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理解了“叶公”们

2025-02-13 文摘 评论 阅读

我理解了“叶公”们  

梁 新  

2011年是世界的多事之秋,也是令中国的某些精英包括经济学界精英和文化精英比较尴尬的一年,如果说年初发生的“阿拉伯之春”尚有指鹿为马的空间的话,那么后来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一系列事情,还真的让他们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年初,面对某些精英对某些事情的沉默,我感到不解,写了一篇文章《现代版的叶公好龙》,批评某些“叶公”遇到真正的“龙”的时候不应该掉头就跑。而后来,尤其是经过与一些杂文界的朋友不断的交流、商榷以后,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了他们,因此,这次遇到类似的事件以后,我对他们的沉默表示了理解的态度,原因在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喜欢的不是真正的龙,而是披着龙皮的其它东西;而另外一部分人压根没想到他们心目中的“真龙”竟然会是这么个样子,于是在“真龙”出现的时候都跑掉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在我们的文化“精英”中,有两种人,第一种人是肩负着某些势力赋予的某种特殊使命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利用一切机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造谣惑众、蛊惑人心,以达到在中国实现由外国敌对势力主导的改朝换代的目的。而另外一种人则主要是认识问题,加上或者由于历史的恩怨,某些外部势力的矛头所向与他怨气同向;或者由于一直对某种社会制度有着近乎盲目的崇拜,达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或者与上面两种情况都不沾边,只是因为看不清楚某些问题的实质。但是他们与第一种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对于某种制度的崇拜完全是因为认为那种制度很完美无缺,想让中国变成那样也是出于让国家进步的良好愿望;他们在国内进行的即使是过火和不当的批评,也是出于良知,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的原因。  

而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也让他们非常尴尬:  

号称“全球新闻自由第一,民主度全球排名第二”的冰岛的国家破产和全民公投拒绝偿还所欠世界债务。  

紧接着的是同样属于西方国家的希腊出现的危机。  

紧接着是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制度的中东国家出现危机。  

然后经济危机从希腊、爱尔兰向葡萄牙、西班牙和欧元区第三经济体意大利蔓延。  

挪威发生由本土人士(同一种族,同一宗教,同一文化)极端仇视伊斯兰的极右翼分子发动的针对自己国民的恐怖袭击。  

英国爆出席卷政客、警方、媒体的“窃听门”丑闻。  

比利时选举争议导致的无政府状态已经超过一年,国家正在走向解体。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为了提高债务上限而殊死角逐到最后一刻。  

标准普尔有史以来第一次将美国国债降级,全球股市大跌,两周内竟然导致7万亿美元化为乌有。  

在标准普尔调低美债信评等级的第二天,伦敦发生骚乱,然后席卷英国多个城市……  

(上述材料选自 黎阳 先生的文章)  

而几乎是与上述事件同时,以色列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已经持续1个月,并从特拉维夫蔓延到十多个城市。最多一天,770万以色列人中就有30万走上街头。直到13日,仍有七八万人参与示威。  

本来2008年美国人闹起的金融危机已经让国内那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在忽悠人们的时候底气减弱,而这段时间发生在西方国家内的多米诺骨牌似的经济危机则是对他们的一个又一个的耳光。  

某些文化精英对发生在一些非西方势力范围的国家的骚乱兴高采烈。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以为全球性颜色革命爆发的时机已经来临,他们即将大功告成,完成自己的“伟大历史使命”,就如同当年国民党残余势力看到朝鲜战争打响就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一样。他们以外的一些尚有良知的文化精英则是从非西方势力范围的国家的骚乱中印证了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谁知道这世界实在是变的太快,他们没想到竟然在西方国家中流行起“经济瘟疫”,没想到他们心目中的天堂美国也打算赖帐,没想到在美国的小跟班,民主世界的副首领英国也会发生类似“阿拉伯之春”的“伦敦之夏”,没想到英国的媒体也会做那些窃听之类的鼠窃狗偷的丑事,没想到作为曾经对中国和埃及等国限制和管理网络一直进行批判的西方国家之一的英国也会打算“断网”,没想到前不久还在温总理访英的时候,曾经无礼地对中国指手划脚的卡梅伦会被西方的主流媒体称为“新独裁者”,也没想到他们在平定骚乱的时候会说出“绝不会让虚伪的人权挡道”的语言,没想到美国的信用也会被降级,没想到美国的两个最亲密的伙伴英国和以色列会同时发生内乱。这些让他们如同在歇斯底里高喊的时候突然喉咙里卡进了一条鱼刺,让他们说不出话来。  

这是因为他们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  

如果他们表态支持英国政府“断网”和平乱,则说明并非任何与政府对抗的行为都是正义的,等于承认抽象的“人权”不但“高于”不了主权,就连地方的行政权也高不过,若表示支持就不好跟着西方的指挥棒对本国某些地方平定骚乱的行动说三道四。  

若反对英国政府的“断网”和平乱,岂不是承认作为美国的小跟班和欧盟的首领之一,――所谓“普世价值”的积极鼓吹者也有错吗?那么他们所鼓吹的东西的绝对正确性又从何说起呢?  

既然不好说,说不好,就干脆不说好,于是就选择了沉默。  

即使如此,他们中的某些人的沉默还是得到了我的理解。  

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面前人们的态度也有高下之分,即使是属于别有用心的那部分人中的“叶公”的,如果能够愿赌服输,在事实面前暂时闭嘴,暂停摇唇鼓舌的忽悠,都算一种善良,相比于那种事实摆在面前还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地为之百般狡辩的无耻之徒,他们还是有可敬之处的。至于那些虽然盲目崇拜某种制度但是没有私心,虽然常常进行某种不当和过火的批判却没有恶意的“叶公”,就更加不用说了,正所谓“知耻近乎勇”,说明这些人心目中还有“羞耻”两个字,还没有堕落到厚颜无耻的地步。无论从做人的品德还是从辩论的辩德方面来说,没有胡搅蛮缠都是值得  

尊敬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地向他们道一声:“你好,叶公”!  

  

  

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42890454

标签:他们   某些   没想到   发生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