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经济:没有危机就没有希望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中国经济:没有危机就没有希望

  

  田忠国

  

  (按: 辛子陵 先生撰文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新资本主义。按照资本主义的自利原则,官员或精英为掠夺国家和民众财富、为官员欺压百姓、为出卖银行和主权经济鼓与呼,并从中获利,自然是官员或精英的最高原则,而按照这个原则说话办事,并得到媒体的热捧,也就不足为怪了。下一步,媒体大概要为贪污腐败评谁最会贪、最能贪、贪得最多奖了,因为,这都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原则。)  

  

  对中国经济,我一直持审慎的乐观态度。我之所以持审慎的乐观态度,是凭我的直觉判断:经济会发展,但社会会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骚乱循环中。国家在强力维持社会稳定与惠及民生上,艰难的保持发展趋势,但早晚会出现危机,晚出现不如早出现。早出现早纠偏,社会代价相对较小,晚出现晚纠偏,社会代价必然要大。我的这个判断,早在2005年末至2006初,我在南方打工时就形成了,并且写了文章,但都石沉大海,或许因为我身份低贱、人微言轻,不值一读,不值一理,或许因为我的观点与精英相左,值得封堵或打压……

  

  我之所以做出那样的判断:

  

  一、正常的厂子,正常的原材料损耗,一般情况下占百分之五十以上。谁见过原材料消耗到那个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会正常、持续发展的?

  

  二、银行人员与厂方合谋,搞贷款,比如,月月你银行贷一百万,我给你提十万的成。你不会造假,我银行帮你造。谁见过企业这样发展的?

  

  三、原材料消耗严重,只能从降低工人工资上找利润,从推脱社会责任上找利润,而不是从管理上、降低原材料消耗上找利润。我曾经给一位先生算过一笔账,他那个厂子,如果材料损耗降十个百分点,他的厂子就会在尽到社会责任的情况下,月利润提高二十万左、右,如果再降十个百分点,工人增加一半的工资,也会火起来的。

  

  如果这样下去,国家一旦强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他那个厂子得垮掉,当地大片、大片的厂子,恐怕多数得垮掉了。

  

  四、从国家政策层面上说,主流经济学家主张,降低工资标准,抓住低端产品不放,对外卖出产品,赚来钱就是发展了。而这些主张,不是说说就说说了,而是成了国家制定政策的指导方针。私企是这样,国企一方面看谁卖得快、卖得贱谁就有本事,卖给中国人,比方说,官员换个商人身份,明着是转换身份者个人的,而实则,凡是(卖)决策层,人人有份,是小本事,而卖给外国人,是大本事。

  

  谁见过世界上卖出个经济持续发展的?

  

  五、所谓持续发展,是外国的消费者拉动经济发展?还是国内的消费拉动经济发展?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我不是经济学家,不会经济数学模型,没办法,我只能画三个圈,一个代表国内市场,一个代表国外市场,另一个代表企业,假设每增递减,那怕是一点点递减,结果是,国内的消费能力逐渐衰减,国外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据此,我写了篇文章,说,美元贬值,美国民众收入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民众生活本应该降低,但我敢肯定的是,在中国强势出口的态势下,美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不降,反而有上升的可能。后来,有媒体披露说,美国民众在收入相对降低的情况下,生活水平相对提高了。

  

  主流精英为此困惑不解,但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个由三个圈组成的每增递减规律。

  

  六、从资本运作机制上看,资本如果想获取更大利润,一个是扩大再生产,一个是制造物质短缺,两者必须交替而行,才能使资本维持在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是,扩大再生产的直接结果是产品的贬值,也就是说,同一类东西越多越不值钱,这就需要一种新的资本机制,给人塑造新的感觉价值,提高产品价格,从而提高资本利润率,而塑造感觉价值的途径,一,创造新产品,二,制造物质短缺,并给人们制造一定的心理恐慌。

  

  七、资本创造价值不过是西方经济学家为人类创造的美丽神话,因为,资本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唯一创造价值的是人类的各种劳动。经济学家只所以创造那个美丽神话的原因,就在于为资本的不劳而获在社会中制造一种价值信仰,让人们乐于接受资本剥削这个事实。

  

  但资本是什么呢?所谓资本,从狭意上说,就票子,钱。钱的作用,一,信用凭据。二,物质或产品的价值标识符号。三,交易凭据。

  

  和其相对应的问题是:什么是财富?人类所有的财富不过有两大类,一类是精神财富,另一类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是人类精神的立足点、起飞点和落脚点,没有这个点,人类就会陷入永恒的迷茫,陷入欲望的疯狂或生命的空洞,而物质财富,则是生命的滋养之源或愉悦之物。从这个概念上说,人类为精神的飞翔创造了精神财富,为了生命更好的活着创造了生命的必需品和愉悦产品。

  

  按照经济理论的说法,物质的真实价值不由生命之需要所决定的,而是由物质的稀缺度而决定的,也就是说,由于人类对物质稀缺度的判断,在感觉上觉着这个东西具有什么价值它就有什么价值,再进一步,是人类的感觉创造了物质的价值。我称此为感觉价值。

  

  上面说过,资本机制就是,物质产品生产越多,不是随着物质产品的增加而增值,而是相反,如果这个机制永远朝同一方向前进,资本最终只能无利可图。但资本有一种天然的欲望:获利。在这种欲望的主导下,资本机制在朝多生产物质产品这个方向发展的同时,却悄悄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制造物质短缺。

  

  八、由于中国的经济学家陷入到迷信资本的泥淖,其智慧之低下,令人从此再不想当经济学家,因为,连几岁的孩子都明白的简单道理,票子就是票子,不是物质,但主流精英硬是说,票子就能管饱肚子。结果,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就由创造物质转移到追逐票子上去了。

  

  九、出口物质产品换来了更多的美国票子,于是经济学家就兴高采烈的说,中国的改革成功了,你看,中国拥有那么多美元。为了追逐更多的美元,不用这个美丽的幻梦为中国创造物质财富或为民众谋福,却到美国用票子换票子,主流精英还美其名曰,这叫投资。

  

  投资的结果呢?本来一美元可以买到的东西,在美国的操纵下,变得一百美元才能买来了。

  

  票子自此成了中国人心灵痛彻骨髓的、美丽的恶之花。

  

  十、在一个不理解资本机制的国度,和精通资本机制的美国玩赌博,中国动了这个念头就注定美国是大赢家。

  

  十一、由此我断定,中国走上了一条自掘坟墓的发展道路。

  

  但是,票子的美丽遮住了中国智慧的眼,看到的只是幻境中的花环,看不到前边的坟墓。

  

  于是,我撰文提醒:

  

  一)、中国应该寻找真正优秀的管理人才,免费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或培训服务。

  

  二)、认清资本机制,以创造物质财富为目标,而不是以获取票子为目标。

  

  三)、中国要想真正崛起、真正发展,唯一的出路是:1、提升国内消费能力,拉动经济发展。2、提高创新能力,抢占产品高端。3、扩展无形空间。

  

  四)、资本主义的资本机制是获取利润,社会主义的资本机制是创造实体财富,因此,利用资本主义的资本机制占居资源,用社会主义的资本机制丰富物质,并改善人民生活。

  

  文章写了不少,但一无用处。

  

  中国的主流精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现在快到黄河了,但心还是不死。

  

  这样的结果,只有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才能教育那些利令智昏的精英。所以我说:中国经济,没有危机就没有希望。

  

   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

  

  

标签:资本   中国   物质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