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钓鱼岛事件另论--钓鱼岛事件是美国政府一手策划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钓鱼岛事件另论  

  

  一、 事件概述  

  

   2010年9月7日 ,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7日上午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发生碰撞。中国被撞渔船为“闽晋渔5179号”。日方巡逻船对中方渔船实施拦截,抓扣渔船事及船员。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 9月7日 奉命约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拦截中国渔船事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停止非法拦截行动。  

  

   9月11日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日方如继续恣意妄为必将自食其果  

  

   9月12日 凌晨,戴秉国国务委员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和船员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郑重表明中国政府的重大关切和严正立场,敦促日方不要误判形势,作出明智的政治决断,立即送还中国渔民和渔船。  

  

   9月13日 在被日方非法抓扣7天之后,14名中国渔民13日获释。这14名渔民于今日上午乘坐包机返还中国。船长仍被扣留。  

  

   9月14日 日本方面对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深夜传召驻华日本大使,表达不满。 对中方在12日凌晨北京时间12点(东京时间深夜1点钟)传召日本大使一事,日方明显不满。一名日本外交干部向日本媒体指出:“这太失外交礼仪了!” 日本保守派昨天开始针对以上的“外交问题”热烈讨论。有电视评论员指出,“这种施压,是基于日本的外交太软弱。”   

  

  《产经新闻》针对这次钓鱼岛海域的中日撞船事件发布一篇呼吁日本政府“毅然”对应的文章,督促日当局不能无罪释放船长。评论说,“撞船事件发生后,已经浮出台面的是中日两国一直搁置的钓鱼岛主权问题。1978年,邓小平访日提出了‘搁置论’,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还贫困,需要日本的协助。可是现在,中国不仅是有经济能力,又有军事能力,在领土问题上不会向日本让步……如果日本政府听从中国的,无罪释放了船长,则会被外界认为,日本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却放弃主权。因此,有必要毅然对应。” 评论,这起事件诱发中日间互相试探:“日本政府不是以‘侵犯领海’事件处理,而是以‘中国渔船在逃走时,撞到日本巡逻船’的理由来起诉船长,很是奇妙。而中方则是在国内舆论的推动下,在试探日本的民主党政权。南沙群岛之后,中方警戒东海问题会与日方对立。 民主党若是与美国关系亲密的话,在钓鱼岛问题上就会显得更强硬。”   

  

   9月14日 ,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振民约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方继续非法扣押我渔船船长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立即放回中方船长。刘振民重申了我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79周年当天,一些反日分子在北京、上海、香港和沈阳举行示威,要求日本承认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以及释放詹其雄船长。  

  

   9月19日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我们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还中方船长。日方如一意孤行,错上加错,中方将采取强烈反制措施,其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  

  

   9月2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地时间  9月21日 晚 在纽约会见旅美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及留学生代表时说,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日方最近在钓鱼岛海域抓扣中国渔民和渔船,至今不释放中方船长,这是完全非法的、无理的,已经对中方船长及其家人造成严重伤害,并激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怒。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日方置若罔闻,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在此,我强烈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如果日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进一步采取行动,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日方要承担全部责任。  

  

  温家宝还说,中国在领土主权等问题上绝不退让妥协  

  

   9月21日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1日表示,希望日方认清形势,采取切实措施,立即无条件放回中方船长。  

  美国时间9月23日夜,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与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举行首次会谈时表示,美国政府的理解是,尖阁列岛(中国名“钓鱼岛”)属于日美安保范围之内。这是自本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逮捕中国人船长事件发生以来,美国政府负责外交的高官第一次正式就尖阁列岛问题直接表态。希拉里指出:“(尖阁列岛)很明显适用于日本安保条约第5条的相关内容”。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规定,在日本主权管理下的地域遭到武力攻击时,美国将和日本一起共同对应。  

  

   9月21日 中日撞船事件令两国关系走进“谷底”,日本昨日对中国突然取消一个大型的日本青少年民间交流感到震撼。日本法庭前天批准将中国船长詹其雄的扣留期延长10天,中国官方对此立即采取了复行动,在当天宣布停止双方部长级会谈,以及中止双方有关增加航班、扩大中日航权事宜的接触。经济产业省一名官员表示,中国宣布的一系列对抗措施,包含了多项经济合作交流项目。中国政府作出如此大的反应,是没有预料到的。  

  

   9月22日 日本东京大学的中日问题专家高原明生说,“跟2005年不同的是,我不认为反日情绪很普遍。过去5年,(中国)对日本的了解已经有所加深”。  

  

    9月23日 中方审查4名擅自闯入河北军事禁区的日本人。  

  

  2010年9月,当地时间23日上午11时25分许,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温家宝表示,我一直认为,中美关系已经超出两国范畴,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两国之间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分歧,但是可以通过对话合作很好地解决,从而使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温家宝表示,对此他很有信心。  

  

  温家宝说,刚才奥巴马总统谈到许多中美合作的领域,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到美国。中美可以开展国际重大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作,可以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合作,可以建立更大规模、更加密切的经济关系。  

  

  “我是带着坦诚和建设性的态度来与奥巴马总统会晤的。”温家宝说。  

  

   9月24日 ,日本冲绳县那霸地方检察厅当天决定以“保留处分”形式放还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   

  

   9月25日 外交部:日方须对扣押渔船事件道歉向中方作出赔偿  

  

   10月2日 东京,大约1500名民族主义分子走上街头,抗议日本政府在这场渔船纠纷中吃了外交败仗。  

  

   10月4日 ,据日本《产经新闻》道称,美日将在11月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演练抢夺钓鱼岛的作战计划。为参加联合演练,美国将派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宙斯盾舰、F-22隐形战斗机及 9月1日 进驻关岛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美军把最值钱和最尖端的武器都用上了。  

  

  道指出,日本民主党取得政权伊始,首相鸠山由纪夫推出的外交方针是“脱美入亚”,搬迁普天间美军基地是其竞选口号之一。谁料,一心摆脱美国钳制,打造“东亚共同体”的鸠山,惹火美国,成为“短命首相”。相比鸠山,菅直人可谓吸取教训,奉行强化美日同盟为轴心的外交战略。这次钓鱼岛撞船风波,虽然菅直人政府提前释放中国船长,在日本国内引起一些势力的不满,但这次外交风波使得美国公开表达了强力支持日本的信号,直到这次公开要举行夺岛军演,美日关系进一步升级又让菅直人成为赢家。  

  二、 美军基地问题  

  

  1951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该条约规定日本承认美国在日本驻扎陆、海、空军;驻日美军为维护远东和平与保障日本的安全,应日本政府的请求,可以用武力镇压内乱和暴动,以及对付外来的武力攻击;美军驻扎日本的条件依照日美两国间的行政协定执行。共有横须贺、佐世保、横田、座间、冲绳岛、三泽等基地。  

  

  驻日美军肇事不断 美国在日本驻扎有约5万名军人,大部分驻扎在冲绳。美驻日使馆曾声明:“美国驻日部队和美国政府致力于以最高标准要求驻日美国军人严守纪律。”但驻日美军施暴迄今已非少数,“严守纪律”更是无从谈起。  

  

  1995年3名驻冲绳美军士兵强暴一名12岁小学女生的案件。此事引发日本民众大规模抗议。  

  

  1998年10月一名驻冲绳美军士兵驾车撞人逃逸后,美军在起诉前仍拒绝交出肇事者。  

  

  2001年1月,一名美军士兵在冲绳一个住宅区连续纵火,造成居民财产损失。但当冲绳警方提出对该士兵进行拘留时,驻日美军却拒绝交出嫌疑人,理由是此事非杀人、强奸。  

  

   2008年3月23日 ,日本冲绳举行的一个抗议驻日美军暴行的大规模示威集会上,一名女子书写的标语格外醒目,上面写着,“美军是性犯罪恐怖分子”。  

  

  2009年8月30号,日本自民党在选举中失败,结束了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几乎一直连续地执政。日本民主党赢得了胜利。而民主党上台的口号就包括搬迁美军基地,改善与东亚邻国尤其是中国的关系,与军事盟友美国建立更平等关系等。  

  

   2010年5月16日 下午,日本冲绳县1.7万民众筑起人墙,包围了周长约13公里的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参加者在雨中举着“不要基地”等横幅,要求早日归还该基地并反对将其搬迁至冲绳县内。  

  

   2010年5月28日 ,日美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将冲绳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迁往冲绳县内的名护市边野谷。鸠山政权在2009年秋天上台之后,一直摸索普天间迁到冲绳县外的可能性,不过最终还是退回到自民党的原定方案。  

  

  长期以来困扰日本鸠山政权的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终于有了决定,正式宣布将迁到冲绳县的边野谷。日本首相鸠山召开记者会,为自己未能信守承诺向国民道歉。而执政联盟内的社民党阁僚,因为反对遭到罢免,社民党可能退出执政联盟,鸠山政权面临瓦解危机。  

  

  美军基地的问题,实质上表明的是日本人对美国长期控制日本政府、经济、军事等的不满,是日本变相地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努力。  

  

   然而由于这次钓鱼岛事件,仅仅不到一年,日本民众就由反对美国,亲近中国,转为对中国的恐惧、反感,到对美国的依赖、顺从,多么巨大的民意转折呀。

  三、 推论  

  

  日美中三方得失  

  

  日本方面,第一,放人丢掉了面子,受到国内的批评,被认为是对中国的屈服;第二,中国威胁在日本人中有了更大、更实际的影响,而美国对日本的欺压就成了次要的;第三,以前的自民党政府、现在的民主党政府,既要受美国的控制,又要面对日本民众的反美浪潮,左右为难,政局不稳。而现在,由于中国的威胁,受美国的控制反倒成了安全,为日本政府和人民所共同拥护,中国经营了几十年的日中友好,因此一笔勾销,中国妄图离间美日同盟的企图彻底失败;第四,获得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的明确支持,增加了同中国对抗的筹码,提升了信心。  

  

   美国方面,在日本活跃的中国人学者、日本东洋大学教授朱建荣在TBS说:“这次事件最大的赢家是美国。假如中国继续对日采取强硬的外交,那就把日本完全推给了美国”。第一,通过这一事件,美国对日本政府的控制得到了加强,压制了日本民间以美军基地为借口的反美浪潮。天安舰事件,美国巩固了美韩军事合作,这次事件,美国又乘机巩固了美日军事联盟;控制日本政府和日本民意,扭转其越来越与美国离心的倾向,对美国的亚太战略和全球战略,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第二,通过在黄海和南海显示武力,威胁中国。勒索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帮助其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元气。更大的谋划,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全面控制中国,使中国成为象日本一样的附属国。  

  

  中国方面,第一,中国取得了面子上的胜利,船员、船、船长相继被放回,说了一些让自己过瘾的话,“日方要承担一切后果”,“不要误判了形势”,“全中国人民的愤怒”,“日方将自食其果”,取消了一系列经济、政治上的交往;第二,日本继续实际占领钓鱼岛,中国在领土上毫无所获;第三,中日几十年来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说不上的“友好”,至少是敌意慢慢减少。钓鱼岛事件严重地逆转了这一趋势,使中日民意对立、敌视。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钓鱼岛事件是美国政府一手策划,中国政府、日本政府配合的阴谋,其主要目的是压制日本人民的反美意识,使日本继续被美国牢牢地控制;另一目的是威胁中国人民,逼迫中国走日本的道路,成为美国的附属国。只有这种可能,才能解释中国政府反常的、帮助敌人的行为。  

  

  卖命地帮助敌人,谁才会这么做?汉奸。中国人对出卖祖国,祸害人民的人,早就有了这个称呼。只不过今天这个词应该改为“美奸”,以为警示。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在华培养“美奸”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美奸”们控制了中国的政府,中国的金融。正在进行着的,则是里应外合,朝着控制中国的军队、工业、文化民意等迈进。钓鱼岛事件及南海争端,不过是逼迫中国军队就范的序幕,谨以此文揭穿。

标签:日本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