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印象
重 庆 印 象
今天要写点与重庆有关的事,是因为收到一条手机新闻:《重庆掀“食品打黑”风暴》。光看标题,都明白什么意思,所以新闻的内容就不转述了。
别的地方出现这样的新闻,我还真不信;但出在重庆,我信!理由很多。自从薄熙来主政重庆后,唱红、打黑、反腐,使重庆又重新回到了真正的共产党人手里;时隔30年后,重庆政府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民政府。
顽石在七八年前曾去过一次重庆,呆了两三天。由于时间短,对重庆当然不可能有全面的了解,除了重庆菜麻得我开不了口,还有几个场景也一直烙在记忆深处。下了飞机,我和同伴坐出租车前往预订的酒店。一路上,司机免费而又热情的给我们介绍重庆,话题只有一个——重庆的女孩漂亮、好玩;娱乐场所丰富多彩,小姐服务周到。我将信将疑。到了酒店门口,我刚钻出出租车,就有一群小孩围了上来,小的约摸六七岁,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我以为是乞讨的,可他们没问我们要钱,却每个人递给我们一两张名片。我大感惊讶,这是什么奇怪的风俗?我拿过名片一看,每张名片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个小姐的联系方式,有照片,并标明为大学生。由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来为“小姐”拉客,这大约也算得上是改革开放后的重庆一个了不起的创意!晚上,我和同伴去重庆标志性建筑解放碑附近转悠,因为这个地方是重庆最繁华的街区。下了出租车没走几步,就有人上来搭讪,鼓动我们“看演出”,我问是什么演出,那人告诉我,在泰国能看到的他们那里都可以看到,有些比泰国的还开放。走了十来分钟,就有多人逡巡着上来卖力的吹嘘那里“演出”的神奇。搞得我和同伴兴致全无,只好早早回到酒店看书。路上,我和同伴议论,“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应该改名叫“重庆人民改革沦陷碑”才对景。这就是我印象中的重庆。
近几年来,我虽没再去重庆,但一直关注着重庆。因为那里有薄熙来、王立军这样的真正的共产党人和货真价实的人民公仆,因为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又飘扬在它的上空,因为重庆的老百姓越来越幸福,因为有别于“深圳模式”的“重庆模式”已经成为中外瞩目的新的发展范式,因为正义的、有良知的人都对现在的重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为重庆让沦陷区的广大人民重新燃起了希望。
上一周,网上有一则也是关于重庆的热门新闻——“重庆特警为农民工讨薪”,引来好评如潮,很多网民评论:“重庆的警察才配叫人民警察!”而与重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州警察演练如何驱散讨薪农民工”、“深圳禁止农民工上访讨薪”。为什么同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各个地方会出现这般强烈的反差呢?这样的现象不值得引起一切关心人民命运的人深思吗?
写着写着,耳边仿佛响起了那首欢快活泼、激动人心的歌曲:“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我突然理解了六七十年前那些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纷纷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的追求,因为我也想奔赴重庆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