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巨献 毛泽东大传 第三卷 战地黄花 第30章
第30章
“这就叫做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
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弱者中的强者,不利中的有利,被动中的主动。”
话说红1方面军两天两次设伏,都未能打到谭道源师,部队中便有人发牢骚讲怪话了,说毛泽东是在“摆孔明阵”,部分指战员主张一鼓作气,强取源头,歼灭谭师。
1930年12月27日晚,红1方面军总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毛泽东针对部分领导人的急躁情绪,反复说明了慎重初战力求必胜的道理。他说:
“初战第一仗,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这是反攻开始即打第一仗时,不可忘记的3个原则”。
会后,红1方面军为了隐蔽目标,仍从黄陂转移到黄陂以东的君埠和上下固一带,继续坚持待机。
12月28日,鲁涤平命令其已经深入苏区的3个师向黄陂、小布、麻田地区之红军实施总攻。
这一天,年仅23岁的红12军第64师师长粟裕亲自化装侦探敌情,探知“敌谭道源部仍在沅头、上下潮、树陂一带”,占据有利地形不再前进。而敌军前线总指挥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以其第54旅留守东固,他亲自率领师部和第52、53旅,“经善和、藤田到达源头,现正向上固、龙岗推进中。”
粟裕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并建议在群众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有利于红军的龙岗地区设伏破敌。这是粟裕第一次向毛泽东提出重要军事建议。毛泽东闻之大喜。好一个不怕死的张辉瓒,竟敢孤军深入!他和总部研究决定:首先歼灭张辉瓒部于龙岗地区。他和朱德发布了总部红字第11号命令:《横扫左翼之敌张辉瓒等部的命令》。命令中说:
“方面军决改换目标,横扫在我左翼当前之敌(张辉瓒以至许、公、罗各师),次第歼灭之。拟分兵两路,左沿君埠、龙岗,右沿上固、潭头,向东固次第攻击前进。”
具体部署是:以彭德怀、滕代远的红3军团和林彪、罗荣桓的红4军为右路军,由彭德怀、滕代远统一指挥;以黄公略、蔡会文的红3军和罗炳辉、谭震林的红12军为左路军,由毛泽东、朱德亲自指挥。
12月29日,红1方面军转移到黄陂西面君埠及其以北一带,隐蔽集结。
毛泽东在午前得到消息,张辉瓒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占龙岗,预料敌人次日晨将向君埠前进。他根据这一情,于傍晚时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除留“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卫团在黄陂钳制源头、洛口、头陂之敌外,主力部队抓住有利战机,全部利用夜间秘密向西开进,在龙岗和君埠之间的黄竹岭设伏,求歼敌人第18师主力于运动之中或立足未稳之际。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指着参谋处长郭化若绘制的地图说:
“大家看,这里是东固,东固东20里是南垄,南垄东20里是龙岗,龙岗东20里就是我军所在的君埠。龙岗与君埠之间的黄竹岭,地势很高。就地形而言,龙岗最具优势。此镇位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前面是一条两丈多宽的大河,后面则是大山,山路崎岖,林木茂密,是易守难攻之地。我看,我军就在龙岗设个布袋阵,将敌人诱入此地,给他来个一网打尽。”
朱德说:
“好!这诱敌的任务就交给罗炳辉的35师好了,怎么样”
毛泽东转向红12军军长罗炳辉说:
“你率领35师,边打边走,牵住张辉瓒的鼻子,争取于30日午前将他引至龙岗。记住,只许败,不许胜。”
是日晚8时,毛泽东、朱德下达了总部红字第12号命令:《攻击龙岗之敌张辉瓒师的命令》。命令中说:
“方面军决以左路军于明(30)日攻击龙岗之敌,右路军则应派部队协助歼灭该敌。”“左路军的第3军任正面攻击,该军以7师任正面,拂晓占领敌军必经的黄竹岭前面的木坑以右地区和亭子岭主要阵地,迎击由龙岗东进的张辉瓒先头部队。第3军的其余两个师,紧接7师向龙岗东和东北攻击前进。第12军任左翼,向表湖前进,以一部分兵力占领龙岗南端、水西西端之盲公山,主力截断龙岗至南垄大道,从兰石、茅坪攻击龙岗之敌侧背。
右路第3军团、第4军以主力向上固、下固前进,以一部兵力,到还铺附近,向龙岗西北端之张家车攻击前进,如上固无敌,则以主力向还铺、张家车攻击前进,而以一部分兵力向下固、谭头警戒。”
总攻击时间定在12月30日午前10时。
12月30日凌晨,担任正面攻击的红3军第7师,已经进入了预定阵地。
总司令部也已经进到小布附近,在黄竹岭后面的小布山上指挥。毛泽东、朱德带着几位参谋和随从人员,来到了指挥所。此时细雨霏霏,雾色朦朦,抬眼望去,龙岗就锁在这细雨薄雾之中,正是“雾满龙岗千嶂暗。”毛泽东高兴地对朱德说:
“总司令,你看,真是天助我也!三国时,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敌兵;今天我们乘晨雾全歼顽敌啊!”
12月30日上午,在约溪地区担任诱敌任务的第12军第35师,在军长罗炳辉的亲自带领下,一路上丢了不少包袱、大刀、马灯之类的东西,已经完成了诱敌任务,插至南垄、龙岗间,配合第12军主力攻击龙岗,并向南垄警戒。毛泽东在龙岗东南的山坡上见到了罗炳辉,关切地说:
“你们辛苦了,部队都回来了吗路上有没有吃亏”
罗炳辉说:
“除了3个连还在继续引诱敌人外,其余的都回来了,在路上没有吃亏。不过,为了牵引敌人,我们给他们作了一顿饭。”
上午10时许,张辉瓒的第18师第52旅为先锋,师部及第53旅随后,由龙岗出击。
该敌先头部队在龙岗以东、小布以西登山时,突然遭到居高临下的红3军先头第7师迎头痛击。敌军一阵混乱后,不断向红军发起攻击。到中午时分,敌军又展开两个团,向红军猛攻,均被击退。
下午3时许,张辉瓒孤注一掷,亲自指挥4个团,多路向红3军阵地猛攻。
此时,红12军已沿龙岗南侧迅速插到张家车,完全切断了龙岗敌人同东固、因富等地敌人的联系,并从背后向龙岗敌人发起猛烈攻击。红3军团、红4军主力已经进到上固及其附近地区占领阵地,切断了敌军从西北方向增援和龙岗敌军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道路。张辉瓒的第18师主力被四面包围了。
下午4时左右,红1方面军各部发起总攻。敌18师向西北突围未逞,随即全线溃散,到处窜逃。赤卫军、少先队也和红军战士一起冲杀。红军新战士梁兴初在战斗中挥舞着大刀冲向敌阵,连砍带杀如入无人之境。他连中3弹,鲜血直流,挣扎着站起来,继续和敌人搏斗拼杀。
梁兴初,1913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年少时是个顽童,因调皮淘气,学校让他退学。父母先后送他学裁缝、理发,都半途而废。14岁那年,又送他去铁匠铺学徒,一干就是3年。1930年,梁兴初参加了红军。
黄昏前,战斗全部结束,红军各部及地方武装开始打扫战场,满山遍野搜捕残敌。
龙岗之战,红1方面军歼敌第18师师部和两个旅,俘敌9000多人,并活捉其前线总指挥兼师长张辉瓒及两个旅长、一个参谋长;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弹药无数。
张辉瓒是被红军战士从灌木丛中搜出来的,战士们见他偌大年纪却穿着士兵服装,就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他是书记官。后来他还是在俘虏群中被认了出来。
这张辉瓒说来也并非无能之辈。他出生于湖南长沙,比蒋介石还大2岁,是蒋介石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后来去德国学习军事。张辉瓒自诩为儒将,除了打仗,还会写诗作画下棋。他不近女色,与其妻感情甚笃,在有名的色鬼鲁涤平手下当师长,相形之下,得了一个坐怀不乱的君子美称。张辉瓒最突出的特点是精中有细,外刚内柔,深知韬略,凡事于急功近利之中又不失冷静慎思,同时他还吸收了一些古代兵家思想的奥妙,没想到如今却成了阶下囚。
张辉瓒对看守他的红军战士说:
“我要见你们的军长黄公略。”
张辉瓒根本不知道和他作战的红军有多少人,以为只有黄公略一部和他作战。一个战士说:
“我们军长是林彪,你去找他好了。”
张辉瓒心里一惊,林彪他没见过,怕林彪不分青红皂白把他给毙了,就改口说:
“我要见毛润之先生。”
张辉瓒和毛泽东都是湖南人,比毛泽东大8岁,他们还在北伐战争时有过交往。这时,朱德走了过来。张辉瓒傲慢地问:
“你们要我拿多少钱来才放我”
朱德不客气地说:
“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你带兵侵犯根据地,群众绝不会饶恕你。我们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在你自己部队的面前,以及我们的一支被你在赣西北清剿过的部队面前,公审你。”
此时,毛泽东已经得到参谋人员的告:粟裕部捉到了张辉瓒,张辉瓒说要见见您。毛泽东感叹道:
“好!粟裕捉了张辉瓒,还是粟裕有办法!走,去看看张辉瓒。”
他快步来到龙岗大坪上,张辉瓒被捆绑着押了过来。张辉瓒一见毛泽东便深深鞠了一躬,虚伪地说:
“润之先生!久仰,久仰。别后多年,不曾相见,十分思念……”
毛泽东将手一挥,打断了他的话,说:
“总指挥先生,你是怎样指挥的呀你从湖南到江西,又从南昌到龙岗,今天就叫你进到龙岗为止啊!”
他顿了顿又说:
“你气势汹汹地叫嚣要围攻我们,你可没有想到红军的厉害吧!你的‘围剿’反而被我们围剿了。你在龙岗墙壁上到处写反动标语,说要剃朱、毛的头,现在到底是你剃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你的头”
张辉瓒吓得面如土色,连连说:
“有罪!有罪!润之先生,如今我可是你的手下败将啦。先生果真神机妙算,我算服了。”
毛泽东说:
“难道你忘了‘退避三舍’、‘城濮交兵’吗”
张辉瓒垂着头,无言以对。毛泽东让人为张辉瓒松绑,让他一起就地坐下,简单地讲了一些革命道理,又问了一些敌军内部的情况。张辉瓒表示愿意捐款、捐药、捐弹,请求免他一死。
毛泽东交代身边的人说,要派专人看管好张辉瓒,不要杀他。
张辉瓒被押走后,毛泽东听说在缴获的战利品中有1架被炸坏的电台,还俘虏了几个务员,非常高兴,便命令组建一个无线电通讯大队,任命王诤为大队长,调来特务大队政委冯文彬为政委,让他们赶快修好电台。
冯文彬不敢怠慢,立即对俘虏进行了说服教育,鼓励他们要修好电台。没过不久,兼任务员的王诤告诉冯文彬说:
“电台肯定修不好了,不过还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它虽然不能发,接收功能还好,可以收到敌人部队之间的呼叫联络,通过这些呼叫,便可以知道敌人各部队的位置。要不要把这些呼叫记下来”
冯文彬说:
“这不是最重要的情吗赶快接收,不断接收,任何呼叫都不要漏过。”
当冯文彬急急忙忙地将第一份接收到的情送给毛泽东时,毛泽东高兴极了,连说:
“太好了,太好了。同志,你知道,这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我们可以给敌人当参谋长了。你们干得很不错,回去奖收员两块大洋,买些鸡子,犒劳犒劳。”
且说张辉瓒第18师主力一战被歼,敌军全线震动。鲁涤平判断红军必将转扑谭道源师,便迅速调整部署。
12月31日,鲁涤平发布命令:令公秉藩之28师由约溪撤回东固、因富一线;第18师第54旅向富田撤退;谭道源第50师向东韶撤退。
惶惶然不知所终的谭道源接到命令后如同接到了救命的护符,当夜即下令50师各部从捷径开赴东韶,相机向广昌靠拢。
1931年1月2日,谭道源部逃向东韶的情传至移到小布的红军总部。毛泽东、朱德决定,全力追击敌人,将其歼灭在四周环山的东韶地区。
晚10时,毛泽东、朱德发出红军总部胜字第1号命令:《追击谭道源师的命令》。命令中说:
“方面军决于今晚追击东韶之敌,以全力扑灭谭师,然后次第扑灭朱逆绍良部之许(两团)毛(两旅),以树政治上之声威。”“第12军任正面之攻击,应于明晨10时前,经南团、琳池到达东韶街附近,向东韶之敌攻击前进”;“第3军团任左翼,应于明晨10时前,到达陂头附近,向东韶之敌攻击前进”;“第3军任右翼,应于明晨10时,进至田营,以主力牵制洛口之敌之增援,另以一部迂回到东韶街东端、右下坪北端之高地,向东韶攻击。”“第4军为总预备队”,位置在东韶西方之龙坛。总司令部在龙坛总预备队位置指挥。
命令中还说:
“此次战争关系全局,各官兵须不惜任何牺牲,达到最后胜利之目的。”“胜利后须注意收缴敌之军旗及无线电机,无线电机不准破坏,并须收集整部机器及无线电机务员、务员。收缴敌之经理处款项不准分散,纸票不准焚毁,须一律交部。”
这时候,谭道源师已经逃到了东韶,敌我相距70华里。为了迅速赶到敌人前头,围歼敌人,3路追击的红区军民边追边喊着口号:
“捉了张辉瓒,再捉谭道源,鲁胖子捉来好过年。”
“追上谭道源,再打个大胜仗。”
无线电通讯大队需要整理电台、充电器这些笨家伙,耽误了一会时间,便和前委及大部队拉开了一段距离。
广大军民斗志昂扬,情绪激奋,不怕山高路远,不畏夜行艰难,穿峡谷,走小道,爬山涉水,一夜过后,除红3军未能到达指定位置之高地外,西、南、北3面红军都进入预定位置。不久,毛泽东、朱德也来到前沿阵地上。待电台通讯大队赶上来时,毛泽东把冯文彬叫过去,劈头就问:
“怎么搞的嘛为什么掉了队,出了问题怎么办”
冯文彬见毛泽东如此严厉,一时不敢说话,过了一会儿才解释说:
“我们收拾了设备,见树林里有一些国民党散兵游勇,为保证电台安全才掉队的。”
毛泽东缓和了一下口气说:
“这个情况为什么不早讲,出了问题岂不贻误了大事。”
他立即命令从特务大队调一个排兵力,专门负责无线电大队的安全。
1月3日凌晨7时许,担任正面攻击的红12军首先与敌展开激战。其他各部红军也加入战斗,向敌人发起猛攻。谭道源惊慌失措,火速电请许克祥增援未至,不得不命令所部就地抵抗。
到下午3时,红军在西、南、北3个方向不断突破敌军阵地,向东推进。但此时因在右翼的红3军一部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致使合围不紧。谭道源便下令余部从东边分别向南丰、洛口、抚州3个方向突围。
东韶之战,红1方面军共歼谭师1个旅,俘敌3000余人。缴枪2000多支(挺),迫机炮4门,无线电台1部,弹药无数。
国民党围剿军得知谭道源师受到重创,更加慌乱。第28师和第18师第54旅仓惶由东固、因富、富田撤回吉安;第8师、第24师由头陂撤回南丰。
这时候,第56师仍在福建建宁及泰宁、将乐、顺昌地区;第49师仍在龙岩、永定;暂编第2旅只进到永安。而在泰和的第61师虽然在由赣州北进的第60师配合下,乘红军主力向东韶追歼第50师之际于1月3日占领兴国,但已无法挽救整个“围剿”的败局了。
红1方面军在5天内两战两胜,歼敌1个半师,俘敌逾万,缴枪多支,缴获电台2部,胜利地打破了国民党军的第1次“围剿”。
根据地军民一片欢腾。在庆祝胜利的大会上,人民群众公审了张辉瓒。毛泽东虽然交代过不要杀张辉瓒,可是彭德怀还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将张辉瓒给毙了。
毛泽东在总结第1次反“围剿”作战经验时说:
“龙岗战斗打得很理想。反‘围剿’第一仗,就把敌人全部消灭,不漏一兵一卒,这的确是战争史上少见的。太平天国打曾国藩时,有个打法叫‘五瓣莲花抄尾阵’,还有个歌诀:第一句是‘前面一支先扎定’,后面记不起了,只记得大意是左右两支包围敌人,另外一支兵迂回到敌后,截断敌人归路这就叫抄尾,还有一支兵为预备队。我们这次打法,是四面包围敌人,务求全歼,主力用在迂回敌后,从后面打,以求速决,就是少了一个预备队。然而我们打得更出色,更理想,胜利也更大。这就叫做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弱者中的强者,不利中的有利,被动中的主动。”
毛泽东的一番话,把在座的红军指挥员说得眉开眼笑。
这天晚上,毛泽东乘兴挥笔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一词: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正在此时,总前委秘书长古柏进来了,他见毛泽东正在潜心修改词句,便退了出去。第二天,古柏见了对诗词也极有兴趣的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兼作战科长郭化若,就说:
“老郭呀,你快去毛委员那里要诗词,昨晚我看见了。毛委员在井冈山写了很多诗词,可惜下山后在行军途中丢失了。这回可不能再丢啊!”
郭化若闻言,急忙来到毛泽东处,反复吟诵着《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连声称赞,并指着上阕对毛泽东说:
“毛委员,您这短短几句,就一下子把龙岗的天时地利和军民反‘围剿’的伟大胜利绘声绘色的表现出来了。”
此后,毛泽东领导红1方面军乘势发动攻势作战,在苏区和敌占区之间消灭地主武装,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在广昌、宁都、永丰、乐安、南丰等县争取了几十万群众,摧毁了三都、七堡、山寮、古龙岗等多处地主武装长期盘踞的土围子,在根据地边境各县区恢复、建立起赤卫队、独立营、特务队等群众武装。
红1方面军总部还利用缴获的无线电通讯器材,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支无线电队。从此,红1方面军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其它苏区陆续建立起了无线电联系。
欲知毛泽东下一步兵指何方请看下一章内容。
东方翁曰: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就规定不准虐待俘虏,彭德怀杀张辉瓒实在不该。一是毛泽东交代过不要杀他;二是张辉瓒已经投降,愿意拿钱保命;三是他在国民党军还有点影响,拿他做一点文章不好吗怎么能说杀就杀呢毛泽东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老人家在几十年之后还重提这回事呢!他说:“孔明都有七擒孟获,我们共产党不仅可以搞七擒,还可以搞八擒嘛!第1次反围剿杀张辉瓒,我就不赞成,主要是彭德怀要杀。张不仅是个师长,而且是个总指挥。”
《毛泽东大传》第三版实体书全10卷共6册成本价包邮, 购书请联系微信号:qunfeiyang2014, 。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