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操纵美国经济?
高盛操纵美国经济?
:英国《金融时》约翰•加普(John Gapper) 2008-09-26
许多人习惯于认为,是高盛(Goldman Sachs)在操纵着美国经济。现在我们知道,事实的确如此。
周二上午,前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现任美国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就购入7000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的计划向国会(Congress)作证。他希望尽快“兜起”这些资产——同时尽可能少受干预,而具体方式尚待确定。
周二晚间,高盛宣布,传奇投资者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以购买优先股的形式向高盛注资50亿美元,而其后高盛将配售价值50亿美元的普通股。对于那些已倒在路旁、或在海外寻求资金的投行业竞争对手而言,这表明了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保尔森对危机冲击下经济的管理方式——尽管投行在打击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及高盛融资的壮举都十分典型。高盛合伙人不仅要比普通的华尔街佼佼者更为精明,还经常现身“公共服务领域”,操纵着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
他们非常擅长于先给自己赚钱,再利用金融家的经历换取政治掮客的身份。即便在一场由华尔街引发的危机中,由保尔森担任美国财政部长,而非保罗•奥尼尔(Paul O'Neill)或保尔森前任约翰•斯诺(John Snow),也让人感觉更安全。保尔森的秃脑袋和举止都谨小慎微,但他可并非涉世不深。
然而,这场华尔街动荡,使高盛在公众面前与私下的两副面孔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令人不安地摆上了台面。保尔森坚称,在目前的职位上,他只关心“美国纳税人”,然而高盛却是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Fed)近期干预行动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即便你像我一样承认,保尔森是一个讲原则的人,竭尽所能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这种情况仍令人感到困惑。
与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或史蒂芬•弗里德曼(Steve Friedman)相比,保尔森的处境更为尴尬。前两位也曾是高盛掌门人,后来分别成为美国财政部长和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同样还有高盛前联席首席执行官、现任新泽西州州长乔恩•柯赛(Jon Corzine),以及高盛前合伙人、目前担任意大利央行(Bank of Italy)行长的马里奥•德拉基(Mario Draghi)。
如果高盛遭受信贷危机的打击再大那么一点点,保尔森也不至于如此尴尬。但相反,高盛摆脱了困境,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一道成为最后幸存的两家大型投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保护它们及其它机构免遭卖空,而美联储使它们成为经营全面业务的银行。
华尔街眼下广遭斥责,但就连华尔街也对高盛极为不满。美联储听任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闭,该公司前雇员抱怨保尔森与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直到上周才拿出7000亿美元的救命钱。就好象只有当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陷入困境时,他们才真正出手。
目前,如果保尔森7000亿美元的基金获得国会批准,高盛可能会大赚一笔,这让情况更为复杂。与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等竞争对手不同,高盛大幅削减其次级抵押贷款及不动产风险敞口,在其1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上,仅有280亿美元的非流动性资产,而其中只有17亿美元次贷相关资产。
如果高盛转头将这些产品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前老板,而从中获利,将颇有些赚头。不过没必要做得如此露骨:即便保尔森的基金购入类似资产,高盛仍能提高自己的账面价值。另外,它已在考虑动用巴菲特的慷慨厚礼买进更多的问题证券。
当然,我们不能指责高盛比其它投行更好地渡过了华尔街危机。它没有那么灾难性地参与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上的高杠杆率赌博。高盛对信贷动荡进行了对冲,并迅速降低损失,而不是寄希望于市场能够回转。
然而,高盛得到了当局的援手,并将获得另一种帮助,而政府却任凭(我是这样认为)雷曼倒闭,贝尔斯登的股东几乎血本无归。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是否会坐视高盛步其后尘,令其合伙人蒙受损失呢?我对此感到怀疑。
事实上,高盛1869年起家,当时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商业票据经纪公司,费尽艰辛才进入了金融和政治权力中心。该公司说服政客和监管机构相信:凡是有利于高盛的,同样也有利于美国经济,由此成为了当代的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那么多高盛的高管变身为政府官员也无妨。他们无疑怀着最美好的意愿来到华盛顿,但同时也带去了高盛的世界观。贝尔斯登“与市场‘关联过密',不能任其倒闭”,而高盛在华尔街和华盛顿的根基则要深得多。
大多数时候,这种瓜葛并没有害处。高盛合伙人往往都是聪明、勤奋的人。我也认同高盛有关自由市场和全球化益处的观点,以及资金充裕的机构和个人应利用其影响力和资金推动慈善事业,并提高政府执政水平的信念。
但眼下,华尔街卷入了一场流动性和信誉危机。保尔森作为出身高盛的最近一位财政部长,将于明年1月份到任。下一任美国总统应该从别处招募他的继任者。
相关文章 高盛最后的疯狂高盛“道德黑幕”震动美国欧债危机蔓延背后再现高盛“魔影”欧洲新主人就叫高盛金融资本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美国高盛财团“欺诈门”谈起高盛:欧洲的新主人郑若麟:金融资本“高盛嫡系”已渗透欧洲?河清:欧洲的“高盛政府”---全世界都为国际私人银行家买单海啸后的希望:高盛必将在三年左右倒闭高盛涉嫌欺诈国内企业真相忽悠是企业巨亏主因双面高盛“三屠”我国资本市场叶檀:向国际投行泄密就是出卖同胞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