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百年前一幕,再次重现
以军洒下传单
看到大家的留言了,不少人问我对这件事,是什么看法:以色列军方通知联合国,要求所有加沙地带北部的巴勒斯坦人,还有联合国人员,在24小时内,转移到加沙南部?
这事怎么说呢?
真想不到,现在都已经是21世纪了,都已经是2023年了,居然还会看到这种东西!
大家有空看一下它,就一切都明白了:《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它通过的时间,是在1949年8月12日。
1950年10月21日,就生效了!
上面讲得非常清楚:这种强迫居民迁移的行为,“不论其动机如何,均所禁止”!
这种行为怎么说呢?
它这是完全突破了人类文明的底线!
那这件事,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这段时间,我已经从军事角度,分析了以军攻城,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也从政治上,说清了如果以军还是要攻城,会产生什么后果。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所以今天我们换个角度,对这整件事,再来个重新审视:都到现在这个时代了,为啥还会出现这种事,如果归根溯源的话,问题还是出在美国身上。
看看这段时间,美国人在干嘛,就一切都明白了。
暗地里,他们确实在跟以色列人讲:不要把事情搞得太火啊,不要惹出众怒来啊。
这一点我们是要承认的。
但在明面上,他们在干的,是些什么事?
派出航母战斗群,还说要派两个!
甚至公开说:这是为了表示对以色列人的支持,这是为了震慑其他力量,防止以色列人在对巴勒斯坦人动手时,他们为了援助巴勒斯坦人,也来动手!
派出运输机,不断地往以色列运武器!
国务卿跑到以色列,表示支持外,还发出惊人言论,说: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袭击的规模和破坏性,“相当于10次9·11’事件”。
甚至还说:除美国国务卿的身份,他还是带着犹太裔人的身份访问当地。
然后呢?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赶紧地,跑以色列去了。
更进一步坐实了这种说法:以色列是美国的爸爸!
不管这些美国人内心是怎么想的,但他们实际在做的,就是怂恿和鼓励以色列,尽可能地,把事情搞大,甚至不用顾及一切底线!
这说明什么呢?
就是对以色列的行为,美国根本就约束不住,甚至不想约束!
这种约束不住,甚至不想约束,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只要看一件发生在100多年前的事,就明白了。
1914年6月28日,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到了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在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亚被刺!
当时奥匈帝国的皇帝约瑟夫,听到消息后,还算平静。
虽说是皇帝,但约瑟夫一辈子,其实说起来有点惨:
他老婆是有名的茜茜公主,遇刺身亡了;
独子鲁道夫大公,殉情自杀了;
没想到,现在连皇位继承人、他的侄子斐迪南大公也遇刺身亡了。
约瑟夫当时已经83岁,白发苍苍,听到消息后,他苍凉地感叹道:都死了,就是我不死,人生原来如此孤独。
但他的大臣和将军们,却不这么想。
听到这消息后,他们顿时兴奋起来。
为啥呢?
这就得说一下奥匈帝国的国情了:它的国情实在是太复杂了,里面堆满各个民族,帝国内部,满是要争取独立的捷克人、波兰人、斯洛伐克人,甚至连算和奥地利人结盟,组成帝国的匈牙利人,也不是那么可靠。
至于在边疆地带的意大利人、塞尔维亚人和罗马尼亚人,则是一边反抗,一边呼吁他们的同族兄弟,给他们援助。
奥匈帝国民族分布图
所以奥匈帝国的上层,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
这种恐惧,其实挺可怕的。
到什么程度呢?
德意志民族有这么一个谚语:一个悲惨的结局胜过永无止境的恐惧。
奥匈帝国上层人物,所面对的,就是永无止境的恐惧。
这种恐惧,对现在的以色列来说,也很合适:它国境四周,几乎全是敌人或者潜在的敌人,它可以赢一百次,但只要有一次输了,它就没了。
面对这种窘境,奥匈帝国的大臣和将军们是什么一种想法呢?
简单来说,那就是:既然我四面是敌,那我就必须心狠手辣,把所有敌人都干掉!
说到这里,就可以说斐迪南大公遇刺之后,他们为啥兴奋起来了:那个刺客虽说是早就被奥匈帝国吞并的波黑人,但他可是塞尔维亚族的呀!
奥匈帝国境内的塞尔维亚人,可是老想着和塞尔维亚合并的呀!
所以怎么办呢?
老办法!
把塞尔维亚干掉,不就断了他们这股念想了吗?
这种逻辑思路,和以色列被哈马斯突袭后,他们跑去狂轰滥炸加沙,近段时间还不断放出一些超出人类文明底线的话,极其相似。
但必须说,奥匈帝国的大臣和将军们,在底线方面,还是要胜出很多的。
打定主意后,一个问题就产生了:这事究竟该怎么搞?
主要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斐迪南大公访问萨拉热窝这个日子,也就是6月28日,选的不怎么好。
这是他和索菲亚结婚14周年的日子。
他们结婚挺不容易的:索菲亚的出身不太好,她只是个宫廷侍女,所以奥匈帝国的上层,普遍都觉得这桩婚事不般配,拼命地反对,但斐迪南大公一口咬定,说非索菲亚不娶,否则的话,奥匈帝国皇储这个位子,就有劳各位,另请高明吧!
这句话一出,立刻把大家吓坏了。
前任皇储,可就是殉情自杀的呀!
可不能再来一个!
所以大家极其无奈地,同意了这桩婚事。
但问题是:对塞尔维亚人来说,6月28日,不是一个什么好日子。
1389年6月28日,塞尔维亚被奥斯曼土耳其击败,之后的日子里,他们当了很长时间的亡国奴,所以是他们的国耻日!
而斐迪南大公去的萨拉热窝,偏生还是塞尔维亚聚居区,是硬被奥匈帝国吞并的!
选这个日子到访,塞尔维亚人肯定会觉得很愤怒嘛!
所以听说斐迪南大公要在6月28日去访问萨拉热窝,赛尔维亚政府怕出事,事先就跑去跟奥匈帝国的人讲:这日子太敏感,能不能换个日子啊?
结果奥匈人说:怕个鸟?我就选这个日子去!
和这次的事,也有相似处。
现在有消息传出,说埃及人事先得到消息,知道哈马斯可能要搞大动作,事先跑去跟以色列人讲,要他们注意一下,但以色列人没当回事,甚至根本没防备。
因为塞尔维亚事先发出警告了,而且证据确凿,刺客又是波黑人,只是塞尔维亚族的,怎么把这口大锅扣到塞尔维亚头上,就值得思考了。
第二个问题是:塞尔维亚这国家虽小,但挺能打的,万一打不动或者战事旷日持久,引发连锁反应,恐怕有点吃不消。
第三个问题是:塞尔维亚背后,还有个沙皇俄国大哥,万一它卷进来,该怎么办?
为啥奥匈帝国的上层,要考虑这么多事呢?
因为奥匈这个国家,虽说是欧洲有数的大国,但在打仗方面,其实不怎么样,它从来走的,就是通过联姻,建立各种复杂的关系,来维护自己的地位。
这也和以色列挺像。
我之前也说过了:虽说在网上,它好像神勇无敌,每次都能打败四周阿拉伯国家的围殴,但如果大家认真去看战史的话,就会发现它其实有点菜。
每次打仗,当它不行了,就会有一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出来威胁阿拉伯国家,要它们停战,然后美国乘机抓紧,塞给它先进武器,形成对阿拉伯国家的代差,等把它手里塞满了,再放它出去打。
所以不说最早那些年,至少这将近20年,以色列的特点基本就是:又菜又爱打。
当然,如果有人相信某些制造出来的神话,我也不反对。
回过头来,再说奥匈。
因为这种打仗菜的特点,所以统治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家族,有句创世名言:打仗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奥地利人只要会结婚就行。
为啥对斐迪南大公和索菲亚的婚事,奥匈帝国上上下下,都那么地反感呢?
觉得这桩婚事,实在是浪费资源。
为了国家利益,欧洲那些大国王室的公主,你难道不能费点心,把她娶到手吗?
既然他已经被刺,而且奥匈帝国上层,也决定借机生事,搞点塞尔维亚,于是又一个问题产生了:对乘机打塞尔维亚这件事,我大哥会不会同意?
奥匈的大哥是谁呢?
绝对是猛龙过江,能拳打西欧法兰西,脚踢东欧俄罗斯!
德国!
于是奥匈帝国的大臣和将军们,就让老皇帝约瑟夫出面,写了封亲笔信给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大意就是:我准备对赛尔维亚动手了,到时候要是出点什么意外,你帮不帮场子?
威廉二世眼珠子转了转,觉得没啥风险。
这里得讲一下当时欧洲几个大国的关系了。
它们全是表兄弟!
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姨表兄弟,他俩的妈都是丹麦公主;
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是姑表兄弟,威廉二世他妈,是乔治五世的大姑姑;
尼古拉二世和威廉二世是姑表侄,威廉二世爷爷的小妹妹,是尼古拉二世的太奶奶。
反倒是法国,当时是共和国,就没王室了,显得不伦不类。
威廉二世在他的回忆录里,是这么说的:他接到信件后,对欧洲各国的关系,迅速来了个排除法。
因为英国人太实际,所以他觉得英国和法国,有结盟的可能。
但俄罗斯和法国,因为沙俄对法国的一切,从平等博爱到共和体制,统统地极其痛恨,所以他觉得法国和俄罗斯之间,不可能结盟。
俄罗斯和英国呢?
1905年,英国支持日本,在日俄战争时,狠狠地坑了俄罗斯一把。
德国当时反而是支持俄罗斯的。
对英国人,尼古拉二世耿耿于怀,还曾两次拉着他的手,跟他保证说:将来要是欧洲发生战争,他绝对不会跟德国开战,也不会跟英国结盟,甚至相反,大家还可以考虑一下,怎么给英国挖个大坑,一解日俄战争英国给俄罗斯挖大坑之恨。
既然俄罗斯不可能跟英国结盟,也不可能和法国结盟,那它就茕茕孑立了呀,那奥匈那边对塞尔维亚动作大一点,有我德国在,就算俄罗斯有什么想法,我也能把场子给镇住呀!
所以怕什么呢?
想清楚了这些后,威廉二世接见奥匈帝国派来的特使时,就直截了当地,跟特使说:必须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奥地利想要什么帮助,德国就提供什么。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德国的这种态度,和美国派出航母,还让国务卿、国防部长都飞到以色列去,表示支持,其实是差不多的?
都是鼓励小弟,当然放在以色列身上,那应该算爸爸了,不必有顾忌,放手大搞。
见完特使后,在一边的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赶紧上前,问威廉二世:既然你都这么答复奥匈帝国的人,我们是不是该赶紧作军事准备了?
威廉二世笑了笑,觉得法金汉到底是军人出身,实在太不懂国际政治了,说:不急。
海军一帮将军听说消息,也赶紧跑来,问他英国海军可是挺厉害的呀,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我们是不是要准备起来?
威廉二世说:我不认为会有战争。
然后他优哉游哉地,跑去挪威度假去了。
接到德国人的保证后,奥匈人高兴得鼻涕冒泡泡,他们立即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提出了非常严苛的条件,基本快到要亡国的那种。
塞尔维亚人急了,赶紧找俄罗斯人,说:这事怎么办?
俄罗斯人说:先忍着,除了关键的条件,答应它的绝大部分条件。
塞尔维亚人就这么干了。
奥匈帝国的人一看:哈哈,你上当了,你没答应我提出的全部条件!
于是在1914年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一战时的塞尔维亚军队,后来证明他们确实挺能打的。
尼古拉二世怒了。
因为几年前,但奥匈吞并波黑时,俄罗斯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失败,无力救援,所以当时已经憋了一肚皮的火。
现在奥匈居然又对自己在巴尔干半岛最忠实的小弟塞尔维亚下手了,而且塞尔维亚还事前警告,事后又忍气吞声,接受了那么多不合理的条款,结果奥匈还是要打它。
这让俄罗斯人颜面何存?
如果这次被奥匈得逞,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今后还有立足之地吗?
尼古拉二世立即给威廉二世发电,质问道:能不能阻止你的盟友不要走得太远?
在发电的同时,俄罗斯下令全国总动员。
这意味着:俄罗斯将对奥匈开战。
但这消息传到威廉二世耳朵里,他顿时震惊了:因为如果德国不出手的话,奥匈肯定是干不过俄罗斯人的呀!
所以他给尼古拉二世发电,要求他停止动员。
俄罗斯人哪里肯?
立即一口回绝了。
到这地步,威廉二世才知道大事不妙,但他也只能对俄罗斯人宣战了。
但法国人一看:俄罗斯一家,挡不住德国和奥匈啊!
怎么办呢?
它也开始了总动员,然后德法两国开战。
英国一看,德国对俄罗斯和法国宣战了,这两国加起来,也不见得能搞得过德国啊,我得赶紧上啊,于是第二天对德国宣战。
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
在大战开始前,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一场大战,大家都以为世界会非常和平!
战争的结果我们也早就知道了: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2100万人受伤。
德国、奥匈和沙俄三个大帝国,还有一堆小国家的王朝,随着这场战争,也灰飞烟灭。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就会发现:威廉二世治下的帝国,开战前那么强盛,为啥最后灭亡了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关键时刻,它误判了,没能管住小弟,还放手让小弟大干!
现在美国是什么一副状态呢?
它明显也是误判了,没能管住它爸爸,还放手让它对加沙大干!
德国那么强大的帝国,都因为这种误判被摧毁,美国自己,现在早就千疮百孔的,却还是忍不住要这么硬干,结果会怎么样呢?
各种美国意想不到的力量,会纷纷涌现!
我们不妨坐看!
到这里,忍不住还得说那句之前常说的话:拜登和他那批人哪,总是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把所有事情都搞砸。
只是可怜中东那无数的人啊!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