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们是怎样预报松潘7.2级地震的

2025-02-26 文摘 评论 阅读

  我们是怎样预松潘7.2级地震的——纪念松潘7.2级地震30周年

  

  :张珍(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

  

  原载:《四川地震》2007年第3期(总第124期)

  

  摘要:回顾了1976年8月16日松潘7.2级地震中期、短期与临震预,以及震后趋势判断的过程,简述了当年预所依据的各类前兆异常。

  

  关键词:松潘7.2级地震;前兆异常;地需活动性;地震预

  

  中图分类号:P3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8115(2007)03-0022-06

  

  松潘7.2级地震虽然过去了30年,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地震预工作的艰辛和成功预的喜悦。当时我任地震研究室前兆组组长,负责全川专群前兆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震情值班,并且每周举行一次会商,之后将会商意见上省局。中期、短期、临震与震后(解除预)四个阶段经历了长达10个月之久。

  

  1 中期预

  

  在1975年11月下旬召开的1976年省震情会商会上我们提出,1976年上半年,松潘、茂汶、黑水一带地区,有可能发生6级或6级以上地震,要认真注意加强监视。

  

  主要异常有:

  

  (1)经过1975年7-9月水准线路复测后,发现松潘至南坪长达150千米水准线路测量结果明显出现地壳垂直形变异常,其间以漳腊一带最为突出,15年间相对隆起达312mm,平均年变化达20.8mm,异常特别明显。据此认为距松潘不远地方存在6级以上强震活动背景,这些首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见图1)。

  

  

  

  (2)松潘垮眠江南北构造带长268mm短水准。1974年底开始观测,变化很小。1975年4月开始急剧上升,至11月高差变化幅度达3.8mm,异常很突出。之后,异常开始出现转折恢复之势(见图2)。

  

  

  (3)松潘台水氡出现明显趋势性异常,即从1975年3月开始上升,10月开始出现转折逐渐下降,至11月异常时间达9个月,变化幅度为29%(见图3)。

  

  

  (4)龙门山地震带北段地区历史上就是强震区,并且该区地震与鲜水河地震带北段北区地震相关性很强,如1923年炉霍7.2级地震后,1933年茂汶迭溪发生7.5级地震;而1973年2月6日炉霍发生7.6级地震后,同年5月开始。松潘这一带地震活动突然增强,至1974年底,松潘、漳腊之间发生4次5级以上地震,最大为6.2级,引起了格外重视。当时在四川及邻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有像龙门山地震带北段松潘一带具有这样多、这样长、这样异常特征的地区了。

  

  上述意见为省年度会商所采用,并在全国年度会商会上得到认同,被视为全国第二个年度重点危险区。

  

  2 短期预

  

  中期预意见提出以后,我们一直注意监视异常的发展和地震活动的演变,特别在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发生7.3级和7.4级地震后,考虑到川滇两省地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更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与警惕。参加云南省地震局于6月初在昆明召开的展情会商会议,我们明确表示,四川省不仅在川滇相邻的安宁河地震带有异常,北部地区也有,而且更明显。四川的异常反映四川要发生地震,不能用龙陵地震作解释。

  

  回到四川省地震局之后,再次会商认为,目前临震异常不明显,但根据异常发展演变程度与龙陵地震的发生,要认真注意松潘、茂汶、黑水一带在近1、2个月之内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并将会商意见上到地震局。6月14日,省地震局发出1976年第2期地震简,提出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茂汶、北川至康定在1、2个月内,特别是6月下旬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上四川省委和国家地震局。

  

  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于6月22日在成都召开“南北地震带中段近期震情趋势会商会”,国家地震局张魁三副局长和省委领导杨超副书记出席会议。除四川省专群代表外,全国有13个单位参加会议。我在会上发言提出:目前我省出现的微观与宏观异常都较多,但临震异常还不明显。从我们所掌握微观前兆手段出现的趋势性异常与地震活动背景以及发展变化较突出的前兆异常主要集中在龙门山地震带北段松潘一带,而以地下水为主的宏观趋势性异常,在北段地区沿龙门山地震带大范围地区,尤以北段一带出现最早。根据其异常之明显、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地震之集中与5月29日云南龙陵地震的发生相联系,我们认为,龙门山地震带北段松潘、茂汶、黑水一带地区,在近1、2个月之内,有可能发生6级以上甚至7级地震,作出了要认真加强监视的短期预意见。主要的依据如下:

  

  (1)年度会商所提出松潘至南坪即松南线中松潘漳腊段水准测量路线,15年间隆起312mm,平均年度变化率达20.8mm(参见图1)。后经同年9一11月再次复测(年度会商时尚未取得此测量资料),2个月时间上升15mm,平均每月7.5mm,反映地壳正处于上升加速阶段。据此认为,离松潘不远地区,存在孕育6级以上强震,而且离发震时间可能不久了。

  

  (2)川滇历史上地震活动相关呼应很密切。1974年5月11日云南永善7.1级地震之后,四川尚无强震回应,而上月29日云南龙陵地区又连续发生了7.3级和7.4级地震,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四川发生强震的进程。而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北段与鲜水河地震带北段历史上强震活动也有明显的相关性。如1923年炉霍7.6级地震后,1933年茂汶迭溪发生7.5级地震,而1973年炉霍又发生了7.6级地震。由此可见,目前应对松潘、茂汶一带充分注意。

  

  (3)松潘短水准在1975年11月前8个月时间,西盘相对急剧上开,高差变化达3.8mm,异常突出,之后转折至1976年4月,一直处在异常出现前的相对稳定缓慢变化。而从1976年5月开始,西盘又急剧上升。根据地壳运动特点,认为可能进入发震阶段(参见图4)。

  

  

  (4)松潘水氡趋势异常,在1975年10月以前7个月的时间内,异常幅度变化达29%,10月开始转折恢复,到1976年6月异常已经结束(见图5)。

  

  

  (5)茂汶地办水氡于1975年9月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异常,1976年4月以后出现转折回升,异常变化13%,已经持久9个月时间,目前正在恢复之中(见图6)。

  

  

  (6)宏观异常较多,以地下水最为突出,主要分布在北部龙门山地震带大范围地区,尤以北段最先出现异常,随后往外发展。如1975年秋,松潘镇平公社突然冒出一股泉水;南坪罗依公社一生产队往年山下泉水吃不完,1975年冬泉水不够吃;1976年大邑新龙五队有一口井于3月10日中午突然出现水色变蓝,下午4时水位突然下降lm多,水色变为乳白色,无人为干扰;1976年4月,邛崃有口井水位突然上升,水质变化与茶水相似,后变为深蓝色,用此水做不出豆腐,过去从未有过。

  

  这次会商会议,肯定了省地震局6月14日第二期地震简的预意见,并进一步提出8月底以前,龙门山中南段可能发生6级或6级以上地震。国家地震局非常重视,会后张局长亲自带领一个专家组赴松潘地区进行现场考察。考察后与我们组的预人员交流看法。专家们认为:松潘水氡异常是干扰引起的,不是反映地震的前兆变化;短水准测量的变化幅度太大,有异常也有干扰,可能主要是干扰;而我们坚持认为这些是地震异常,四川地震局领导支持这种看法。

  

  3 临震预

  

  6月以后,我们抓紧查阅、收集、核实以往省内外6级以上,特别是7级左右地震相关资料,反映较好的临震前兆资料。包括兄弟单位研究的一些临震预经验和方法。当时总结的主要经验有:

  

  (1)水氡突跳幅度若达到40%左右或更大,可能有7级左右甚至更大地震,一般不超过异常后的12天,尤其要注意8天左右发震。

  

  (2)地磁b变畸变出现最多半个月之内特别是10天左右可能发生7级地震。

  

  (3)地磁红绿灯一出现红灯段,以红灯段计,在一倍与二倍发震时间再予以综合,得出的一个综合发震时间,可能有6级以上或7级地震。

  

  (4)地磁出现低点位移之后41天有可能发生7级地震。

  

  为此,我们抓紧对5月份以后地磁日变图形的逐日检查,防止漏过红绿灯,低点位移和日变畸变异常。发现异常后,需增加资料进行核实的,尽快向相邻省兄弟单位收集核实,以便及时提供临震预。

  

  6月下旬开始,以地下水和地声、火球、动物等宏观异常不断增多。也许此时有些会商和预测意见不同程度被泄露,还被误传,群众出现了恐震情绪,不断打来电话询问、了解震情,不少地、县地办和工厂、矿区成立了地震测站,有的还带着资料来征询意见或参加会商。

  

  雅安地区地办决定8月初在雅安召开地区震情会商会议,要求省地震局派人参加,领导派我去参加会议。临行前,台群处领导还对我说,那里群众很紧张,又是国家三线建设之地,生怕发生大震,有的单位职工提出离岗离职外出躲避地震。雅安地区会不会发生大震,望你最好向他们说清楚。台群处不派人参加会商。

  

  我在会上发言提出:目前雅安地区,虽然出现了不少异常,但从我们所掌握全川资料和震情来看,未来破坏性大地震可能发生在龙门山地震带北段,雅安地区处于龙门山地震带南段地区,不会发生破坏性大地震,若有震也仅4级左右,不会达到5级。万一发生5级地震,也不会给雅安地区造成多大损失,希望放心,安定情绪,集中精力,搞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好务。

  

  在这段时间里,负责地磁分析的同志在7月31日和8月5至6日局召开的会商会议上,先后提出在8月13日前后3天,松潘、茂汶一带可能发生6级以上甚至7级地震的意见。我从雅安返回组内,当即表示完全同意和支持,其具体资料如下:

  

  (1)地磁低点位移。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曲线极小值,正常时一般在12点或13点,提前或后移即称低点位移。1976年7月3日,四川中南部,云南北部和甘肃南部地区多数台出现低点位移异常,共计达12个台。其中,四川4个台(郸县、马边、米易、攀枝花);云南5个台(下关、楚雄、昆明、通海、思茅);甘肃3个台(夫水、固源、兰州)。这12个台低点位移的时间除四川郸县台在14点、甘肃固源和天水分别在14点和15点外,其余9个台都出现时间最晚到16点。而四川总共10个地磁台除4个台出现低点位移外,其余6个属正常,低点都在13点。这6个是松潘、马尔康、甘孜、道孚、康定、西昌。将上述正常台与异常台展布在低点位移分布图上,即预示出明显的正常与异常区域,而松潘、茂汶正处于这两个区域之间(见图7)。根据以往低点位移异常出现之后,相隔41夭左右就可能发生级地震,而地点一般在正常与异常区域之间。因此认为8月13日前后,松潘、茂泣地区就有可能发生7级地震。

  

  

  (2)地磁红绿灯。以松潘台地磁台为对比台,康定、攀枝花和楚雄台出现红灯段(见图8)。红灯段开始于1976年7月12-14日,结束于7月22一29日,红灯段共计10一15天,预测一倍发震时间在8月3-13日;二倍发震时间在8月13日、14日至8月23日。

  

  

  综合认为在8月13日前后3天将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宏观异常数量和种类与日俱增,微观突变也增多,其中突出的有:

  

  (1)康定台水氡于6月底开始大幅度上升到7月中旬最高异常的70%,然后转折,8月初结束异常,进入短期状态(见图9)。

  

  

  (2)康定中学土地电日均值南北向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于7月上旬出现上升异常,幅度达到45%,7月下旬开始变平、转折,正在加快恢复,快接近基位(见图10)。

  

  

  (3)一直变化较为稳定的马尔康感磁观测值,7月底开始大幅度下降,已经处于只要转折即有可能发生地震(见图11)。

  

  (4)姑咱台视电阻率4年多来变化相对稳定,1976年4月以后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大幅度下降的短期异常变化,幅度为30%,异常虽未能转折,但要注意转折即有可能发震的危险(见图12)。

  

  

  (5)7月底开始,宏观异常不仅数量和种类大量增多,而且表现特别突出。如7月29日康定榆林宫一泉水水温由原来89℃上升到了93.89℃;绵竹县拱星公社保管室8月5日早晨出现一只大老鼠吃了两吃小老鼠;8月7日绵竹县一户人家门口树苗地内突然四处冒浑水,每股有酒杯粗,喷高1米多,持续了30多分种。

  

  根据这些异常表现再结合地磁红绿灯和低点位移,认为8月中旬特别要注意8月13-14前后3天,龙门山地震带北段松潘、茂汶、黑水一带,很有可能发生7级地震。

  

  8月10日先后又出现了一些明显的临震前兆异常,以姑咱台水氡突跳和全川地磁日变形变畸变最为突出:

  

  (1)姑咱台水氡于8月10日出现突跳,其幅度高达70%。该水氡在1973年2月6日炉霍7.6级地震前8天出现大幅度突跳45%。认为8月18日前后3天可能发生7级地震(见图13)。

  

  

  (2)全川10个地磁台(松潘、马尔康、郭县、甘孜、道孚、康定、马边、米易、西昌、攀枝花)于8月10日都出现了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曲线发生畸变。认为8月20日前后可能发生7级地震(见图14)。

  

  

  四川省地震局紧急告四川省委,省委采取果断措施,作出“自12日起进入临震戒备状态”的决定,并要求有关部门电告有关地区和地震中心站。之后,省委领导杨超书记在四川省地震局领导刘书记陪同下,亲临我组和大家坐谈了解震情,问何时发震?今天晚上会不会发震?我们都未提出新的意见,只等实践检验。

  

  1976年8月16日和8月22日、23日,在松潘发生了7.2级、6.7级和7.2级地震。

  

  
  4 震后趋势判断

  

  从1976年8月16日至23日几天之内就连续发生了两次7.2级和1次6.7级地震,来势非常凶猛。四川历史上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强震群,国内也少见。因此,有一些人认为松潘地区后面还可能有大地震,甚至可能发生8级地震。持这种观点的另一个理由是,松潘地震之前宏观前兆异常现象数量之大、种类之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形式多样、三起三落,是过去地震未曾有的,恐怕不能用松潘7.2级地震来解释。

  

  四川省地震局于8月底在金牛宾馆召开北部地区震情会商会,主要研讨松潘地震后原震区的震情趋势。省委书记杨超出席了会议,我在会上认为,以前会商提出的中长期趋势和短期前兆异常已对应了松潘2次7.2级和1次6.7级地震,现在已无明显的背景和趋势性异常,原震区不会再有6级以上的大地震发生,最大可能只有5级多,要注意最近就有可能发生5级多地震。局领导根据会商结果及时做出“挥戈南下”的决策,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抓川滇交界的震情去了。

  

  实际情况是,除9月1日原震区发生5.1级地震以外,松潘至今没有发生过中强以上地震。而当年11月7日和12日13日盐源发生了6.7级和6.4级地震,这些地震是怎么预成功的,另有文章总结。这里想说的是松潘7.2级地震的震后趋势判断也是很成功的。

  

  参考文献[1]四川省地震局,一九七六年松潘地震[M].北京:地图出版社。1979。

  

  附原文下载:我们是怎样预松潘7.2级地震的——纪念松潘7.2级地震30周年

标签:地震   异常   出现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