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救星节》
喜迎《救星节》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救星节》,马上到,
中华儿女齐欢笑,
韶山冲啊纪念堂,
想念主席永不忘!
注:
救星节,中国的圣诞节,12月26日,毛主席118周年诞辰!
实践已经证明,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实践正在证明,毛泽东思想必将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大救星!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以下内容转自中华网】
透过西方圣诞节在中国之表面现象的沉思
12月24日我中班下的时候已是凌晨12点多了,但是在我下班途中所经过的大街小巷的茶楼酒肆和厅屋中却门庭若市。许多黑眼睛、黄皮肤、黄头发、红头发、棕头发的中国80后、90后门甚至还有70后、60后的‘时髦’男女们在里面谈笑风生,从他们的脸上似乎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原以为当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后来一琢磨方知是西方的圣诞节到了。一个西方的节日为何会将这些中国人弄得乐不思归而得意忘形呢?随着30年来中国否毛、非毛、去毛化现象的日趋恶劣,崇洋媚外、唯洋是崇的现象也由此而日趋严重。洋节在中国的兴起和风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写照。
时下,在中国最为风靡的洋节则莫过于圣诞节了。西方的圣诞节是基督教社会的演变的产物。西方人注重圣诞节,那是因为他们属于基督教信仰的民族、是因为他们长期的处于信仰基督教的社会氛围中。从很大程度上而言,宗教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西方的文化是由其传统文化——基督教文化发展而来。单纯的宗教传播并不可怕,但是在传播的骨子里却蕴含着主观或客观性的对文化的渗透乃至侵略。久而久之,被传播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就会为传播国的文化所同化、取代、征服。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被他国征服这并非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文化被征服。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
宗教和文化的传播分两种性质,进贡性质和入侵性质。弱国对于强国的传播是进贡性质,而其传播则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强国的文化所融合、改变、同化而成为强国特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强国对于弱国的传播是侵略性质,而其传播则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弱国的文化给淡化、同化、取代而征服。
佛教,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传入我国。但是由于当时汉朝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便为中华文化所融合。在以后的历史岁月中,除了纲领性教义之外,佛教中的原始民族文化(梵文化)基本被汉文化所淡化、同化。这时的佛教也就成了中国化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景教(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唐朝时曾经传入我国。但是唐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再加上当时唐朝正崇信着自己的国教——中国化佛教和道教。因此,景教传入中国以后也就没有受到中国人的重视,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逐渐的淡化直至消失了。
伊斯兰教,最早由唐朝传入中国。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王朝向友邻之国大食(今中东阿拉伯地区)借兵驰援。随后,那些大食之兵因念及唐朝的美丽富饶而留居中国(并和中国的西域各少数民族逐渐融合成了新的民族,现在的维吾尔族就是由前身的回鹘族和阿拉伯民族融合演变而来)。同时也将伊斯兰教传入了中国,这时伊斯兰教已产生100多年了。这时的唐朝虽然在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势有所衰落,但是对于西域各国而言犹为强大国家。所以,中华的主体文化并未因伊斯兰教的传入而有所改变。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横跨欧亚。班师时带回了许多阿拉伯俘虏,这些俘虏后来留在中国、并传播了伊斯兰教。由于我强彼弱,故伊斯兰教对中国的主体文化也没造成什么改变性影响。
伊斯兰教的两次大规模传播,并未对中国的主体文化造成改变性影响,只是将边疆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包括少数汉民族成员)融合成现在的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如回族、维吾尔族等等。这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当时中国的强大。
基督教(这时的基督教已经经过两次大的分裂——公元11世纪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公元16世纪天主教又分裂成新教和天主教。)从1842年中国鸦片战争一蹶不振以后逐渐大规模的传入中国。这时的基督教是其一个分支——新教。新教传入中国时,西方已经经过了三百年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已经进入强盛的近代时期。而中国却是在极为衰落的形势下而又因战争而一蹶不振。真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教就是在这样彼强我弱的形势下带着它的文化而入侵了中国达100年之久。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共产党领导下,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而进行了较大广度、深度、力度并持续不断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在毛主席所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的理念前提下抵制崇洋媚外的思潮和各种和洋奴现象。因而将自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新教入侵而导致的洋奴现象给压制得荡然无存。
改革开放后,由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忽视、放松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而产生了拜金主义思潮的畸形化现象,因而使许多人产生了迷信西方而唯洋是崇的思想意识。新教文化也就由此而乘虚而入了。尽管有许多中国人并不信仰基督教,但是由于基督教是舶来品。所以由于崇洋媚外思想意识作祟也就越来越随波逐流而热衷于圣诞节了。
圣者,圣人也。圣人,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是介于人和神之间。远高于所有的人而略低于神。被称为圣人者,通常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毛主席在此基础上更有伟大的才能、气魄、作为和历史功绩。他的一切伟大而崇高的方面将他铸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现代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所以,按照人们约定俗成的理念称毛主席为圣人则毫不为过。
圣诞节,顾名思义就是纪念圣人诞辰的节日。西方有了圣诞节了,如果我们再搞个圣诞节,那么这也就难免崇洋之嫌。毛主席像太阳,但是朝鲜已经有个太阳节(金日成诞辰日)了,如果再搞个太阳节那么也有效他人之嫌。《东方红》唱得好: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所以说,将中国的‘圣诞节’改为“救星节”则较为妥当、贴切。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物质力量的强大和精神力量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衰落、弱小通常是他国文化侵略的主要因素。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