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流行骂专家”
题为《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没为药家鑫开脱》道中的“面对谩骂,我能够不理会;但面对批评,我还是想理性地回应和解释。现在社会上流行骂专家,我觉得这是社会的悲哀。因为专家是深入专业的研究者,他在自己专业领域说的话,肯定是有长期研究背景的。因为深,可能有些窄,但不可忽视。”李玫瑾教授如是说确实很值得我们深邃的思考,即为什么现在“流行骂专家”呢?
前些年,题为《专家速成教材-看完本贴你就可以成为专家》的帖子很是在网络上热传了许久,其“遇到什么问题都说:这很正常;与正常人的见解有区别;分点论述;说别人听不懂的话;有大局观念并顾左右而言他;杀手锏:与国际接轨”六点专家速成大法,是不是与现实中诸多专家、学者、教授所表达出的观点、言论\理论很贴切呢?
如题为《三问力挺雀巢等婴儿米糊的专家》的评论道:“我们的专家则用知识愚弄大众,充当特定利益集团的走卒去压制大众的质疑”是不是对《雀巢婴儿米粉含砷致癌 雀巢称中国产品安全》道中国专家言论很贴切的“骂”呢?由此再回头看看“牙防组事件”、《雀巢一款奶粉被检出碘超标》等道和收取“空气税”、自行车造成城市拥堵论,诸如此类的这论那论的,又怎能不招致“骂”呢?
又如,题为《粉饰“瘦肉精”专家该当何罪?》评论所指出的“遮掩剂”等现实,已经不是“骂”那么简单了,“罪”恐才是本质吧。而题为《ZARA等多个知名品牌休闲裤被曝安全性不合格》道告知我们的是“包括ZARA、万宝路、威明、速写、G2000、金鳄、暇步士、罗蒙、观奇”这些知名国际品牌产品不合格的原因是:“有的裤子上面明示是棉偏高,合成纤维偏低,但是实际检测棉偏低,这对于消费者就属于误导和更严重的是一些品牌服装的安全指标达不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这类的严重问题,可题为《消费品在华遭尴尬 入乡随俗遵守标准更重要》的道中的国际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却在避重就轻的谈什么“标签”、“使用说明”不合格致使产品不合格,这难道不是在助纣为孽吗?
再如,近几十年来,什么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或经济学家就是应该不讲道德、“腐败润滑剂理论”、“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论,股东\企业利益最大化等等之类的理论和观点可谓是大行其道,并称之为是新思想、新观念,或什么先进的理论。然而,我们不妨回头重温一下西方十八、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血腥”二字,不正是此类理论、观点大行其道之际吗?因此殖民、奴隶贸易和鸦片贸易的产生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在这样的理论、观点指导下,我国出现《温家宝痛斥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事件:道德滑坡严重》,恐怕实属一种必然之果吧。
当题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教授曝项目招标“潜规则”》、《两教授批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续:称在国内遭排斥》这样的道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你心中是否有“骂”的冲动呢?特别是如《人人喊打中学术造假“繁荣依旧”》和题为《西安交大6名老教授举学术造假曾遭校方阻拦》道中的“一项仓促上马的技术,缘何能一路畅通,顺利斩获两个奖项?郁永章表示,当时李连生请来的两名院士跟他比较熟,‘专家鉴定基本上是走过场,再加上当时公司效益情况并未对外披露,也没有人去调查。所以就一路绿灯了。’”这个描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专家这个代表着学术荣耀、权威的名称又怎不蒙受耻辱呢?
虽说专家、教授之所以成为恶搞的对象,也与众多虚假、欺诈广告动辄就搬出专家说事有关,但为什么专家、教授却少有发声以正视听来维护专家、教授这个有着学术尊严、荣耀的称谓呢?如4月18日央视《经济半小时》道的干细胞“神奇疗效”调查所披露的“将还仅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干细胞移植技术,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并拿患者做试验这种严重违反国家法规的问题,恐怕已经不仅仅是“骂”的问题了吧?耐人寻味的是,为什么节目所披露的上海“那家医院”敢于无视国家干细胞技术研究中心“终止这个合同”的信件、律师函呢?而国家干细胞技术研究中心又为什么在屡次交涉无果后,不起诉、或在主流媒体上公开谴责这种有悖医学伦理、道德,甚至于是违法的行为呢?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如此重大的医疗问题被披露后,不论是涉事地的政府监管部门,还是卫生部,似乎就像没事人一般。
或许正因为如此吧,专家没有了专家的样,还成为了某些丧尽天良者的外衣,进而众多影视明星\名人们粉墨登场,似乎个个成为了医疗\医药器械、饮食、农业等领域的专家... ...专家成为了“砖家”,教授成为了“叫兽”,这可不是“骂”出来的;所以,与其说现在社会上流行骂专家、或教授,不如说是诸多的专家、教授们不自重,不诚信,缺少应有的良知、道德,并且将公众当猴耍所导致。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理名言也;“流行骂专家”何尝不是如此呢?可换个角度来说,当公众懒得“骂”专家之时,是不是我们的噩梦真正开始之际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