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的股市和楼市为何逆势上扬?

2025-02-13 文摘 评论 阅读

中国的沪市从原来的1700点将近上涨了一倍,3300多点了;深市也差不多,以往被套住的大户们几乎全部解套。全国二十几个城市的楼市价格也在死抗后开始所谓上涨,是中国经济回升的迹象吗?金融海啸尚未过去,股市和楼市有点逆势上扬的味道,让人看不懂,但更耐人寻味。为何说是逆势上扬呢?从股市看,中国经济并未快速上升,而股市却一路飘红,市值翻倍。老百姓对官商勾结的天价房地产业大有微词,购买能力未动甚至下降,楼市却能叫嚣看涨,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果必有因,怪象必有怪因。

2009年上半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宽松积极的货币政策,让银行放出了7万亿人民币的贷款。这七万亿到了谁的手里呢?国企。这些拿到贷款的国企拿贷款要什么呢?看看最近轰动全国的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地产标王,那都是国企。再看看股市飘红的始作俑者是谁?还是国企。股票和房地产,是国企投资者们最眷顾的两个领域。投资国外,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存在经济和政治风险,也算无一策。投资国内产业,又理不清头绪。反正国家的贷款好拿,到楼市股市抄一把,轮番加码,正好一展身手。这七万亿贷款的发放就等于是国家新发行了七万亿的人民币,流入到股市,股市涨,流入到楼市,楼市涨。流入到其它行业则会引发不可估量的通货膨胀,监控好这些资金的流向,是国家迫在眉睫的问题,不能让这些大户贷款者的盲目投机行为而伤害了中国经济。把这些资金从股市楼市赶出的结果会是什么?没有实际用处而“趁机捞一把”贷去的款项应该收回并予以问责,不让其流向其它行业,不然通货膨胀就在眼前。有实际用处的要监控好,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对于民营企业的民族品牌,要给予和国企一样的贷款待遇,甚至拨款支持,当然要提出国家和人民认可的条件。 只要企业有宏图大志要施展,又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国家就应当全力支持,而不管它是不是国有企业,不能有亲子和养子的区别。个人倡议:国家应当把民营或私营企业的叫法,改为“社会企业”,和国有企业对应,不能歧视,因为二者同样是缴税,同样是吸纳就业,也同样要发展壮大,同样是中国国家和社会的支柱。

中国股市,股民多而散,股金广而小,中小股民占绝大多数。对中小股民保护不利的中国股市向来是牛市“一哄而起,一哄而散”,而大部分时间却是熊途漫漫。一来因上市公司避税做假账的老问题,股民都是投机性占主要成分,长线投资分不到几分红利。二来神秘的大户猎头翻云覆雨,割中小股民的肉简直易如反掌。买涨不买跌,是非专业股民的常态心理,猎头操弄涨价,然后割肉,猎头们的买入点和卖出点历来是中小股民的生死点。顺之则死,逆之则生。再加上不规范的内部老鼠仓行为和地下钱庄操做的外部热钱操盘,中国股市的成长可谓风雨飘摇。要想让中国股市健康成长并不难,消灭地下钱庄,消灭老鼠仓;对上市公司的帐目展开科学对比的审计,规范住大户们的资格和操作,让它们和小股民同时得到内幕信息。中国的股市健康了,长期投资者就会多起来,中小股民的胆子就壮了,中国股市就会随中国经济的成长而成长了。

从股市之外来说,股市有一个永远的对手,就是银行。中国股民上亿,每人平均十万就是十万亿。股市和银行都是资金的流动场所,股市的磁吸效应加大,无疑加剧了银行存款的萎缩,继之带来的是银行风险的加大。虽然四大商业银行都已经在境内外上市,但是如果国家不确定好股市和银行的黄金分割点,并随着经济成长而浮动,用政策来平衡协调二者关系,政策的制定就会因感性而发。解决好股市和银行的相互关系,让它们行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中国经济才能稳健地走向健康成长。这是股市健康的基本点,中国的股市,厘清了和银行的关系,再把老鼠仓和黑金热钱及假账等系列问题解决后,将是世界第一资本市场,这是无疑的,再加上香港和台北的股市联动,中国股市将逐步成为世界股市的主流,先期可以通过香港逐步让人民币稳健地走向世界,加上中国银行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带动,中国也就会逐步转化为世界下一个金融中心。这个金融中心不能如美国般贪婪无度导致结局崩溃,而是道法自然的,谁也挡不住,也将后无来者。

关于楼市,是真正的逆势上扬,不仅逆了市场之势,而且逆了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心理之势。美欧等所谓发达国家只有约50%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其它人买不起只能租房住。有人拿美欧日韩的房地产发展历程来预估中国的房地产趋势,我要大声斥责。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房地产政策和资本主义房地产政策有何本质区别?如果按照它们的路子走,我们还有何面目对老百姓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居才能乐业,房地产是其它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中国人,似乎应该静下心来深思熟虑,该施行什么样的房地产政策?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被房产商扒掉一层皮!也不能让所有买不起放得人都一辈子当房奴甚至房丝!那样中国人人生的价值还有几何?也不能让房地产的官商勾结再持续下去!诗圣杜甫留诗千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中国人“居者有其屋”,才是社会主义房地产政策的本质要求。

中国商品房的实用性早已被投资性代替,人民买房总在考虑所谓增值潜力的问题,这也是房产商回避高房价问题的唯一解释。国土资源部刚公布了个土地价格平均占商品房价格23%的比率,不知是怎么来的,楼房的建设成本,板楼:全国从小城市的六七百元每平米到大城市的一两千每平米,塔楼的建设成本最在1000-3000元每平米,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楼盘卖多少钱一平米?有的甚至10000-30000每平米!土地加规费加建设和销售成本,房地产的利润空间是多大?为什么房产商要拼死维护暴利时代的延续?经济适用房都卖给了谁?为什么大部分经济适用房在出租?为什么免费划拨土地的经济使用房买到6000-7000一平米?还经济适用吗?

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在于地方政府的角色转换,政商分开是当务之急,而不是老生常谈的政企分开的问题。政企分开是不可能的,只能制定规则加以限制和规范,而政商勾结才是房地产问题得不到老百姓认可的根源。政府强制征地,然后招标、拍卖、挂牌出售,高价的土地出让金都拿来干什么了?地方政府不公示,甚至讳莫如深。拆迁时,房产商给的补偿只是个拆迁户的旧房子钱,而土地钱已经交给了地方政府,不会再补偿第二份给拆迁户。拆迁户再去买新房子时,楼价是包含土地价格的,无形中,土地价值被地方政府抽走。拆迁户如何会满意?拆迁问题如何不激化冲突对立?拆迁矛盾为代表的房地产问题的矛盾已经上升到了人民内部矛盾的第一位。毕竟,住房是人生活的最基本保障,也是人民幸福的第一指数。房产商卖房用尽浑身解数,信口雌黄,已经成为社会上最无良阶级的代表。拉关系行贿,就可以买好地,就可以贷款,找建筑公司设计建设,找销售公司出售,自己就可以坐享其成。甚至还可以强加一个自己组织的物业公司在买房者的头上,业主分散而不统一,业主委员会的比率不到10%,甚至有的所谓“业委会”竟然是被开发商控制的,连业主的公共维修基金也不放过。业主委员会只是个功能单一的财产监护组织,不带有任何政治性,而地方政府却经常拿出行政干涉的手段压制或操弄,很少见到服务型的举动。物业公司的收费不透明恰恰是没有摆正服务主体的意识,有的甚至就像村委会一般。这样的现状,人民如何会满意?由于房地产的食物链过程中都有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参与,官商勾结行贿索贿的腐败问题已经是洞若观火的 “不潜”规则。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很多城市周边的农村已经实质上被城市化了,比如北京的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甚至周边的县区,把农村的乡村组织改为居民街道组织,土地由政府统一调配,给当地农民每户一至几套住房居住或出租,给每家一两个临街门市或办公楼出租来过活是很容易做到的,为什么?只要政府出面做企业型运作,招标设计、建设,这些村集体的土地有大部分可以用来搞房地产建设,给村民满足上述条件所用的成本土地占不到村土地的十分之一,剩下的土地可以用来建设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梯次配置,功能互补。老城区可以按照城市文化传统设计商品房的样式和层数来改造,愿意回迁者自己出房屋成本即可,多出来的房屋由政府面向社会出售。商业地块才能交给房产商使用,房产商是唯利是图的,只能让它们去挣富人的钱,不能让它们残忍的一个接一个扒中下层人民的皮。这样,政府可以得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人民买房的价格也就没有了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可能。国家和社会在土地问题上协调而统一的结合在了一起。经济适用房要设计合理,南方有很多城市设计的三居室面积不到80平米,而且功能很齐全合理,而在北方却只是个两居室的面积,设计能力低下也是现状之一。居住小区的体育设施应该着力加强,各种简易的球场,活动场,棋牌设施等需要大力加强,不然中国人回归“东亚病夫”的环境即将来到;社区医疗,超市,书店等网络也应配套齐全。让人民心服口服,幸福安康,安居乐业,必须是人民政府的最高目标。这也牵涉到一个黄金分割的问题,中国的土地是国家(城市)和集体所有(农村)的形式,然而目前征地的主体都是地方政府,如何合理的分配土地款?国家、地方政府,个人的分配比例是多少?不清楚,也没有任何地方政府公示过。国家是人民的,国家的土地归根到底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如何分割要摆清楚,说明白,这样,就不会再有房地产矛盾的激化了。施行“以房管人”的户籍政策,不怕冒充穷人的人来买经济适用房,也会很大程度上遏制犯罪。

要从根本上改观中国房地产的高价虚市的现状,就需要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企业型政府,与事业型政府的功能并重。政商分开才是政府的最大隐患,政企即使分开也是假的,藕断丝连,国企如何能与政府管理分开?规范运行即可。相对于社会转型来说,政府转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中国。社会主义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功能健全的社会。国家和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要理顺,这就是和谐社会的本质。打造企业型政府,让人民的住房和物业管理走上健康有序的道路,人民安居乐业;逐步理顺股市和银行,中国的经济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改造产业结构,以发扬中国创造为本,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变为消费拉动经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教育逐步公益化、全民化、保障化,中国人的消费将是空前的,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14亿人的消费将有可能比美日欧加起来还大,不用抗任何大旗,中国就是世界唯一的经济大国。

标签:中国   股市   国家   房地产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