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总统大选与它的美式民主尝试
伊朗的总统大选与它的美式民主尝试
胡显达
伊朗是一个传统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它的这次总统大选之所以受到了世人的关注,是因为它从中掺进了不少美式民主的成分或美式选举的招法。通过竞选宣传、造势拉票、电视辩论、群众集会等美式选举招法,它让保守派的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与广告牌的领军人物前总理穆萨维之间的总统竞选充满了极强的观赏性和火药味。
一、总统职位的归属最终决定于伊朗的民众,有没有美式民主的味道
从内贾德、穆萨维、雷扎伊、卡鲁比这四个参选人的政治对决中可以看出,伊朗的这次总统大选已基本上把政教合一的伊朗带进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民主航道,而不再是一个传统保守、政治落后的伊斯兰国家。这次大选既不是政治上的做秀,也不是虚假的把民众排斥在政治角斗场外的伪民主。不管怎么说,伊朗的民众只要在这次总统大选中投了票,就毫无疑义地进行了一次直接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管理的真实体验,真实地过了一把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瘾”。尽管它们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能发挥出七千万分之一的作用;但它们联合起来的组织力量和集体行动,却能真实地决定这次总统职位的归属和内贾德的去留。它们通过总统的选任把自己的政治诉求传达上去,并交由自己选任出来的总统整合、集成为政府的决策和政策。这实际上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民众对国家管理事务的一种有序参与,以及民众自己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行使。
也许有人会怀疑笔者的这种论断,而固执地认为一个政治文明上落后于我们的伊朗,怎可能在自己的民主尝试中把总统的选任直接交给自己的民众来决定呢?这种固执的论据似乎是在伊朗的政治构架中,总统只是行政机构的长官,主要负责国家日常事务的管理;最高领袖哈姆内伊作为政策的最后制定者,才是伊朗的最高领导人,主导着总统职位的归属意向。
但事实远不是如此。据 2009年6月13日 的《中国新闻网》或凤凰资讯《国际》专栏文章披露,伊朗的“最高领袖也并非完全不受限制。他身后还有一个行动相当隐秘的监督机构——专家会议,由86名伊斯兰神职人员组成,按照宪法有权选举、监督,甚至罢免最高领袖。这些成员均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任期8年。……在这种错综复杂而又相互制衡的体制里,伊朗的《每日政治》主编皮里阿里告诉《国际先驱导》,最高领袖从总体上会确认出总统应具备的条件,使民众从中获得指导,但最终决定一位总统去留的仍是伊朗的民众。”
这样看来,伊朗的总统应该是确凿无疑地由自己的民众直接选举出来的,通过自己的投票决定总统职位的归属,通过自己的投票有序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从而体现出现代民主的真谛来,即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和代议制民主的运作真正地“当家作主”起来。
二、美式选举在伊朗总统大选中的引进和运作
不仅如此,伊朗的这次总统大选也还从它的竞选宣传、造势拉票、电视辩论等招法的运作上,极为酷似异己的美式民主。在竞选宣传和造势拉票上,伊朗的这次总统大选极力地模仿了美式选举。不仅搞起了分发传单、张贴海、群众集会之类的街头政治,也还首次引进了面对面的直接电视辩论,以及依靠夫人造势拉票的竞选招法。在候选人的政治对决和电视辩论中,不仅允许公开发表不同的政见、对立的观点,也还允许相互的攻击和尖锐的批评,以代表和传达不同族群、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政治诉求和利益纷争,就像美国的历届总统大选曾经做过的那样。
在电视辩论的引进上,这次伊朗的总统大选与美式选举也极为接近。按照规则,电视辩论的程序共分两大部分,首先是两位候选人内贾德和穆萨维轮流发表10分钟讲话,阐述各自的政策主张,然后进入自由辩论阶段。
现把这次内贾德和穆萨维电视辩论中的精彩辩词摘要如下:
内贾德抨击前总统。针对穆萨维对政府经济政策的批评,内贾德说道,“高通胀、高失业率等问题,不是本届政府执政期间出现的,以往各届政府的经济问题更加严重,难道他们交给我的是一个花园,而我把它变成了废墟了。”
穆萨维:要冷静治国。穆萨维批评内贾德政府的对外政策,造成了伊朗与各国关系的紧张,损害了伊朗的民族利益。他认为,伊朗在参与国际事务上,应该实事求是,不要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穆萨维认为,治理国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冒险、争强好胜、好表演、不守法律。另一种是沉着冷静、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公正。穆萨维还批评内贾德发表否定纳粹大屠杀等反以言论,结果使伊朗总统颜面尽失。
然而,如果从允许候选人传达不同的政见,允许候选人进行相互的尖锐批评,允许候选人在街头政治中搞自己的群众集会、公开演讲、造势拉票等方面上看,政教合一的伊朗确已迈进了国际主流民主的航道。它们对美式民主的尝试,对美式选举的模仿,应该说已让它的民众品尝到了美式民主的味道.
三、一点启迪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面对西方世界的压力和敌意,伊朗并没有祭出自己独特的“国情论”来拒斥美式民主的尝试和美式选举的借鉴,这应该是伊朗民众的福气。因为它们已走出了以往“君权神授”的泥潭,而驶进了“君权民授”的正道。使它们的民众有机会通过总统选举有序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
2009年6月3日 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
相关文章 乔姆斯基:关于伊朗威胁论美国CNN名嘴拉里•金为何“语塞”?--霸权主义逻辑终将彻底失语美国中东战略大转身--石油即将暴涨警:美伊年内将战,全世界将迎来大通胀清真寺与霍梅尼革命及其影响:伊朗核问题新解西班牙《起义》:中国令人愕然地支持对伊朗的制裁不能只盯着经济贸易--从中国同意制裁伊朗说起安理会对伊1929号决议案将使伊朗“坐以待毙”美国推动联合国制裁伊朗的背后玄机?制裁伊朗是西亚外交战略的大臭棋卡斯特罗看天安舰问题和伊朗核问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