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国际金融报:TTIP为何难产

2025-02-26 文摘 评论 阅读
众依旧担心,广泛使用抗生素种出来的农作物以及其他转基因作物制品等美国食品的大量涌入,会使他们以后很难吃到纯天然的食品,严重影响欧洲的食品安全。

国际金融报:TTIP为何难产

国际金融报:TTIP为何难产

国际金融报:TTIP为何难产

  

  第十轮谈判前,欧美已经意识到,按照目前的设想谈成一个“真正重量级”的自贸协定是不可能的。欧盟首先做出改变,7月8日欧盟立法机构正式统一了对美谈判立场,终结了此前纷繁芜杂的意见分歧,第一,必须为欧盟公司打开美国市场准入门槛,维护欧盟标准,第二,用新的司法体系代替此前引起巨大争议的投资者起诉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只是美国代表团现在有些意兴阑珊,“大选在即,未来如何变,未可知。”

  

  至于眼下欧盟民众的抗议,欧洲政客们其实并不担心,“游行示威有时也是与对手谈判的力量。”

  

  “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是21世纪的特洛伊木马,美国大企业就在马肚子里面。”

  

  詹姆斯·劳手举“NO TTIP”,带着“队伍”聚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这帮家伙也许正透过窗帘看我们”。

  

  这帮家伙是指参与TTIP谈判的欧美代表,7月13日至7月1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第十轮谈判,“主要涉及娱乐行业和互联网接入自由权方面的议题”。

  

  双方早已熟悉。前9次谈判,抗议队伍的阵势都不小,全欧洲共有600多个抗议TTIP谈判的组织。“我们曾经在德国发起过200多场抗议游行。”詹姆斯·劳的“队伍”那次是在慕尼黑,“当天有2.3万人上街”。

  

  由于抗议声实在太大,谈判进度一拖再拖,用乔治城大学商学院政策分析告的话说,“TTIP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掉进沟里”。他们给该告取了一个很“理性”的名字:《TTIP:一份事故告》。

  

  官方现在最乐观的想法是,“年底达成一个框架性协议”,但是也做了最坏打算,“2016年美国大选前不会有成果。”

  游行:反对到底  

  在欧盟委员会官网咨询公众意见的页面上,97%的受访者对TTIP给出了否定评价,“所有人都只是为了一件事——NO TTIP”

  

  “日本有一句谚语,蜗牛也可以爬上富士山,只是速度会慢一点。”威利(Willi Hartenstein)说这话时,在烈日下就半山腰处歇息,停下来抽了一口雪茄烟,不一会儿,又跟着抗议的人群前进。

  

  “这是巴伐利亚州史上最大规模的警方行动了,那么多警察在场确实很吓人。”16岁的Lukas Müller还是一名学生,来自因斯布鲁克,“对我来说,这一刻,所有人都只是为了一件事——NO TTIP。”

  

  队伍中时不时有人举着写有这个词的标语牌,有老人也有年轻人。威利已经61岁了,参加过1990年代反全球化示威游行,在他看来,“全球化的积极意义被有些过度宣扬了。”

  

  队伍中有一位来自慕尼黑的数学家Hannes Halles。对他来说,“TTIP谈判过程是不合法的,政客们的工作是代表选举的人,但那些政客们没有做好他们的工作。”

  

  巴伐利亚州的行动并不孤立。

  

  圣吉尔(St. Gilles)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近郊的一个村庄,面积仅有2.5平方公里,在欧盟国家440万平方公里领土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里的人口不足5万,占欧盟总人口数量的0.0098%。

  

  就是这么一个小地方,却在最近由地方议会通过一项决议,希望能够对欧盟委员会和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条约谈判产生些许影响。圣吉尔宣布,将不受任何TTIP协议规定的制约,并发布标题为“圣吉尔——TTIP市场以外的区域”。

  

  不过,圣吉尔真的能为村庄竖起高高的“篱笆”,成为一片治外之地吗当然不可能。一位绿党议员马龙(Alain Maron)表示,这恐怕在法律上站不住脚,“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动作”。

  

  圣吉尔绝非惟一在抗议的地方,马龙说,“(TTIP)条约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或许也会对当地的生活水平造成危害”,“比利时大概有50个地区有着相似的看法”。

  

  欧洲委员会破天荒地收到了15万则反馈,其中超过1/3来自英国,委员会官员惊讶于他们所收到反馈的数量,同时也没想到其中绝大数意见都是负面的。

  

  欧洲委员会官员透露,虽然从数百个不同组织和成千上万个人那里得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许多人认可了欧盟为完善投资保护制度所做出的努力,但认为他们的方法不多。大量的工会和其他组织强调,需要加强调节公共利益的权利。

  

  在欧盟委员会官网咨询公众意见的页面上,97%的受访者对TTIP给出了否定评价。一项由欧洲公民自主发起反对TTIP的行动已经获得了超过230万人的签名支持,请愿停止TTIP的谈判。截至记者发稿,请愿人数达到。此外,以“NO TTIP”话题在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上的转发次数已经分别达到次和次。

  

  为什么欧盟民众对TTIP的反对会如此激烈

  谈判:进展极慢  

  目前欧洲经济极为脆弱,右翼政治势力抬头,再加上“棱镜门”等政治事件的曝光,使得美欧双方在围绕敏感行业或问题上,始终保持“政治正确”,使得谈判难以顺利进行

  

  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旨在鼓励美欧之间实现自由贸易,消除商业壁垒,被外界冠以“经济北约”的称号。

  

  TTIP协议内容“包山包海”,涉及环境保护、医疗健康、食品安全、消费者和数据隐私等敏感领域。数据显示,美国与欧盟经济总量占全球45%,贸易额占全球40%。如果美欧达成TTIP,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据欧盟委员会估计,一旦TTIP生效,每年将为欧盟和美国分别带来1190亿欧元和950亿欧元经济产值。欧盟国家一个四人家庭每年可增加可支配收入545欧元,美国家庭每年增收854美元。

  

  美国发起TTIP,很明显的意图是,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一道,构成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的“两翼”,“主体”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自贸区。

  

  欧洲方面,以贸易委员为首的欧盟委员会负责与美国就TTIP进行谈判,但欧洲议会成员国有权否决任何不能满足他们要求的贸易协议内容。按程序,协议还需要得到美国国会批准,并且由欧洲理事会和28个成员国国家议会通过。

  

  “贸易协议谈判需要时间,有时甚至要花上几年”,欧盟委员会是这么解释的,“‘协调监管’是一项十分耗时的任务。”

  

  双方于2013年开始谈判,前几轮还算顺利,但随着谈判的深入,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TTIP是从2014年10月初第七轮谈判后陷入停滞状态的。此后的4个月间,双方没有进行过新一轮磋商,直到2015年2月才重新开始,紧赶慢赶,7月13日至7月17日,双方总算开始了第十轮谈判。欧美原计划在去年秋天完成初步协议,2016年美国大选前完成整个谈判。现在,进度已经完全落后于计划。

  

  双方最主要的分歧是两个方面:食品安全和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围绕这两大分歧,再加上“棱镜门事件”的爆发,谈判严重失速。欧洲民众开始就“谈判黑箱作业极不透明,严重偏向跨国公司,特别是转基因食品、公共服务私有化”等问题,进行抗议游行。

  

  谈判透明度问题很令人头疼。欧盟成员国的代表怀疑布鲁塞尔的谈判人员在暗地里的谈判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进而要求公开正在谈判中的文件。执行谈判的欧委会因此遭受到来自成员国越来越大的压力。

  

  尽管美欧双方对提高透明度问题的表态都相当积极,但欧盟一方做出的实质性妥协更多。除了敏感行业和税目文件外,欧盟目前已经公布了包括欧洲理事会的授权文本、欧洲议会的建议决议、欧委会的谈判立场、行业组织的磋商记录和各种研究分析告等大量文件。

  

  乔治城大学商学院政策分析告指出,TTIP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掉进沟里。这份《TTIP:一份事故告》分析说,欧盟一开始就豪气地向美方送出了覆盖95%关税税目的减免出价,而美方仅回之以67%。

  

  目前,最麻烦的是,德国对此的反对声浪最大,德国人担心健康和安全标准受影响,损害德国劳工保护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

  ISDS:最棘手  

  ISDS机制允许外国投资者起诉投资所在国政府,这是欧盟民众最不能容忍的。欧洲议会目前通过决议,用新的司法体系来“代替”ISDS机制

  

  TTIP谈判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即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当出现利益冲突时,外资可以绕过主权国家,在国际仲裁场合对投资国政府予以起诉。”

  

  ISDS条款系德国人首创。1959年,德国和巴基斯坦签订的协议,德国要求保护其公司的投资免受亚洲国家不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带来的损失。此后,这一条款通常会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加以规定。

  

  欧洲专业的商业游说团体欢迎ISDS。一个重要的观点是,ISDS实际上并不能限制政府监管的功能:只要政府不对外资出台歧视性政策,投资者就无法使用ISDS来要求赔偿,而ISDS的最大作用,就是作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赞同者认为,在全球3236份双边投资协议中,只有不到3%的情况下,使用了ISDS条款。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中,每年根据ISDS原则起诉的案件为20起,在30年中一共为568起案件。其中2/3的情况都是欧盟国家企业起诉欧盟国家。与此同时,在过去的50个案件中,有54%的判决为东道国胜诉,仅有16%的判决企业赢得了官司。

  

  但是,在欧盟民众看来,ISDS旨在保护外资,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在投资国的利益。反对者认为,这很有可能使地方决策者易受到来自海外投资者法律诉讼的影响。ISDS条款的隐忧在于,由于东道国希望获得投资,从而在国内政策上作出妥协,进而妨碍欧盟的司法和公正,使公众利益受损。

  

  《国际金融》记者从欧盟委员会获得的告显示,97%的受访欧盟成员国公民反对TTIP中的ISDS条款,认为这损害了欧洲利益。

  

  重压之下,欧盟则已启动ISDS的改革进程。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马尔斯托姆在5月中向欧洲议会提交了12页的ISDS改革方案。方案集中在四个方面完善这项最早由德国发明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保护国家的监管权力,建立仲裁庭,设置仲裁上诉机制,厘清一国司法体系和ISDS仲裁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永久的投资争端仲裁庭,配备专职的仲裁法官;在具有国际共识的情况下,还可以建立具备上诉机制的国际投资法庭。

  

  在一国司法体系和ISDS仲裁庭之间的关系,马尔斯托姆方案也做出了更为细致的完善:(投资所在国)国内法的适用不会屈居ISDS仲裁庭之下,国内法可以列入仲裁庭考虑范围内,仲裁庭对国内法的解释对国内法院不具强制力。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以5月28日对TTIP谈判建议的决议草案做出的投票支持马尔斯托姆,委员会以28票赞成、13票反对的结果要求对投资者与国家间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改革与完善。

  

  委员会通过的谈判建议草案说,ISDS机制应该包括一个永久的解决方案,配备“公开任命和独立的仲裁法官”,以及“公开的听证和上诉机制”,并且尊重欧盟和成员国法院的管辖权。

  

  欧洲议会7月8日以436票赞成、24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有关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议(TTIP)的谈判决议案,此项决议提出,用新的司法体系代替此前引起巨大争议的ISDS。

  

  “现在很清楚了,ISDS必须由公共法庭所取代。”议会TTIP事务首席谈判代、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Bernd Lange)会后接受采访时说。

  

  但是美国国会参议院对移除ISDS修正案还持有不同意见,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个问题上,美欧仍将展开持久战。

  转基因:德法很烦  

  美国的氯气鸡和有激素的牛肉是欧洲最不能容忍的,事实上,与转基因有关的食品都是欧洲民众不能接受的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欧盟和美国之间的农副产品标准有着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转基因食品及添加化学物质的农副产品是否能在市场上流通。

  

  欧洲长期坚持自认为高标准的卫生和食品安全政策,不允许转基因产品出现在餐桌上,并建立了全面的食品地理标志系统。

  

  尽管欧盟高层不断表示,引入美国农副产品不会对欧盟食品标准造成太大影响,并承诺不会进口注射了激素的牛肉、鸡肉等不符合欧盟标准的食品。但民众依旧担心,广泛使用抗生素种出来的农作物以及其他转基因作物制品等美国食品的大量涌入,会使他们以后很难吃到纯天然的食品,严重影响欧洲的食品安全。同时,欧盟高层也意识到,引入大量美国农副食品,势必会对欧盟的农业和食品工业造成冲击。因此,双方在这一领域达成合作意向的难度可想而知。

  

  以德国为例,德国民众强烈反对美国的氯气鸡进入其食品市场。这份欧洲反对的名单上还包括美国的牛肉以及转基因蔬菜。在更为保守的法国,甚至在乡村的杂货店中出现了身着小鸡服装的工作人员,以显示反对TTIP的重要性,并号召民众去市政厅表达自己的心声。此前,法国演员曾统一身穿小鸡套装,在公共水池中用氯气把自己洗了一遍,以教育公众TTIP将对法国人生活造成的危害。

  

  尽管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公开场合赞同TTIP,但负责贸易事务的国务秘书Matthias Fekl则表示,不能忍受向美国的这些食品打开大门,“这是有关生活方式、人生道路,谁也别想强迫我们接受美国的氯气鸡和有激素的牛肉。”

  

  欧智库马达里亚加-欧洲学院中心发表其主任Pierre Defraigne在比利时议会的听证内容,指出环境保护、健康及食品安全、预防原则、补偿机制、争端解决等领域可能出现纠纷。“美国的规模化农业和欧洲的多功能、专业化农业冲突可能加快欧洲农业走向集中和商业化。”

  

  美欧反对TTIP的理由有所不同,欧盟普遍关注公共服务(特别是卫生保健领域)、消费者保护(如食品、健康、安全标准等)、劳工环境等。而美国反对TTIP的主要理由是认为TTIP会导致金融监管宽松,使欧洲企业更容易获得酬大项目的政府采购合同,让美国企业具备的价格和能源优势大大降低。

  

  资料显示,欧盟委员会方面最新透露的“口风”中,将原有“2015年底完成谈判”的措辞,降格到了“年底仅完成对TTIP的‘框架’谈判”。且欧盟方面还向民众承诺,不到最后的谈判完成阶段,不会同美国敲定是否将ISDS核心条款加入TTIP协议之中。

标签:欧盟   谈判   欧洲   美国   IS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