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的利比亚政策看美国中东战略新动向
从美国的利比亚政策看美国中东战略新动向
金 虎
美国宣布将退出空袭利比亚的团队,并表示不会派出地面部队,而将主要的战争任务交给北约。此举似乎与美国近些年的行为方式大相径庭,但是更能反映其中东战略的新动向。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国的中东战略经历了第一次海湾战争以保持其混乱状态为核心目标的“溃疡”战略(就是让这块地方成为永不愈合的溃疡),到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以军事占领和文化“变革”为核心目标的“征服”战略的转变。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中东战略显现出向“溃疡”战略回归的迹象。
小布什的“征服”战略,在军事上是成功的。以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技术实力,在中东国家实施军事征服并不是难事,问题是征服后怎么办,就不是那么遂美国人的心愿了。在这个问题上,小布什的班子是非常幼稚的,远远抵不上老布什的人马。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以“左勾拳”行动迂回插入伊拉克军队主力的侧后,即可以包围并全歼伊军,又可以直取巴格达,但是老布什突然下达了停止攻击的命令,让伊军主力一部从即将合拢的包围圈中溜走,并放弃了对巴格达的进攻,让许多将领扼腕叹息,以致10多年后美军征服伊拉克,许多军人抱怨,当初如果一鼓作气拿下巴格达,推翻萨达姆,就省得费这二遍事了!——但事实上,这正是老布什的高明之处,也是小布什的愚蠢之处。原因如次:
中东对美国至关重要,这毫无疑问。但重要不等于必须拥有,拥有也不等于必须占领。美国甚至不需要完全控制这个地方。对美国来说,适宜的中东战略,只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即可:1.确保苏伊士运河被美国控制;2.确保美国能影响中东石油的生产和控制中东石油对世界的供给。第一个目标是控制航道,而第二个目标是控制国际石油价格。美国在中东的一切行为,包括对以色列的支持、一切战争行为,以及新近对中东国家动乱的态度等,都由这两个根本目标决定。这两个目标可以作为美国中东政策的试金石,凡是有利于美国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就是好政策(对美国来说),否则就是坏政策。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最佳条件,就是中东的混乱。换句话说,中东的混乱乃是美国的真正利益所在,只要能够造成中东的混乱,美国可以做一切事情,它可以打仗,也停火;可以支持以色列,也可以限制甚至反对以色列;可以支持埃及,也可以颠覆埃及,总之可以做一切。
当年老布什留萨达姆一条性命,因为在中东只有萨达姆还称得上是以色列的对手,也就是说,只有萨达姆的存在,才能够在中东撑起一台对抗的戏剧,才能够使中东处于混乱的局面。美国人在小心地维持着中东的战略平衡,任何打破这个平衡的行为都要遭到干预和惩罚,所以萨达姆不能在中东称霸,要打击它!实际上以色列也不能在中东称霸,所以老布什要留老萨一条性命。
小布什上台以后,为911而打阿富汗,对中东局势本无大影响。但偏在意识形态上起了雄心,要在思想文化上改造中东,用西方的文化征服穆斯林,太不切实际。这种妄想真地付诸行动,就是对伊拉克的入侵和全面占领,推翻并处死了萨达姆,扶持了一个傀儡政府,内乱不止,现在还得由美国人当宪兵。但问题是,萨达姆一除,混乱的因素没有了。伊朗对美、以强硬,但属非阿拉伯人。在阿拉伯世界,埃及和以色列早已媾和,叙利亚太弱,黎巴嫩分裂,约旦太温和,沙特太听话,……总之,以色列真正有分量的对手没有了,混乱要消失,中东要稳定,这可是美国的大忌!中东一旦稳定,油价就会走低,美元就会走强,美国产品的出口市场就会萎缩,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债务也同时越滚越大,一步步把美国推向最后的崩溃……
美国人这回是想明白了。把萨达姆推翻,只获得了“道德”上的自我满足,而实际的利益却获得甚少,战略上的利益损失更大,它后悔了是肯定的。怎么办?亡羊补牢,犹未为晚,重新制造混乱乃是第一要务!从突尼斯到埃及,到巴林、也门再到利比亚的动乱,整个产油带都动起来了。在市场上的结果就是油价飙升,由一年前的70美元左右,攀升到108美元,升了50%!美元指数则在中长期压在80以下。这样,一方面高油价打击了资源紧缺经济体,一方面弱势美元维护了美国经济。
写到这里,可以回到开始的题目了,就是美国今日的利比亚政策,实际上是中东战略向老布什时代“溃疡”战略的回归——神马民主、自由,都是浮云,只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要维持利比亚的混乱,维持中东的混乱,维持得越久越好,这就是美国人利比亚政策的基础。卡扎菲的利比亚是美国人树立起来的一个新敌人,尽管卡氏不想干这个角色。卡扎菲就是当年僵而不死的萨达姆,不把他的价值用尽,美国人是不会让他退出舞台的——这就是美国人从利比亚中途撤退的原因,从这一点上看,奥巴马确实比小布什高明得多。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