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会崩溃吗?(旧文)
美元会崩溃吗?
这个标题可不是 YST的胡乱放话意图“唱衰”美国,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这是美国保守派政治学者和作家,柯西(Jerome R. Corsi),在 2006年12月10日写的一篇文章所用的标题(U.S. dollar facing imminent collapse)。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非常重要的世界经济问题。
还记得去年7月 YST写了「美国的军事与经济」和「美国经济问题的焦点」两篇文章吗?这两篇文章的重点都是「美元发行过量」。柯西先生四天前发表的文章正好呼应了 YST的这两篇文章。呵呵呵!真理是不会变的,而且公道自在人心,不容无知者狡辩。
「美元发行过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美元崩溃」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的崩溃将影响全世界每一个人,不论你手中是否持有美元。去年 YST提出简单的数据和道理来支持这个说法,但是却遭受一大堆人的反驳与攻击。
有些反驳有点内容,譬如 Newyorker,他指出美元是建立在四个支柱上:军事力量、科学技术、核心价值、与民主制度。有些攻击纯属无稽并带有恶意,譬如经常在【香港馆】与【政治肥皂箱】写文章的国内职业经济学家Alex。Alex的文章是空洞的,用一些莫名其妙的经济术语,譬如「结构性赤字」来吓唬人,用专家的姿态嘲笑对方,然后把问题权威性地带过。这种论述属于没有意义的瞎说八道与胡搅蛮缠,基本上企图用空洞的头衔和没有意义的专有名词来获取讨论问题的优势,要求别人盲从,论述既没有任何知识性,也没有任何说服力。
YST 的理论很简单,属于常识,一听就懂。
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都代表它的购买能力(buying power),不论它是一美元、一欧元、一日元、一元新台币、还是一元人民币我们拿在手上都企盼用它能够买到某些东西,而且通过汇率我们希望能够买到的东西是相等价值的。所以一个国家的货币价值与她的生产能力就紧紧连在一起了。如果出口价值大于进口价值,则货币就要升值;如果出口价值小于进口价值,则货币就要贬值;如果进出口平衡,则表示货币汇率是合理的。就这么简单,这是常识,即使未就读的草民都一听就懂。
当社会越来越复杂、交往越来越密切、影响货币的因素越来越多的时候,那么上一段的简单货币原则就需要修改了。
譬如自有历史以来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国家有强大的武力自然就带给人民信心。所以尽管日本出超这么多,美国入超这么多,绝大部分的国家仍然选择美元储备,尤其是恐惧战争的时候。这就是 Newyorker说的美元的第一根支柱。
又譬如货物的价值主要在它的附加价值而不是原料价值。一个国家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就能够生产高附加价值的货物,自然就带给人民更大的信心。所以尽管中国出超这么多,美国入超这么多,但是美国的科研能力远高于中国,于是绝大部分的国家仍然接受目前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这就是 Newyorker说的美元的第二根支柱。
剩下的两根支柱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理由来解释。谢谢 Newyorker的精辟观点。
我们综合 Newyorker的四个支柱,再加上所有 Newyorker没有想到或没有说出来的其它因素构成第五个支柱,我们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货币价值:一个国家的货币价值决定于她生产货物的价值和她吸收外资的能力。
上面这个定义把货币价值分为「生产货物的价值」和「吸收外资的能力」两个部分。前者属于实质的,后者属于心理的。YST 要指出的事实是,心理因素无可置疑非常重要,但是不可能无限延伸,终归要回到实质的经济基本面,二者之间一定有一个平衡点。就像林志玲代言的衣服和化妆品可以增加商品两倍、三倍、甚至四倍的价值,但是不可能一直上升到无限大,终究有个平衡点。代言的厂商老板如果不见好就收,等到过了平衡点,见坏才收也许就不堪损失了。
问题就在 YST认为美元早已过了这个实质和心理的平衡点,但是美国政府不想做任何实质的改变。
美元问题的根本是「国际贸易赤字」和「政府开销赤字」这个双赤字所形成的压力。「国际贸易赤字」代表的是美国人干活太少、享受太多。「政府开销赤字」代表的是美国政府从事太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活动。这两种赤字如果只发生一种还有救,二者都发生基本上就无解了。
这两种赤字都属于货币的实质价值,但是美国政府寻求解决的方法是加强美元的心理价值,所以不想做任何实质的改变。这就好像请林志玲代言的厂商老板在面临入不敷出的情形下并不寻求降低生产成本而一直增加林志玲的广告是一样的。
赤字就是赤字,说破嘴还是赤字,管它是甚么“结构性赤字”还是甚么“非结构性赤字”或是任何“XX性赤字”。号称因为是“XX性赤字”,所以就不要紧,就不算赤字。这是真正的经济学家说的话吗?这就好像请林志玲代言的厂商老板说他的入不敷出是“结构性入不敷出”,所以就不是问题,只要林志玲的广告更性感一点儿,提高价格问题就解决了。这是真正的企业家说的话吗?
太多的人把自己的利益或是意识形态和美国连在一起,企图用各种方式扭曲事实为美国涂脂抹粉,胡乱的论述连违背基本常识都顾不上了。在硬科学上,科学家和工程师就很难搞鬼。但是在经济这种软科学的议题上,经济学家片面的解释的确是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效果,因为经济操作有很深的心理因素。
美国犹太人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自然可以发明一些新名词和新理论来为美国说项,内容自然要比什么“结构性赤字”的无理头名词要高明得多。好了,即使伟大的数学家纳许(John Nash)拿了诺贝尔经济奖,但是他得奖的「平衡点理论」再高深的数学也不能够说服世界人民相信美国可以无限制继续大量借钱下去而美元不会崩溃。对不对?再厉害的经济学说也不能违背常识。
这么说吧。如果爱因斯坦用非常高深的数学证明美国卡迪拉克轿车即使装上金龟车的引擎也比金龟车跑得快,我即使看不懂爱因斯坦的数学公式也不会相信他的结论,因为卡迪拉克轿车比金龟车至少重了一千磅,这违反了物理的基本常识。经济学也是如此。
今天我们就把「美元是否发行过量」与「美元是否面临崩溃」这两个问题作一个总结。
是的,本文开头提到的哈佛出身的美国政治学者柯西前几天写的文章就对这两个问题发出严重的警告,并且透露布什政府已经严肃面对可能发生的美元崩溃而且正式采取行动。什么行动呢?布什政府派出了一个空前壮大的“经济顶级小组”(Economic A-team)访问北京,在12月14日和15日和中国进行经济战略对话。大陆称这次的对话为「中美战略经济会议」。
美国这个“经济顶级小组”由七个人组成。领队是财政部长鲍森(Henry Paulson )和联邦储备银行委员会主席班纳科(Ben Bernanke),五名团员是商业部长谷田瑞(Carlos Gutierrez)、劳工部长赵小兰(Elaine Chao)、健康部长利瓦伊特(Mike Leavitt)、能源部长包德曼(Sam Godman)、和美国贸易代表史沃(Susan Schwab)。
根据美国资深计量经济学家威廉士(John Williams)的结论,这个代表团去北京的目的是希望得到中国的合作来避免美元崩溃。布什政府希望美元缓慢地变弱,而不是突然地崩溃。这个「战略经济会议」的目标非常明确。如果各位不想看原文,YST 把威廉士的说法简单地述说于后。
经济学里面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数据,代号为M3,这是计算整个经济体所包含的所有可以流动的钱。M3的数据包括支票账户的现款、储蓄账户的现款、定期存款、以及证券市场中的现款。M3是非常重要的资料,美国联邦储备银行(U.S. Federal Reserve Bank),也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用这些资料决定美元的发行量。
有趣的是,没有说明任何理由,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从2006年3月起就不再发表M3资料。但是威廉士用各种方法把这些数据重新整理出来。威廉士的告说M3现在正在以9.6%的速度增长,而且增长率还在加速。相较九个月前当联邦储备银行停止公布M3资料时,M3的增长率只有8%。威廉士说:「联邦储蓄银行正在增加美元发行量但是不希望市场知道他们这么做,他们显然不希望市场跟随现金供应跟得太紧」。
中国现在握有一兆美元的外币储备,这是历史纪录。在今年感恩节的时候,中国的中央银行宣布要降低美元的持有量,导致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贬值。自此以后,美元兑换欧元创造了二十个月来的新低点。威廉士说:「证券市场在感恩节前后的交易冷落,这几乎是和北京中央银行的声明所做的配合行动。我不知道是谁在玩金钱游戏,但是讯号非常明确。」
威廉士进一步解释说:「现在大家都在玩心理游戏。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都知道他们手中的美元将遭到重大损失。没有一个中央银行愿意首先发难引发美元恐慌,但是也没有一个中央银行愿意成为最后一个逃出美元的国家银行」。
威廉士说联邦储备现在是进退维谷:「如果提升利息,那就很难避免经济萧条。但是美元滑落得这么快,如果不加紧提升利息就来不及挽救美元了。」
人们不禁要问:美元崩溃已经到来了么?
威廉士回答说:「还没有。我相信美元将会崩溃,但是联邦储备银行在做一切努力减缓美元的滑落。联邦储备希望这个滑落的过程至少长达一年甚至延长到两年美元才会到底。」
威廉士描述美元崩溃的情景是:有一个中央银行,最可能是亚洲的某一个中央银行,开始逃离美元。这件事只要一发生,你就可以看到其它的中央银行悄悄地跟进。这种「逃离美元」的行动很快就会蔓延和扩大,后来演变成全面惊慌大逃亡,在这种情形下美元就崩溃了。
联邦储备银行不但要防止通货膨胀,也要刺激经济成长。美国今年第三季的GDP成长已经减缓到1.6%,是3年来的最低点。联邦储备正在为他们的新政策做宣传,希望能够避免金融恐慌。
你可能要问: 美元贬值会导致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减少吗?
威廉士回答说:「不会。即使美元对人民币贬值30%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这是因为布什政府的贸易政策对中国有利。由于布什政府有国际贸易和政府开销的双赤字,联邦储备银行面临的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现在联邦储备不过是在玩游戏,用停止公布M3数据的方法和证券市场与人民群众玩游戏,因为联邦储备知道M3数据是现金供应最全面的估量,也是长期金融活动的最佳指标」。
M3数据真的这么关键吗?YST 不是经济学家,不能够回答。但是我知道自由经济的大师,也是诺贝尔经济奖的得主费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是。费德曼坚决认为现金供应是经济成长和通货膨胀最重要的操作手段。费德曼的经济理论最后发展成有名的「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据我所知,也就是所谓的“供应方的经济学”(Supply side Economics)。这个专有名词的学问太大了,YST 就把它留给真正的经济学家讨论罢。
「美元是否发行过量」与「美元是否面临崩溃」这两个问题到此已经得到清楚肯定的回答。权威计量经济学家威廉士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布什政府的最高经济小组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也是肯定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元的确发行过量而且美元正面临崩溃的边缘。
事实胜于雄辩。布什政府已经派出史无前例的“经济顶级小组”(Economic A-team)访问北京,在此文贴出的时候这个美国经济顶级小组正在和中国的最高经济代表进行战略对话,对话的目的就是如何防止美元崩溃。
想想看,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其实这些国家并没有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问题,不过是外汇储备的问题。美国的金融大鳄用炒汇的操作方式就把这些小国的金融搞垮了,连香港这么健全的经济体系若是没有大陆强大的外汇储备作后援,她的金融也被搞垮了。没想到九年后,美国自己面对的金融问题远比亚洲小国的金融危机更严重。
美元面临的问题一分不假就是去年7月我的两篇文章中所叙述的问题。看到这个问题和得出正确答案其实并不难,只需要常识而已。我很奇怪有些职业经济学家居然没有基本的经济常识,还不如普通人。把自己埋在经济的技术迷魂阵中而丧失常识,这些朗朗上口的经济专有名词有什么用呢?学那么多理论不是误己又害人吗?
中国有一句话:「十年风水轮流转」。这不就应验了。十年前不可一世的美国现在也有求人的时候。中国进入 WTO不过才五年,当年教导中国的美国经济高手和趾高气昂的美国谈判代表,他们盛气凌人的气势都不见了。十年前那些金融大鳄何等神气,他们现在在哪里?
危机何来?答案易懂却又难解:美国支出大于收入,却期待别人还钱。
从次级房贷风暴的案例,不难了解这危机的严重性:次贷借款人支出大于收入,欠钱还不出钱,引爆「二房」产生财务危机,迫使美国政府须倾注2000亿相救。但,次贷危机尚有美国政府可救,而美国一旦破产,金额远超过次贷、李曼,影响波及全球,谁来救?
....
目前,美国究竟负债多少?
纽约时代广场旁的「国债钟」(The National Debt
Clock)会说话。实地走访一趟,就会对每秒钟跳超过2万元的债务看得心惊胆跳,光一天,美国债务就能增加17亿多元。至今,总数已累积9兆7000亿
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的65%,算算,一个人少说为政府背债3万多元。可怕的是,按照这趋势,到2040年美国国债将会是国民生产总值的
244%,还都还不完!
....
更糟的是,国会预算局(CBO)日前预期,在小布什下台后,明年的联邦赤字将创伊拉克战争后历史新高,直逼
4380亿元,简言之,国债破10兆元指日可待,而这还不包括政府拯救「二房」耗费的2000亿元巨资。所以政府救二房,市场是高兴,但知内情的人都高兴
不起来,因为只是愈补愈大洞,国债愈来愈沉重。
....
美国政府要负担的钱,实际上,比这10兆元国债还要多更多,因为联邦预算其实仅能动用到「所得税」(Federal Income Tax),而非其它税收。
只消简单摊开个人的薪资证明单就会发现,个人薪水除了「所得税」外,还有「社会安全税」(Social Security Tax)和「医疗保险税」(Medicare Tax)等联邦税,最后才是零零总总的地方政府税收。
而社会安全税和联邦医疗保险税,是被征收用来给退休者的社会安全金所用,以及运用在照顾老人、弱者所用的医疗福利,换句话说,专款专用,这都是注定好征收来就是要花掉的费用,跟联邦预算、国债虽没关连,但亦是联邦政府要负担的费用。
《I.O.U.S.A.》影片将国债、社会安全金、医疗保险费用等一加,发现不得了,美国政府的财政黑洞竟有53兆元。一样地,这些钱全民买单,分摊下来,包括先前的3万元国债,在美国每一个人都要为政府扛17万5000元!
....
更可怕的财政灾难还在后头:战后婴儿潮一代开始退休,这群占全美人口四分之一的一代,每天退休者以1万人速度增加,且会持续20年,社会福利金和医疗保险会吃掉愈来愈多政府税收,因为目前政府为人民满足基本需求,每花1块钱在儿童身上,在老人家身就要花上4块钱。简单说,财政黑洞只会愈来愈大,吞噬美国政府,但倒霉的还是人民,不管是付税者或是受益人统统受罪。
「社会安全福利开始时,是13个青年人养1个老人,现在老龄化加上少子化,变成3个养1个,将来会变成1个养1个,年轻人的负担愈来愈重。」郑竹园
叹道。重点是,照目前用钱趋势推测,社安基金将在10年内用罄,也就是在2017年社会安全恐破产,辛苦缴纳税金一辈子的退休者能享有的福利将顿时骤减。
「这对想靠社安福利养老的华人移民无疑是个警讯。」
而退休潮对政府负担造成的更庞大联邦医疗保险负担,则更不用谈了。而身负53兆元财政重担的美国,却仍只埋首短期议题,对此长期问题仍提不出对策。
文章接着探寻危机的源头,这下就摸到了市长的思路上来:双赤字及其受制于中国的现状,美元发行过量,甚至民主制度的无能(这在这分挺民运立场鲜明的纸算是破天荒了)。但是作为华裔移民的喉舌,它也指出了美元危机对我们的特别意义:「美国梦」正在由美梦变成恶梦。新移民发现自己破釜沈舟到来新家园,却换来收入贬值,税负增加,福利缩水。被新贫的美国人排挤却又要帮他们背债的夹心人处境。「长期而言,自己的美国梦是不是会害了自己的孩子终生帮美国人还债给中国人?」
(讽刺的是,上述影片的幕后金主正是李曼兄弟前总裁,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 Peter G. Peterson 的智库。他身处权力高层,目睹美国政商制度的黑暗,遂发愤要唤醒同胞。这里是他们关于国债问题的说帖(但还是避谈美国庞大的军费开销)。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