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三十年后的思想再认识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王军学的小博 > 日志 > 思想随笔
2007-12-24 | 三十年后的思想再

  

  
(请管理员手下留情,本文仅是博主学术讨论之用,与政治无关,拙文在有关正规网站与朋友交流了)

  

  序:那场大革命已过去三十年了,三十年后回首往事,如果脱离了个人恩怨,或许可以看出另一层意思。

  

   前几天,办公室一位出身农村的年轻大学生问我WG中的五七干校是什么。他问,五七干校就是劳改吧?我笑道,那是胡说。我告诉他,当年家父也进过干校劳动,大家都去的,就是毛主席的女儿也到五七干校劳动过。我说,当干部时间长了,与群众同劳动一段时间没什么不好,把劳动当作劳改,那你们村子的人包括你父母是不是世世代代都在劳改,而且一直“劳改”到现在?当然,并不是说五七干校没缺点,如有的“待审查”的干部也放在里面,而且一放就是若干年,这就有点过分。不过,总而言之,五七干校不是宣传的那个样子。

  

   经过主流三十年不断宣传,新一代人对WG的理解几乎都是变了形的,笔者作为经历过WG的人,自身的体会与宣传上当然不是一个样子,那个关于“五七干校”的问话就是一例,这个问话不禁又令我想起“文革是什么”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站在今天这个角度,WG结束三十年后再看WG,看法自然是不一样的,而社会上对文革进行不止的重新议论探讨,这与三十年前“全国人民”一致“声讨”的情况大相径庭。

  

   文革,拥护它人的说它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反对文革的人说它是前所未有的浩劫,泾渭分明。站在历史角度看,这种针锋相对并不奇怪,当年清政府称孙中山的革命党为乱党,国民党称共产党为共匪。凡是革命,都会有持两种不同态度的人。

  

   持平而论,文革中受冲击集中在社会上层,就是现在人们说的“精英”。首先冲击到“士大夫”阶层,主要就是文化艺术领域方面的知名人士“社会贤达”;随后是社会管理领导阶层,就是带“长”字的,下到科长局长、厂长书记,上到市长省长、直至刘邓这样的大人物。按当时的话讲是“资产阶级反*动权威”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冲击的形式就是“造反”,口号是造反有理,而且是在最高领袖亲自号召下的造*反,这就是它的“特色”。

  

   由本朝“皇帝”率先号召本朝社会草民造反,批判并**本朝士大夫阶层及官僚社会上层,置社会乾坤于倒悬,将社会秩序打乱重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自古以来,官贵民贱,上智下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些在历朝历代都是天经地义的,正如现在某些人眼中的只准工人下G、不准工人抗Y,只许开发商征D、不许老百姓上*等等也是天经地义的一样。这些都是歪理,这些歪理的本质过去现在都是相同的,一脉相承。文革,恰恰颠倒了这个天条。文革中,社会底层人人都可以造反,坐上层人士的象牙床,令一切斯文扫地,一切的一切只要“群众”看不上眼,只要“群众”气不顺,统统可以打倒在地,并踏上一只大脚。当然也有前提条件——公有制基础不能反,维护这个公有制的最高统帅不能反。

  

   文革造反,天下大乱,刀光剑影,冤假错案,乱则乱矣,却不见歹徒大白天公开抢劫,银行也不装防盗门不装防弹玻璃——因为从未见过有人抢银行。也不只这些。虽然当今主流媒体不断宣传文革中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那时却不见物价上涨,也没有工厂破产工人下岗,物质虽不丰富,但也很少有什么人多吃多占……真是奇哉怪哉。现在敢试试吗?也许,这就是无产阶级造反,这就是马克思所言“革命是无产阶级的盛大节日。”

  

   文革被总设计师定性为“动乱”、“灾难”并由帮闲文人将文革从头黑到尾,已宣传鼓噪了三十年,斩钉截铁“动乱”就是文革的主旨,而且这种定论就是铁板上钉钉了。但是翻开文革时期的中央文件,文革主旨并不是这样。就拿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及中共八届十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来说,任何识字的人都可以看见文件白底黑字写的是:“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十六条”第一条);中央文件明确要求“必须严格区别各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文斗,不用武斗。”这些文件清楚地表明,文革的目的是防止修正主义上台,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这些文件都是毛主席亲参与手制定的,这里面的精神才是毛主席搞文革的本意。那么显然种种被文革反对者诟病的那些现象事实均不符合文革纲领的要求,不符合毛主席搞文革的本意。

  

   比如,马思聪,杰出音乐家,爱国民主人士,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新中国,文革初期他本人也贴出大字,表示欢迎同学提意见。但当时的红卫兵对他本人批斗对其进行了严重的人身侮辱,马思聪后来逃离中国大陆。这一类事情在文革初期多有发生。但是,这显然不符合文革纲领的要求,不符合毛主席的本意。

  

   再如,在我从小生长的部队院校大院中,那些原为国民革命军队伍系列,后也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的众多知名人士,文革初期全部被“横扫”一遍,统统经历了抄家批斗这样的事,抄家者与被抄家者中都有我小时候的同学朋友。这的确是令人感到可悲的。但是,这显然不符合文革纲领的要求,不符合毛主席的本意。

  

   还有,我一位同学的父亲,身为共和国海军中将,文革中因“叛徒”嫌疑自杀。我的另一位小时候的好友刘先生,其父为军事学院防化系主任,解放前曾是我党地下工,在文革被人指控“有历史问题”,运动中被查了个一溜够。为什么会这样的确令人不解。但是,这显然不符合文革纲领的要求,不符合毛主席的本意。

  

   文革确实一度将大批领导层中的好人打倒,将许多革命的同盟者推到了反面,亵渎了革命。但是,这显然不符合文革纲领的要求,不符合毛主席的本意。

  

   尽管如此,这些后来都成了“总设计师”及帮闲文人们全面复*辟时牢牢抓住的有力口实。并且有意不提上述文革纲领性内容,一口咬定文革就是为了迫害知识分子,迫害干部。

  

   既然上述情况都不是文革纲领的要求,不是毛主席当年搞文革的真正本意,那么个中原因就不是人们喜爱挂在嘴上的“那是一个荒唐的年代”这么简单。

  

  
复制此地址

  

  评论
应该辨证地、实事求是地看待。
圣诞快乐!

  

  发布者 野坡小筑 ()
2007-12-24 20:56

  

  
--------------------------------------------------------------------------------

  

  我没有亲身经历,无法判断是与非。感觉你还是比较客观的评论WG。

  

  发布者 浮尘 ()
2007-12-25 15:12

  

  
--------------------------------------------------------------------------------

  

  浮尘 在上文中提到:
我没有亲身经历,无法判断是与非。感觉你还是比较客观的评论WG。

  

  跳出个人的伤痛,以历史的角度瞻前顾后,会是另一种看法.

  

  发布者 王军学的小博 ()
2007-12-25 23:36

  

  
--------------------------------------------------------------------------------

  

  同感!

  

  发布者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
2007-12-25 23:45

  

  
--------------------------------------------------------------------------------

  

  

  

  发布者 浅吟低唱 ()
2007-12-26 00:51
王军学的小博 > 日志 > 思想随笔
2007-12-25 | 三十年后的思想再认识(下)

  

  
认识就像一本书,是逐页积累形成的

  

  To carry the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through to the end ...

  

  (请尊敬的管理员高抬贵手,本文为博主学术探讨之用,已在严肃正规的网站上与网友交流)

  

   文革结束后的这三十年中,主流们在意识形态上极力将文革描述成一个妖怪,所有的内容都按官方的需要进行了有选择的编撰,十年文革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是动乱就是迫害,天天如此,没一天舒心日子,并且影响到下一代,这不是我体验过的文革。文革中有批斗,有冤假错案,亲眼见过两派之间的打、砸,见过军队镇压造反派,家父也曾被人贴过大字,(这些将在今后的回忆中逐步写出来)但也有令人怀念深受教育的往事——文革时间,我当兵时曾数九寒天参加助民劳动,到山区修梯田,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天黑返回驻地,帮助生产队开辟了大量的农田;我们野营时访贫问苦,了解社会,目睹了山区大队书记带领百姓修水电站,深受群众的爱戴;当年驻扎在山村时曾生病在床,房东送来了煮好的鸡蛋,这种温馨的感觉至今不忘。复员后进了工厂,在工厂加班加点,不计酬地劳动,大搞劳动竞赛,工厂搞技术革新时不分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大家共同出力,机关干部在厂长书记带领下到货运站装车,干部出差不买卧铺车票,为的是给工厂省钱……我复员后进入的那家工厂建于文革期间,白手起家,是贯彻了工人、干部及知识份子三结合的路子搞起来的,是市上的“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给国家做出了贡献。那时企业只知为国家做贡献,不知给本厂多搞点什么福利之类,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我回厂拜访老书记,他告诉我,这个厂子的效益已进入省上前三名,他还说,文化大革命时我们真老实,上缴了那么多利润……我也就是在那个工厂工作时补习了大量的数理知识,读了大量的经典名作,使人至今仍在受益。

  

   官方三十年来对文革的定性描述当然是站不住脚的。这些年,一些严肃的有识之士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研究编写了比较完整的更接近事实的文革史,对文革的起因、过程、意义、经验教训及诸多历史事件等等进行了科学严肃的探讨,为科学社会主义丰富了内容,为后代做了一件好事,令人尊敬。文革结束后,时代经历了三十年的变迁,活生生的事实有力地佐证了文革理论纲领的预测,这就是文革研究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文革之所以到今天仍为数不清的人所争论不休的现实源泉。

  

   显然,如果当初不搞社会主义,则不用搞文革;如果当初就搞资本主义,只要按剥削有功的理论搞下去,继续将工农视若草芥、穷人视若蝼蚁,走当年国民政府的老路子,保持一盘散少,当然也不用搞文革。所以,正是因为毛主席不愿这样的情况再发生,所以搞了文革!因此,简单地将文革说成为“那是一个荒唐的年代”,就其思想方法来说就是以个别当作一般,以现象当作本质,是欠深入的。

  

   文革中冤案,抄家,派性武斗等等这些与文革纲领不符的现象发生,有其社会历史背景。

  

   在文革中,体制内的阻力,群众组织自身的缺陷,特别是文革主流政策谋略水平不足犯下致命的错误,加之文革理论本身的不完备,使文革在进程中离预想差之很远。

  

   运动初期,某些权力阶层有意或无意地将文革的目标进行了转移,比如,置“将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一要求于不顾,将目标转移到党外,将“黑五类”列为打击对象,“血统论”流行一时,当年发生的抄家打人批斗文人等等主要发生在这一时期。还有些地方将工人农民调入城市对付学生,造成人员伤亡,也属于这种情况。特别严重的有北京大兴县发生残害“黑五类”的事件,源于当地村社负责人害怕引火烧身,有意制造事端,此事震动了中央。大兴县的事件虽然在文革中属个案,但影响恶劣。

  

   文革搞的是群众运动,前期虽然有所不足,但还是可以控制的,但到后期在某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派性斗争,有的地方发展成武斗,而且持续多年,令运动完全走了样。一方面武斗人为故意挑斗所致(这已不断在文革研究中显露),也是群众运动自身的不足所致。群众运动并非天生正确,基层中的群众组织如果没有正确的核心起领导作用,则运动随时都可能走向预定的反面,则会产生民粹。文革后期产生的派性斗争,为“全面否定”提供了充足的口实。

  

   文革时期政治斗争风云诡谲,要求以中央文革小组为首的主流派们具有高超的政策策略水平,而文革主流在政策策略上犯了极大的错误,他们将战争年代中的激烈的阶级斗争照搬到文革中,倚仗领袖威望,乱打乱杀,横扫一大片、打倒一大片,将许多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将好人推向对立面,明显的左倾,在传统的领导阶层中不得人心。特别是在“夺权”后,主流们为权利而内讧,自我消耗政治实力,最终爆发林彪事件,事件的发展使主流在政治上层失去了基础,也使下层产生迷茫,造成基层中原有的为数众多基础雄厚的拥护者们离心离德。

  

   文革的曲折反复,未按原来的设想及时结束,反而走了漫长的十年岁月,一而再,再而竭,三而衰,群众疲惫不堪,政治资源消耗殆尽,最后以自私平庸的“英明领袖”主导的一场非法政变而终结。

  

   文革,在理论及实践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生,自身有所不足完全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过来之人,当然不能也没有资格对这一场社会革命求全责备。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产生源于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存在,源于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理想的本能,社会主义历史本身来说也是非常短暂的,因此,它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备及在实践中产生缺点不足也是不奇怪的,文革未按设想历程的展开,在进行过程中发生问题也是必然的。

  

   文革是涉及数亿人的一次运动,是一次从未有过的建立新型社会的尝试,在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场形式上没有成功的社会变革,它的影响——正面的,负面的,现在仍在影响着身边的社会,它的影响必将是长久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这场运动的看法争论也远没有结束,更不能根据利益相关者来简单地做出判定。文革结束,社会强烈右*倾反弹,中国终于走向一条资*本主义全面复*辟的右*倾发展道路,两极分化,工农重受压迫剥削情景再现,甚至出现黑砖窑这种奴役劳动,这从反面验证了文革的前瞻性,验证了文革中的各种预言,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我们这些经历了两个时代的人,目睹了新社会与“新新社会”,也是人生的一种幸运。

  

   文革——有英雄、有小人,有正角、有丑角,有正剧、有闹剧,有威武雄壮,有扼腕叹息,迄今它的重重神秘面纱仍待揭开,仍待有识之士开拓总结,这是时代的要求。

  

  
复制此地址

  

  评论
看了你前面一篇,知道你父亲也是军人出身,我们是同类,应该交个朋友!你父亲是4野,我父亲是3野的

  

  
发布者 两根头发俺梳分头! ()
2007-12-25 01:47
回复

  

  --------------------------------------------------------------------------------

  

  我父亲也是三野的,徐海东的部队。我们都是同类。

  

  
发布者 静雪 ()
2007-12-25 14:30
回复

  

  --------------------------------------------------------------------------------

  

  如果文革属于极左,那么现在就是极右,彻底的极右。我还想用心里话描述现状,但是我克制住自己,还是不在此说吧。

  

  
发布者 静雪 ()
2007-12-25 14:40
回复

  

  --------------------------------------------------------------------------------

  

  文革中的打倒一切就是极左无疑.

  

  
发布者 王军学的小博 ()
2007-12-25 14:50
回复

  

  --------------------------------------------------------------------------------

  

  以人为本,有效监督,方为良策!
不太同意先生对文革太多正面的褒奖,万恶社会及领导毕竟少数,哪个朝代的主宰者进行变革都会希望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有了民主和有效监督,决策才可以稳步正确推进。很多上层决策本身没错,只是执行时没有被有效监督,所以出现问题。以人为本,是以所有大众为根本,包括普通农民工人也包括知识分子等社会各阶层。
我祖父忠厚老实,在农村当一辈子基层干部,在“四清”,在“文革”,因为诚实厚道不说谎言而屡屡被人批斗。

  

  
发布者 浮尘 ()
2007-12-25 15:27
回复

  

  --------------------------------------------------------------------------------

  

  对文革的研究将会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就像“红学”一样。

  

  
发布者 一览无余 ()
2007-12-25 20:14
回复

  

  --------------------------------------------------------------------------------

  

  很多重大和严肃的历史问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看法。官方也是如此。再过三十年,不知对这些问题会怎么看。

  

  
发布者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
2007-12-25 23:47
回复

  

  --------------------------------------------------------------------------------

  

  

  

  
发布者 浅吟低唱 ()
2007-12-26 00:51

  

  
--------------------------------------------------------------------------------

  

  我们由于当年的年龄,虽然不能说是参与了,但起码算是亲历者,是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评说了!

  

  
发布者 老渡口 ()
2007-12-26 08:35

  

  
--------------------------------------------------------------------------------

  

  你是真正的共产党,能正确的对等历史!

  

  上传头像
发布者 波涛 ()
2007-12-26 13:49

标签:文革   发布   就是   社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