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近海石油解禁-美国扼制战略的彻底失败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近海石油解禁-美国扼制战略的彻底失败

  

  

晃晃悠悠之间,国际期货油价达到了137.62美元之后,连续下跌,已经跌破130美元了,同时,美国总统施压议会,解除近海石油的开采。
至此,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的金融战略、能源战略、粮食战略的三大扼制战略(亦说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基本已经土崩瓦解了。
金融战略,在我国政府高瞻远瞩的应对、高屋建瓴的策划、采用釜底抽薪的策略,取得金融保卫战的胜利,赢得盆满钵平,归拢了进入我国股市的恶意资金,截留了进入我国股市的热钱。
粮食战略,西方国家谋划的“粮食欧佩克”还没有形成雏形,胡总在G8峰会出色的领袖风范,不卑不亢的意愿表达,左右逢源的外交辞令,再加上我国今年夏粮产量达到空前的余万吨,变相说明:中国人完全可以养活自己!
最后的石油战略,是美国当局输得最惨的,最终结果,不但导致美国民众节衣缩食的过日子、缩减驾车出游,并且致使美国政府不得不解除已经禁止了26年的近海石油开采。
那么,为什么美国政府要解禁近海石油的开采呢?
事实上,解禁近海石油开采,是美国政府为了抵消高油价,缓解国内矛盾,规避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事实上只是一种姿态,或者说是一种暗示,“油价太高了,该降降了,老大受不了了!”。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受不了了,为什么当初又拼命抬高邮价呢?”
问得好!这就是美国政府对我国发动能源战略的佐证;还记得“北极熊”是如何轰然倒下的吗?前苏联占领阿富汗,充分享受了阿富汗的石油资源之后,美国政府出面打压国际油价,致使每桶石油仅仅卖到2美元,如此低廉的油价,造成前苏联在阿富汗的石油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军事支出,给其国内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因此而引起前苏联国内经济危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萧条;最终经济垮塌,联邦解体。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在没有取得意料中的效果之后,最终铤而走险的采取了两败俱伤的能源战略;因为中国要发展,重中之重是能源的供应,如果能源的成本增加了,那么产品的成本提高了,等于变相减缓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脚步。
因此,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价格一路飙升,从2004年8月的每桶45美元,一路飘红至2008年的137.63美元,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价格涨了两倍以上。
至此,美国政府需要评估一下能源战略的成果了,首先是国内,美国每天需要进口原油1221万桶,扣除正常增长之外(正常值按照70美元/桶),美国政府每天需要多支出原油费用高达桶*67.62美元/桶=美元,每年就是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军费的60%,美国政府心疼了!再看看中国的反应和造成的影响,早在2008年年初,中国政府就宣布发现了几处大型油、气田;同时,与俄罗斯达成输送原油管道的协议,中国还在委内瑞拉、伊朗、伊拉克、非洲、以及周边国家获取了大量的石油开采权和石油交易,中国的成品油零售价分几次才上涨了约30%,而中国的CPI虽然有所提高,对社会局势根本没有造成什么影响,而GDP却向着中国政府的设想稳步增长;最技高一筹的是:中国政府利用高油价,在大量进口低价原油的同时,又大量出口成品油,利用美国政府搭设的高价平台,捞足了外汇,不但冲抵了油价高涨的亏损,反而有所盈利;因此,因为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攀高,中国政府每年多支出的费用,还不到美国政府支出的10%。
至此,美国政府终于明白了,自己给别人做嫁衣,此时想收手,又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为了拉高油价,美国政府投入了大笔资金,虽然说只是买空卖空,但是也是必须拿出真金白银作为诱饵的,因此,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自己解套的策略,来缓解高油价带来的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因此才有准备开发近海石油的说法;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抑制并降低油价,缓解国内矛盾,化解民怨,稳定经济。
所以说,美国政府的关于近海石油解禁,预示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扼制战略彻底失败了,他们即将面对的是强劲崛起的东方之龙!





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战争梅新育:限制战略资源出口是一国基本权利王中宇:“发展”VS“生存”—由山地问题引发的思考黑非洲的悲剧之尼日利亚——《能源战争》节选出租国心理——《能源战争》节选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国土中国资源市场化的结局:“稀土帝国”被外国掏空恩道尔:中美在非洲的石油冷战--达尔富尔?傻瓜,这是石油…文佳筠:不可能的美国梦恩道尔:今天60%的石油价格是市场投机的结果王中宇:“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前景江涌:石油价值异化暴露国际秩序危机
标签:美国   石油   政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