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全国政协委员汪晖:希望两会能更多表达农民工的声音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关于两会的道铺天盖地,但是农民工问题还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我自己所能扮演的就是一个桥梁角色,把这些声音传达出来。

  

  2015年3月8号,政协委员汪晖教授就其今年的政协提案——《杜绝建筑业工资拖欠,维护劳动者底线尊严》在北京《时代周》举行了一场座谈会。汪晖教授表示,他本人一直很关心工人的问题,自己过去也曾经当过工人。本次的提案是他与劳工研究专业领域的潘毅(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基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计划”与公益机构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的深度调研共同书写。

  

  事实上,今年已经是汪晖教授第二次就建筑工问题在全国政协会议提案了,不同的是,上一年他的提案侧重的是劳动合同问题,而今年则侧重欠薪问题。他根据自身几次参加政协会议的经验指出,政协会议在回应提案一年比一年认真。而他也相信建筑工人问题将越来越受到重视,2014年底,全国政协俞正声主席也就“建筑工人工伤维权”议题召开了协商座谈会并讲话。从去年政协对汪晖教授的回应来看,建筑工问题在实施上有很多实际性的问题,难以解决。而汪教授也指出,“在清理转包关系之前,确实难以解决”,他着重指出,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过程一定要督促。

  

  正如汪教授指出,劳工领域并非他的专业领域,他的提案更多的是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借此使工人和农民的声音能够发出来。他认为农民工问题还有大量的其他困境,这两年他也持续在关心这个议题,努力思考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空间。就他的观察,就两会参与情况而言,农民,或者说农民工的比例还太少,那么他们的声音就会比较小。他说,“关于两会的道铺天盖地,但是农民工问题还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我自己所能扮演的就是一个桥梁角色,把这些声音传达出来。”他希望媒体可以多把工人和农民的状况直接道出来,少道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讲什么,因为若没有真正处于那个处境当中,即使你真的想去表达,也很难把最核心的问题揭示出来。而两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借委员提出的问题,去找那些直接的群众。他说,今年两会很难在媒体上听到工人和农民的声音,他希望媒体能真正地把工人和农民的声音表达出来。

  

  这次座谈会汪教授也邀请了长期从事建筑工人研究的机构和工友,请他们谈论自身的困境。长期致力于建筑工维权的李大君指出了几个重要问题:第一,农民工保障的法律法规有200多部,政府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的生存状况却非常糟糕,90%建筑工正遭遇着与妻儿分离的状况;第二,媒体对建筑工上万高薪的“误读”,有些建筑工人一天可以拿到两三百块的工资,媒体听到这个数字就自动乘以30天得出建筑工月薪上万的结论,但是根据统计,建筑工每年平均能干活的时间为160天,剩下的时间他们都在失业,而他们还常常面临着拿不到薪水的困境,有些工人在讨薪后还遭遇过工地的涉黑复;第三,过去一年移送有关部门的讨薪案例至2014年年底解决不到一半,效率低下;第四,就北京的状况而言,目前建筑工人加入工会非常困难。北京的建筑业工会拒绝非北京籍的建筑工,而大部分建筑工地也并没有工会,即使有也常常是无为的工会。参与座谈的工友也围绕李大君提到的问题谈及自身的困境,以下以建筑工地工友自己创作的几首诗歌呈现工友们的情感和困境。

  

  穷与富

  

  假如没有我的穷,哪里会有你的富

  

  假如没有我的苦,哪里会有你的甜

  

  假如没有我们的双手和汗水,

  

  哪有你们舒坦的华屋与豪车。

  

  然而,你却笑我无知,

  

  我看到,你笑得如此无耻。

  

  我问,勤劳不是可以致富吗

  

  你说,你们勤劳所以我富啦!

  

  原来,在资本的统治下——

  

  劳动就这般被扭曲和践踏!

  

  ——河北建筑工友阿龙

  

  自嘲

  

  建筑工人工资低,

  

  粗茶淡饭穿破衣。

  

  一年吃的三年饭,

  

  三年陪了一年妻。

  

  ——河南建筑工魏锡宝

  

  忍别离

  

  相识未谋缘已尽,

  

  欲作劳燕两离分。

  

  唯愿花开多锦簇,

  

  不负忙碌民工心。

  

  ——山东建筑工王运朋

标签:建筑   工人   问题   农民   教授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