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问李玫谨,不懂道德仁义思想以何来敬畏生命?

2025-02-26 文摘 评论 阅读
  

  

  

   问李玫谨,不懂道德仁义思想以何来敬畏生命?马乾宁(原创)

李玫谨教授这次深沉起来了,最近发了篇博文叫《生命教育之难点》。博文临了说道——“生命教育,是什么?我认为,生命的第一要义就是让孩子们形成人所特有的情感:对养育恩情的理解、对友善情谊的学习与应用,最重要的是,能够形成由已及人的爱的能力。——这一过程若能完成,取决于父母的努力程度。生命的学习,大概还必须经历离别及死亡的痛苦,只有经历了这种痛苦的人才知道:生,其实多么艰难?又是多么珍贵!——这一道理若让人明白,需要教育者的精心设计。   

  生命,为什么要被敬畏,因为只要不敬不畏,等你明白的时候,你已经无机会了……永远不要拿生命当儿戏!但愿明白这一道理是在我们上学的第一天!!”

  

  以上这段话说得挺好,但我有个疑问要问李玫谨——不懂道德仁义思想以何来敬畏生命?

  

  因为把药家鑫杀人的八刀说成出于弹钢琴的习惯动作,受到网友批判。李玫谨教授竟然用王小波的话——“要做思维的精英,不做道德的精英。”来替自己辩解。最近贺卫方也出来帮腔了。在此提醒如王小波.贺卫方等几句——不要以为有了点知识,成了知识分子就可以造思想家的反。所谓知识分子就是知识之分子也。不过是替思想家传播思想而矣。如王小波.贺卫方等不过还是趴在二百年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脚下,缺少思想的自立。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失败对于中国人来讲损失是惨重的。这个惨重的损失就在于中国人失去了原来的社会政治思想,而又彻底臣服于西方社会政治思想上。即使到了今天,中国所谓的社会精英们还是没离开西方思想的拐杖。

  

  中国文化认为天人合一。西方文化正因为缺少天人合一,才是一种无根文化。他们主张人性自私论。其实人之天性既不是无私,也不是自私,人之天性叫自我。自我意识。因为天地本无私念,自然没有意识,如果人之天性是自私就不符合天之天性的无私了。

  

  由于受自私自利的精蝇们的蛊惑,原来只以为李玫谨的言论没有体现仁义思想。试想发明“激情杀人”说辞的律师,如果死者是你的妻子,你会认为凶手是“激情杀人”吗?你会用“激情杀人”为凶手辩解吗?还有那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谨,如果死者是你的女儿,你会认为凶手连捅八刀是弹钢琴的习惯动作吗?这一切就证明了一个问题——不仁不义。但今天李玫谨的言论彻底暴露了文匪思想的特征。想想,什么样的人可以不要道德呢?——土匪。而李玫谨是不能以土匪来称呼的,所以叫她文匪思想。

  

  还是我那个疑问——不懂道德仁义思想以何来敬畏生命?

  

  我支持网友对李玫谨的批评。但我反对以谩骂的方式去批评。批评是对的,而谩骂是不对的。而在李玫谨看来网友们是戴着有色眼镜攻击她。为什么网民会批李玫谨? 原因就在于——路见不平。

  

  “你在别人专业领域中太自负”李教授很显然你把犯罪心理学当成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是这样就能以你胡说八道吗?

  

  在我看来研究心理学毕竟是小道而不是大道。有人说药家鑫反映中国教育的失败。而深究一步就是指导思想的失败。在鼓吹了自私自利,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精蝇思想指导下是不会教育出有德有才,有仁有义思想的人的。平时不仁不义,没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出了车祸自然想逃避责任。

  

  李玫谨教授的错误就是不是从立人之道研究药家鑫的犯罪问题。而是想着从连出八刀时药家鑫想什么,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挺可笑。就如同过去宣传英雄人物一样,非要说英雄人物的壮举时想到了什么。进行心理刻画,让英雄人物浮想联翩。结果塑造的英雄人物假大空。

  

  中华文化由易而成诸子百家。古语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恰恰是李玫谨教授不愿做的道德精英——前辈思想家们探索人的生命之道该怎样走,人应该怎样去生活,才有了道德仁义思想。

  

  哲学的智慧在于思辨。讲辨证法这是西学传过来的叫法。而中国的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识论。在中国思想家很多。但是可以称为大家的思想家仅三个,从仓颉造字伏羲画卦后,成思想体系思想家第一个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周文王,第二个是《道德经》的老子,第三个就是《实践论》.《矛盾论》这两论的——毛泽东。所以说你可以搬倒一个思想家的塑像,也许可能毁掉一个思想家曾经的事业。而要搬倒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就是蚍蜉撼树谈何易。在这里我为什么把孔子剔出来不算一个思想大家呢?虽然孔子做了易传,孔子说仁义,但仁义概念不是孔子发明的,是在孔子以前,中华先人就有的。

  

  中国的仁义思想是摆正公私关系,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仁义思想属于中华文化。不是旧儒家的专利。而且我认为孔子也诓论了仁义。什么叫仁义孔子并没说清楚。

  

  中国人讲仁义,仁即二人.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态度,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与人相处抱有"仁"的态度.

  

  仁是什么?打个比喻,如果把人们生存的世界比做一个大屋子,仁的前提是个人不能私自占有这间大屋子。即公天下。而后才是仁,给别人留出屋子的一部分空间,不能独占,就叫仁。即怀“仁”的态度处世。

  

  从字面上看仁即二人,指与他人相处的时候的态度即“仁”。仁不是自私,也不是无私。“仁”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态度,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与人相处抱有"仁"的态度.不能自私自利。

  

  义是什么?人生必架于物,而人在寻物之利时要利取中道是为义。不仁不义就是自私自利了。义是什么?义是利取中道。在这间大屋子中合理的分配每个人使用的空间。原始人类共同围猎,共同享用围猎成果,自然资源在一个部族中是公有的。人类的社会化生产也要求社会化生产的财富公有,合理的分配社会化生产的财富用于每个人的生活。

  

  什么叫公道正义?公道正义就如同两人共用一个课桌的小学生。小学生习惯在课桌上画一条线,这条线划在中间,就是公道正义。反之就是不义.

  

  中国不应跟在西方屁股后面讲“权”,因为和人权主权相比,世界更需要公道正义。天下之乱皆因争私,私争。无论对于一个国家之内,还是对于世界都莫不如此。所以说不能以私天下之心而谈民主。也不能以私天下之心谈人权。

  

  西方人习惯讲权,而中国人习惯讲道。中国的“道”思想许多年来被神秘化。其实理解“道”思想如同理解矛盾学说。都是借物而喻理。道原本就是路。所以道即公道。讲道要怀公心才能讲公道。而西方人讲权,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讲权的结果就成了争私利。

  

  大家都知道,现代西方思想的人权缘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那时的社会是封建贵族制度.讲究血统.新兴的科学技术使资本家赚到了钱,但他们没有社会地位.因为许多人没有贵族血统.这些人们追求社会地位的方法就是与贵族讲人权,与贵族讲平等,等等方式去谋求社会地位.请大家注意到,人权平等自由民主是他们与封建贵族的斗争工具.资本存在于私有制下,讲个人的人权即是一种私权.现实我们也看到,他们主张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个人的绝对自由.而当资本主义者向世界推广人权的时候就变成了强权.别忘了人权是被利用的工具性质,我们归谬一下他的错误.

  

  中国人的概念中,公是和私相对的概念,公又是和正相连,即公正.如果不正即是歪,歪又是斜的意思.私有制下讲人权,实质是一种私权.即不是公权,不是公权就不是一种"正权".不是正权即是歪权,歪权即是斜权.讲斜权即是歪理邪说.而歪理邪说要让人接受就得靠强权压制.所以私有制下讲人权,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最终形成强权,挥舞着人权的大棒,横行霸道.本来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横行霸道者就给他人没有路可走.讲私有的人权,最终的极致是蔑视人的生存权.横行霸道的私有者不给别人生路.而每每他们讲人权的时候,都是从他的私利出发.人权如同一把伞,需要时才打出来.比如美国打伊拉克,说的再冠冕堂皇,你总能从他的皮袍下面看出一个小来(私利).足见人权的私有境界不高。

  

  古人以易道阴阳,现代人讲矛盾。都是在研究两种不同性质之间的变化规律。公和私是一个矛盾,也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正如古人说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在共同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公私矛盾的统一,和谐。古人研究阴阳矛盾的变化规律得出天道三十年一变,人心亦如此。所以还是借用古人的话说———从今天的中国,公道不兴私道横行。中华民族即将迎来君子之道昌,小人之道亡的伟大时代。这是任何个人都无法抗拒的时代潮流。

  

  附文:人相忘乎道术,鱼相忘乎江河

  

  人类科学的发展,大大开阔了今天人类的视野。但是真应了古人的那句话,人相忘乎道术,鱼相忘乎江河。人对其自身的认识却没有多大进步。

  

  生活在大海里的小鱼会问:“常听说大海,那大海在哪里?”站在大海之外的人们会看得很明白。小鱼就在大海里。小雨不过是大海的一部分而已。他的每一呼吸无不是吞吐着海水,他的身躯亦融入大海。人呢?他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吗?但是自从人用眼睛看世界,却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和自然对立起来。人的一呼一吸不如通海水里的小鱼吗?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这个大伪指的是什么?我认为是私也。人的许多概念都是相对而产生的。如公和私。如上和下等。前人思维时产生的这些概念,经过一代代人人的相传,后人并没有亲历这些概念产生的过程。实际上在人脑中就形成了模糊的绝对定式。后代人思维概念的形成,并非像人的生命一样,从生殖细胞结合开始经过胚胎,完全重复了一遍人的生命的演化过程。什么叫机械的东西?就是拼凑而已。现在许多人的思维概念,就是一个机械的拼凑。没有内部的机理存在。

  

  中国人讲的道术是什么?老子认为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说天地无私从而利万物生长。大道废是什么?是人们智慧出的大伪认识,既是人性私。大道即公之道。所以由此老子才推论出他的大同社会。但是受人的观察人是限制,老子的大同理想仅能是小国寡民。但是中国人有生之有时,不可用之无度的思想。现在比较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设想(我没读过原著,是否后人有曲解?),想象物质极大丰富,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人们达到各取所需,按需分配的理想。经过现实的实践看,也过于理想化。自然资源不是无限的。如煤炭石油等资源,从人类长远发展看必须节约使用。况且环境的破坏也不允许人类在这样发展。初涉易经,我看到了节的概念。由此而想到了节段去代替过去常用的阶段的概念。现实社会就是要把古今关于人类社会设想中和一下。既不是小国寡民,也不是用之无度。用易经概括的思想叫安节贞。

  

  什么是节段?即如甘蔗的节和段。节段是事物发展的连续和不连续的一个辩证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受节段的限制。如甘蔗的生长,根部与茎叶之间存在矛盾,节就是这个矛盾的调节过程。看人类社会,根是什么?工农业的生产劳动。茎叶是什么?上层建筑的社会管理层,金融.文化艺术等。可不可以上层独大呢?不可能。如果不认识节的作用,依任上曾独大,结果就是民不聊生,社会动乱。

  

  关于钱这个货币产生的金融危机,也必须提到哲学的静止与运动的高度去看待。依照节段论来解决。很显然,货币代表财富是个相对静止的状态。而货币又是商品流动的媒介,和商品成反方向的运动。虚拟经济的出现,股票.期货.金融衍生品等加速了货币在私有制下流向少数人的速度。聪明的金融寡头不是把穷人将来才拥有的财富的利润都赚走了吗?货币存在的形式趋于静止状态。人生必驾于物,社会化的生产又使得人必驾于的这个物只有交换才能得到。钱都赚到了寡头手里,商品怎样去实现交换?不要说金融危机蒸发了钱,金融寡头(少数)是赚了大钱的。他们不声张而已。

  

  然则万事万物都离不开辨证之法。老子说:“物,当其有以为利,当其无以为用。”现在金融寡头们只是占有了利,但现在利马上就要没用了。美元我看是要黄了(大幅贬值)。给人愈多,己欲有。钱的交换作用消失殆尽,拥有的钱也没用了。所以索罗斯才着急了。能依靠滥发美元(中国信贷刺激)解决问题吗?不可能。因为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没有解决。信贷刺激等方式仅是救一时之急,钱照样还是流到富人的腰包。依靠水滴是解不了渴的。

  

  事物的发展过程必然需要节去调解矛盾。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私心贪欲当节则节,公道不会因人而废。因为大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岂能少数人霸公道而行之?


标签:思想   就是   人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