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朝鲜平稳过渡的可靠后盾(2则)
中国是朝鲜平稳过渡的可靠后盾
铁泰参考 2011-12-20 12:36
:环球时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突然去世,中国迅速表示哀悼。这是东北亚的重要事件,无论朝鲜如何度过权力交替期,一些国家都会把这当成改变地区战略格局的契机,朝鲜的稳定和地区战略稳定都面临考验。
中国此时的态度很重要。中国须坚决、明确地维护朝鲜的独立自主,保障朝鲜的权力过渡不受外部的干扰,保障朝鲜选择国家道路的自由。
由于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比较年轻,一些国家对朝鲜剧变寄予期待,并有可能会为促成它的发生而采取各种行动。朝鲜是小国,放在普通的地缘政治条件下,不易承受压力。
中国要坚决平衡外界对朝鲜施加的各种压力,做朝鲜权力平稳过渡的可靠后盾,在关键时刻为它遮风挡雨。中国态度明确所产生的力量,对朝鲜社会在过渡保持战略信心绝非可有可无。
朝鲜是中国的特殊战略伙伴,尽管其核问题等给中国带来不少麻烦,但中朝保持当前的友好关系,对我国获得周边稳定,对增加中国在东北亚、甚至在整个东亚的战略主动性都至关重要。
中国国内一直有人认为中国为维系中朝关系付出了太多,而中国早有过阿尔巴尼亚、越南的前车之鉴。这是给中国崛起的大战略算小帐。国际关系从来此一时彼一时,中国用于交朋友的花费再怎么高,也比对付一个更恶劣战略环境有利得多,花费少得多。
事实上中国已为今天的中朝关系经营了几十年。如果中国任由其他国家和势力动摇中朝合作的战略根基,那才是中国外交的前功尽弃。这样的中国会被所有研究大国政治的人嘲笑。
大国的战略信誉对中国越来越重要,中国要敢于为朋友担当,而不可在关键时刻退缩。这样,中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反之会越来越少,
从长远看,中国应该影响但不强制干预朝鲜国内的政治方向,尽量促成朝鲜走上正常、可持续的发展和安全之路。中国干涉朝鲜内政即累又不现实,但放弃影响则可能导致严重违背中国利益结果的出现。中国应长期做对朝鲜最有影响结果的出现。中国应长期做对朝鲜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但任何时候都不应试图对朝鲜国内政治进行操纵。
建议中国高级别官员及早以适当的名义赴朝鲜访问,在这个特殊时期保持与朝鲜新领导人的密切沟通,向平壤也向世界释放中国支持朝鲜权力平稳过渡的清晰信号。
中国还应与俄罗斯加强协调对朝鲜半岛的立场,与韩美日及时通朝鲜的情况和中国的态度,确保自己在后金正日时代的环朝鲜政治局势构建中,处于积极主动地位,延续中国过去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独特优势。
中国不必担心会因明确支持朝鲜平稳过渡,而导致韩美日的紧张。恰恰相反,中国支持稳定、反对动荡的态度越明确,其他国家与朝鲜发生新摩擦的可能性就越小。这同样是中国让各方适应中朝友好不受朝鲜权力交班影响的过渡。说到底,中朝友好是当前东北亚保持稳定的重要基石。
有备才能无患 敢战方能言和
罗援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21期
摘自2011年12月8日《环球时》
面对近期与周边国家发生的争端,中国应该持什么样的姿态从6日召开的中国海军党代会中可以找到详细的解答。“中国没有打仗的意愿”,这是对的,但只说了问题的一半,还有一句话应该是“中国也不乏为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不惜一战的意志”,只有把两句话说全了,才能把“中国不想打仗”的良好意愿变成现实。否则,就会向对方发出错误信号,以为中国是在“以土地换和平”,别人将以为我软弱可欺,战争将不可避免地逼近中国。
建国以来,中国经历的几场自卫战争,中国都没有打仗的意愿,但是,战争还不是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打不打,不是由中国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它是由对方的扩张野心和对方对实现扩张野心的得失判断所决定的。当它判断利大于弊时,它很可能铤而走险;当它判断得不偿失时,它就可能望而却步。我们必须明确告诉对方,如果触犯中国的核心利益,如果欺人大甚,中国不想打也得打,否则,有忤民意,否则,就是违宪、失职。
目前,周边大多数国家本身不具备用战争让中国屈服的条件,这是对的,但要警惕,这些国家具备挑起摩擦拉美国介入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这种准备,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防患于未然。只有做好中战的准备,才能遏制小战;只有做好大战的准备,才能遏制中战;只有做好强敌介入的准备,才能遏制小敌不敢嚣张。
其实,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忌讳借助军力的问题,哪个国家解决争端不以军事力量做后盾放弃军事斗争手段,就变成没有牙齿的老虎.谁都可以欺负你,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但又不轻易言战,不打第一枪,这样才能更加体现我们泱泱大国的和平诚意。若非有军事力量做后盾,我们岂能收复西沙和永暑礁、赤瓜礁等岛屿南海主权声索国将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兵”、“攻城”是迫不得巳的最后手段,在“伐谋”、“伐交”尚有一线希望时,我们绝不会轻易“伐兵”、“攻城”,但没有“伐兵”、”攻城”的实力、准备和意志,“伐谋”、”伐交”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实现了。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会相当大,所谓“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难得到”。
因此,在解决与周边争端问题上,我们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恩威并举,刚柔相济,做好非理想状态下的最坏准备。正如孙子所云,“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只有有备才能无患,只有敢战方能言和。
相关文章 金正恩靠什么粉碎美韩“北侵野心”朝鲜卫星前的众生相朝美交易,谁输谁赢网友揭秘:“朝鲜出事了”谣言是这样诞生的金正日17年治国路——“按照领袖的思想和意图推动革命和建设”2012,毁灭或重生朝鲜人民所展示的力量,我被深深震撼文锋:从那些被有意或无意歪曲和忽略的朝鲜事实真相说起学者笔谈:朝鲜变局与中国的立场金正恩给李明博“下马威”?叶劲松:资本对朝鲜的攻击及怎样看待朝鲜韩国政府为什么如此嚣张?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