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日本提前放人的原因分析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日本提前放人的原因分析  

  凯凡  

  “钓鱼岛事件”不是简单孤立的事件,而是美日对华战略实施的重要步骤,这是确定无疑的。我关注的问题是,日本政府为什么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为什么终于提前放人。  

  

  我认为,日本提前释放中国船长,原因有三点:  

  

  第一,国内经济压力。日本政府制造“钓鱼岛事件”,国内经济状况不是不知道,它的财政赤字不比美国少。所不同的是,美国多是外债,日本实行的是民间高储蓄率,借的多是内债,老百姓的储蓄很大部分买了国债,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将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制造钓鱼岛事件,日本政府本身就是冒险,企图转移国内压力。但事件发生,没有达到目的,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愤怒,在国际上,日本陷入道义上的完全孤立。这时日本才真正认识到这样一意孤行是不行的。中国是日本的近邻,国内经济压力以后还会反映出来,对于中国,日本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依赖,所以才提前放人。  

  

  第二、日本政府制造“钓鱼岛事件”,目的是要“宣示”对钓鱼岛主权。但事件发生后,中国民间、社会对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要求,日本政府看出来中国“寸步不让”的决心,温家宝在纽约出席联大会议会见华人华侨代表和在会议上的发言,是有力的。面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之声,日本政府认为制造“钓鱼岛事件”事与愿违,如果继续扣押中国船长,不但不能达到对于钓鱼岛宣示“主权”的目的,还将引发中国社会民间对于琉球群岛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提前放人,是有心虚。这也是日本政府提前放人的又一重要原因。  

  

  第三、日本担心“钓鱼岛事件”继续扩大,中国进一步出手反制措施,中日关系矛盾升级,到了关键时刻,美国不一定真的帮日本,因为“钓鱼岛”本来不过是美国利用日本打压中国的一个棋子,日本政府对美国的用心不是不知道,但事件发生后,感触更深,对美国并不放心。  

  

  所以整个看来,我认为,这次事件从发生到最终提前放人,日本政府基本上没有达到目的,而且更清醒地看到了自己面临的各种问题。特别有了这次事件,日本更能看清建立在利己主义基础上的美日同盟对于日本的意味。  

标签:日本   中国   事件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