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事先张扬查粮仓,公信成疑百姓慌
事先张扬查粮仓,公信成疑百姓慌
太阳28/04/2008
粮食储备关乎国计民生,目前全球粮食短缺,价格飙升,部分国家甚至因民众不满粮价过高发生暴乱。粮价高企带来的冲击,中国也不能幸免,粮食安全危机已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本月中,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组成调查组,对主要产 粮区安徽省四个粮仓进行调查。日前,参与调查的发改委经贸司官员透过传媒打包票,称「实地查看后发现,粮库不是空置,仓容与存量在账面基本相符」,表示已要求对粮仓管理存在的漏洞进行整改。
这次调查显然是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上月在两会提出的质疑而来,这位著名水稻专家直指国家粮仓虚问题严重,建议彻查。他还提醒当局不要走官方渠道,应采用不定期随机抽查的方法,「微服私访」,这番 质疑引起全国哗然。国家粮食局一位副局长日前解画:「粮仓常态是应该有粮食的,但粮仓没粮食本身不能说明问题。」这种念口簧式的解释,说了等于没说。面对舆论压力,当局遂派员前往安徽调查。
早在「钦差」出发前,安徽粮库空置的问题已曝光。有传媒本月初发现,存储中央、省、市三级储备粮、总容量约八万吨的安徽当涂粮库,原来在唱「空城计」,仅两个人上班,据他们说,「去年秋天已经清仓,没有一粒粮食。」有关 道有若给当地粮食部门拉响了警钟,而调查组此行是先打招呼的明查,而非袁隆平建议的暗访。事先张扬,当局「粮库不是空置」的结论,究竟有多少公信力,百姓自然心中有数。
弄虚作假 损公肥私
容量八万吨的粮仓,居然常年无粮可存,令人怵目惊心。内地近年耕地愈来愈少,但吃饭的人却愈来愈多。粮库有国家补贴,虚库存可多拿钱;库存粮食可拿到市场上高卖低买;空粮仓还可转租牟利,袁隆平在给政协的提案中,就指 出虚库存「双重套利」的危害性。内地传媒的道也显示,这种现象在许多地方都存在。在事实面前,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不但显得苍白无力,更难以让百姓释疑。
国家粮仓库存不足而又未被发现,显示目前的检查方式对利用制度漏洞损公肥私的硕鼠,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主管部门到下面调查时,习惯造声势彰显政绩,硕鼠闻声遁形,检查最终变成走过场。上头来查,粮食部门先通气,到时只打 开有粮食的仓;或借口熏蒸杀虫,在空置粮仓贴上封条;甚至干脆从别处调粮食过来临时存放,连蒙带骗,外加盛情接待,应付调查不过小事一桩。
同一个粮仓,政府部门高调巡查与传媒暗中了解,却有完全不同的发现,足以证明这种流于形式的检查不但无助于解决虚库存的问题,更成为硕鼠们的保护伞。不定期随机抽查,「微服私访」才能有效揭露和遏止弄虚作假谋取私利, 但有关部门却偏要大张旗鼓做调查,难道这仅仅是官僚作风问题吗?背后是否有不为人知的关系网呢?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温家宝较早前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言犹在耳,有关部门似是而非的调查结果却在民众心中再次投下阴影。全国到底有多少粮仓只有硕鼠没有粮食,当局欠百姓一个交代。
————————————————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粮食库存数字真实可靠
2008-04-29 胡红伟 新京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表示,库存不增也能满足一年多销量
尽管国内市场粮价相对平稳,但是全球粮价飞涨,加之今年“两会”期间有专家对粮库提出质疑,都加剧国内市场恐慌情绪。国家粮食局昨日发布消息,副局长曾丽瑛称当前粮食库存数字真实可靠,库存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
库存不增也可满足多销量
曾丽瑛表示,粮食库存是一个动态数字,粮食收购和销售会使库存发生相应的变化。收购季节会大量增加,之后随着不断投放市场,库存逐渐降低,是一个购销存过程的循环。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有人向我反映,国家粮库存在虚现象,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他呼吁:“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粮食,建议国家好好查一查!”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粮食库存数字是真实可靠的。”她表示,除了正常的循环,统计表上有粮食库存数,但实际上没有粮食,这才是真正的空仓。粮食局为随时掌握粮食库存变化情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统计制度,每10天要上粮食购销存等情况。为了保证统计数字真实可靠,还建立了粮食库存的监督检查机制,每年开展粮食库存的检查,包括地方开展的春季普查、秋季普查、全国组织的粮食库存检查,以及各类方式的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就是要确保粮食库存账实相符。
据她介绍,按照近两年的粮食销售量来计算,即使不考虑当年的收购量,国有粮食企业现有库存也可以满足一年多的销售量。
主要品种粮价不会有大波动
今年春播以来,化肥、柴油等农资大幅上涨,使得农民播种成本提高。据记者从各省了解,有的省农资上涨达到了近50%。而且国家为了保证农民的种粮收益,还提高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被业内认为是今年粮价将上涨的信号。加之国际市场上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的飞涨,个别国内品种受带动影响,使得国内粮食价格成为关注的焦点。
曾丽瑛分析,近期国家已经采取措施,安排了两批农资综合直补,补贴基本上可以弥补农资涨价的影响。但国际大豆和油料价格波动对国内影响较大,因此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
对于最低收购价的提高,曾丽瑛说这预计对粮食生产的发展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曾丽瑛指出,过去一年中,国家继续对小麦和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累计收购小麦578.5亿斤,使得国家手中有充足的调控能力。不过,由于今年粮食供求仍面临一定缺口,再加上去年以来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很大,增加了种粮成本,而且国际大豆和油料价格的波动对国内影响也比较大,因此,推动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预计2008年主要品种价格仍然有上涨压力。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良好,只要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今年的粮食生产能够获得丰收,可以实现当年粮食产需基本平衡,再加上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国内市场粮价将保持基本稳定,但不排除市场粮价的正常波动。”她解释说,比如每个品种新粮上市前价格可能高一些,大量新粮上市后,价格可能下降,但主要粮食品种不会有大的波动。
记者昨日从北京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获悉,黑土地长粒香米、金丝贡大米、锦城大米三种大米均保持稳定;所售面粉主要品牌“五得利”价格近期也没有变化。
在全球闹粮荒,粮价飞涨的情况下,中国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27日认为,中国对于农业的支持力度在加大,因此食品价格上涨仍将趋于稳定。另外,中国农业部人士近日鼓励企业赴海外开发农业资源,以此弥补国内资源与需求矛盾。
张晓强27日表示,目前中国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全部储粮是5000亿斤(约2.5亿吨),约占全国全年粮食消费的一半左右,比起全世界粮食库存占年消费的比重17%要高出一倍以上,中国完全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而由于鼓励企业到海外种粮的措施推出,分析认为,继投资委内瑞拉的油田和澳洲的钨矿之后,南美洲和俄罗斯农场也有可能成中国企业新投资热土。
《北京晨》道,中国海外“租地种粮”的冲动缘于国际粮价的高歌猛进。今年前3个月,国际粮价60%的增幅让很多国家挥别廉价粮食时代。基础粮价上涨让海地总理成为全球首位因为大米和大豆价格上涨而下台的国家首脑。富庶的国家也难以幸免,当美国消费者抱怨超市限制大米出售时,美国政府也因为玉米乙醇和其它生物燃料过分消耗粮食而受到抨击。
得益于连续四年的粮食丰收,中国市场显得平静许多。但随着各界释放粮价长期上涨预期,中国遏制农产品价格飙升、避免经济陷入物价轮番上涨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为此,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谢国立表示,中国农业目前已经具备“走出去”的技术优势,未来国家也将加大协调双边政策的力度。
其实,由于国际粮价飞涨,中国粮食市场已经开始受到冲击,广州的大米已经涨价一成,其他地方的大米也有上涨迹象。分析认为,全球低粮价时代已经结束,95%的粮食能够自给的中国可能难以继续维持相对较低廉的粮价体系,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农业的高补贴时代将要来临,众多中国粮商也普遍认为,未来粮价一定会涨。
为此,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也指出,要运用财税杠杆,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保障农资供应,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分析指,高层曾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补贴农民,不过从目前农产品涨声一片的情况看,收效不大,这可能是财政部要推财税政策的原因之一。国产大米批发价上涨 铁道部将组织东北粮食南运2008年04月29日 金羊网-新快
本讯 (记者 邢冉冉 王翔 实习生 庄旭娜 邓桂清) 大米又涨价了!昨日记者接到米商料,称27日国产大米厂家的批发价平均每斤又上涨了1角——这已经是近两月里大米的第四次较为大面积的提价,总涨幅最高接近二成。昨日记者采访发现,“积谷防饥”的市民陆续出现,夸张的甚至一口气买了150斤大米回家。不过,从今年5月1日起至6月30日,铁道部将集中组织千万吨东北粮食南运,这将有利于稳定我国南方稻米价格。国产大米再次涨价前天一大早,在五羊新城开了多年大米批发店的邓先生又去进货。“谁知道厂家一开口就说‘今天提价了’。”邓先生昨日无奈地告诉记者,一个多星期前大米才刚涨过价,现在又提价,实在有点难以接受。邓先生还透露,此次提价的大米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国产大米种类,包括东北米和广东本地大米。“30斤装的每袋涨3块左右,50斤装的差不多也都涨了5元,平均下来每斤涨幅大约1角左右。”邓先生困惑地说,“进口大米这次却没有涨价。”昨日记者逛了多家超市和东川新街市等农贸市场,看到东北大米、广东台山的如意米等米的零售价格每斤均上涨一角。另外还有部分品牌的大米涨幅更大,如产自广西的马坝油粘(一级)、绿然香特级大米。均已从26日的2.4元/斤涨到昨日的2.6元/斤。一次扛150斤大米回家大米虽然不断涨价,但据邓先生称,去批发大米的商家每次拿货的数量却越来越多,“证明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这种情况让记者有点纳闷,不过记者很快就明白——无论是零售粮油店还是市民,近期都有意识地增加了大米的储备量。昨日下午在员村二横路一家农贸市场的粮油店内,正在整理新货的店家就告诉记者,由于担心米价继续上涨,现在的进货量比往常多了四五成。在超市里,市民也开始大量买米。“只要看到有促销的大米就买,也不管家里还有没有米了!”在员村山顶居住的孟阿姨说,“油可以少吃,但米却不能少吃。”家住穗园小区的李阿姨看准了某种正在促销的10公斤装国产大米,一口气就买了五袋,共100斤。在天河上班的肖女士更是到超市“狂扫”了150斤国产靓虾王软米,她说:“在家放着,总比家里没米之后再去买涨价米好。”散装米便宜更好卖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大部分顾客更青睐散装大米,因为散装大米比袋装米便宜。在员村家乐福,散装米专柜卖的大多是国产米,主要有1.45元/斤的湖南猫丝米、1.5元/斤的哈尔滨东北散米、1.85元/斤的肇庆御福园优质大米、2.18元/斤的东莞散装靓虾王软米等品种。在记者守候的20分钟里,散装米专柜周围一直保持十几人的规模,等候称米的队伍也一直保持着三五人的长度,排队市民们手里拿的保鲜袋里,少则有大半袋,多则满满三大袋。现场的促销员告诉记者,近两个星期来买米的人特别多,“以前一般买10斤左右,现在随便一个人一买都接近30斤。”记者昨日走访的超市包括家乐福、好又多、万佳等,发现这些超市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没有发生大米断货的现象。如员村山顶的家乐福超市,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大米有近四十种,进口和国产的包装大米被分成两排放置,垒到齐腰高的一袋袋大米,摆了十几米长。进口的大米主要是不同品牌和类型的泰国香米,而国产米则主要来自东莞、广州、深圳和韶关等地。国产大米两月四涨泰国大米降价促销记者采访发现,此次国产大米的涨价已经是两个月内的第四次涨价,除了第一次发生在二月底三月初,其余三次提价均发生在本月。但这一回,进口的泰国米不仅没有涨价,甚至还在降价促销。本月初,国产大米随着进口大米的上涨,每斤零售价格普涨1-2角;4月20日左右,广州市场的国产大米价格每斤再次上涨0.15元;然后就是此次的全线提价。据白云区粮油综合市场的米商透露,经过四次涨价后,不少国产大米的零售价格已经上涨了2-3角,部分品牌最高涨幅接近20%。如产自广西、江西的30斤装马坝、油粘大米,从两个月前每袋55元不到,涨到了现在的65元,涨幅高达10元。让人意外的是,泰国大米此次不仅没有提价,在超市里部分牌子的泰国大米竟然还在降价促销。“特惠价:素可泰国香米41.9元/袋(5kg)”天河万佳超市挂出的这个促销牌子特别显眼,吸引了许多市民过来打听。促销员告诉记者,该种泰国米以前价格是45.9元/袋。该超市还有另外一些牌子的泰国米也在搞促销,一般每袋降低三至五元出售。其中规格为10kg的圣白象茉莉香由85.9元/袋降到81.9元/袋,金太粮顶上泰国香米由47.5元/袋降到43.9元/袋。随后,记者在家乐福也发现有泰国香米降价,如圣白象泰国香米就从53.9元降到了47.6元。不过,尽管稍有降价,但由于这些泰国米本来就是“贵价货”,促销后的价格依然相对较高,因此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商务部监测结果显示运输成本增加拉动米价上扬新快讯据商务部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大米市场价格稳中上涨,其主要原因是受运输成本增加的拉动。据分析,“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的优惠政策于上月底结束,加之近期稻米产区配货车辆相对紧张,从而构成了大米运输成本增加的因素。从有关部门调查的情况来看,近期黑、辽、吉三省的汽运费均有所上调,平均每吨大米到北京的运费上调了20-30元左右。其中,从黑龙江延寿地区到北京的运费从每吨210-220元上调至240元左右;从辽宁辽中地区到京的运费从每吨75-80元上调至100-110元;从吉林德惠地区到京的运费也上调了20元左右。千万吨东北粮 下月驰援南方新快讯昨日,铁道部对外宣称将从今年5月1日起至6月30日,集中60天时间为东北地区集中抢运1000万吨粮食,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东北粮食外运难问题。专家表示,这将有利于稳定我国南方稻米价格。地处我国东北黑土带上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拥有耕地面积大约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6%,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去年,黑、吉、辽三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31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6.6%。虽然东北产区大米产量增加,但是受制于铁路运输等问题,东北大米运输比较困难,销售压力较大。而全国销售区大米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供应相对紧张。铁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铁路部门将加快粮食战略装车点建设,尽可能组织集中装运作业,提高车辆利用效率,保障国内市场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有关专家表示,从去年秋天起,东北大米的销售情况就不太好,导致稻米价格下滑。随着今年粮食价格的上涨,东北大米的南运,将有利于稳定南方稻米价格。
相关专题:粮食危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