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钓鱼岛归属中国铁证扶贫,等于卖子嫖娼
拍卖钓鱼岛归属中国
铁证扶贫,等于卖子嫖娼(原创时评)
—上善若海
12月20日,被海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钓鱼岛归属中国铁证”的《浮生六记》佚文《海国记》钱氏抄本原件,在2010年首届艺术品慈善拍卖会上,已经在京被拍卖,拍卖所得大部分捐献给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用于中国扶贫事业。
《浮生六记》佚文《海国记》钱氏抄本原件,文中对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描写,清晰地勾勒出文稿成形时期我国国界的钓鱼岛段,海内外专家学者在鉴定中一致认为,其内容真实可信,比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1884年“发现”该岛早了76年,完全可以作为我国自古即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又一铁证,这部手稿也因为其独特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政治价值被誉为“当代和氏璧”。
《浮生六记》佚文《海国记》钱氏抄本原件今年11月12日在社会上刚一露面,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林嘉騋闻知此事,特地致函国家领导人,建议将清人沈复《海国记》一文编入教科书;随后,中国著名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再次上书温家宝总理,力荐该钓鱼岛主权古籍新证入选我国中小学教科书。
然而,在日美频繁联合军演向中国施压,企图将钓鱼岛武装“夺回”的紧要关头,正是这样一部象征我国拥有钓鱼岛主权、人人都知道其重要价值的铁证,而且事实上早已超出了物品本身的经济价值、具有无可估量政治价值的铁证,终究还是被金钱吞噬下在北京拍卖场被一拍了散。
我们拿天安门城楼来做个比喻,它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同时理所当然的也就是整个北京乃至国家的象征,即使卖掉天安门城楼的一砖一瓦,人们也会认为是卖国,上善若海坚信,即使整个中国已经无可救药、无可出卖而被迫卖身保命的时候也不见得会拿它去拍卖。
正象中国再穷也不应该拍卖天安门城楼一样,中国再穷也不至于、不应该拍卖象征着我国自古即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这一铁证。
因此,这也就难怪有爱国人士指责:与其拍卖,为何不入国家档案馆或将其保存于历史博物馆作为镇馆、镇国之宝,以备与日本交涉的时候拿来使用呢!
诚如网友们所言:“真郁闷,扶贫机构并非见钱眼开的奸商,怎么能自卖家底儿呢!”“假如有第二个圆明园会不会卖?”“难怪许多妇女‘失足’,中国人还有什么不敢卖?”真的,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啊!
除非是,当今,人们已经可以把祖国设想成一个穷凶极恶的嫖徒,在吃喝嫖赌花光最后的钱财穷困潦倒之时,为图最终的享乐而去卖子嫖娼,哪怕是死在嫖床上也乐得个“风流鬼”的名声。
众所周知,以中国目前的GDP、CPI、国民幸福指数等各类统计指标而言,事情远远不至于如此。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拍卖钓鱼岛,是彻头彻尾的出卖祖国用于不可告人的勾当”,以彰显中日友好换取与日本媾和的快乐,让亲者痛仇者快而已。至于说收复钓鱼岛主权,早已被卖国汉奸们忘到日本妓女们的阴沟里去了。
事情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拍卖会举办方同时提出因《海国记》涉及中国领土主权,该文献的拍卖将谢绝国外人士参拍,但是可以预料的是,真的说不定日本人已经毫不费力地找到汉奸代理人,用人民币参与拍卖已经拿走了这份铁证。如此以来,说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将抄本拱手让给日本人,确实是顺理成章的。
话又说回来,即便这份铁证当今仍然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在中国市场经济大展拳脚,拳打公有制、脚踢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之下,在“有钱能使磨推鬼”的时代背景之下,说不定哪一天就沦落到了美日手中。
话再说回来,即便这份铁证始终掌握在中国人手中,在中日钓鱼岛主权纠纷中,又有哪一个中国人有资格、有能力、有胆识去代表中国拿它作为国家主权依据,去和日本真刀真枪、针锋相对的斗争呢!要知道涉及国家主权主权和领土的明争暗斗,不是靠“一个人在战斗”“我爸是李刚”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