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何新:诺贝尔奖基金会的真正金主其实也是共济会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揭秘:诺贝尔奖基金会的真正金主其实也是共济会何新最近媒体的话题之一是诺贝尔奖。媒体宣传,公众被误导──都以为所谓诺贝尔奖是一位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用自己的遗产所设立的一项无关政治、客观公正、体现普世价值的科学文化的世界性大奖。殊不知,这个奖的背景来历其实非常复杂。诺贝尔基金会资金的,早已不是诺贝尔死后留下的区区遗产。其当今的多元金主都是欧美共济会的金融基金───主要是罗斯切而得金融家族。
1检索《维基百科》的词条”诺贝尔经济学奖“,人们会惊讶地读到以下这一段文字:“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般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银行经济学奖。此奖项并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朗纳·弗里施和荷兰人简·丁伯根共同获得。虽然经济学奖在1969年设立之后,成功整合进入了诺贝尔奖的评选体系里,但实际上根据诺贝尔奖的正式官方立场,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奖。诺贝尔后人对于瑞典国家银行的作法,也多所批评,认为这是经济学者企图提升地位和声誉的手段,其侄孙Peter Nobel更称有关奖项是占诺贝尔之名的布谷鸟。“
───原来,所谓”诺贝尔经济奖“并不是诺贝尔设立的,并且根据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官方立场:”经济学奖并不属于诺贝尔奖。“
2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33.10.21—1896.12.10),瑞典军火商。他在中国媒体的介绍中,常被描述为“大化学家”和“大发明家”。其实他没有发明过任何东西。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斯德哥尔摩,11岁时他与家人迁居俄国的圣彼得堡。他的父亲是一位化学工程师,接受了为俄罗斯海军研制“鱼雷”的工程。诺贝尔只读过小学,15岁起即参与父亲的军火研制。
诺贝尔发现,只要把传统的炸药硝化甘油和硅土之类的惰性吸收剂相混合,加工为爆炸物就可以制成便于携带运输的安全炸药。1867年,诺贝尔把这种混合配方注册专利,并命名为“代纳迈”(Dynamite),Dynamite来自希腊文的“力量”。这就是他的全部发明。
诺贝尔本人是一个成功的军火商人。但是诺贝尔只读过小学,文化很低,不懂科学,生平对于科学也并没有任何发明或贡献,他至今被人们记住的原因是他建立的“诺贝尔奖金”。
  

  阿尔伯特·诺贝尔于1896年去世,身后留下了遗嘱,即最初的五项诺贝尔奖。

  

  事实上,诺贝尔的遗嘱有好几个版本。1895年11月27日在法国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乐部上立下最后遗嘱,用其遗产中的3100万瑞典克朗成立一个基金会。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在自然科学领域、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有最重要或具有开创性发现的学者,不论男女,不论瑞典人和外国人,都有资格享受。

  

  在诺贝尔的这个遗嘱里,并没有提到设立文学奖和和平奖。诺贝尔奖也没有数学奖───因为他本人不懂数学,认为数学是玄想性的形而上学的,对人类意义不大。

  

  诺贝尔1896年逝世。诺贝尔没有子女,所以遗嘱的主要执行人是他生前的情妇、女秘书伯塔(Bertha Kinsky)女士。伯塔女士是德国共济会会员,在晚年对诺贝尔影响极大。她也是诺贝尔在金融证券投资上的合伙人,为他引进了罗斯切而得金融家族的合作伙伴。

  

  

  

  诺贝尔遗嘱将遗产委托斯德哥尔摩私人银行照管,并在巴黎瑞典俱乐部公证。

  

  诺贝尔死后,伯塔将诺贝尔留下的资产引入其他股东组建为诺贝尔基金会。最重要而必须注意的一点是:现在的诺贝尔基金并非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单一的诺贝尔遗产,而是吸纳了包括罗斯切尔得金融家族入股的众多合股人的资金。只是用诺贝尔的名义命名。

  

  

诺贝尔死后,由于诺贝尔的遗产数额大,遗嘱处理牵涉到许多合伙人的利益,瑞典的有关机构花了几年时间才分配清楚。与诺贝尔评奖有关的机构挪威议会、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瑞典文学院和皇家科学院分别于1897─1898年通过了遗嘱。这样,诺贝尔遗嘱才算正式确立。  

  

  

  1900年6月29日,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正式确定,这一天,也正是诺贝尔基金会正式成立的日子。

伯塔女士主持诺贝尔基金会工作。伯塔女士也是诺贝尔神话的主要制造者。  

  最初的诺贝尔奖金仅分为4份:

奖给在物理方面有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奖给在化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或新改进的人; 奖给在生理学或医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的人; 奖给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理想主义的倾向并有最优秀作品的人;  

  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诺贝尔奖第一次在瑞典皇家音乐学院颁发。从1902年起,诺贝尔奖每年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成为瑞典的国家奖。瑞典王室与德国共济会关系紧密。自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6世起,瑞典国王都是共济会会员。

  

  

  

  3

  

  英国共济会、瑞典共济会、德国共济会都是18世纪近代欧洲共济会的创始者。

  

  [注: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匠建筑师共济会,是1250年德科隆成立的第一个石匠总会所。这个会所最早使用圆规、矩尺作为石匠行会标志。15世纪末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各地石匠总会的集会上,正式颁布了石匠行会会徽。从此科隆和斯特拉斯堡石匠总会分管南北德国各地会所。这种共济会是真正的石匠建筑师的手工业者行会组织,与1716年以后英国的“精神石匠”共济会组织并不相同。]

  

  
18世纪德国共济会与苏格兰共济会合流,吸纳了贵族成员。冯·昆得伯爵(Karl Gotheif, Baron Von Hund und Alten-Grotkau 1722-1776)在1742年加入来自苏格兰的圣殿骑士团共济会组织。

  

  该组织主要成员来自被苏格兰驱逐出境的詹姆士党Jacobite贵族。据说昆得被一位红羽毛骑士发展入会,此人就是苏格兰共济总会会长爱格灵顿伯爵(Alexander Montgomerie, 10th Earl of Eglinton)。昆得加盟后引入了中世纪圣殿骑士团Templar Masonic Order 的绝对仪式体系。

  

  昆得宣称共济会是圣殿骑士团Knights Templar的继承者,在欧洲大陆引导各国共济会组织的建设。

  

  昆得于1751年在德国建立了圣殿骑士会所Templer Chapter。圣殿骑士体系很快传遍德国,很多上层贵族都加入了会社宣誓效忠,尤其普鲁士王国有很大影响力,最著名者如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 Friedrich der Groe。

  

  1777年瑞典共济总会会长Grand Lodge of Sweden与瑞典国王卡尔十三世Karl XIII在柏林建立了德国共济总会Mutterloge Zu den drei Weltkugeln,将具有玫瑰十字团传统的瑞典体系Swedish system共济会与德国共济会结合。

  

  德国诗人施罗德 Friedrich Ludwig Schrder是德国共济会的重要改革者,他依照英国共济会宪法重建德国共济会体系,并说服歌德和魏玛公爵奥古斯杜Karl August采用他的体系。

  

  1782年6月16日至7月 16日在威斯巴登Wilhelmsbad召开的共济会大会上,德国共济会宣布与圣殿骑士团分道扬镳。此后德国的圣殿骑士共济会便让位给比较世俗化的近代共济会。


41904─1905年伯塔女士提议补充设立诺贝尔和平奖金,该奖由挪威国会组织评选,奖给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废除使用武力作出贡献的人。她本人于1905年作为第一人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由上述可见,“诺贝尔奖金”和诺贝尔本人的生活一样复杂,实际是欧洲王室、贵族、银行家们的一面旗帜。

  

  瑞典中央银行(瑞典语:Sveriges Riksbank、Riksbanken),又名瑞典国家银行、瑞典银行,始创于1668年,是瑞典的中央银行,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中央银行。

  

  在1968年成立三百周年时,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央行出资设立了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即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银行”是瑞典的股权并不是瑞典人拥有,也不是由瑞典国家拥有,而是由“国际出资人”拥有。

  

  [瑞典中央银行的前身为约翰·帕姆斯特鲁奇于1656年成立的斯德哥尔摩银行(Stockholms Banco),为瑞典第一间银行。斯德哥尔摩银行是私人银行,发行了欧洲第一批钞票,但由于公众对这批钞票缺乏信心,银行于1664年倒闭。

  

  4年后,瑞典国会成立国会银行(Riksens Stnders Bank),直接由国会规管。国会银行资助了瑞典对外用兵,如斯科讷战争和大北方战争。1701年,银行发行名为transportsedlar的票据,即现代钞票的前身。

  

  1866年,瑞典议会取代旧有国会,国会银行改为现名。1873年,瑞典加入斯堪的纳维亚货币联盟,实行金本位,并开始发行瑞典克朗。1897年,《国家银行法案》(Riksbankslagen)通过,国家银行成为瑞典的中央银行,享有独家发行钞票的权利。]

  

  

  

  

  奖牌

  

  分类

  

  特点

  

  

  

  物理学

  

  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化学

  

  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生理学或医学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负责颁发

  

  

  

  文学

  

  瑞典学院负责颁发

  

  

  

  和平

  

  挪威议会的诺贝尔和平委员会负责颁发

  

  

  

  经济学

  

  1968年瑞典银行在其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增设了“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由这家银行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尔基金会统一使用。该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同时诺贝尔基金会不再接受其他无关诺贝尔遗愿的奖项,试图与诺贝尔基金会做出连结的提案。

  诺贝尔奖大量被授予了犹太裔学者,超过10人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比如:1927年的亨利·伯格森(法国)、1966年的阿格农(以色列)、1958年的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苏联)、1966年的奈莉·萨克斯(德国)、1969年的萨缪尔·贝克特(法国)、1976年的索尔·贝娄(美国)、1978年的艾萨克·布什维斯·辛格(美国)、1981年的埃利亚斯·卡内蒂(英国)、1987年的凯瑟夫·布罗茨基(美国)、1991年的内丁·戈迪默(南非)、2002年的凯尔泰斯·伊姆雷(匈牙利)……



愚蠢的中国主流精英是多么渴望西方化,对西方主流文化的每一个名堂趋之若骛,却很少追本溯源,问个为什么,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是多么复杂。

6  

  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方式:

  

  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让钱生钱,这样才能保证诺贝尔奖的金额。管钱是很累的,如何让钱生钱而又不致造成损失,这让基金会很伤脑筋。根据1901年瑞典国王批准通过的评奖规则,这笔基金应投资在“安全的证券”上。对“安全的证券”,当时人们将其理解为“国债与贷款”,也就是以固定的财产作抵押,中央或地方政府作担保,能支付固定利息的国债或贷款。那时有许多国债都以黄金来支付利息。股票市场则碰都不能碰,因为它风险太大,弄得不好会“血本无归”。

  

  1946年瑞典国会同意基金会享受免税待遇。美国国会于1952年也立法通过,诺贝尔基金会在美国的投资活动享受免税待遇。

  

  1953年,瑞典政府允许基金会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20世纪60、70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计,诺贝尔奖金数额增加了许多。80年代,股市增长迅速,基金会的资产不断增值,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1987年基金会将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后来,基金会将持有的公司股票全部出售,于是大大发了一笔。

  

  2000年1月1日,基金会的投资规则有了新的改进,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颁奖,而不像过去那样,用来发奖金的钱只能来自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这意味着基金会可将更高比例的资产用来投资股票,以获得更高的回和更高的奖金数额。现在,诺贝尔基金已增长到40亿瑞典克朗。

  

  

  

  由于诺贝尔基金会理财有方,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设于1985年的日本两项大奖“日本奖”和“京都奖”,以奖金数额论,与诺贝尔奖属一个档次。他们就是根据诺奖的模式设立和操作的。为此,他们还为诺贝尔基金会捐了巨额的资金。

  

  1985年4月20日,日本科学技术基金在举行首届颁奖仪式后,为瑞典诺贝尔基金会设立一项特别奖,奖金为4500万日元,以“认可诺贝尔基金会自1901年以来在促进科学与国际理解上所起的作用”。

  

  1985年11月10日,京都的INAM0RI基金会将首届“京都奖”颁给了诺贝尔基金会,以“按照诺贝尔奖的精神推动科学、技术和艺术发展”。另外,瑞士的巴尔赞(BALZAN)基金会,也将其设立的首届大奖,约100万瑞士克朗奖给诺贝尔基金会,恭贺诺奖成功运作60年。

相关文章 诺奖的笑柄刘晓波问题的多元思考刘晓波代表战争而非和平“意识形态冷战”的揭幕李振城:从诺贝尔和平奖看政治挂帅美华:诺奖颁后反差--央企提供挪威最先进设备美国则制裁菲律宾《新殖民地周》记者“蓝方戏”采访炸药奖得主诺贝尔奖不是帮助穷人的奖美华:北京宜反制诺奖典礼“变卦”的韩国哥伦比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和平期货与和平现货--美国同“诺委会”如何一唱一和资改派整治一枝清荷等爱国青年目的是为刘殖民复仇
标签:诺贝尔   瑞典   基金会   银行   德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