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形成的原因以及抑制措施
通胀形成的原因以及抑制措施
田忠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下午出席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2008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上讲话时指出:“最近,我们面前遇到两个问题,从国际上来讲,就是我方才讲的,国际出现的金融动荡和经济问题,我们必须善加应对;我们必须在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必须克服经济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使经济有序发展;我们必须注意节能、环保以提高应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能力。”总理的讲话,一下子把我的关注点引到“我们必须在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上。
要找到这个“平衡点”并不容易,因为,这需要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和金融等作综合分析,特别是找对真正的经济增长点和通胀的真正原因。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量大于实有经济造成的。中国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官员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寻找宏观调控的办法的。但问题是,事实果真如此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被中国官员和精英崇拜得五体投地的美国的真实情况。大家知道,世界上发行货币量最大的是美国,完全可以说,美国一是靠制定游戏规则的绝对掌控权,二是靠日夜不停大量印制美钞掠夺世界财富的。也就是说,美国利用人类追求个人财富的梦想或者叫贪欲,通过高利率的引诱,构建了一个虚幻的财富信用天堂,自己坐在这个虚幻的财富天堂的顶端,笑咪咪地等待财富朝拜者给美国送去用资源、人力、环境等代价打造的实体经济。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美国的货币投放量那么大,美国的通胀率却一直控制在2%以下。这就说明,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并非是货币投放量,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复杂原因。但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我以为:
第一,资本欲望和资本自由逐利机制。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因为,这是由于制度性直接造成的恶果。有人可能说,美国是资本最自由的国度,但并没有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后者是事实,前者就是睁着双眼说瞎话了。试想,如果美国的资本自由,为什么中国企业到美国创业却屡屡遭挫呢?世界上有这样自由的吗?再者,美国在发生通胀的时候,并非全用金融手段搞宏观调控,而更多的是采取提高低保金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使民众的消费心态保持在稳定的状态。
第二,这一事实告诉我们,除资本自由逐利机制外,另一个造成通胀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没一个关心的因素,就是消费群体由于消费能力下降,最后击溃了消费信心导致对未来的深度恐慌。也就是说,消费能力越差,消费者失去消费信心,越容易造成通货膨胀。由此可知,造成通胀的根本性原因,不是物质短缺造成的,而是消费能力丧失造成的。
第三,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制造消费者心理恐慌,从中谋取高额利润。
第四,中国没有严格的通胀标准,或者说,不按国际通胀标准,在不良学者的忽悠下,政府为了保持市场的利润空间,做出错误决策造成的。比如说,政府经常使用的宏观调控办法有银行利率的调整等。实质上,这一措施恰恰是牺牲穷人利益补充富人,因为,中国的大多数穷人是没有存款的。政府越调控,大多数民众就越丧失消费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结论:造成通胀的根本性原因,不是物质短缺造成的,而是消费能力丧失造成的。
从这角度说,解决通膨的办法,不是通过金融调控,而是提高民众的消费信心。
但提高民众的消费信心,或者说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一是提高收入(收入决定消费能力,消费能力直接决定消费信心),二是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面,三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我个人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点”,舍此而求其它,特别是求外向型经济发展,不仅不会平衡,而是相反。也就是说,如果相反,只会扩大“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失衡。
温总理还说:“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了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健全以公平正义为目标的社会保障等体系。”我个人认为,“,逐步健全以公平正义为目标的社会保障等体系”的提法是错误的,因为,经济制度、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分配制度的公平正义与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所在,如果经济制度、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分配制度失去了公平正义的机制功能,只靠“社会保障等体系”是无法构建起社会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的。
在文章中直接批评总理,实属不该,但对于这个明显重大错误,如果不批评,错误得不到纠正,一旦形成机制后再发现、纠正就难了。还好的是,温总理给了批评的胆量: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还要通过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批评和监督政府,努力造就人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和谐。”
另外,我以为,中国还在这么几个风险:一是卖国賊太多,主权经济丧失,而且还高官尽做,比如说郭京毅和他的仁兄仁弟,用制度卖国,堪称世界奇观。二是外向型经济。据媒体说,中国的出口量占生产总值的40%以上。三是制度性贫富悬殊越拉越大,民众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差。四是投资性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越来越成了依赖性。五是对改革的总结不着边际,根本不可能形成纠错机制。
一个国家,不怕犯错误,就怕没有纠错机制,在错误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后记: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官好见,小鬼难緾,温总理虽然明确给了我批评的权利,但是,小鬼们也可能重病复发,偷偷的调查或监控。但是,我只是本着对国家、对民众负责的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小鬼们想调查、监控,那就明着调查监控好了。温总理的讲话原文地址: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