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或借雷曼破产赖全球账

2025-02-26 文摘 评论 阅读
美国或借雷曼破产赖全球账(上)(国金时评)

崔新生 《 国际金融 》( 2008年9月24日 第 01 版)

  编者按:

  如果仅仅把这一次由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华尔街金融市场震荡看成一次偶然事件,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有必要审视这一次震荡的深层次缘由,以及谨慎审视美国通过震荡本身将完成的战略调整。本栏目刊发专题文章,希望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终于看到中国要走这一步了。

  中国投资公司(CIC)将成为华尔街一个“中流砥柱”的角色,现在似乎处于摸底阶段。时不我待,从摸底、探底、抄底,中投的想法将随着华尔街的动向发生变化,对局将展露出冰山一角:华尔街作为美国的资本引擎,某一个车轮正在咬合号称资本丰足的中国。中国视之为奇货的华尔街投资经理,开始摆脱狼狈,并重新获得就业机会。

  作为5000多亿美元美国国债的持有人,中国成为目前美国及国际资本经理的主要资本,另一个就是石油美元。由于石油美元经过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大部分落入美英资本经理管辖的理财账户。因此,中国将成为进入这一理财账户的下一个目标。这样的征兆从迫使人民币升值起,全世界的私募基金经理们,差不多都在中国神出鬼没,通过各种方式将人民币裹挟进自己掌控的“理财”网络。

  表面上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隐含着美国国内一个三方博弈的对局,即政府、石油利益者、金融及投行利益者。这三方对局中,美国政府向全世界赖账,石油利益者有条件地妥协,金融及投资银行业挤脓消肿。而相对于此的新兴市场及中国,在受益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同时,仍然受制于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上涨及产业投资链上下游两端利润的挤压,使中国中小企业生存艰难。这一点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已经引起震荡。中国政府在国内市场处于两难的境况:股市投机获利空间大,必然会带动制造业资金投奔股市;股市表现差,可以将投机资金拉回原地,但又不能为上市公司输血。而中小企业生存艰难最近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出台一系列倾向于中小企业财政扶持政策,但这无疑于变相为出口企业进行补贴,受益的仍然是跨国公司的上游和下游。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过数年的攻城略地,已经将大部分中国出口依赖性的产业上下游控制,从而两头尽可能挤扁中间利润。一旦中国制造业成本过高时,跨国公司则会将制造基地转向其他新兴市场如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

  从石油价格暴涨及美元财富骤增,到人民币升值压力、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美国实际上完成的是一次财富转移,即削减石油美元及人民币的实力:一方面财富通过产业资本向跨国公司集中;一方面通过这一次金融危机将美国欠全世界的债务核销:谁钱多谁赔得越多。只要你进入美元体系。

  华尔街作为美国的榨汁机,源源不断地将汁液注入美国,而将剩渣扔给别的国家。这一次受损的并不是美国实体经济,仅仅是信用泡沫的浓缩。华尔街危机的受害者,仅仅是美国在这一次赖账过程中过渡性牺牲品而已。(系中国基金论坛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金融震荡后警惕石油危机(下)(国金时评)

崔新生 《 国际金融 》( 2008年9月25日 第 01 版)

  在金融市场震荡减速过程中,美国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救市政策,只能引起越来越多与美国市场经济制度一体化、持美元债权的国家和地区,对美国赖账的嫌疑。一旦政策倾向于救市,就会意味着美元有可能贬值,同时将为石油及大宗商品市场带来震动。

  美国金融市场震荡的基本原因是能源金融(以能源价格冲突所导致的定价机制错位调整)、房地产金融(资产证券化泡沫)、金融产业本身(衍生工具信用虚拟复制放大),能源金融的动荡取决于石油商人产业利益、投资银行、美国政府三方博弈;房地产金融取决于房地产商、金融机构、信用担保等服务公司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博弈;金融产业本身取决于创新技术商品化应用与市场的博弈。

  由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震中领域,恰恰是向金融产业连接的房地产金融开刀,而且还是向次贷群体开刀,这就说明根本无损于美国的信用核心。次贷本是指向信用程度比较低的穷人。在以资本为信用基础的资本主义意识里,穷人的信用可谓毫无价值。次贷作为信用最脆弱的一环,美国对震荡的危害程度或许估计不足,但距离崩溃还远。

  而在金融市场震荡之后,是否会在能源金融领域发生震荡,如是否会有石油危机出现,在于美国政府的赖账程度,与金融市场本身关系不大。不过,在美国政府、能源及石油商人利益者、华尔街金融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中,美国政府的任何偏向,都会遭到一方的复。如这一次雷曼破产意味着华尔街金融部门居于博弈的不利态势,一旦到了一个极限或者一个机会,不利的一方就会向有利的一方反扑,比如搅局商品期货市场,催发油价暴涨,制造能源短缺,为石油危机埋下隐患。

  每一次震荡,不管是大到国家市场本身,还是地缘争端,抑或是微观至具体的经济制裁都是有的放矢的蓄谋。或许在过程中有些许偏差,那也仅仅是战术的一时难以顾及,而绝对不能否认整个事件本身的起始意图。

  这次华尔街金融震荡的意图不管是什么,决不是单纯的监管失控,赖账是非常基础的预谋。重要的是通过震荡本身,美国下一步要做什么。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美国   金融   中国   石油   震荡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