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跃辉:谈“十二五”规划及整体的宏观调控
仇跃辉:谈“十二五”规划及整体的宏观调控
(政治体制改革系列之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不要对市场进行监管?”
这在西方被誉为经济领域里的“哥德巴赫猜想”无数思想上被“科”了“学”的科学家为了这个“哥德巴赫猜想”穷经皓首,劳作一生,终不得答案。
更多的学者则为此争论不休:
一些学者认为市场监管干涉了人们在市场中的行为自由,这违背了“美国的自由精神”。
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不加监管的市场必然带来巨大的市场混乱。
正是在这无数次喋喋不休的争论中,西方经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平均二十年一次)
可一百年过去了“哥德巴赫猜想”,依然是“哥德巴赫”们的“猜想”,西方经济还是依然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
在人类两大文明体系中,东、西方文明分别延生自我们这个星球的东西两个部分,由于时空的巨大间隔,这两个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不同文明从延生的那一天起就在认识事物的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认识差异,西方文明崇善科学,而东方文明注重整体,西方文明把整体的世界划分为一科一科的具体学科去认识、去研究,这种认识与研究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对具体事物认识的精确性、深入性及透彻性,世界上任何具体事物,一经科学研究所有难题,无不迎刃而解,但其劣势也是极端突出的,那就是忽略整体(西方几百年建立起来的整个认识体系,几乎全部都是为认识一科一科的具体学科而建立起来的,这种局部的认识模式从根本上禁固了人们对整体世界的认识,一个人一旦学习或是认同了西方的任何一点科学理论,思想被“科”了“学”,你的一生也就只能在某些具体学科里面兜圈圈,而不可能认识整体了)。
东方文明则恰恰相反,东方文明的认识方式从一开始就是整体的,《易》就是一个整体的认识体系,整体决定部分“太极生两仪,两仪再生四象。”“道”与“仁”也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从思想上对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一以贯之”的认识整体。
从本质上讲东、西方文明的认识方式,从一开始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认识体系,相互是不兼容的,西方文明认为东方文明的认识方式不科学,没有逻辑,甚至荒谬,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怎么可能放在一起去认识呢?岂不搞混了。而东方文明认为西方科学太繁锁,治大国与烹小鲜本来可以放在一起去认识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多方便?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分开来研究呢?一个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识方式,认识一切的大脑为什么要把它人为的局限在一科一科的具体学科里呢?
客观的看,东、西方文明的认识方式各有其认识优势,西方文明偏重具体学科的研究,而东方文明则偏重于整体问题的解决。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不要对市场进行监管”?
“市场经济”这本身就是一个由无数不确定因素纠结在一起的动态整体。
“市场监管”更是整体的,动态的监管。
把这样整体的、动态的问题,放给西方被“科”了“学”的思想去研究,其结果实际上是无解的(局部的,静态的认识方式这么可能解出整体的、动态的问题呢?)
如果我们人类依然寄希望于西方科学的方法去破解这个“哥德巴赫猜想”那么“哥德巴赫猜想”将永远是“哥德巴赫”们的“猜想”。世界经济也必将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其实,东、西方文明的认识方式恰好是互补的,西方文明难以破解的难题,从东方文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实际上并不复杂:
1、参与市场经济的所有行为人,其参与市场的唯一目地,就是最大限度的从市场获取个人经济利益(开发商在圈地的时候不可能考虑国家还有什么十八亿亩土地红线,他只管圈地盖楼牟取个人利益就行,炒房客在囤房的时候也不可能考虑消费者是否买得起房,这并不是他们有多自私,而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决定的,任何人,一旦进入市场,都是一样的,一切言行都只能为自己考虑,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市场经济的这种运行模式,对人性的异化作用极大,一个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时间呆长了,除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以外,其它一切的一切他都是不管不顾的)。
2、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土地、房产都可以做为银行贷款抵押,企业还可以上市集资(企业一经贷款或是上市集资那实际上就有形无形的把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嫁给了社会,这就为以后整体上的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
3、市场经济极旺盛的生产能力(旺盛的生产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资产品,又是产品供大于求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
4、最后的,也是最要命的,那就是潜藏在我们人性当中的自私与贪婪,而市场经济又恰恰迎合了我们人性当中的这种自私与贪婪,人的自私贪婪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聚财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囤房十套、二十套、五十套、一百套,囤妻二奶、三奶、四奶、五奶永远不能满足,谁挡了他的财道,谁碰了他的利益就跟谁拼命、跟谁急,直至疯狂,电影《疯狂的石头》是电影更是现实,现在炒房客、开发商到底囤了多少房,没人知道,有人说6000万套,能住二亿人,马上就有人出来否认说没有那么回事,怎么对自己个人发财有利怎么说,怎么对自己个人发财有利怎么做,这就是人性,这就是人的本性。
以上四个因素加在一起,由无数个为个人利益奋斗的“企业家”“竞争”起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产品大大的供大于求,从而导致大批企业最终倒闭,又通过银行、股市波及整个社会引起经济危机,这实际上是必然的是人类自私贪婪的本性加市场经济旺盛的生产力决定的(西方经济二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政府适时、适度的从宏观对市场进行调控。没有调控的市场经济,必然面临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直至经济崩溃,这一切的一切实际上都是必然的。
关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关于泡沫与经济危机,关于利益与投资导向,我这里也最终一次性定义清楚:纯粹的计划经济我们将面临极度的物资匮乏(前三十年教训深刻)。没有调控的市场经济我们又必将面临经济危机(西方一百年的经验值得借鉴)。没有利益就没有投资(没有利益又有谁愿投资?)过度的利益又会使人失去理性(在巨大利益的诱惑面前人是会失去理智直至疯狂的)没有泡沫就没有投资导向(投资总是循着“泡沫”走的)。而过度的泡沫又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这已被西方经济无数次的证明了)。
而驾驭市场经济的唯一办法就是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这里的宏观调控包括法律、利率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西方市场经济只有法律、利率而没有行政手段,这也是他们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而束手无策的原因之一,利率,对个体市场行为的调控力度极其微弱,而法律是事先写好,放在那里,是可以被人钻空子的,在调控市场经济的所有方法中,最直接有效的调控方法就是行政手段)。
好了现在我们把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泡沫、经济危机、人性、人的本性里的这些东西都看清了。我们再回过头来从整体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及“十二五规划”:
中国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快车道上,以GDP年增长近10﹪的速度,跑了三十年我们没有遇到大的经济危机,这得益于以下几大因素:1、我们的市场没有完全放开。2、相对统一的政府管理。3、我们有些行政手段出台还是及时的。4、在这三十年间我们曾经有过一次成功的“软着陆”,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一次成功的“软着陆”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继增长,意义及其重大,没有那一次“软着陆”三十年间我们应该遇到一次大的经济危机了(西方经济危机平均二十年一次)。但以前没有遇到,并不等于今后不会遇到,没有遇到恰恰说明经济危机的风险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还以年增长7﹪-8﹪的速度往前走,那么,在前面等待我们的,必然是一次美国大萧条式的经济危机,这决不是我耸人听闻而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三十年矛盾(泡沫)积累的必然结果(“十二五”我们定下的目标是今年8﹪,总体7﹪,这个7﹪-8﹪意味着什么我这里也一并给大家写清楚,GDP年增长7﹪-8﹪就意味着经济总量10年翻一翻,翻翻是什么呢?翻翻是一总“几何级”的增长,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保持这种“几何级”的增长,也就是说,10年翻一翻,永远翻下去,是不可能的,很显然GDP7﹪-8﹪的增长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泡沫,大家想一想:三十年10﹪,“十二五”的7﹪-8﹪,整个社会已经适应了这种翻翻的增长,所有的人都按照这个增长预期去投资、去办厂、去开餐厅、办旅游、建服务设施、地方政府也按照这个增长预期给公务员开工资,无数的人按照这个增长预期去贷款购车、买房,一旦翻一翻,翻二翻,翻不下去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出来了,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是什么呢?不就是经济危机吗!
小平同志人品、人格完美无缺,搞改革开放也是为了让大家尽快富起来,但我们搞改革开放,对市场经济里的一些问题是没有看清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积累了无数的问题、矛盾,现在我们用我们东方文明的认识方式从整体上把我们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问题都一次性彻底看清了:我们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大的调整,也就是整体的“宏观调控”了,这也是为了保注我们三十年改革开放成果,如果我们继续“摸着石头过河”10年翻一翻,也就是保7保8,到时候一旦保不下去了,我们也就只能面对经济危机了。现在我们政治上已经是相当“敏感”的了,如果再遇到一次经济危机,那我们就真的没有了,(实际上如果继续保7保8面临经济危机也是必然的,因为10年翻一翻是不可能永远翻下去的)
写到这里所有的人都应该看得很清楚了:我们“十二五”的目标应该是极其清楚明确的,那就是,进行整体的,有力度的、全方位的“宏观调控”,具体的就是把GDP压下来,压到5﹪以下,然后彻底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及以前的三十年遗留下来的所有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确堆积了无数的问题:房地产问题突出,从严格意义上讲,房地产是不能炒、不能囤的,为什么?因为1、房屋是要占用土地的,大量的囤房必然占用大量的耕地,这直接损害了国家利益。2、房屋是有使用年限的,设计70年,一般使用也就是四、五十年,你囤一年使用年限就少一年,囤十年,少十年,囤房,把房子压在那里不住,本身就是社会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3、囤房、炒房,人为抬高了房价,这直接损害到了老百姓的利益。4、引起巨大的市场波动,甚至导致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的一些经济危机直接原因就是房地产)至于房地产可以拉动GDP的增长,那完全是虚的(一个市长四年任期,建了五十万套闲置房,GDP、财政税收一路增长,公务员工资奖金也翻了二翻,与房地产相关的六十多个行业红红火火,成绩斐然,可下一任市长怎么办呢?总不能再建五十万套闲置房吧!那就下吧,这一下不打紧,与房地产相关的六十多个行业五十万人一夜之间丢掉了饭碗,数以万计的失地农民,GDP负增长,财政税收一落千丈,公务员工资都开不出来,我实在不知道这种GDP的增长跟当年“大跃进”搞浮夸,亩产十万斤有什么两样)。从政治上讲,囤房、炒房更不对,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的唯一目的,就是利用市场经济旺盛的生产力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而决不是让少数人利用手里的“资本”损害他人及社会利益(哄抬房价,占用耕地)为自己个人谋取暴利。“十二五”我们必须拿出强有力的措施(主要是行政手段坚决遏制囤房、炒房。具体办法也很简单:全国联网,从100套以上的大户开始,发通知,限期出售,如继续囤积苛以重税(土地占用税)直至没收房产,然后,90套、80套、70套、60套、50套从上往下,层层打压直至房价平抑为止,商人们只顾自己发财,房押贷,贷炒房,房又押贷,贷又炒房,几十套、几百套的囤、几百套的炒,人是昏的,最后炒到资金链断裂,炒不下去了,房价又从颠峰跌入谷底,只得又把房子抵给银行,银行的钱是老百姓的存款,银行拿了抵来的房产又卖不掉,还不了老百姓的存款,导致经济危机,西方的许多经济危机不就是这样发生的吗?打击囤房,炒房,即是为了避免经济危机也是为了保护商人利益,商人唯利是图,只要一见到利,人就糊里糊涂的了,你不管他,他就一直糊里糊涂的往上炒,直到炒出经济危机,把自己彻底炒亏完,亏完了又跑到华尔街跳楼,政府还要给他收尸,这样的事情西方不知道发生了多少,这就是人性、人的本性,我们的房地产非管不可了,现在不管最后必然演变成巨大的社会灾难)。房价一下GDP自然调头向下,我们再认认真真的解决房地产遗留问题。
股市问题严重:股市问题相当复杂“白猫”、“黑猫”搞了三十年,一些人一切为了自己,已经完全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人的存在了,只要对自己个人有利这些人什么事都可以干,此时如果我们对股市进行大幅度调整,他一看风头不对,你还没调,他就“金蝉脱壳”把资金悄悄移走,留下一个“空壳”跟你耍破产无赖,最后吃亏的肯定又是中小股民。但我们的股市又是真正搞错了方向的,三十年来我们把“投资入股”搞成了“投机发财”这样的股市,长期搞下去只能是越搞越臭的,(10个股民9个被套,时间一长,怎么不臭?而且只能是越长越臭的)。又非调整不可,现在的唯一办法就是:1、严格控制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2、严格监管上市公司资金走向。3、逐步增加投机炒作获利的难度。4、使真正的、长期的投资者获得看得见的、稳定的收益,也就是从现在开始进行“微调”慢慢的“调”用十五到二十年时间,把目前股市“投机发财”重新“调整”为“投资入股”,这样的“微调”操作起来并不困难,慢慢“调”就行,但“十二五”我们也一定要动起来了。(我们的股市是我们当年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学来的,我们总以为是对的,但西方的“投机入股”恰恰就是错的,西方现代“投机发财”的股市,实际上成了西方经济危机的一个催化剂,每一次经济危机必有股市的催化作用,没有股市的催化,西方经济可能三、四十年才有一次危机,有了股市这个要命的催化剂西方经济危机二十年一次)。
物价问题:市场经济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其中所有的关系,都是相关关系(市场经济,所有的关系不可能有直接关系的)GDP与物价是一种正相关,GDP高速增长,物价是很难控制的,一旦GDP调头向下,我们再采取得力措施调控物价,那就相对容易得多了,物价,应该是我们维稳的第一指标,物价一涨老百姓心里就发慌,我生活在老百姓中间,我是知道的,老百姓拉车、扫地一个月八、九百块钱,一家人生活,前天蒜苗4块,昨天5块,今天早上6块,补个车胎3块,剃头7块,洗个澡8块心里怎么不慌。(“工资与物价同步增长”不现实的,对商人来说,他巴不得你涨工资,你工资一涨他正好搭车涨价,你工资敢涨10﹪,他3块钱的生姜就敢卖4块,你敢涨20﹪,他就敢卖6块,工资永远涨不过物价,涨不过商人的贪婪之心,涨不过“最后一公里”,同步增长最后所有的增长都涨进了商人的口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永远都是弱势群体,你扎了车胎不付3块他不给你补,你拿着肥皂、毛巾去洗澡,他把在澡堂子门口,你不付8块钱他不让你进,消费者只能任人宰割,没有办法的,如果我们还想让我们的共和国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安定,那么就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物价,而不是“同步增长”。
堵车问题:堵车的问题“十二五”一定要着手解决了,现在不仅北京、上海、广州堵,连浙江、义乌这样的三线城市都开始堵车了,北京“抽中签号”上路,只是个治膘不治本的办法,车子还是会越来越多的,“十二五”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拿出治本的办法来,而且,“十二五”就要开始实施了,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从根本上治堵,这件事情越拖,越难处理的,越拖问题越大的,拖到建国一百周年,北京一千五百万辆小汽车,堵的走不动路,你说,你停谁的?
“一五” “二五” “三五” “四五”是我们为了医治“战争创伤”,跟着“苏联老大哥”学习搞计划经济,照葫芦画瓢画出来的,对计划经济里的许多问题特别是人性懒惰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是完全不知道的。这也是导致我们六、七十年代物质极度匮乏的原因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比画着西方市场经济先进经验设计出来的,对市场经济、泡沫,特别是人性当中的自私贪婪最终会导致经济危机,这类事情是没有看清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我们就这么走了六十年。
现在好了,现在我们用我们东方文明整体的认识方式,把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泡沫、经济危机、市场监管、法律、利率、特别是人性、人的本性里面的一些负面的东西都彻底看清了,面对前六十年(从“一五”到“十一五”)我们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大的调整了,也就是通过“十二五”这五年对我国的经济,进行一次整体的“宏观调控”,把六十年遗留的问题一并彻底解决,然后再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伟大的,他们公正、无私,甘愿为人类的未来奉献自己的一生,他们一切为了社会的进步,一切为了人类的幸福,他们没有半点个人私利(这一点完全不同与为个人牟利的资产阶级政客),他们看着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利用资本剥削工人,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痛心疾首,为此,他们创立了“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他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把所有人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全包了下来,本指望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大家可以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可这个时候,人性当中的自私、贪婪、懒惰等邪恶的一面一下子全部暴露出来,工厂磨洋工,农村大呼隆,社会主义公有制,等于出工不出力,生产效率极低,把社会主义搞得民穷财尽,物资极度匮乏,甚至搞到人们难以果腹的地步。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性本身固有的自私、贪婪、懒惰等邪恶的一面,的确估计不足。
社会主义还怎么走下去?毛主席是作了大量思考的,回头,那无疑就是资本主义,但社会主义又由于人们的懒惰造成的效率低下,导致物资极度匮乏,又实在走不下去了,毛主席思考的最终答案就是“意识形态”,只有用“意识形态”重新确立人与人的基本关系,遏制人性当中的自私、贪婪、懒惰等职邪恶的一面,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走下去,毛主席知道没有这个“意识形态”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就没有了,党、共和国也没有了,于是毛主席不顾一切发动文化大革命,希望有人能为社会主义确立一个统一完整的,“意识形态”,天知道“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几十代人、几百代人认识事物的方式,不是真正通天彻地的人,完全不知道从那里搞起,做梦都不知道从那里做起,世界五千年文明,比较完整的意识形态才三套(基督一套、真主一套、释珈牟尼一套),中华民族三千年才二套(周公一套、孔子一套)岂能是说搞就能搞出来的,毛主席文化大革命搞了十年,最后把个周公、孔子批得体无完肤(前二套意识形态是当时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产物,直接搬到今天也确实不能用了)也没搞出个意识形态,不得已,只得把事情交给小平同志,希望小平同志做个结论,以后有人接着,把这个意识形态搞起来,小平同志怎么知道这些?一切实话实说:“我是桃花园中人,不知有汉,无以论魏晋……”。把个毛主席气得差点没背过去: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认识事物的方式,是遏制人性当中自私,贪婪的重要手段,没有意识形态遏制,人与人在一起矛盾重重,这个共和国怎么搞得一下去呢?这不明摆着没有了吗?于是毛主席又调过头来“批邓”……
好了,现在我们不仅计划经济、市场经济里的问题看清楚了,而且,政治上的所有问题也都一并看清了:我们不得不面对市场经济,因为没有市场经济我们将面临极度的物资匮乏。但我们搞市场经济更不能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市场经济,由于人性的自私与贪婪我们将最终演变成真正的人吃人的资本主义。不要跟美国比,美国有几万座教堂,虽然现代社会宗教的影响在美国弱化了,但弱化了的宗教总归还是一个相对统一完整的“意识形态”美国人也还每个星期都进教堂礼拜,接受“精神”洗礼。而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只能回过头来认认真真完成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确立我们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自己的意识形态了。
西方文明相信科学,把整体的世界划分为一科一科的具体科学,来进行认识与研究,这种认识与研究,虽然,在每个具体学科里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确忽略了整体,把人们的思想禁固在了一个一个的具体学科,从任何一个具体学科的角度向外看,这个世界有无数个“谜”,无数个“猜想”,无数个“哥德巴赫猜想”。
东方文明注重整体,一个人从认识身边的事物开始,通过不断自觉的改变自己的认识方式,使自己的思想,一步一步走入整体,走入统一,然后,用整体的眼光看世界,世界井然有序,高度统一。
西方被“科”了“学”的文明,只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睁着迷茫的眼睛看世界的“哥德巴赫”。
而东方文明,无“猜想”。
如果觉得仇跃辉的观点是对的,不妨网上(百度)(仇跃辉)参看仇跃辉政治体制改革系列其它文章。
再发人民网“深入讨论”
作者:仇跃辉
身份证号码:342701195704080414
联系电话:15212317718
住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荷花池新村21幢401室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