厉,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被处决。在那种形势下,不把军事放在第一位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啊?
就是说,任何革命政权,巩固政权阶段都是很难的,因为人家不希望你发展,只希望镇压掉你。那个时候的所有官员,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在台湾就是个死罪的共产党员。在那种情况下危险感是很强的。不象现在,一个市长或者省长,并没有在地球的其它什么地方被认为是死罪。
想一想前几年发生的萨斯病毒的流行,当时的大商场门可罗雀,所有的人也没有心思吃喝玩乐,都盼望着萨斯病毒的流行早一些过去,大家那段时间难受不难受?当然难受。当时的台湾省,凡是进入岛上的,就二话不说监禁十二天,为什么?因为太害怕了。
那么,什么事情比萨斯病毒更可怕呢?当然是当年的苏联企图对中国发动核战争更可怕啦!可以这么说,在革命政权的巩固阶段,都是免不了要有一个“文化戒严”时期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对萨斯病毒时的戒严有没有意见?既然没有意见,那么,对革命政权巩固年代的“戒严”,也就应当理解。
那么,如果当年不发展核武器,而是改善人民生活,等到后来的和平对峙时期,才发展核武器,这行不行?我认为不行。比如说,假设毛泽东时代没有发展核武器,但是现在的中国政府突然宣布要发展核武器,会怎么样?我想会引起世界大哗,会认为你中国在和平的情况下怎么突然要发展核武器了?这样受到的压力是很大的,这种压力,有可能会影响现在的经济建设的。因为现在如果没有核武器却要发展核武器,理由不充分,不好向全世界人民交待,你能够说些什么?什么也说不出。
因此,毛泽东乘着当时的敌对状态,有了充分的理由发展核武器,索性乘着大家认为我国邪恶,把“恶事”都给做了,实在是明智之举。时机过了可就不再来了。
当1963年中国爆炸第一颗核弹的时候,国际社会就不能够容忍了,就特别着急了。而当中国后来爆炸第二颗,第三颗原子弹的时候,已经到了1965年,美英苏团结一致想做点什么了,想把中国彻底消灭掉了。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因为当时的确美苏都有足够灭掉中国的核武器,可以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候。正在各国准备出兵对中国发动核战争的时候,1966年毛泽东发动了文革,主动制造了内乱。结果各国一看,中国的政局不稳,还在内乱,因此就等一等看,想看看这个内乱弄到什么地步。
结果到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个时候有能力把核武器弄到美国爆炸了,则美国就认熊了。因此1970年以后中国没有大的内乱。而美国一认熊,就积极努力回应中国的乒乓外交啊,尼克松于1972年访华啊这样的事情。
但是苏联一直是不能够容忍的,仍然准备对华战争。最危险的时候,是中国的内乱武斗基本平息,1969年九大召开前后。所以当时的全党是全力以赴准备与苏联的核战争,因此开始将大量的知青,工厂和学校都从城市转移出来。
有人问为什么二战的时候苏联没有把大量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原因是那个时候还不是核战争,因此那个时候打仗是要保卫城市。而核战争情况下,守在城里有个屁用?干送死。因此只好将大量的知青通过上山下乡转移到农村,并加强三线建设。
其实,在1974年,核武器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之后,苏联美国都认熊了,中国进入联合国。这个时候,从军事对峙向和平对峙的方向转换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而邓小平上台之后最明智之举当然是适时地将中国从军事对峙的时期转换为和平对峙的时期,这也是后来中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苏联的缺陷,就是一直处于军事对峙阶段,经济工作一直没有转型,所以和西方世界一直处于冷战阶段,这也是苏联后来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这也是因为苏联在二战中受到的打击太大了,导致苏联人民一直有想法“再也不能够经受那种突然袭击了”,这使得苏联当局继续把军事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
那么,为什么叫和平对峙时期而不叫和平友好时期呢?
因为对峙是客观存在的。不仅现在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处于对峙状态,俄罗斯军队也和北约军队处于对峙状态啊。对峙是因为西方社会对于一个革命政权的强烈戒心而引起的。
和平对峙和军事对峙的主要舆论上的区别是什么?就是在军事对峙时期,是在报纸上明着把对方骂为敌人的。而在和平对峙时期,明明是在勾心斗角,但是明着却是作出一付友好的样子的。
所以,我们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我看来就是在纪念中国进入和平对峙时期三十周年,其实只要讲这三十年的成果就行。至于过去的军事对峙时期的一些工作失误,难道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没有任何错误?当然也是有的,就说今年不也有三聚腈胺奶粉?而且任何革命政权的执政经验也都是积累的,当然是应当错误越来越少,经验越来越成熟的。
所以前二十九年和后三十年,无非是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而且就从人民爱好和平的愿望上讲,当然是更喜欢和平的,当然是更喜欢和平对峙多于军事对峙,有机会改善生活当然是好事。所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还是有意义的。
当然,对于国外的反共分子,那个看法就相当负面,就索性把共产党形容成什么时候都是坏,什么时候都在制造灾难了。对于那样的反共分子不必理睬,中国近五十九年仍然是处于前进状态的,中国革命仍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首先就是这个有了核武器,这件事情就不坏。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