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华:胡德平参加谢韬告别仪式的拿捏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民主社会主义大师”谢韬病故,于8月30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执法人员禁止挂挽联,卂有“自由”、“民主”、“专制”、“独裁”等字眼均不能出现在花圈上。1957年“右派分子”杜光、燕逊符等人到场,但重头戏是胡耀邦次子胡德平也大驾光临,有人说是给自由派在相当悲伤时打了一剂强心针。

  

   9月3日 ,在北京的自由派人士合流在中关村大厦开“追思会”,前中央党校教授杜光、国防大学研究员辛子陵、谢韬的学生赵明大、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北师大图书馆馆员黄大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原编审郑海天等在会上发言,其中专门点名批评毛派分子“指责改革领导人是背叛马克思主义”。到场者还有被左派炮轰的郭道晖,此君标榜自己在1948年介绍清华大学同学“经济沙皇”入党。08宪章理念者焦国标则自称“被看管在家”所以无法到会。其他与会者还有:陶世龙、王家典、张抗美、铁流、俞梅荪、肖默、陈振中、吴艾美等。

  

  对于朱厚泽、谢韬、李昌三人在一百多天内相继病故,杜光坦言是他们的“不幸和悲哀”

  

  耐人寻味的是,胡德平是毫无阻拦地到达告别仪式会场,此正部级干部头戴胡耀邦大人的光环,俨然如那些悲男痛女的精神领袖。

  

  胡德平代表其父穿梭于党内左、中、右间,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在七、八十年代党内高层有一个习惯,喜欢通过自己的子女传递讯息,叶剑英二子叶选宁如此,胡德平亦不例外。邓立群在其回忆录《十二个春秋》写道:“我的日子很难过”这句话传到胡耀邦那里。那时我们家住在万寿路,耀邦的公子胡德平专门到我们家里来,他倒是很客气,说:邓叔叔,我们听说你在一个会议讲了一句话,中央一位负责任的同志,认为这句话讲得不好。我说:这个事情可冤枉啊!我把事情原委给胡德平说了。同时,我还对胡德平讲:那个时候,你有一篇文章叫做《为自由鸣炮》,邓朴方在《三月风》杂志上发表了王若水的人道主义的文章,我认为这些都很不妥当。这是目前为止(2005年)我与胡德平的最后一次见面。

  

  回想九十年代末,广州的赵紫阳旧部和支持者在广州“市长大厦”(国家建设部有三分之一股份)举行理论座谈会,当时的建设部下设“市长协会”,部长侯捷是五十年代任仲夷在黑龙江当领导的下属,所以任仲夷也出席了。但会场上的明星还是到会的胡德平,连任仲夷、朱厚泽这些官更大的人都对胡稍显毕恭毕敬。午间还大开宴席吃喝,任仲夷席间没有提及上午会议提到的那些政治体制改革话题,但他对旁边的妻子王X说:今天胡德平来参加我们这个会,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还代表耀邦同志的精神还在。北京那些人老说我是“右”,我不介意。我如果算“右”,胡德平算什么?

  

  更多精彩请登陆:

标签:我们   自由   代表   那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