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之四大“纯属巧合”
2010年之四大“纯属巧合”
司马平邦
其一:
10月8日 ,瑞典诺贝尔委员会把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正在中国监狱服刑的“异见人士”刘晓波,关于此,司马南评论的好,得和平奖的汉奸仍然是汉奸,同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说:诺贝尔和平奖应授予“为促进民族和睦,增进各国友谊,推动裁军以及为召开和宣传和平会议而努力的人”,这是诺贝尔的遗愿。刘晓波是因触犯中国法律而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处徒刑的罪犯,其所作所为与诺贝尔和平奖的宗旨背道而驰。诺委会把和平奖授予这样一个人,完全违背了该奖项的宗旨,也是对和平奖的亵渎。
不管刘晓波为什么得奖,外交部发言人的这个回答也是欠缺水平的,诺奖置中国的尊严、价值观不顾,你却还要把它美化成“为促进民族和睦,增进各国友谊,推动裁军以及为召开和宣传和平会议而努力”……
其二:
即将于10月18日发行的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选用温家宝总理作为本期封面人物,并关注日前美国国会对人民币的施压举动。时代亚洲版以温家宝作封面人物,配以杂志专题文章,撰写者呼吁美国自我反省,不要把美国经济不好的责任都赖到中国头上,要客观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文章认为,虽然很多人觉得美国国会的法案是打击人民币汇率过低的黄金机会,但其实并不是,有关的法案毫无意义,它不能解决美国所希望解决的问题,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是美国国内反华情绪的表现。
中国国内有人认为,温总理登上时代,是“仗义执言”,对美国人说了真话,戳了要害,让知识层有了一定的反省意识;登出照片和对温总理的采访文字,是要让这种意识在更多人中间觉醒。这样的评论也特别有意思,中国总理对美国执言还要“仗义”吗?
其一+其二,造神也,一前一后,皆出自西方之手,一个是中国监狱里的囚犯,一个是中国的总理,可见在西方人的主流价值观里,根本不会取用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任何中国人,也只不过是他们手里的工具和玩偶。
其三:
10月4日 ,正在比利时出席亚欧首脑会议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和一同参会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于当日清晨,在布鲁塞尔首脑会议结束后的会场的走廊里“偶然相遇”,于是就顺势坐下来进行会谈,也幸好那条走廊里有两把椅子,也幸好,走廊里可以找到一名精通汉语和日语的翻译,这是“钓鱼岛撞船事件”和“高桥定4个擅入军事禁区”事件之后两国首脑首次举行会谈。
“走廊会谈”进行了25分钟。据菅直人首相事后向记者表述:“温总理说了一些原则性的话,我也强调了尖阁列岛(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日中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同时,“双方都认为现在的日中关系不是一个好势头,都认为应该进一步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两国首脑还同意尽快适时恢复高层会晤,恢复民间的交流。菅直人说:“两国关系能够回到原点上,真是好事情。”
其四:
10月11日 ,正在越南河内的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在所住的酒店电梯里遇到了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两人之后从电梯移步酒店的另一间房间,交谈了20分钟,梁光烈说,近期中日关系因日本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民和渔船事件受到严重伤害,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中方一向重视中日关系的发展,主张通过对话增进相互理解,通过协商解决彼此分歧,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希望日方相向而行,妥善处理敏感问题,使中日关系尽早回到正常轨道。北泽俊美说,日中两国是友好邻邦,双方应冷静、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各领域特别是防务领域的交往,推动日中关系向前发展。
其三+其四,这样的偶遇是真偶遇还是安排好的,谁也不知道,但至少代表了中日两国政府首脑们还是希望两国向平稳发展,而不是置气,当然,这或者也说,至少中国的政治家们已经开始重视民间在对日本问上的群情激愤,把本该安排的外交会面全都处理成“偶遇”,堵住了民间的嘴。
纯属巧合,仅为巧合。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