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峰会”会不会是“巴黎和会”的一个翻版?
1919年1月18日 至 6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和平会议。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成为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战胜国在世界历史上对所谓战败国的一次臭名昭著的分赃会议,并且开成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别会议。这个27国参加的由列强占有全部海外殖民地的特别会议,没有邀请苏俄参加,却秘密拟定了对苏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计划。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却把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全部交予日本。“巴黎和会”于是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将近九十年,人类伴随着危机兴替,进入了高度科技文明、工业文明和资本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正当一场史无前例的所谓金融危机、带来日益深重的全球经济灾难、西方资本游戏规则面临重大考验之时,“华盛顿峰会”又将史无前例地揭幕了。美国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22日宣布,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将于 11月15日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峰会,讨论全球金融和经济问题。此次峰会将评估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就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取得共识,并为防止危机再次发生、就世界金融领域进行改革的问题达成一套原则性意见。“华盛顿峰会”也许有着资本文明的划时代意义。
“华盛顿峰会”的议事机制目前还不明晰,但显然有着世界经济大国俱乐部的西方“七国集团”基础,俄罗斯与中国都曾有幸成为“七国集团”会议的议事对象,中国仅仅是在有关电讯标准争议时列席会议。这次也许就是“七国集团”的一次扩大会议,这让人们不得不联想到当年“巴黎和会”的议事机制。美国为确立战后世界霸权,总统威尔逊早在战争期间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巴黎与法英意等国就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议事规则。中国等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本国有关的会议。针对“巴黎和会”涉及的重大事项,英法美日意五国之间的特殊磋商,先由“十人会议”开成了“四人会议”,后由“四人会议”开成了“三人会议”。
“华盛顿峰会”的必要性,实际是有疑义的。会议旨在研究解决本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重问题。由于金融危机的种种诱因,无论是带有欺骗性的“次贷危机”,还是带有投机性的金融动荡,即便是加重国际贸易壁垒和实体经济障碍等,也全都潜藏着资本集团的人为因素。按照“解铃还须系铃人”、“从哪儿摔倒由哪儿爬起”的东方思维,其它国家只不过受到很无辜的连累罢了,而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应当没有太多悬念。只要实体经济大国得不到优先保护,甚至再度遭受重挫,则全球资本市场必然自食灰飞烟灭的最终恶果,希望世界各国分担金融危机责任的想法相当愚蠢。也许西方国家看到了,中国几十年搭上人工、搭上税利、搭上环境、搭上健康等等,为西方国家提供大量廉价商品之后,还有部分长年积累的外汇储备在,应当全部输送到世界资本市场去(此外还能贡献什么呢?),而且这种声音近来既“一致”又“强烈”,于是要开“华盛顿峰会”了?
那么试问,在中国被屏于大国经济俱乐部和大国太空俱乐部之外,在“七国集团”多次召开闭门会议之后,在西方还来不及进行全面反省之时,所谓“华盛顿峰会”,会不会仅仅是“巴黎和会”的一个翻版呢?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